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心得体会>最新好心助人的事迹材料(实用5篇)

最新好心助人的事迹材料(实用5篇)

时间: 作者:文锋 最新好心助人的事迹材料(实用5篇)

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欢迎大家分享阅读。

好心助人的事迹材料篇一

在xx街道xx社区有这样两个家庭,一个是纯朴善良的特困户赵xx的家,一个是双目视力差、年老行动不便的谭xx老人的家。他们虽然只是简单的邻里关系,但自从谭文晃老人行动不便后,赵xx便主动担负起照顾老人的职责。多年如一日、无微不至地照顾老人的义举在xx社区传为佳话。

阿姨退休后与儿子居住在xx社区兆戈里16号,儿子患有精神病,一家就靠社区救济金和合作社每月200元的退休金维持生活。谭伯是居住在xx河边的独居老人,早年与子女的关系不融洽,子女都很少回家探望老人,只是供给生活费。前些年,老人还能自我料理起居饮食,但随着年事增高,行动不便,外出有必须的困难。

20xx年初开始,阿姨每一天早上都会帮老人买好菜并整理好,老人只需按一下电饭煲的按钮就能煮饭;闲时经常到老人家帮忙做家务,陪老人聊家常;由于老人居住在河边,每逢下大雨,家里就有水浸的危险,一到雨期,女姨便会到老人的家里帮忙排水,确保老人安全;当老人有病的时候,女姨及时通知社区或老人的子女,让老人得到适当的料理;每逢节日,女姨都会为老人送上应节食品,让老人感受到浓浓的邻里情。

许多人都会问阿姨:“你自我也是特困户,为什么能够这样为老人付出呢”女姨回答:“千金难买邻里情啊,生活的困难反而让我更加坚定了帮忙老人的决心,因为困难人家更能体会老人生活上的`困难。每个人都盼望有个好邻居,首先自我应先成为一个好邻居,一幢楼房也好,一个社区也罢,人们住在一齐其实就是一种缘分,平时就应当互相关爱,急时彼此照应。”多么朴实的回答,折射出一个普通妇女的感人形象。

我们平时的生活当中,有很多像阿姨这样默默付出、不求回报的人,平凡的家庭、平凡的事迹、平凡的感情,却在默默付出的点点滴滴中给我们带来了期望,这些无数的小点滴汇聚成一个个礼貌、和谐、温馨的大音符,演奏出江门礼貌和谐的音乐篇章。而正是这一个个的礼貌人、一件件的礼貌事,让江门这座城市变得更礼貌、更和谐、更温馨、更幸福!

好心助人的事迹材料篇二

王宇威,一个真诚,阳光、进取的女孩,现就读于塔河四中。她品学兼优,是一名全面发展、出类拔萃的优秀中学生。

在学习上,王宇威同学目的明确,态度严谨,勤奋努力,刻苦钻研,乐于助人,认真学习各科知识,本着“不读死书,灵活学习”的原则,合理安排学习时间,运用科学的方法学习,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多次被评为塔河县先进个人、优秀学生干部、文明学生。在注重提高自身各学科成绩的同时,她还注重塑造自身的竞争优势,积极参加各类文体活动,并取得一定成绩,先后获得县读书状元、校征文比赛一等奖、演讲比赛一等奖等。

身为班长的她,在要求自己进步的同时,还带领班干部做好班级管理工作,分工明确,各尽其职,使大家同心合力,增强班集体的凝聚力。在学习上遇到问题时经常和同学讨论,向老师请教,以求大家共同进步。乐于向后进同学提供帮助,当他们在学习上遇到困难时,热情地帮他们答疑解惑,扫清障碍,帮助他们重新建立起学习的信心。当同学在学习上显得吃力,她得知情况后,每天利用课外活动辅导,帮助同学解决在学习上的困难,上学期期末考试中,王宇威取得了全县第九名的好成绩。

行捐款活动中,她积极组织,捐出了自己的零花钱100多元。在各种荣誉面前,仍然能够保持清醒的头脑,保持谦虚谨慎,实事求是的优良作风,以一颗平常心对待学习、生活中的每一件事。

王宇威同学身上体现了一名莘莘学子良好的道德品质,一种身体力行的工作作风,体现了一名当代中学生的基本素养。在学生心目中,她无疑是一面旗帜,一个众人瞩目的学习榜样,她是一名当之无愧的优秀团员。然而,渴求上进的她在成绩和荣誉面前没有沾沾自喜,而是时刻提醒自己要不断的充实自己,以更高的标准要求自己。她知道,只有踏实勤奋的学习,才能取得更好的成绩,今后一定要继续努力,永不懈怠,为实现自己的理想拼搏到底!

好心助人的事迹材料篇三

他说:帮助别人,我是快乐的!

在龙桥镇凌安村流传这样一句话,有事找小书记,准行!这个小书记就是凌安村村干部汪利。魁梧的身板、黝黑的脸庞、理着小平头、走起路来坚实有力,办起事来风风火火——这就是他给大家留下的印象。

汪利同志,男,1980年出生,中专学历,中共党员,现任庐江县华康茶叶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凌安村治安主任、民兵营长、共青团书记。

多年来,他谨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常怀助人之心,时刻把老百姓的事儿记心上。记得有一次年终汇报会上,汪利讲了这样一句话:我走上村官这个工作岗位,就是为咱们父老乡亲服务的!能办到的事,我一定竭尽全力去办,未能办到的事,我会尽心尽力去办”。

凌安村地处龙桥镇东南,山多田少,除毛竹、杂树外,基本上没有经济收入。青壮年外出务工很多,留下来的是留守老人、留守孩子。只要谁有困难,找到他,他都帮人家办。外出务工人员出来办个事,摸不清头绪,不知怎么办,找到他,他都会伸出热情之手,从来没有半点怨言,遇到事情他总是耐心解答,不厌其烦。于是帮乡亲们补办个医保卡呀、领个身份证呀,取个快件呀,交个电话费呀......成了他生活中的不可缺少的一件事。在来往的路上总能看到他忙碌的身影,有人问他,他这么忙图个啥呢?他是这样说的——忙着舒心,闲着无聊。与其无聊,不如做一些让自己舒心的事。

留守在家乡的那些父老乡亲们没有什么经济来源,家中的土鸡、

土鸡蛋,野生葛粉,干竹笋,干厥菜等农产品可以换回一些钱币,足以换一些生活必需品。只要找到他帮忙销售,他总是不厌其烦。当有人问起他你这样做,你又得不到什么好处,干嘛呢?他总是笑呵呵地说:这些小事微不足道,都是应该做的。能帮上他们,我很开心,很幸福!自信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微笑。

为了发展地方经济,他甘当茶农的“勤务兵”。在他的帮助下,2014年成立了庐江县华康茶叶种植专业合作社,第一次将零散的茶农们组合到了一起来。在他的带领下,茶农们抛弃前嫌,不计得失,相互交流,共同探讨、共同研究摘茶、制茶的方法。让凌安村茶叶成了地方公认的品牌。

为了扩大茶叶的知名度,他于2014年自掏费用申请注册“凌安春茗”商标。三年来,他跑市场,选包装,带茶农外出学习先进制茶经验,自掏费用参加茶博会,宣传自身品牌。在他无私奉献的精神下,“凌安春茗”野生绿茶开拓了一定的市场,也拥有了不少准客户群。为了解决开票难的问题,他又主动帮忙申请创办了庐江县汪冲寨基山野生茶厂,为茶农们销售茶叶开发票解决了后顾之忧。如此种种付出,他从来没有要过一分钱,没有半句埋怨。

帮助别人是快乐的根本!帮助别人是幸福的源泉!帮助别人,自己是快乐的!——这是放在他书桌上的一句话。

好心助人的事迹材料篇四

张xx,男,出生于1987年9月。现就职于xx边防公路机械化养护队,担任党务及精神文明管理员一职。自从与妻子田甜组建家庭以来,一直相亲、相敬、相爱,真诚相处,家庭团结和睦,遵纪守法,积极进取,乐于助人,深受同事、邻里和社会的好评。

“百善孝为先”是他家良好的家规与家风,全家人互相尊重,互敬互爱。晚辈对长辈尊敬、孝顺;长辈对晚辈爱护,家庭关系十分亲近,是一个名符其实的和睦家庭。在对待邻里关系上,全家人能够善待左邻右舍,帮助他们排扰解难,邻里关系亲如弟兄,情同手足。

xx年6月,张xx的父亲在俄罗斯探亲时间,踩到生锈的铁钉,右脚感染,因为身患糖尿病,伤口久久不能愈合。在俄罗斯诊断后,医生建议对右脚实行截肢治疗。家里人担心这样会给父亲日后的生活带来太多不便,决定回国治疗。回国后就赶往了海拉尔市医院,市医院给出一样的治疗方案,田甜便与公婆商量要求前往北京进行治疗,如何也要保住老人的脚。回家与张xx商量后,张xx因工作原因走不开,她自己带着家里的十五万元陪同公婆到北京空军总院医治,不管是订飞机还是宾馆,都是由她一手操办。经过2个月的治疗,最后父亲的脚保住了,只是截掉了一个脚趾,已是不幸中的万幸,住院看病期间田甜全程陪同,放下家中旅游季节繁忙的生意,对老人照顾无微不至。

张xx夫妻每年都要把田甜的奶奶接到家中照顾一段时间,即使孩子出生后的时间也从不曾间断。因为老人岁数大了,xx年初,老人摔倒在家中,发生右腿发生骨折。家里孩子小还没有断奶,田甜着急的同时又走不开。张xx便向单位请假开车带老人到海拉尔医治,在住院期间对老人也是关爱有加,照顾老人的方方面面,为老人置办必须的生活用品。老人年龄大了骨头愈合较慢,出院后,夫妻二人便决定将老人接回家中悉心照料。每每跟老人提起夫妻二人,一向都是赞不绝口。

年幼的孩子,也在夫妻二人的熏陶下,懂得孝顺照顾老人,有什么好吃的都要先给长辈。总是惹来亲戚朋友的欢声笑语。

他们的家庭倡导文明科学的生活方式,注重科学理财、合理消费、勤俭节约,但对待老人都是从不吝啬,以孝为先,现在生活条件越来越好了,但是勤俭持家的传统不能丢,尊老爱幼的风气更要保持。生活中点点滴滴要从每件小事做起,让以孝当先的风气影响更多了人,让身边更多人认识到孝敬老人的重要性,让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传扬下去。

好心助人的事迹材料篇五

他叫朱永记,男,汉族,生于1955年12月,原阳县朱村人,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而正是一个这样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却凭着自己的热心、爱心和树立正气的责任心,默默无闻的帮助着别人。

1983年,朱永记在村里任小队长,因为工作负责任,1988年,村里又将治安主任、民兵连长的担子压给了他。当时年轻的他并没有多高尚的想法,只是想:既然上级组织信任我,自己就要好好干,不能辜负了上级和人民的期望。在任治安主任、民兵连长的.时候,他还不是共产党员,但是,他却时时处处用一个共产党员的标准来严格要求自己,当时的农村治安比较乱,他就组织村里的群众天天打更,夜夜巡逻,每天晚上他都是第一个上岗,最后一个睡觉,在任时村里没有发生一起盗抢案件,没有发生一起意外事故,村里的群众都笑称他为张双井村的“看家人”。

1996年8月,黄河发生汛情,洪水从韩董庄乡吴厂村决口了,如猛兽般向护村堤以北扑来,朱永记当时正巧正在河边干农活,见此情况,他马上召集了村里的民兵、群众上坝堵口,又借了当时村里唯一的农用三轮车,拉柳料、送木材、运石头等防汛物资。他从护村堤到村里来来回回跑了多少趟,也没有回家里看一下。凌晨2点多,当他忙完回到家中,家中的20000多斤稻已经浸泡在了水里,他老伴拉着孩子站家门口边哭边说:“家里的粮食都淹里了,你咋才回来啊!”朱永记知道,如果他提早回来,家里的粮食不会淹在水里,但他没有说话,又和其他村干部一起去组织群众迁安转移。

工作上的他,尽心尽职,生活中的他,乐于助人。2012年10月,村里的村民常喜林出了车祸,常喜林的家人找到朱永记,想让他开车和儿子去看病。他二话没说,开车就去了。陪常喜林去郑州看病,来村里帮忙借钱,到交警队解决事故。他一趟趟的跑,一次次的去,却没有过一丁点的抱怨。以至于最后在常喜林因为伤情较重,医生准备下病危通知书的.时候,也是把朱永记当成了病人家属,只给朱永记打了电话。

李玉修是村里的上门女婿,2014年检查出了肝癌,其妻子李桂英是典型的农村妇女,没有挣钱门路,朱永记闻讯后,把2000元现金送到了他的家中。又开来了自己的汽车和李玉修去县医院、新乡市传染病医院等多家医院看病,前前后后跑了六七趟,村里的其他群众不理解的问他图的是什么,他笑着说:乡里乡亲的,既然叫我过来,是看的起咱,就算帮不上什么忙,我来了,他们心里都有底了。

2015年,村里老支部书记郝桂珍的儿子检查出患有脊索瘤,省肿瘤医院的医生打电话告诉郝桂珍必须要住院输血,还要准备6000毫升o型血,但是医院血库o型血只有几百毫升了。郝桂珍接了电话后顿时觉得无望了,爬在电话上好久没有抬起头。朱永记恰巧当时在郝桂珍家中串门,看见郝桂珍这样,就问咋了,郝桂珍告诉他说,医院要儿子住院、输血,可她家里实在是拿不出更多的钱了。朱永记听后,说:嫂子,我是o型血,我去献血,其他的你别管了,我想办法。随后,他到村里挨家挨户的做工作,组织人筹钱、献血。第二天早上天刚亮,郝桂珍的家门口已经聚集了20多个要去献血村民,村里组织了三辆昌河车才将人拉到医院。到医院后,缴费、抽血、化验、拿结果,朱永记来来回回的跑着,但是老天似乎也在作弄人,检查结果只有6个人合格,只抽了2000cc血,这离医院所说的数字差的还很远,朱永记晚上从医院回来后,也顾不上了身体的疲惫,又一次到村里发动村民人去献血。第二天一早,二十多村民又一起来到了医院献血,其中还有几个在外地打工的,他们也是听说后主动回来献血的。最后,共筹集到合格的o型血5800毫升,已经满足了手术的要求。

血虽然是够了,但是动手术要钱,郝桂珍的家中已经因为给儿子看病花光了积蓄,实在拿不出钱来了。朱永记一切都记在心里,又主动拿出了3000元给郝桂珍送了过去,郝桂珍说什么都不要,说:刘记(朱永记的小名),你已经够帮忙了,咋能还要你的钱!朱永记却劝道:钱不重要,花了再挣,孩子的命要紧啊”。在朱永记的感染下,村里的群众也纷纷送来了爱心的捐款,就这样,你5000元,我2000元,他500元,光张双井村的群众就凑来了20000余元,解决了郝桂珍家的燃眉之急。

朱永记在村里威信高,人缘好,大大小小的事村里的人都会来找他帮忙出主意,也是这样,也引起了家人的一点小误会。村里常建福的孙媳妇和孙子闹矛盾,要离婚。家人叫了几次都不回来,尚建福给朱永记打电话,想让他帮忙,朱永记当时因为孙子生病住院了,在郑州儿子家中陪护,当朱永记提出要回去时,儿媳妇不满意的说:你就恁忙,来这才两天就走,恁孙子有病你也不管,孙子你不要了吧!朱永记却说:村里有事,人家说出口了,我不能不管吧。第二天,朱永记就回到了村里,因为这件事,儿媳妇好长一段时间没和他说话,但是后来,也就慢慢理解了,支持了。

朱永记做的好事还有很多,汶川地震、村里修路、盖学校等等,他每次都积极参与,慷慨解囊,出钱出力,毫无怨言。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