首页>心得体会>2023年孟子心得体会(通用10篇)

2023年孟子心得体会(通用10篇)

时间: 作者:LZ文人 2023年孟子心得体会(通用10篇)

我们得到了一些心得体会以后,应该马上记录下来,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能够给人努力向前的动力。那么你知道心得体会如何写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心得体会范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孟子心得体会篇一

小的时候,外公经常和我面对面的坐在一起,外公给我读着经典,如:《桃花源记》、《岳阳楼记》等;我长大点了以后,爸爸、妈妈便开始让我读着带有拼音的诗词,并背;上了小学,老师让我们读《孟子》。经典诗文,处处都在我们的身边,老师会让我们学习、掌握、运用经典诗文。在学习中,经典和我们形影不离,就像我们的影子一样。是它让我们掌握更多知识,让我们在知识的海洋中遨游,使我懂得了许多道理。

在我读过的书中,使我最受启发的还是《孟子》。

《孟子》一书记录了孟子的言行,是儒家的经典之一,和《论语》、《大学》、《中庸》合称“四书”。孟子名轲,战国时邹(今山东邹县)人,后世将他和孔子并成为“孔孟”,有“亚圣”之称。

在《孟子》一书中我个人最喜爱《成才先吃苦》,是说上天要把重大的责任加给这个人,一定要使他的心志困苦,使他筋骨劳累,使他肌体饥饿,使他身体困乏,使他做事时行为受到干扰,使他的心志受到震动,使他性格坚韧,增加他所缺少的才能。

我们为什么要读经典呢?当然啦经典是对我们有好处哟!所以我们还是要读经典的!

孟子心得体会篇二

俗话说得好:“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言一声暑天寒。”无论是大人还是孩子都喜欢受到表扬和鼓励,尤其是孩子,鼓励孩子会使他们更加健康发展,而批评打击的一句话,会让幼儿变得畏缩犹疑。 作为教师,首先要看到孩子的进步,让孩子也看到自身不断增长的智慧和力量。

只要我们从孩子的实际出发,把孩子的今天和昨天相比,你就会发现孩子是在不断成长进步的,从而对他们加以表扬。“你刚刚学画时,连笔都拿不住的,现在已经会画手绢了。”“你这次做得比上次好多了。”孩子受到鼓励后,学习热情和思考探索的积极性会很高。有意识的表扬,对与幼儿良好学习行为的养成无疑有着积极意义。

在活动课上,还有在幼儿园里的一些简单劳动、游戏或其他活动,教师要鼓励孩子有一定目的的多观察、多思考,如外出参观、游玩,目的是让幼儿与外界多接触,从而放松身心,在潜移默化中学习知识,这样教师就要对认真、能积极思考的幼儿多表扬,这既激发了这样的幼儿的学习积极性,对其他幼儿也起了一个正向引导的作用。在劳动中,有的幼儿不怕脏、不怕累,而有的幼儿则拈轻怕重,有躲避劳动的倾向。

教师就要讲明劳动的意义,大力表扬前者,对后者既不批评又不纵容,而是诸如此说:“_平常非常热爱劳动,今天的劳动热情还没全发挥出来,希望_成为小朋友中最能干一位。”这么一说,大家肯定都干得热火朝天,结果是既美化了环境,又培养了幼儿从小热爱劳动的好习惯。

对孩子的鼓励,不一定必须用语言表现出来。老师满意信任的目光,亲切喜悦的笑脸,都会给孩子带来力量。他们从老师的表情中知道自己做对了,“啊,我进步了老师多高兴呀。”于是孩子在盘算着,怎样让老师更高兴,不用你唠唠叨叨的数落孩子,他们自己会给自己提出进一步的要求,这样孩子会在鼓励声中一步步向更高的水平攀登。

让我们用真诚的鼓励来帮助孩子,我们也希望他们成功、进步,但是我们也应该允许他们失败。同时,不要忘记留给他们时间和空间,这样孩子才会在我们的掌声中走向成功。

孟子读书心得体会简单篇2

孟子心得体会篇三

作为传统文化的鼻祖,孟子于中国的影响是达数千年之长远,我辈后人自然难以三言两语以揽括,虽然我的认识只是管锥之见,但孟子本人的思想、精神和气魄却如穿透万里晴空的红日,即使我的视野和眼识短浅,也已感到了耀眼的光芒。

首先,我觉得孟子的厉害处正在于,所提倡的“仁义”思想最能抓住事物的本质要害。孟子看到“生”、“利”是对事物利益关系的短视,而仁、义却能长远影响到未来,故有“舍生取义”、“舍利取义”之说。狭义的“仁义”是指封建时代人伦的忠义孝悌,实则是千百年来对孟子的误解,因为从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三纲五伦已革了命;《中庸》讲:“道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 那末,此“仁义”还有永恒的意义可言吗?所以我们今天理解孟子的“仁义”,实应站在高处,从广义入手:如同道家的“道”、佛家的“菩提”,都是对客观普遍规律的认识,孟子的“仁义”也不二致。而这种认识,可让孟子如一熟练渔夫的手钳在了螃蟹扼要的部位,任螃蟹用力再猛,纵有大腿大脚亦是摆脱不了。无论事物表象出现多么错综复杂的问题或困难,孟子皆显得不昏沉也不散乱,经常化险为夷、转难为易,而绰绰有余。

当今著名于世界的“系统论”、“系统思考”,虽口口声声反对舍本逐末,而要动态、长远地看事情,说透了:皆可从孟子的仁义思想找到雏形。用毛泽东的话“干振而枝披,将麾而卒舞”,以形容孟子的仁义之道最为恰当不过了。而抓不到仁义精髓的人,有如行走在茫茫沙漠或海洋上,终生疲命于随时浮现的海市蜃楼的追逐中去。

虽然读《孟子》的时间不长,然而孟子光明的仁义之道已足以令人受益终生了,最后,再对孟子的仁义之道作一总结:一是其舍末逐本的思想,二是其独行特立的精神,三是其驾驭形势的气魄。

最近,笔者通读了我国古代的儒家经典《孟子》一书,颇有些感想。

《孟子》一书的内容,总起来看大体上可以概括为两个字“仁政”。大多数的篇章就是讲什么是“仁政”,如何才能实现“仁政”。当然,还有关于修身、学问和教育等方面的内容,暂不讨论。

什么是“仁政”?孟子在书中并未加以解释。但从《孟子•梁惠王章句》等篇章中我们可以体会到作者关于仁政的某些观点。你象“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食,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亡。”、“尊贤使能,俊杰在位,则天下之士皆悦而愿立于其朝矣。市,廛而不征,法而不廛,则天下之商皆愿藏于其市矣。关,讥而不征,则天下之旅皆愿出于其路矣。跟耕者助而不税,则天下之农皆悦而愿耕于其野矣。”、“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多助之至,天下顺之。”、“民为贵,社稷次这二,君为轻。”、“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说到底,仁政也是两个字:“保民”。作者并椐此得出结论:仁者无敌。

应该说,孟子的“仁政”观点,在20xx多年的封建社会里,被历代统治者奉为经典,并被当作科举考试的重要内容,长期处于思想领域的统治地位。

但是,为什么“仁政”说并未能让历代统治者真正去实现“仁政”,更多的时候,老百姓依然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关键是“仁政”说只是提出了或描绘了大同社会的美好蓝图,但未从制度层面解决封建社会存在的弊端。从这个方面说,孟子的工作只完成了一半。

我们可以来回顾一下中国历史上的皇帝们。

从中国历史上看,真正能实行仁政的君王有几个?汉朝有汉高祖、汉文帝、景帝而已。就连汉武帝我看都还算不上是好皇帝,虽然有人把他吹上天去。唐朝也就高祖、太宗时期尚可称得上是仁政,则天和玄宗时虽然出现了盛世,但那是因为祖宗给他们打下基础,他们在不少方面都还算不上仁政,就连个人生活作风都还存在很多问题,就别说任用奸佞和酷吏了。宋朝基本上就没有能称得上施行仁政的皇帝,连太祖和神宗都说着吧,他们的积分也还不够。元朝是少数民族入主中原,为了保住自己的政治地位,对其他民族是严防死守,倍加歧视。也许只有世祖还有点仁政的意思,还算干了点人事。明朝从朱元璋开始就一个劲的加强封建统治,杀人如麻,哪里还有仁政的意思。

特别是这老东西当他读到《孟子》里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时候,认为这哪里是臣子说的话?简直就是大逆不道,并说“倘此老在今日,岂可免我一刀。”并下令将孟子从文妙殿里逐出!此后的建文帝懦弱,成祖暴戾(这老兄除了叫人修了《永乐大典》外,他搞的瓜蔓抄、诛十族、厂卫特务机构等基本上空前绝后了。)其后的皇帝们昏庸的昏庸,荒淫的荒淫,可以说是一代不如一代了。那么,清朝呢?清朝出了康乾盛世,这是人所共知的。但是就这两朝来看也算不是实行了仁政。鞑子皇帝是异族入主,对汉人是很不信任的。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地位,制造了一个的文字狱就是明证。当然这两个老头在位时多少干了些人事。

孟子经常用一些完整的小故事、寓言来表达自己地观点和看法。而这些小故事和寓言就慢慢变成了今天我们常用地成语,如“揠苗助长”、“五十步笑百步”、“再作冯妇”等等,可见孟子思想对我们地影响对我们来说不可不谓深厚。

孟子所说的“揠苗助长”演变到今天一般都说成是“拔苗助长”,但说的都是同样一个道理,孟子认为教学和学习知识如同植物生长一样,都有自己的规律,必须循序渐进,而不能揠苗助长,急于求成。“必有事焉而勿正,心勿忘,勿助长也。无若宋人然。”一定要不断地培养义,心中不要忘记,但也不要一厢情愿地去帮助它生长。不然就会像宋人那样“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把自己累得不行不说,还枯死了禾苗,得不偿失。要想幼苗茁壮成长,只有勤于耕耘。不愿耕耘,拔苗助长,必然失败。就像人的成长与发展一样,同样要遵循规律,通过自身的努力使自己的根基一点点变得牢固,才能吸收更多的养分,成长得更好,由一颗幼小的树苗长成一株参天大树。孟子在告诉我们做事情要遵守规律的同时还提醒人们凡是应顺其自然,适应事物本身的发展的速度和方向,正所谓:“其进锐者其退速”,即是继承了孔子“欲速则不达”的思想。

当我们太想办成一件事的时候,往往急于求成而显得过于浮躁,沉不住气,冒冒失失的前进就失去了方向和重心,把握不住事物前进和发展的速度,方而更容易迷失方向。孟子的观点就好像力的作用和反作用的道理一样,作用在一个物体上的力越大,那它产生的反作用也就越大。同样,如果我们在一件事情上倾注了太多的精力和心血,付出了太多的努力,那我们必然抱有更多的希望和企盼,而一旦事物的发展出乎我们的意料和想象,那我们将比用平常心对待一件事物的时候更难以接受眼前的事实。所以凡是我们不必看得太重,按照事物发展的规律,尽最大的努力,做最坏的打算,这样,当事情成功时,我们才不致于过于高兴,被成功的喜悦麻痹了清醒的头脑;在事情失败时,才能以一颗平常心对待,不致于过于失望和难过而丧失了前进的勇气。

孟子还曾说过:“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命时我所想要的,道义也是我所追求的,当两者不可兼得的时候,孟子选择舍生取义,虽然平凡如我们的芸芸众生不用面对生命与道义这么高尚严肃的话题,但我们在生活工作中难免还是会面临两难的选择,那我们又应该怎样抉择呢?比如说工作和休息的冲突,个人利益和大家利益相矛盾的时候,何去何从,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看法和选择。但我觉得能够把工作和生活有机融合在一起的人是最高明的,首先热爱生活,也喜欢工作,把生活当作工作的一部分,把工作看成生活的有机体,每一天,既是在生活,也是在工作,工作是生活,生活也是工作,这样,即是是工作占用了休息的时间,也不会产生工作占用了休息时间的想法,也就不会觉得在八小时之外的工作是一种负担。

2页,当前第212

孟子心得体会篇四

2、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滕文公下》

3、小勇,血气所为;大勇,义理所发。朱熹

7、上有好者,下必有甚焉者矣。《孟子滕文公上》

9、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尽心上》

10、孟子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出自(春秋)《孟子·梁惠王上》。

11、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

12、为民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

13、孟子曰“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天下平。”——出自(春秋)《孟子·离娄上》。

14、第部《孟子》孟子(战国约公元前-前)

15、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

16、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孟子

20、孟子退自齐梁,述尧舜之道而着作焉,此大贤拟圣而作者也。

21、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先秦《孟子》)

孟子心得体会篇五

《孟子》一书中蕴含着丰富的诠释学思想,孟子十分重视立志,认为道德教育的首要问题便是“尚志”、“持志”,即坚持崇高的志向。下面是本站,为大家准备的孟子读书心得体会,希望大家喜欢!

一、正义感跟正义是两回事儿,孟子的正义感很强,但是仍然去做一些不正义的事儿。这一点跟我们很相近。

二、鲁邹交战,邹国失地,邹国百姓冷眼旁观,孟子认为这是对的,因为他们在邹君统治之下毫无民权可言,鲁君打进来,再差也未必会比邹君更差。这就像后来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中国百姓趁机拣洋落。民权都没有,争什么主权?外人进来也好,不进来也好,主权都不是你的,而是一小撮专制集团的。有人说先有主权才有民权,嗯,恭喜你洗脑成功。事实是:只要主权背后藏着君权,那么永远都是主权越多,民权越少。帝国大一统,万马喑无声,主权争到手,处处万人坑。

三、朱元璋读《孟子》,读到“如果领袖作恶,就规劝他;如果规劝不听,就杀了他”这样大逆不道的话,勃然大怒,说:“使此老在今日,宁得免耶!”众所周知,在1957年,毛泽东也说过鲁迅类似的话。

四、朱元璋不喜欢孟子,后来仍然供了孟子,因为孟子早已死掉,供他已无风险,不但没风险,还能博取政治上的好处。今日供鲁迅亦如此。假如鲁迅还活着,在新浪开博客继续写杂文的话,不出俩月,你再去点击他的博客,就会发现四个血淋淋的大字:封杀用户。

看完了深奥的后,我开始研读表现温、良、恭、俭、让、仁、信、义礼、智、信的孟子。

看完后我感触最深的一句话就是“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这句话的意思是:老天将要降大任于你,你必须要多用心,多劳动,少吃饭,空乏你的身体才行。想想我自己,这四条原则中我又做到了哪些?就先说苦其心志吧!翻开名人史,发现自己并没有勾践那么卧薪尝胆,就算是小事,我也不刻意去苦其心志。劳其筋骨这一点我虽经常做家务,可没有哪次我是自愿的,少了那种主动性,我每次干活都有气无力的。饿其体肤更是遥不可及,少吃?多吃还差不多。至于空乏其身就更不可能了。这每一样都不可能,别提什么“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了。

虽然不能用古代的要求来约束现代人,但这做为目标却激励着人们不断向前。汶川大地震引证了这句话,老天就是要降大任于中国,降给中华龙,地震不是痛苦,而是会心的动力!就像《真心英雄》唱的一样: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让我们记住这句话——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

孟子雄心勃勃,准备干一番大事业,可是他四处奔波,最终也没有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

孟子自己害了自己。因为他没有统治阶级那样的野心,更没有他们那样的残忍之心,他的心里装满了仁义,所以他有再大的政治理想也难实现。

面对这样的结局,孟子无可奈何,但又不甘心失败,不能让自己空有满腹经纶。于是他把自己的政治理想寄托于统治阶级。

诸侯争霸是春秋战国时期的大气候,这种大气候注定了孟子的命运,他像一只无头的苍蝇四处踫壁,或像一只皮球被诸侯们踢来踢去。

孟子所推崇的王道和仁政的终极结果就是专制。虽然他是一个政治上的失败者,但他的王道和仁政思想却毒害了世世代代中国人民。他虽然自由了,但世世代代的人民失去了自由。

孟子不愧为王者师,他天衣无缝的说理让王们深信不疑。例如:在梁惠王(上)篇中,他抓住梁惠王所讲的“利”进行说理,“王曰:‘何以利我国’,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士、庶人曰:‘何以利我身’,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乍看此言,似乎没有什么反驳的,但在当时那种大气候下,梁惠王考虑“利”不是没有道理的。诸侯争霸,你不考虑‘利’,也许就会成为他人的口中食了。由此我联想到了现实的美国,到处考虑自己的‘利’,如果其利益受到损害,便进行制裁,甚至战争。正因为考虑利,其国家就强大,其人民就富裕,这有什么不好。

孟子的有些说理偏离现实,这只不过是他仁政理想而已。比如:“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他的这种推恩理想在现实中往往难实现。

“仁政”与“民主”无法比拟,“仁”与“自由”无法比拟,我们宁可要“民主”也不愿要“仁政”,宁可要“自由”,也不愿要“仁”。

2页,当前第112

孟子心得体会篇六

读书是最美好的事情,心得体会就是一种读书、实践后的所思所感,其实它也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总结经验的方式,它有助于我们找到更适合自己的学习与工作方式,从而让自己的内在得以提升。你是否在找正准备撰写“孟子读书心得体会简短”,下面小编收集了相关的素材,供大家写文参考!

在我很小的时候,就听说过《孟子》这本书,这是一本能教育我们怎样做人的书,同时也是一位良师益友.所谓闻名不如见面,今天,我就有幸读到了这本能让我们终身受益的书。

关于教我们怎样做人的书我读的不多,但也涉猎过一些,比如《三字经》、《弟子规》等。但这本书对我影响比较大。这本书主要写了战国时期一位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孟子身边发生的一些故事,我读后受益匪浅。

在这本书里有几个故事深深地记在我的脑海里,其中有一个故事叫做《师友之道》。这个故事主要讲的是交友要做到"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孟子说过"父子有亲,群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心",这"仁、义、礼、智、信"五常之道则是处理人际关系的基本法则,为政治应率先垂范,身先士卒,才能维持社会的稳定和人际关系的和谐。

通过这个故事让我知道,交友不能看这个人的财产和地位,重要的是看这个人是否有才能,值不值得让你学习,这样才能交到真正的朋友。

在这本书里还有一个让我受益匪浅的故事,这个故事就是《成熟自己》。在这个故事里讲的是仁义,这个经常听到的词,在孟子看来,就好像良好的种子一样,种下去以后生根发芽,耐心呵护,最终使之成熟收获。如果种下去了,但没有收获,那和杂草没什么区别了。

这个故事让我懂得了,每个人都要追求人生目标,都要追求自己理想的人格,如果半途而废,那自己付出的再多努力也就没有什么意义了。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我通过读《孟子》这本书,使我真正的懂得了做人的道理。我爱这本书,我不会忘记它的。

一翻开《孟子》这本书,我就被深深地吸引了。因为在看书时,历史知识就像永不干枯的泉水源源不断地涌入我的大脑。看着看着,我好像进入了古老的春秋时代,仿佛看见孟子儿时逃学孟母脸上生气的表情;又犹如听见两军交战时人喊马嘶的声音,看见一个个青年将领浴血奋战,九死一生,甚至为不能帮上忙而感到遗憾……那个时代的诸侯国的成败兴衰仍然在我的脑海里不断地重现,令我感叹不已。我还对春秋时代的礼仪制度加深了一层了解,也更清楚地了解了孟子的为人。《孔子》和《孙子》我也看过,但对我来说,却没有《孟子》给我的震撼力那么大。我要好好保存这本书,并把孟子列入我最敬佩的人当中去,予以纪念。

篇四:孟子读书心得300字以上

只读《论语》是不够的,还要多读古人、圣人留给我们的精髓思想。

读台湾学者傅佩荣的《孟子的智慧》,是为了在孟子的思想里找寻自信的快乐。引用傅教授的一句话,“现代人最重要的不是快乐吗?现代人最缺乏的不是自信吗?那么,为何不向孟子请教呢?真正的快乐不是源自外在的成就,而是来自内心的真诚。”学习孟子,可以明白人类之所以伟大,人性之所以可贵,从而使我们加倍珍惜时光,进行自我成就的修炼之旅。在这一过程中,自信的快乐就会泉涌而出。

孟子认为,一个人,只要足够真诚,就能发现内心的一种自我要求的力量,并能督促提醒自己去努力完成他应该做的事情。该做的事情总称为“善”,其内容是需要教育来界定的。所以,人们在接受教育后,始终会以真诚的态度面度自己的责任,勇于实践,择善固执,最后止于至善。

教育这件事。谁有资格当老师?四点要求。

第一:要自我修炼。

第二:要开拓心胸。

第三:要知行配合。

第四:要有教无类。

自我修炼:当然很重要,好老师要用自己觉悟的道理去让别人觉悟。两点:1、要广博得学习摄取知识,把学问构成一个完整的系统。2、要详细的阐述。把自己领悟的道理,学到的知识,清楚完整的表达出来。

开拓心胸: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孔子登到东山上,鲁国变小了,登到泰山上整个天下都变小了。所以孟子说:“故观沧海者难为水,游于圣人之门者而难为言,”看见了大海,就不会被别的水所吸引,在圣人的门下学习过,就不会被别的言论学说所吸引了。老师和学生一样要开阔心胸,老师要比学生更用功!否则,几年后,就没有材料可发挥了。

知行配合:知识要与行动配合。讲的是言行身教的重要,理论与实际一致。

有教无类:先生开设课程,只要是诚心来学的,都接纳,学生中途离开也不追问。

其实,孟子是一个伟大的思想家,也是一名伟大的政治家,只是,孟子的一生是饱受委屈的,他的伟大的才能未能被当时的国君所引用,甚至,两千多年来,孟子被当时的人们,乃至被后世一再误解、误读!

因为,对“仁、义”的追求,对人生价值的终极追求,所以,孟子现在被我们所理解,所推崇,所喜爱!亚圣孟子的一生是伟大不朽的,他把儒家的思想与精髓完整清晰的著书立作,流传后世!

最近,笔者通读了我国古代的儒家经典《孟子》一书,颇有些感想。

《孟子》一书的内容,总起来看大体上可以概括为两个字“仁政”。大多数的篇章就是讲什么是“仁政”,如何才能实现“仁政”。当然,还有关于修身、学问和教育等方面的内容,暂不讨论。

什么是“仁政”?孟子在书中并未加以解释。但从《孟子?梁惠王章句》等篇章中我们可以体会到作者关于仁政的某些观点。你象“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食,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亡。”、“尊贤使能,俊杰在位,则天下之士皆悦而愿立于其朝矣。市,廛而不征,法而不廛,则天下之商皆愿藏于其市矣。关,讥而不征,则天下之旅皆愿出于其路矣。跟耕者助而不税,则天下之农皆悦而愿耕于其野矣。”、“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多助之至,天下顺之。”、“民为贵,社稷次这二,君为轻。”、“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说到底,仁政也是两个字:“保民”。作者并椐此得出结论:仁者无敌。

应该说,孟子的“仁政”观点,在2000多年的封建社会里,被历代统治者奉为经典,并被当作科举考试的重要内容,长期处于思想领域的统治地位。

但是,为什么“仁政”说并未能让历代统治者真正去实现“仁政”,更多的时候,老百姓依然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关键是“仁政”说只是提出了或描绘了大同社会的美好蓝图,但未从制度层面解决封建社会存在的弊端。从这个方面说,孟子的工作只完成了一半。、我们可以来回顾一下中国历史上的皇帝们。

从中国历史上看,真正能实行仁政的君王有几个?汉朝有汉高祖、汉文帝、景帝而已。就连汉武帝我看都还算不上是好皇帝,虽然有人把他吹上天去。唐朝也就高祖、太宗时期尚可称得上是仁政,则天和玄宗时虽然出现了盛世,但那是因为祖宗给他们打下基础,他们在不少方面都还算不上仁政,就连个人生活作风都还存在很多问题,就别说任用奸佞和酷吏了。宋朝基本上就没有能称得上施行仁政的皇帝,连太祖和神宗都说着吧,他们的积分也还不够。元朝是少数民族入主中原,为了保住自己的政治地位,对其他民族是严防死守,倍加歧视。也许只有世祖还有点仁政的意思,还算干了点人事。明朝从朱元璋开始就一个劲的加强封建统治,杀人如麻,哪里还有仁政的意思。特别是这老东西当他读到《孟子》里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时候,认为这哪里是臣子说的话?简直就是大逆不道,并说“倘此老在今日,岂可免我一刀。”并下令将孟子从文妙殿里逐出!此后的建文帝懦弱,成祖暴戾(这老兄除了叫人修了《永乐大典》外,他搞的瓜蔓抄、诛十族、厂卫特务机构等基本上空前绝后了。)其后的皇帝们昏庸的昏庸,荒淫的荒淫,可以说是一代不如一代了。那么,清朝呢?清朝出了康乾盛世,这是人所共知的。但是就这两朝来看也算不是实行了仁政。鞑子皇帝是异族入主,对汉人是很不信任的。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地位,制造了一个的文-字-狱就是明证。当然这两个老头在位时多少干了些人事。

孟子心得体会篇七

1、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2、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3、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6、自暴者,不可与有言也;自弃者,不可与有为也

10、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君子之所以教者五:有如时雨化之者,有成德者,有达财者,有答问者,有私淑艾者。此五者,君子之所以教也。

11、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14、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15、不以规矩,无以成方圆。

16、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17、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20、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22、人之相识,贵在相知,人之相知,贵在知心。

23、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24、权,然后和轻重;度,然后知长短。

25、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心,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26、惟仁者为能以大事小,是故汤事葛,文王事昆夷。

27、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28、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29、夫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家必自毁,而后人毁之;国必自伐,?而后人伐之。

30、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

31、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

32、不以规矩,不成方圆。

33、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34、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

35、夫子言之,于我心有戚戚焉。

36、臣闻郊关之内,有囿方四十里,杀其麋鹿者如杀人之罪。

37、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

38、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

39、尊贤使能,俊杰在位,则天下之士皆悦而愿立于其朝矣。

40、文王之囿方七十里,刍荛者往焉,雉免者往焉。与民同之,民以为小,不亦宜乎!

42、不仁而得国者,有之矣;不仁而得天下者,未之有也。

43、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44、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在,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45、不以规矩,无以成方园。

46、今王与百姓同乐,则王矣。

47、杨子取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墨子兼爱,摩顶放踵利天下,为之。

8光、身内一阵热的当儿,失去知觉,而化作一阵烟,一撮灰。——巴金

孟子心得体会篇八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授予)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 (《孟子告子上》)

23.根据材料,孟子和荀子两人中, 主张“性本善”观点。(1分)

24. 孟子和荀子认为道德分别起源于什么?(4分)

阅读答案

23.孟子(1分)

约束协调,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种规范(是人们为在一起生活被动接受的一种规范)。(2分)(大意相同亦可给分)

孟子心得体会篇九

1、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2、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孟子·公孙丑下》

3、惟孝顺父母,可以解忧。

4、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尽心下》

5、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孟子·尽心上》

6、虽千万人,虽往矣。《孟子·公孙丑上》

7、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8、人最重要的是人民,国家是将要的,而君主的地位是最轻的。

9、不得志的时候就要管好自己,保持自己的道德修养,得志的时候就要努力让天下人都能得到好处。

10、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告子下》

11、富贵不能迷乱他的思想,贫贱不能改变他的操守,强权不能屈服他的意志,这才叫作大丈夫。

12、国君和社稷都可以改立更换,只有老百姓是不可更换的。所以,百姓最为重要。

13、生命诚可贵,道义价更高,“舍身取义”传唱千年,为了国家和民族,为了道义,无数仁人志士抛头颅洒热血,九死不悔。

15、虽然有千辛万苦、千难万阻,哪怕我只是莹虫之光,结局是粉身碎骨,身败名裂,依然在所不辞、初心不改。

16、孟子·文明·成长·感恩父母

17、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孙丑下》

18、只有走出舒适圈,才能有所成就。

19、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毛主席说: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

21、生命是我想要的,正义也是我想要的,如果这两样东西不能同时都具有的话,那么我就只好牺牲生命而选取正义了。

22、所以上天要把重任降临在这个人,一定先要使他心意苦恼,使他筋骨劳累,使他忍饥挨饿,使他受尽贫困之苦,使他所做的事情颠倒错乱,用来使他的内心受到震撼,使他性情坚韧起来,增加他所不具备的能力原来没有的才能。

23、不管什么人,修身都是基本功,没有远大梦想,也要坚持修炼自己。

24、尊敬自己的老人,就把这种尊敬推及别人有老人;爱护自己的孩子,也把这种爱护推及别人的孩子。做到这样,天下就像是手掌中翻转小东西一样容易治理。

25、如果想要天下太平,在当今这个世界上,除了我还有谁呢?

27、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28、能抵住诱惑,捱得住贫穷,不畏惧强权的人,才是真正的大丈夫。这是衡量一个人品行人格的标准。

29、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

31、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32、最和谐的社会,应该是这样的。

33、自我反省而发现正义在我,即使面对千军万马,我也勇往直前。

34、常怀忧患之心,才能生存下来;沉溺于安乐之中的,常常自取灭亡。忧虑祸患能使人(或国家)生存发展,而安逸享乐会使人(或国家)走向灭亡的道理了。

35、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36、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地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士兵的人心所向、上下团结。

37、人永远是制胜的第一要素。不要羡慕他人的好运气,你必须明白,强大的武装的自己,永远胜过好运气。

38、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39、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40、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孟子心得体会篇十

1、父子有亲,君臣有交,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2、君子量不极,胸吞百川流。

3、仁则荣,不仁则辱。

4、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5、育才造士,为国之本。

6、国必自伐,而后人伐之。

7、不以规距,不能成方员(圆)。不以六律,不能正五音。

8、人人都可以当尧舜这样的好人。

9、爱人不亲,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礼人不答,反其敬;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其身正而天下归之。

10、不耻不若人,何若人有。

11、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12、不以规矩,无以成方圆。

13、其交也以道,以接也以礼。

14、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君正,莫不正。

15、贼仁者谓之“贼”,贼义者谓之“残”。残贼之人谓之“一夫”。闻诛一夫纣,未闻弑君也。

16、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尊亲之至,莫大乎以天下养。为天子父,尊之至也;以天下养,养之至也。

17、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也。

18、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19、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

20、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

21、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22、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23、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24、鱼和熊掌不可得兼。

25、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此率兽而食人也。

26、不以规距,不能成方员圆、。不以六律,不能正五音。

27、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诸侯不仁,不保社稷;卿大夫不仁,不保宗庙;士庶人不仁,不保四体。

28、易其田畴,薄其税敛,民可使富也。

29、说大人则藐之,勿视其巍巍然。

30、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高位,是播其恶于众也。

31、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

32、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33、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

34、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35、权,然后和轻重;度,然后知长短。

36、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在,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37、君子之所以教者五:有如时雨化之者,有成德者,有达财者,有答问者,有私淑艾者。此五者,君子之所以教也。

38、鸡鸣而起,孳孳为善者,舜之徒也;鸡鸣而起,孳孳为利者,跖之徒也。欲知舜与跖之分,无他,利与善之间也。

39、穷困便独善其身,得志便兼善天下。

40、尊贤使能,俊杰在位,则天下之士皆悦而愿立于其朝矣。

41、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

42、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43、不仁而得国者,有之矣;不仁而得天下者,未之有也。

44、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於道路矣

45、不以规矩,无以成方园。

46、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

47、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兼得,舍生而取义者也。

48、不挟长,不挟贵,不挟兄弟而友。

49、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50、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孟子的名言2

1.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则王许之乎?《孟子·梁惠王上》

2.三代之得天下也,以仁;其失天下也,以不仁。

19.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20.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相关范文推荐

    扶贫心得体会感悟 检察扶贫心得体会(大全6篇)

    在撰写心得体会时,个人需要真实客观地反映自己的思考和感受,具体详细地描述所经历的事物,结合自身的经验和知识进行分析和评价,注意语言的准确性和流畅性。那么我们写心

    素养大赛获奖感言 素养赛心得体会(实用6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

    语言正音课心得体会(实用7篇)

    当我们经历一段特殊的时刻,或者完成一项重要的任务时,我们会通过反思和总结来获取心得体会。那么心得体会该怎么写?想必这让大家都很苦恼吧。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心得

    援疆心得体会警察(汇总7篇)

    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心得体会,它们可以是对成功的总结,也可以是对失败的反思,更可以是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我们如何才能写得一篇优质的心得体会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

    最新德育教育班会 班会活动总结(精选8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以下是小

    2023年小学期试班会教案(汇总8篇)

    作为一名教职工,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又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优秀教案范文,希望大家

    好父母好孩子读书心得(模板10篇)

    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搜

    2023年为理想而奋斗的黑板报 为理想而奋斗演讲稿(模板5篇)

    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接下

    实用新学期大班班务计划大全(14篇)

    读书计划对于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和提升个人阅读能力非常重要。为了更好地理解规划计划的重要性,下面是一些成功案例供您参考。1、幼儿情况:本班40名幼儿,男生24名,

    2023年品德研修心得体会 研修心得体会(汇总6篇)

    心得体会是我们在经历一些事情后所得到的一种感悟和领悟。心得体会是我们对于所经历的事件、经验和教训的总结和反思。那么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讲心得体会怎么写才比较好,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