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思想汇报>苏教版三年级科学教案及反思(汇总6篇)

苏教版三年级科学教案及反思(汇总6篇)

时间: 作者:LZ文人 苏教版三年级科学教案及反思(汇总6篇)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总归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这里我给大家分享一些最新的教案范文,方便大家学习。

苏教版三年级科学教案及反思篇一

《地球上的水》是江苏教育出版社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生命之源——水》的最后一节课,本课是在前面认识了解“水的各种性质”之后,来了解地球上水的分布,通过分析知道可直接利用的淡水资源的缺乏,提高学生的节水意识以及了解水污染的现状。以下是我对这节课的反思:

优点:

在本课教学设计中,我主要采用了生动形象的课件演示,让学生充分体会地球上水资源分布的广泛,感受到水体的美丽。丰富学生的知识,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激发学生对祖国美好河山的喜爱之情。而且通过课件,把一些抽象的数据形象化,让学生体会到地球上可直接利用的淡水资源的缺乏,并通过学生动手活动,再进一步让学生切身体会到地球上水资源虽丰富但可直接开发利用的淡水却少之又少。利用课件、视频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使学生通过学习,提高自觉节约用水的意识,养成节水习惯。在教学中以观察、提问、小组讨论研究、学生动手活动等为载体,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式地学习,在教师引导下,让他们在自主学习中体验、感悟、内化。

不足:

1、科学实践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进行科学探究的一种好的学习方法,净化水的实验,比较简单,可以尝试在老师指导下让学生动手做,学生的学习兴趣会更浓。

2、节约用水的措施因为时间关系,学生谈的多是家庭生活中的措施,而工业、农业方面没有涉及。如果涉及,会进一步提高学生用科学改变生活的意识。

苏教版三年级科学教案及反思篇二

师:(板书:庐山)请问你们对庐山有哪些了解?

生:我从电视中,知道有一个(座)山,叫庐山。

生:我是看中国地图时知道的。

师:在你们学过的古诗中哪首诗与庐山有关?

生:《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生:这篇课文会重点写庐山上的云雾。(师在“云雾”的下面加上点。)

师:现在你脑袋瓜里面还会有什么问题?

生:为什么要写庐山的云雾?(师板书:?)

生:庐山的云雾是什么样的?(师板书:?)

师:这两个问题,老师都明白。你们是想让我告诉你们,还是自己到书里找答案?

生:自己在书里找答案。

师:请大家自己默读课文,把不认识的字加上拼音,不理解的词语作个记号,再想一想刚才提的两个问题。

(生默读,师巡视,相机板书:幽谷、变化无常、腾云驾雾、飘飘欲仙、千姿百态、弥漫、瞬息万变、一泻千里)

师:请同学朗读课文,一把课文读得正确流畅,尽量读出感情。边读边思考刚才提的两个问题和黑板上这些词语的意思。这些词语的意思一读书就懂,不要老师讲。(生自由读书。师巡视指导,给予以鼓励。)

师:谁来读第一段?

生:(一学生读。)

师:请大家自由练读第一段。

师:读得真好。请你接着往下读。(学生接着读书。)

生:可以换成“特别”。

师:“特别是庐山的云雾”。既然可以换成“特别”,那么“尤其”后面的话应该怎样读才有味道?前面的话应该怎样读?(师在“尤其”的前后加上“……”号。)请大家自己读一读,体会一下。

师:哪位同学愿意读一读?(请一位同学读。)

生:(读)

师:他读得好不好?

生:(齐声)好。

师:谁愿意再读一读?(再请一位同学读。)

师:一齐读一读,体会一下后面的“尤其是变幻无常的云雾,”。

生:(齐读。)

师:想一想:作者为什么不说“尤其是庐山的瀑布,更是雄伟壮观”呢?

生:因为课题是“庐山的云雾”,主要写的应是云雾,而不是瀑布。

师:因为课题是“庐山的云雾”,所以他要特别强调云雾。刚才有同学提出“腾云驾雾、飘飘欲仙”这两个词不理解。请你们读这两句话“在山上游览……”可以做一些动作。通过你们读课文时的动作、表情、语气,老师就可以知道你们是不是理解了这两个词的意思。

生:(读这两句话。)

师:老师请三位同学做动作,其他同学读书。

生:(齐声)在山上游览,似乎随手就能摸到飘来的云雾。(三人伸手向空中摸去)漫步山道,(三人慢慢地走,边走边看)常常会有一种腾云驾雾、飘飘欲仙的感觉。(三人伸开双臂,上下摆动作飞行状)

师:做得好。我看你马上就要变成神仙了。“腾云驾雾”还可以怎么做?

生:我觉得还可以像孙悟空那样做一个打眼罩远眺的动作。

师:大家再读书,请她做一做这个动作。

生:(读书,做动作。)

师:看了他们表演的动作,加上自己的想像,大家再读书,就会读得更好。“庐山的景色十分秀丽……”要读得美一点。

生:(齐读第一段。)

师:谁来读第二段?

生:(读)“庐山的云雾千姿百态。(师插话:同学们注意下面的话就是解释千姿百态的。)那些笼罩在山头的云雾,像是戴在山顶上的白色绒帽;那些缠绕在半山的云雾,像是系在山腰间的一条条玉带。云雾弥漫山谷,它是茫茫的大海;云雾遮挡山峰,它又是巨大的天幕。”

师:你们懂了“千姿百态”这个词的意思吗?

生:(齐声:懂了。)

师:我们读书的时候要一边读一边想象课文中写的景象。请大家一齐读二三两句,要边读边想象,看脑子里出现了什么样的画面,也就是要“过电影”。

生:(齐读二三句。)

师:(板画四座山峰。)

师:你们脑海里出现没出现画面?

生:出现了。

师:老师请四个同学在山峰上画出你想像出的形象,其他同学仔细看,看是不是和你想的一样。(四位同学画,其他同学看。)

师:从你们的画中,老师看出你们读懂了。再一齐读下面的两句。

生:(齐读。)

生:好看。

师:我们一齐读一读。

生:(齐读。)

教学反思:《庐山的云雾》是通过对庐山云遮雾罩景象的描写,展现了庐山景色的秀丽。抒发了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情怀。在第一课时,我在导入上颇费了一番心思。我参考了不少教师在执教第一课时的方法,最后决定采用让学生用上合适的优美词语谈印象、背诵古诗、教师简介等方式,让学生对庐山形成初步的印象。第一课时主要目的是学字词和整体感知课文并朗读,我就从这两个方面入手,指导学生学习字音、字形和字义。然后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领会庐山云雾的美,千姿百态和瞬息万变。最后重点学习第一自然段,通过多种读的方式,让学生边读边想象,边读边欣赏,深切体会云雾的美。总之,这堂课,我让学生学有所获,完成了应完成的任务。

第二课时

师:同学们,你们觉得第三段难不难读?

生:(齐声:不难。)

师:老师想和你们赛读。请同学们先练习一下,然后和我比赛。

(学生自由练读,教师巡视指导。)

师:准备好了吗?谁愿意和我比一比?

生:(一学生读书,读得流利有感情。)

师:老师找个同学替我跟她比,谁愿意?(学生纷纷举手)

师:为了有把握,请大家再练一练。(学生练得非常起劲。练后,请一女同学读。)(女学生读得流利,有感情。)

师:我再找一个同学帮我和他比赛,这次找个男生。

师:怎么样?超过没有?

生:(齐声:超过了。)这位同学,你说超过了没有?

生:他读得比我好。

师:多谦虚!谦虚是美德。不过我觉得,他读分号时没有你停顿的好。谁再来替我比?大家听好。(学生读,读得很好。)

师:这位同学读得怎么样?还请第一位同学说。

生:好。

师:大家说呢?

生:好!

师:好就好在这位同学读的“刚刚”、“明明”这两个词。(板书“刚刚”“明明”)“刚刚还是随风飘荡的一缕轻烟,转眼间就变成了一泻千里的九天银河;明明是一匹四蹄生凤的白马,还没等你完全看清楚,又变成了漂浮在北冰洋上的一座冰山……”你们说快不快?“瞬息万变”是什么意思懂了吗?(生齐声:懂了。)“瞬”就是眨眼,“息”就是喘气。一眨眼、一喘气的工夫就是“万变”,能不快吗?再读一读。

师:刚才,有几位同学替我比赛,给老师增了光。还要不要我与她比?

生:(齐声:要!)

师:谢谢大家给我这个机会。(然后老师读书。)

师:书读到这时,我们可以看到庐山的云雾的确太迷人,所以作者都不想回去了。请齐读最后一小节。

生:(齐读最后一小节)

师:读了这么长时间的课文,这些词语的意思,心里是不是明白一点了?

生:明白了。

师:虽然不一定能说出来,但心里能明白就行。想不想看看庐山的云雾?

生:(齐声:想。)

师:如果有些词语还不太明白,看看录像就清楚了,请大家看录像。

生:(看配有课文朗读的庐山风景录像)

师:美不美?

生:(齐声:美。)

师:看了录像,这些词语是不是更明白了?

生:(齐声:是)

师:还有哪个词没有懂?

生:幽谷。

生:是。

师:大概这就是“幽”的意思。这些词语要真正理解,还要多读书,随着年龄的增长,见识的增多,才会真正理解。

师:同学们,要是你有朋友要到海安来游览一下。你最希望他们到哪个地方游览?(学生举手)不要说,先写下来。海安有什么好玩的?把你最希望他们去的地方,写一段话用上“尤其”。把希望去的地方的原因简单地写一写,最好是用上“千姿百态”和“流连忘返”。如果这些朋友中还有一些“美食家”。什么是“美食家”知道吗?就是“好吃”!请你把海安的小吃也介绍一下。也可以把你们的学校写一写。写成一段话。写字,要注意优势。头正、身直、臂开、足安。看谁写得又快又好。

(学生写作,教师巡视指导。)

师:谁介绍玩的。(找一女生读)其他同学认真听。

生:海安是一座美丽的小县城。我们这里有7大景点。有苏中七战七捷纪念碑、三塘十景、韩公馆(海安县博物馆)、海安石板街、广福禅寺、海陵公园、青敦遗址。我希望朋友能去苏中七战七捷纪念碑游览一下。苏中七战七捷纪念碑一定会让大家流连忘返。

师:我发现一个问题,没有“尤其”这个词?看看在哪里加上。

生:在“我希望……”前面加一句。

师:回去改一改,还有介绍玩的吗?

生:海安有许多好玩、美丽的地方。有海陵公园、青敦遗址……尤其是海陵公园,里面什么都有。有千姿百态的青松,有水平如镜的小湖,还有许多花卉。你去了一定会流连忘返。

师:有介绍学校的吗?

生:我希望老师去我们美丽的学校,我们会把我们的本领给大家看。(师插话:把我们成果展示给将要来的朋友看。)尤其是我们少年宫组织的才艺大赛,那可真叫棒!如果朋友们看了鼓号队的表演一定会夸我们的。

师:好。还有介绍吃的吗?朋友们来了最需要吃的。(笑)

生:海安有很多小吃。有“五香回卤干”、“鸭血粉丝”、“三丁包”等。尤其希望朋友们去百年五香回卤干老店。如果你去,绝对会不舍得离去。吃了这顿,还想那顿。(大笑)

师:其实是你吃了这顿想下顿。我代表将要来的朋友们谢谢同学们的介绍。

[《庐山的云雾》课堂教学实录(苏教版三年级下册)]

苏教版三年级科学教案及反思篇三

今天教第一课时,我本来把任务定位最在朗读课文上,后来在早读课重新审查教案时,我又作了临时变动,决定把课文分开,一段一段地读,一段一段地学。这样的好处是学生学起来扎扎实实,一步一个脚印,而且把读和思考结合起来,读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反过来随着学生对文本思考的不断深入,学生的朗读水平也在提高,两者是相辅相成的。

第一自然段只要三句话,第一句话我让学生抓住庐山为什么秀丽?引出神秘的云雾来,最后抓住神秘,让学生从二、三两句话中自己去体会。一共读了六遍,我引导学生读后思考,讨论后再读,就这样反反复复,最后书读熟了,文章也理解了。

第二自然段,我先让学生初读一遍,让学生在书上画出中心句,并大声读出来。然后再让学生仔仔细细地读:书上是怎样把这个特点写具体的?学生读后,我帮助学生一个形态一个形态地分析写法,并对其中的关键字词进行探讨,最后在熟读的基础上要求学生背诵。几分钟时间,大部分学生就能看着板书把这小节背下来。

当还有学生争着举手的时候,下课铃响了,我宣布下课。对于这课的教学修改,我很满意,学生的学习效果可以告诉我,这节课是高效的。

苏教版三年级科学教案及反思篇四

一、抓住想象的点,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重要的是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发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乐于想象是儿童的天性,学生的学习也总是伴随着想象。庐山的云雾千姿百态,瞬息万变。在学习本课时,利用云雾的特点开发学生的想象能力。先展示课文中描写云雾的动人画面,接着诱发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大胆想象庐山云雾的不同姿态,感受庐山云雾的壮美。有的同学说云雾像一匹奔腾的野马,有的又说云雾像一泻千里的瀑布,还有的说像一尊女神。课件画面的展示,学生想象力的开发,不仅刺激着学生的视觉,还丰富了学生的语言,激发了情趣,活跃了思维,发展了智力。

二、朗读感悟,体会文章语言的'美。

《庐山的云雾》是一篇写景抒情的文章。作者在游览途中,触景生情,以情观景,情景交融,不仅写出了庐山云雾的瞬息万变,而且写出了庐山云雾的神韵,让读者身临其境,赏心悦目。为了让学生能好好体味文章语言文字的美,我运用了多媒体课件的展示,让学生感悟千姿百态、瞬息万变的云雾,再配上优美抒情的乐曲。在感性的画面、音乐声的刺激下,学生仿佛身临其境。这样,学生对庐山云雾的喜爱之情油然而发,喜爱之情全部融入朗读之中。另外,我还采取多种多样的读书形式来激起学生读书的兴趣,有男女生赛读,个人读,小组读,范读,齐读等。学生们在充分理解的基础上,读得津津有味,声情并茂。

三、品读词句,理解感悟。

这样,学生就从中感受到了庐山的美。

当然,这堂课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学生自主学习的机会太少。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抓住文本的空白处,充分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切实提高语文学习能力。

苏教版三年级科学教案及反思篇五

这是本单元最后一篇写景文章了,同样了跟第二课有异曲同工之妙。上课伊始我首先先带领学生观察一组图片领略一下景色秀美的庐山,让学生带着这种美得享受去感受庐山。本课也出现了许多的生字词,比如说腾云驾雾,飘飘欲仙,一泻千里等等一些词语,从字面上孩子也不是能够理解,因为这些词语大多数跟现实生活扯不上多大的关系,怎么办呢?怎么才能让孩子既不那么死板了记住词语的意思,还又能形象的记忆。在一次偶然的情况下,我看到了于永正执教的这篇《庐山的云雾》,于老师对于这两个的词语的处理,是运用动作,表演,让孩子形象地去记忆,今天在课堂上,我实施了一下,孩子们都很活跃,看着表演哈哈大笑,有的孩子似乎并不是那么地配合,大声的说,表演的不好,没有办法,只能让再请一组学生进行表演,孩子们表演的很好,虽然演技有待提高,但是也让全班孩子从他们的表演中领略到这两个词语的意思了。我想孩子们肯定记住这样两个词语。

也有不足之处,凡是这样的表演课堂,孩子们都很难收住,这也是我困惑之一。本堂课的教学中,我对各个环节用的时间不匀称,在第二段就花了大多的时间,在补白的地方孩子们都像傻眼了一样,好像就没有办法说出来一样,是不是跟平时的课外阅读有关呢?课外阅读少?还是我本身没有激发的好?或许都有这样的原因吧,还是要加强学生的课外阅读!

苏教版三年级科学教案及反思篇六

《庐山的云雾》是通过对庐山云遮雾罩景象的描写,展现了庐山景色的秀丽。抒发了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情怀。根据课文的特点,在教学中,我进行了以下几点尝试。

一、利用课件,展示图片

展示庐山风景的图片,让学生初步感受到庐山风景的秀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通过多媒体出示了庐山云雾的图片,学生都情不自禁地说:“哇!很美啊!”

二、以读为本,培养能力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语文是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庐山的云雾》是一篇写景的文章,作者集中对庐山的云雾作了精彩的描写,是一篇很适合用来训练朗读的材料。在课堂上我设计了多种形式的读:自由读、范读、指名读、分男女或小组比赛读。每一次读都有不同的目的,通过多种形式的读让学生体会文中所描绘的景色,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感情。

三、借助想象,理解感悟

引导学生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结合多媒体的图片,使学生在头脑里初步把文字描写变为具体的图像。然后再引导抓住重点句和重点词去进行深一步的理解。第一自然段,抓住“变幻无常”“神秘”“腾云驾雾”“飘飘悠悠”等词语。其中游览山上漫步山道的感觉,要引导学生意会。第二、三自然段,抓住段首的重点句子引领对下文的学习,并抓住比喻句,让学生借助想象,把不同的比喻描述转化为头脑中的具体图像。通过这样的图文结合,并展开想象,把离学生生活实际的遥远空间拉近,理解起来就容易多了。当然,这堂课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我将会继续努力。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