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作计划>小学校本课教学计划大全(15篇)

小学校本课教学计划大全(15篇)

时间: 作者:BW笔侠

教学计划是为了有效组织教学过程,明确教学目标,安排教学内容和方法,以及评价学生学习情况而制定的一种计划。教学计划可以帮助教师有效地组织教学活动,提高教学效果,使学生得到更好的学习体验和提高。推荐一些教学计划范文,供教师参考并提供不同思路的选择。

小学校本课程教学计划

校本课程的开发要结合学校的传统和特点,以及学生的兴趣和需要,自主开发的适合课程。学校课程的开发要提高课程的适应性和实效性,适应学生发展的兴趣和需要,为教师提供了专业发展的机会和条件,也为学校培植办学特色创造条件。下面是本站小编带来关于20xx小学校本课程教学计划的内容,希望能让大家有所收获!

校本课程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组成部分,搞好校本课程的开发是落实新课程的需要,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给学校的发展,教师专业的发展,学生个性的发展,提供了舞台。根据党的教育方针,国家课程实施方案,根据学校的办学目标,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教学特色,认真做好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研究。

一、开本课程开发理念。

校本课程开发体现“促进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让学生通过感知、感悟和体验受到本土文化的熏陶,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强调体验性活动等社会经验,克服课程脱离社会生活的弊端,密切学生与本地经济发展和社会变化的联系,使学生了解家乡,热爱家乡,增强建设家乡的责任感;通过学生自主的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和实践能力。

根据校本课程的意义和本镇、本校实际,制定本校校本课程的开发主要目标如下:

1、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2、了解家乡的乡土文化,吸收乡土文化的营养,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

3、能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时间能力,提供学生的科学素养。

4、初步学会进行人际沟通和交流,发展合作精神,培养学生策划、组织、协调和实施的能力。

5、初步具备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之下,按学习单元分别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表现和价值观三个维度提出具体目标,最终全面达成总目标。

校本课程是为了指导学生获得感性知识,促进学生动作技能、人文情怀的发展而设计的一系列针对本校实际的以教学、综合实践活动为中介的学生主体活动内容和形式,根据本土实践,我校校本课程建设力求突出以下几个特点:

1、课程内容的乡土性。

教材植根于显示富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在使用过程中,以本地的生产、生活和环境为学习研究对象,因为学生生活在进化,相关的学习资源和实际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在,便于学习操作。

2、教学方法的活动性。

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强调课程的实践性与体验性,以综合实践活动为主,为学生设计体验性活动和研究性专题。

3、课程本身的开放性。

课程的开发实施富有活力。课程的开发吸收广大教师、学生参与,课程由教师去实施,学习的主体是学生,师生在积极互动中,共同发展、课程在开发实施过程中需要不断的修正完善,师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予以补充、调整。

在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中,力求遵循以下原则:

1、主体性原则;

2、开放性原则;

3、量力而行原则;

4、个性化原则。

开发校本课程,需要对校本课程资源进行评估与选择,根据对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予以补充、拓展的原则,使之更符合学生、学校和社会的特点和需要。在充分根据学校课程资源和地方资源的基础上,开发旨在发展学生个性特长的、多样化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

1、开发学校教师资源。

2、谭坊镇校外教育资源丰富,根据本镇实际,以家乡地理-家乡历史-家乡经济-家乡人物-家乡旅游-家乡文化-家乡特产为体系,介绍家乡的地貌风情,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充分利用家乡的资源开发教育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多方面兴趣爱好。

全校各年级结合学校的校本课程开发方案,结合教师个人素质、学生年龄特点等逐步实施,并在实施中完善,总结经验。一般以班或年级为单位安排在兴趣活动课进行,具体教学时间一般是每周一节课,也可以进行集中安排(如春游、秋游、考察等)。学校教导处负责课表安排,由具体课任教师组织教学。大型活动,则由学校统一安排。

1、成立校本课程评价领导小组(由校本课程开发领导小组兼),教导处具体负责校本课程的检查和评价工作。

2、对校本课程的评价,应重视过程性评价,旨在提高教师的学业水平及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3、各任课教师每学期需对学生的学习情况采用不同的方式进行评价,评价学生对该科目学习的学习效果。

4、我校校本课程开发的评价体系将体现:评价内容多元化;评价过程动态化;评价个体主动化;评价方式质性化;评价行为日常化;评价结果效益化。

2、鼓励每位具备校本课程开发能力的教师自主申报开发课程,积极参与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

3、根据教师所申报课程,对学生兴趣、特长、需求进行调查,确定开发项目。

5、组织实施,落实实施计划。

6、每学期校本课程领导小组组织对校本课程实施情况进行评估,并给予适当奖励。

8、加强校本课程档案建设,对校本课程开发中的所有资料搜集整理,期末上交校本课程领导小组,以利总结、改进和推广。

每所学校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历史背景、外部条件和内部条件,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自己学校的优势和风格,进而通过校本课程开发形成特色。社会在发展,课程在进步校本课程就是在我校课题的指引下,结合我校的传统和优势以及学生的兴趣和需要而开设的。近年来我校的校本课程一直在实践和探索,本学期计划如下:。

一、在学习中提高,强化理论修养。

校本课程不是教学层面上的一种教学活动,而是课程层面上的一种具有独立形态的课程,是最能体现学生特色、满足学生个性差异的发展性课程。面对校本课程的挑战,我们对教师进行了校本课程的培训。因为我们感觉,教师真正的成长不在于岗前培训和脱产培训,主要是在教学实践中培养起来的。新的教育思想和新的教育观念必须也只有在课程改革和教育教学实验的探索之中才能逐步确立,教师专业能力的体现最初发生在课堂上,最终形成于研究之中。为了确保校本课程的顺利进行,我们向全校老师征集了学习指导课案例。

长期以来,我们的教学常常是靠教师的"一支粉笔、一张嘴。"学生从中得不到收获。而学习指导课本身所固有的特性,靠死记硬背、靠灌输学生是根本无法接受的。因此我们要求教师根据教材内容精心创设生活化的课堂情境,采用生活化的教学方法,达到形真、情切、理寓其中。尤其更要创设生活化、问题化的课堂情境,使学生更容易接受。

三、在评价中成长,创建校本课程特色。

我校根据校本课程的特点,明确了评价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考察学生达到目标程度,更是为了对我们的教学情况进行反馈和分析,以利于改进教学,有效促进学生的发展.在实施评价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创造性地开展研究工作,追求有教师个性的、有班级及课程特色的、儿童喜闻乐见的评价方式、评价工具与评价方法的创新。尝试"。

寄语。

评语。

"、"心理健康建议"等具有人性色彩和时代特色的新型评价方式,以实现新课程评价的最大效益。

总之,在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学生的个性发展是目标,教师的专业发展是条件,学校的特色形成是结果。。我校虽然在校本课程开发上扎实地开展工作,但与先进学校相比,还有一定的距离。我们会不断努力,充分发挥教师的主体性和创造性,加强校本课程的开发和研讨,不断提升我校校本课程的水平,使校本课程--学习指导课真正能成为童话中的点金术,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服务。

2

页,当前第。

1

1

2

小学校本课程教学计划

开好校本课程,利用校本课程抓好交通安全教育,帮助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交通行为习惯,是关系到下一代能否健康成长的“造福工程”,也是道路交通管理工作的一项长远之计。为了强化道路交通法规和道路交通安全常识的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学生交通安全意识和自我防护能力,所以制定校本课程的安全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努力培养学生的交通安全意思,培养遵守交通安全以及素质高的下一代。

二、目的要求。

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原则,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学习教育活动,加大了安全的宣传力度,增强了九年级学生的安全观念,牢固树立了“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强化了校园内部治安秩序.

三、具体措施。

(一)完善机构,保证工作。

1、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学校行政、工会、各班主任为成员的交通安全工作领导小组,校长负总责,分管领导负责日常安全工作。聘请交警大队教导员为校外辅导员对全校师生进行道路安全法规知识和技能教育;成立了“学生安全文明督导队”,“学生交通安全文明督导队”等交通安全督导机构。

2、健全完善各种制度,特别是交通安全工作月汇报制度,意外交通事故伤亡报告制度等。

4、坚持“打防并举,标本兼治”的原则,经常对各班级的安全工作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检查监督,发现隐患,及时教育整改,确保交通的安全。

(二)召开会议,部署工作。

把交通安全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并作为考核评估工作的主要内容。开展关于交通安全的专题讲座,组织老师学习有关交通安全文件精神,并结合其他工作,落实责任,部署安全教育。交通安全工作做到年度有计划、期中有小结、年终有总结,目标明确、措施得力、效果明显。

(三)加强宣传,增强意识。

1、学校开辟“交通安全”专栏校刊,使师生受到良好的启发教育。

2、利用每周星期一早上的升旗仪式,加强对学生进行交通安全教育,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

3、以课堂为主阵地,每周开设一至两节的交通安全专题教育课,其它课程有机渗透交通安全教育。

(四)营造氛围,开展活动。

1、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身心发展规律和教育要求,组织学生学习《中小学校交通安全工作》、《少年儿童平安回家》等法律法规的基本常识。

2、结合学校德育工作开展交通安全活动。深入开展“平安回家我第一”、“我是文明班中道路交通最安全”、“今天我当交警”等活动。此活动规范了学生们的交通行为。

3、以“安全教育日”主题,悬挂、张贴有关交通安全标语。

4、聘请交警大队领导到我校做有关交通安全的知识讲座。

5、规范学生的交通安全行为,保障学生的人身安全。在上学、放学的交通高峰期,行政和值班老师每天严格维护好学校门口的交通秩序,对学生进行疏散。

小学校本课合唱教学计划

加快学校合唱教育的发展,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和艺术修养,进一步展示学校素质教育的艺术风采和文化底蕴,使学生掌握科学的发声方法,提高他们的音乐感受力和表现力,培养其合作意识和集体观念,开阔学生的音乐视野。下面是本站小编整理的小学校本课合唱教学计划,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为了加强学校的艺术教育,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和艺术修养,进一步展示我校落实素质教育的艺术风采和文化底蕴,使学生掌握科学的发声方法,提高他们的音乐感受力和表现力,培养其合作意识和集体观念,开阔学生的音乐视野。本学期教学计划如下:

一、学生情况分析:

本学期的学生大部分音色较好,对音乐有浓厚的兴趣,也是比较有音乐潜力及天赋的孩子。还有一部分学生是有经过上学期的训练,也基本了解气息、歌唱的正确位置。但也存在气吸的浅、位置低、口腔张不开、下巴紧等现象。

二、训练方法及过程:

训练为了提高,提高为了表现。训练要有手段,合唱的基础在于提高声部的齐唱能力,声部的基础在于提高个人的基本功。为了使学生达到声音上的和谐统一、自然清新、明亮甜美的效果,需要解决用声上的响而不噪、轻而不虚、高而不挤、低而不压现象。并逐渐扩充到音准、节奏、音域、咬字、吐字等现象。

(一)科学正确的气息训练。

呼吸法:慢吸慢呼、快吸快呼、呼吸控制训练等。这一环节,我采用先集体示范讲解、再“一对一”严格把关检查指导的方法。

(二)重视发声训练。

每节课根据学生的气息及声音水平,进行不同的发声训练。如:平稳连贯的唱法训练、弹跳有力的唱法训练等。

(三)努力做到字正腔圆。

正确的咬字吐字是歌唱技巧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针对学生“奶声”“扁嘴”的现象、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发声状态和正确的母音口形,多用“a”“o”的母音训练。针对字头吐不清、喷吐能力差的学生,多用爆破音的字进行练习。并让学生坚持说普通话。掌握好普通话的正确发音。结合发声训练不同声母、韵母的正确口形,使学生逐步学会自然圆润的发声。

(四)音准训练:

音准是音乐表现的基础,好的音准来源于基础训练。多声部合唱的音准训练较为复杂。采用先入为主的方法,让学生先学低声部旋律。

三、歌曲的演唱:

掌握了声乐基本功,队员将把发声训练与歌曲有机的结合起来,并满足校内外组织的各种文艺活动需要,如:独唱、重唱、组唱等。使学生更多得展示自我、锻炼自我的机会。通过排练好一首歌曲,不仅有利于学生听觉和乐感的培养,更有利于发展学生的综合音乐素质。

四、曲目的选择。

本学期,将重点排练《让我们荡起双桨》。

五、活动时间:周五下午两节课。

总之,我将努力完善我的教学,尽我所能,让孩子们那甜美、纯净的童声充满校园。

一、课程开设依据:

音乐教育是学校实施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合唱”作为音乐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对于孩子来说,合唱可以启迪心智,尤其能够培养集体主义观念,提升其合作意识。

二、课程目标。

1.根据学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实施校本课程。从简单的轮唱形式入手,通过训练使学生了解合唱的相关知识,建立对合唱的浓厚兴趣。

2.掌握一些发声方法、发声技巧和基本的音乐常识、乐理知识。

3.通过演唱一些内容积极向上的合唱曲目,净化学生的心灵,增长技能。在合唱排练过程中学会团队协作和换位思考的能力。

三、课程内容:

了解合唱相关知识,掌握合唱发声方法,发声技巧及基本乐理、音乐常识。一学期内能完整的演唱三首以上合唱曲。

适应对象:三至五年级。

四、课程开设时间及授课地点:

每周三下午第六、七节课在学校合唱音乐教室。

五、注意事项。

注重基础的旋律和节奏培养。为以后的多声部合唱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六、预期效果。

通过合唱教学,培养学生建立对合唱的浓厚兴趣。将教学与视谱、唱歌、欣赏、创作相结合。在一个学期之内学生能够自主进行读谱视唱旋律,并能演唱一些内容积极、向上的合唱曲目,并在学期结束时顺利展示。

七、具体措施:

1.保证校本课程实施期间,合理有序地安排教学内容。

2.认真备好校本课程的。

教案。

3.采用集体教学和实践活动教学的方式。

4.唱与趣相结合,真正把校本课程的研究和开发落到实处。

2

页,当前第。

1

1

2

小学校本教学计划

走进古诗文(中年级版)第二十到第四十首。

一、过古诗文的.诵读,激发学生学习古诗文的浓厚兴趣。

二、通过古诗文的学习,使学生初步接触和了解民族经典文化,丰富学生的文化底蕴。

三、通过古诗文的学习,协助学生积累一定的古文常识,为进一步学习古文打下良好的基础。

内容安排。

第一周。

《长歌行》《山居秋暝》。

第二周。

《田园乐》《望庐山瀑布》。

第三周。

《赠花卿》《江南逢李龟年》。

第四周。

《别董大》《滁州西涧》。

第五周。

《望洞庭》《浪淘沙》。

第六周。

《钱塘湖春行》《山行》。

第七周。

《江南春》《芙蓉楼送辛渐》。

第八周。

《江上》《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第九周。

五一放假。

第十周。

《竹石》《饮湖上初晴后雨》五一放假。

第十一周。

《三衢道中》《江春晚眺》。

第十二周。

《村晚》《绝句》。

第十三周。

《梅花》《大林寺桃花》。

第十四周。

《夜雪》《早梅》。

第十五周。

《枫桥夜泊》《题菊花》。

第十六周。

《马诗》《咏柳》。

第十七周。

机动。

第十八周。

考查。

一、口头背诵。

二、书面检测。

中小学校本培训教学计划

通过一年来的学习,本人校本培训学习取得了较好的成绩,现将本年度个人培训的心得体会总结如下。

1、中小学远程教育课程培训(英语学科),成绩合格。

2、中学教师“问题学生教育”课程培训及考试,成绩合格。

二、培训收获。

通过培训和教学工作,使我深切感觉到,作为一名教师,不仅要有崇高的奉献精神、高标准的师德,也需有先进完备的教学策略与方法。由于本人的工作经验不足,在面向全体学生这一方面以及对教材的理解都不够透彻。通过各种培训,使我在教学工作中能“因材施教”,对学生能给予学习上的指导,生活中的关心,认识的点拨,思想的疏导。并能公正、公平地对待每一个学生,满足他们求发展、求进步的需要,并且能悉心研究每位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兴趣爱好和个性特长,不遗弃,不淘汰任何一个学生,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发展牢牢打好各方面的基础。

总之,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为使自己具有高尚师德,具有实施素质教育能力与水平的而加紧学习,学习,学习,再学习。

中小学校本培训教学计划

“校本(schoolfostd)培训”首起英美。随着我国实施《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规定的“跨世纪园丁工程”的展开,“校本培训”作为中小学教师全员培训的一项重要渠道,一种重要的形式,已经在中华大地上悄然兴起。北京、上海、浙江、湖北、辽宁等地开展的“校本培训”已初具规模,初见成效,提出了不少有待研究的问题。

云南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自执行省政府(35号)令,历时五年,已经基本形成了全方位的工作格局。其中实施履职晋级培训的形式主要是采用集中统一的培训模式,即统一计划、统一课程、统一辅导、统一考试、统一管理。这是由当时的四个方面的条件决定的。

1、省、地、县三级继续教育的管理系统尚缺乏整体运行的具体责任目标和运行管理机制。

2、省内各级培训机构尚在建设之中,专兼结合的培训者队伍正在初步形成。

3、适应教师继续教育需要的教材、参考书等的建设,全国刚刚起步,可供选择的教材甚少。

4、多数中小学教师终身学习和终身教育的观念尚待确立,许多学校虽然关注自身教师队伍的建设,但缺乏明晰的教师“校本培训”的规划蓝图和实施“校本培训”的能力。

通过上述条件的分析,云南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中的晋级履职培训,在“九五”期间采取沿海发达地区以“校本培训”为主,教师自主选择的培训模式尚不具备实施条件和能力。于是,首选的晋级履职培训的渠道和形式为集中统一的培训模式。通过集中统一的培训,不仅在更新教育观念,扩大知识视野,增进教育教学能力和促进教育科研等方面使广大教师受益,而且在改善全省实施继续教育的条件方面也取得了可喜的变化。具体表现为广大教师对接受继续教育有了基本的认同;省、地、县三级继续教育的管理系统基本上形成了整体协调运行的态势;各培训机构基本明确了具体工作目标,初步形成了专兼结合的培训者队伍;以能力为本位的继续教育的课程教材建设也打开了可供选择的局面;同时,还开辟了以《云南教育》牵头的专门为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提供辅导和交流学习、研究成果的阵地。

由于上述实施继续教育条件的变化,才有可能将在采用集中统一培训模式时就开始酝酿的“校本培训”提到议程,实施集中统一培训和校本培训有机结合,互为补充,取其二者之利,舍弃二者之不足。这样做,完全符合模式构建的条件原理和系统原理。

集中统一培训的优势在于统一规划、统一管理、统一提供课程选择的方向和统一考核要求,带有鲜明的行政指导性,是教师接受继续教育外在作用力的集中体现。集中统一培训模式的不足方面,就云南而言,第一是难以适应云南教育“底子薄,差异大”特点的针对性的要求,势必形成三种反馈:一是恰到好处,二是吃不饱,三是吃不消,而从影响了培训的实效。第二是在集中培训的时间结构上必然要占用大量的寒暑假进行系统辅导和考试。尽管强调集中培训应以平时自学研究为基础,但由于缺乏相应的“校本培训”的管理机制,自学往往自流,从而降低了集中培训的效益。第三,集中培训的内容通常是理论为主,理论如何在实践中内化为教师的观念和智能也存在相当的局限。

“校本培训”优势在于针对性强,实践性强,易于启动教师的学习内部动力。但其不足在于势单力薄,在于缺乏统一指导和统一评价要求,从而也影响培训的效益。

所以,“十五”期间云南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中的晋级履职培训拟议构建集中统一培训和“校本培训”有机结合的培训模式,决不是相互取代,而是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充分发挥学校、教师的主动性、积极性,使“校本培训”在集中统一指导下成为教师继续教育事业的坚实的基础,使集中统一培训的针对性、实效性得以更好的、充分的体现,推动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事业的发展。

“校本培训”从根本上讲,源于学校自主发展的需要,源于教师主体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的需要。

教师作为实施教育的认识主体,在实践中具有形成性和发展创新性,并在其成长发展过程中呈现出发展的阶段性。终身学习,终身先受教育是教师成长规律的内在规定。尽管这种内在规定的实现需要各种方式的外力强制的推动,但终身学习、终身先受教育始终是教师成长的内在驱动力,否则就不能成其为实施教育的主体。教师主体的自我扬弃、自我发展、自我完善是受“实践―认识―再实践”这一认识总规律支配的,也就是说教师主体的发展离不开所在学校的教育教学实践。“教而知困、困而思学”,说明教育教学实践及其实践的发展需要是教师主体认识和实践能力发展的动力;教育教学实践是教师所学到的教育理论、教育技术手段、教育的技能内化为自己素质和智能的根本途径;教育教学实践是教师主体创新性的施展舞台。于是,教师主体在所在学校的岗位实践的发展需要呼唤“校本培训”的实施。尤其随着人事制度的改革,竞争淘汰的驱动力加大,学校在教师管理制度方面客观上要求必须改变单纯使用教师的局面,开拓“用人―育人―用人”的新格局。“校本培训”的实验和展开就为这种新的用人机制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契机。这既是办校以教师为本的办学理念的反映,也是代表教师根本利益的体现,同时也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建优质学校,办优质教育,出优质人才的重要的务实的举措。

二十一世纪的教育内涵是丰富多样的。教师发展的需要也是多样化的。为实现学生在提高综合素质的基础上,能够实现差异性的多样化发展的需要,教师的培训发展在目标上、内容上、方式上也不可能整齐划一,学校校本培训能从学校育人的需要和教师特长的发展上,为教师提供多样化的学习提高的内容和要求。从而有助于学校办学特色的形成,有助于多规格人才的培养,有助于教师的潜能和特长的充分发展。

总之,“校本培训”是在安排规划指导下,以学校为教师成长的摇篮,以学校和教师教育教学实践发展需要为出发点,以提高教师综合素质为宗旨,贯穿于学校教育活动始终的校内在职培训活动培训的一种重要形式。它首先是政府行为,具有适应社会需要的相对统一的要求,既是集中培训的重要环节,又是全部继续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次是学校的有组织的行为,同时又是教师个体的自主行为。其重要价值在于能直接涉足学校、教师自主发展的需要;能适应不同层次教师发展的多元化的需要;能有助于形成继续教育外驱力和内驱力统一的动力系统,有助于校内师资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加速年轻教师的成长和优秀教师群体的形成和壮大;有助于中小学校同培训机构的进一步沟通和结合,形成良好的伙伴关系,拓宽继续教育的渠道,推动教育的创新。

三、“校本培训”的任务和当前的培训内容的框架。

“校本培训”的永恒性任务就是以学校为单位建设好师资队伍,办好学校,满足人民对教育质量不断提高的要求。

当前,“校本培训”的限时性的具体任务,就是贯彻国务院《关于改革与发展基础教育的决定》和教育部《关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对教师继续教育的要求,并以此为依据结合学校及各层次教师的实际精选校本培训的内容。

1、结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围绕更新教育观念这一根本问题,认真学习领会课程改革的思想、目标和要求。

2、紧密结合教育教学实践,提高教师职业道德修养。

3、紧密结合课程改革的实践,提高教育教学的能力。重点是提高教师充分利用各种课程资源的能力;提高培养学生主动学习,收集处理利用信息,提出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习、掌握、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提高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的能力,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

4、结合开展课题研究,提高教育教学科研能力。通过课题研究实践,尤其围绕课改的实践和指导研究性学习的实践,逐步使学校教育科研比较符合规范要求,并特别注重自己的、他人的科研成果的实际应用。

3楼5、结合本校的实际确定校本培训的内容和重点。

四“校本培训”的层次要求。

校本培训是学校教师全员参与的校内培训,而全体教师的层次是不同的。所以“校本培训”不同层次的对象既要有共同的要求,也要有层次性的要求,贯彻“保底(即共同的基本要求)不封顶”的原则,积极鼓励教师主体的进取精神。

1、凡有教师资格和职称的校级、中层领导,均应带头参与校本培训,除专业培训要求外,还需要提高学校管理方面的素养。

2、初、中职教师在校本培训中应认真完成省统一的履职晋级培训的学分要求。逐步由关注教学知识的准确性,到关注教育教学行为的科学性,到关注教育教学工作的艺术性。

3、高职教师和已经达到省、市、县(区)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水平的教师,亦应有履职培训课程选择,并以课程改革的理论和实践为研究主题,努力在课改中,在“校本课程”建设中推进教育教学的创新,充分展现教师生命的辉煌价值。

4、学校各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在职提高虽然不在严格意义的教师“校本培训”范围,但是在实施校本培训中亦应考虑他们的素质提高的需要,以利于“管理、服务”育人水平的提高。

在校本培训的形式方面,各学校都不同程度地有着丰富的历史积淀。需要对以往的行之有效的形式加以科学的升华和应用,切记不可搞有名无实的形式主义。

1、自学互助式。即对按规定的必选或限选的课程坚持自学为主,并共同探讨。

2、校长讲座式。即校长根据校本培训的需要,每学期作一次带学术性的讲座或专题报告。

3、专家辅导式。即由学校根据校本培训的需要开列请专家辅导的“菜单”,请有关专家到校作专题讲座或报告。请专家辅导的“菜单”,可以是学校教育教学改革中急需解决的问题,也可以是教师进修课程中的难点问题,还可以是拓展知识视野增进科学文化素养的问题。

4、观摩研究式。即结合学校组织、发动的研究课、公开课、观摩课、讲赛课等活动,以及结合班级主题活动,学生研究性学习课程的有关活动,开展相互观摩学习活动,并认真研究其中的新鲜的成功案例或从普遍存在的问题中提出深化改革的课题,逐步提高观摩研究的科技含量。

5、课题研究式。即以教研组为单位由教师或个人或群体进行课题申请,由学校按“校本科研条例”评审后进行研究活动。选题方向应注重针对性、实践性和发展性。

6、学校交流式。即由学校组织或几所学校联合组织学术交流活动或经验交流活动。学校亦可派教师参加全国、全省、全市的有关交流活动。

7、访问考察式。即学校组织教师有目的的到外校、外地进行访问考察活动,汲取先进经验和有益的教训,以资借鉴和创新。

8、师徒互动式。即学校组织优秀教师帮带新教师。师徒之间应倡导认真帮带,虚心求教的精神,发扬“师不必贤于弟子,弟子不必不如师”和“青胜于蓝,冰寒于水”的师道传统。

9、学刊用刊式。即以有关刊物,如《云南教育》等为不见面的教师,组织阅读有关文章,并将这些刊物作为展现“校本培训”的成果的舞台。

10、根据学校的实际创造出新的形式。

校本培训的考核分为两大部分。

第一,纳入省统一考核的项目为省统一规定的教师校本考核履职晋级的必修课程和限选课程,实行学分登记制度。其考核办法分为校本考核和参加统一考核。校本考核占该课程总分的二分之一,考核方式可以是“读书笔记”不少于万字,可以是论文,可以是实践应用,校本考核经验证方可登记上报。参加省统一考核的成绩折算为该课程总分的二分之一予以登记。校本考核与统考两项成绩,合成后即为该课程学习成绩。

第二部分,纳入“校本培训”其他项目的成绩考核,按等级(优、良、合格、不合格)进入教师业务档案。考核项目主要是:

1、参加课改实践活动。合格等级的量化项目有编写课改计划;每学年举行两次研究课或公开课;提供一份教学案例;按要求听四次研究课或公开课并写出评课意见。在完成上述活动要求中以质量定优、良。

2、开展课题活动。合格等级的量化项目包括编写课题申请,记录课题研究过程,查阅积累相关资料在10000字以上,完成课题成果表达。在完成上述要求中视其质量定优、良。

3、帮带新教师。师徒双方完成编制的师徒协议规定的基本要求则视为合格。指导教师精心指导全面关注新教师成长,新教师虚心学习,成长显著,师徒双方均可计为优秀,也可视具体情况只计指导教师优良或只记新教师优良。

4、根据学校发展自定的项目。

1、学校校长为“校本培训”第一责任人。其职责为:根据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要求结合本校实际编制“校本培训”计划,并组织实施。各校“校本培训”应纳入学校改革发展的整体规划和工作计划之中,纳入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整体实施方案之中,纳入学校教职工队伍建设的规划和目标的实现过程之中。规划与实施应突出校本培训的理论性、实践性和发展性,从教师队伍建设上保证学校的可持续发展。经主管部门考核合格,予以本人年工资3%的奖励;考核为优秀,予以本人年工资5%的奖励。(所需费用在学校年度资金中列支)。

2、学校隶属的县(区)市主管部门为“校本培训”的指导者、管理者、促进者、监督者。其职责为指导学校编制校本培训计划、监督计划实施,组织经验交流,组织对“校本培训”的评价活动。对主管部门此项工作的评价依据为到学校指导工作的记录和总结。完成上述要求由省或市教育行政部门予以通报表扬或物资鼓励。

3、省教育厅师范处、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中心对“校本培训”负有指导、调研、组织有关科研、适时交流经验的职责。对其评价的依据是“指导意见”、“调查研究报告”及有关科研成果。

4、有关培训机构对所负责地区的“校本培训”的具体职责为:

(1)调查研究并写出年度调查报告,协助师训行政部门参与对“校本培训”的指导工作。

(2)提供对省统一必修课程的专题性辅导的菜单供学校选择。

(3)提供有关教育教学改革或学科前沿性研究专题讲座的“菜单”供学校选择。

(4)接受学校开列的专题讲座的菜单。如自己无力承担或协助学校聘请有关专家施教。

(5)履行省统一规定进修课程考核成绩的核验和登记的职责。

八、“校本培训”实验工作组织领导。

“校本培训”实验工作在实验工作领导小组统一指导下进行。领导小组由以下人员组成:

组长为省教育厅师范处处长高云姝。

副组长为省教育厅师范处副处长魏宏,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中心主任林兆其、昆明市教育局副局长李裕华。

成员为云南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中心副主任刘玉莲、昆明市教育局师训处处长、昆明市中学教师继续教育中心主任、昆明五华区、盘龙区教育局分管师训工作的副局长、昆明市五华区、盘龙区教师进修校校长、昆明第一、第八、第十二中学、盘龙区一中(含小学部主任)、师大附中校长(邹晓辉、赵尔民、胡立中、全洪涛、裴玉玲、杨淑芬)、《云南教育》二编室主任、云南省教育厅师范处杨建坤、云南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中心狄丹。

实验工作领导小组顾问李正滋。

实验工作领导小组的工作方式主要是调查研究、行政指导、总结经验和课题研究。

九、“校本培训”实验研究的课题和预期效果。

1、“校本培训”的性质、地位、作用。

4、“校本培训”的目标设置与内容的选择。

6、“校本培训”评价体系。

8、“校本培训”与集中统一的屡职晋级培训的关系。

10、“校本培训”实施中的主要问题与解决方法。

通过“校本培训”实验和课题研究,预期效果能在以下方面产生推动作用,即能推动学校、教师队伍的建设与管理;推动学校教育科研的发展;推动学校的课程改革;推动培训机构的建设和工作水平的提高;推动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内容与方式的变化发展,提高继续教育工作的质量。

小学校本课程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校本课程是充分发挥学校及周围的资源优势,挖掘课程资源,满足不同年龄学生的不同需求,促进学生的个性健康化发展的课程。本学期校本课程将在上学期开发实施并取得成效的基础上,继续改进和完善,本着“一切为了学生,培养发展学生个性特长,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这一学校持续发展目标,把读书活动渗透在语文教学中,加大管理力度,采取有力措施,力求取得更好效果。

二、课程基本理念:

1、本着满足学生个性需求,给学生最适应的教育,让学生最快乐的成长,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使他们真正成为一名既能全面发展,又能突出个性的合格小学生。

2、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结合教学内容,采用灵活丰富的学习方式,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的实践体验,满足学生兴趣爱好和发展要求,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3、改变学习方式,加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经历和体验出发,激发学生对校本课程的兴趣。

4、通过学习,不断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具备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并能获取新的知识的能力。

5、建立学习过程与学习结果并重的评价体系。形成学生认同,乐于参与的激励性评价形式。

6、为突出校体课程的灵活性和选择性,按季节和时令选择相应授课内容。

7、课程设计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实践为主。

三、课程内容:

1、习惯养成。

2、优秀诗文(国学启蒙)必读。

3、名人故事。

4、大棚西瓜的种植。

5、安全教。

四、课程实施及建议:

创设情境小组交流汇报表演师生评价。

2、组织形式:

班级授课制。

3、课时安排。

每周1课时(两课时安排在一起,让学生有更多的空间)。

4、活动地点:

本班教室或根据需要而定。

五、具体目标:

1、必背《国学启蒙》。

4、课外阅读量不少于30—40万字。

六、课程实施的有关要求。

1、制定校本计划(包括阅读目标、内容、措施、考评学生方法),写在教案扉页上。

2、要求学生将成长规划和读书目标写在读书积累扉页上。

3、开展班级图书借阅活动。

4、检查学生读书积累本,并随机抽查学生的读书效果。

5、学生参加学校举行的“读书征文”活动。

6、召开“读书汇报会”,检查读书实践活动。

小学校本课程教学计划

我校校本课程的开发是结合我校的传统和特点,以及学生的兴趣和需要,自主开发的适合我校的课程。学校课程的开发要提高课程的适应性和实效性,适应学生发展的兴趣和需要,适应学校、社区发展的需要。校本课程的开发,为教师提供了专业发展的机会和条件,也为学校培植办学特设创造条件,有利于完善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弥补其局限性。

学校课程是由在国家课程计划框架内,学校自行决定、自主开发的课程,开发主体是学校教师。因此,我校校本课程教学坚持遵循以下原则:

1、合作性:校本课程开发、教学时一种集体配合的事业,学校课程更是如此。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校长、其他同事、学生、家长、社区人员等通力合作,发挥群体智慧。

2、民主性:学校校长、教师、学生、家长构成学校教育的“共同体”,成为学校课程教学的主体。学生需要什么,喜欢学什么,“共同体”里教师、家长最清楚。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广泛听取他们的意见,形成一个民主氛围。

3、选择性:校本课程教学要有利于学生全面而主动的发展,让每一位学生的潜能都获得充分和谐的发展,使个性得到张扬。

4、开放性:校本课程教学时,在资源方面要充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包括学校、家庭、社区等多方面的资源;在主体方面要充分调动校长、教师、家长、上级领导、参与的积极性,共同进行课程建设。

5、灵活性:校本课程教学时,不求全求大求新,立足本校实际,量力而行,逐步完善。

校本课程的常规管理由教务负责,主要负责排课、教师上课情况的检查。对学生上课的管理,由班主任负责,由教务处负责检查学生的上课情况。要求教务处的常规管理方法讲究科学,工作要细致入微,确保校本课的正常运作。校本课程在讲授的内容上执行校本教材,在讲授方法上不同于国家课程,要注重学法指导,强调学生思维的开启,强调知识的拓宽,课堂气氛要轻松愉快,教学方法要不拘一格。

小学校本课程教学计划

一、校本课程开发的指导思想:

校本课程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组成部分,搞好校本课程的开发是落实新课程的需要,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给学校的发展、给教师专业的发展、给学生个性的发展提供了新的舞台。我校坚持以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为本,以兴趣性、拓展性为主,发展学生个性为目标,让课程适应和促进学生发展的原则。为了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根据我校的办学目标“打好基础,和谐发展”,确定校本课程的主题为:传承民族文化,弘扬民族精神,学会自我防护,拥有健康体质。通过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研究,提高教师开发校本课程的能力,满足学生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校本课程是根据自己学校特色开发的课程。完善课程体系,真正做到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合格人才是我校开发校本课程的最终目标。通过校本课程的不断完善与实施,使学生打好“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健身,学会生存,学会合作”的基础,以满足学生可持续发展的需要。通过校本课程的开发,教师要学会学习、学会反思、学会创新,成为实践的研究者,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

1、人本性原则。

人本课程观的核心思想是以尊重人的个性为根本出发点,在课程选择使用上以人为本,重视学生的学习需求,使学生的学习需求得到尊重和满足。我校开设的校本课程正是本着这一原则,中华美德故事、古文学鉴赏课中我们搜集了许多经典的故事及名著片断,让学生赏析、品味人物性格的特点,不断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接受民族文化的熏陶,吸收民族精神的营养,使之成为学生成长成才的精神支柱。

2、整体性原则。

校本课程的开发要从整体上把握课程的目标与结构,校本课程的开发,学科课程应得到充分重视,开发潜在的课程资源,重视隐藏在课内外和校园文化中潜在的课程。在校本课程的设置中,低年级重视学生的礼仪养成教育,中年级我们将重点放在学生的动脑、动手、动口、理解能力的培养。高年级主要学习以后在社会上生存的知识、方法。总之,让学生通过各种活动,在知识、品质、能力、个性等各方面得到比较和谐、全面的发展。

3、发展性原则。

校本课程开发的发展性原则是针对校本课程的价值而出台的,课程最大价值在于促进学生成材、教师成长、学校发展、社会发展。我校利用自身资源,构筑具有本校特色的适合学生发展的校本课程。我们在各年级段,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及需求,设置了不同的课程内容,满足了不同学段的发展要求。

四、方法措施:

1、充分调动教师参加课程开发的积极性,体现参与性。

2、充分利用校内外的教育资源,坚持校本化。

3、仔细研究《国家基础教育改革指导纲要》,保证校本课程开发的方向性与探究性。

4、构建校本课程开发的和谐团队,结合校本研修的管理模式,实施课程开发的研究和实践。

5、学校安排专职教师,做到有课程方案、教学计划、教学进度、阶段总结、跟踪纪实等材料。

(一)领导小组:

组长:a。

成员:b。

(二)工作小组:

组长:c。

成员:d。

(三)编委分工情况:

一、二年级中华美德故事azdd。

三、四年级古诗文欣赏rh。

五、六年级疫病预防与安全常识ru。

(四)校本课程开发要求:

1、每学期按15课时开发,有总体目标。

2、每课有课题、教学目标(必须有情感目标),最好设有习题。

3、按每学期订一册,有课本封皮、目录。

4、单元题目为小一号字,课题为小三号字,其他为四号字。

5、根据课程需要,可有插图。

六、课程的实施:

1、教师每学期按要求撰写校本课程教案、计划。

2、任课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的意愿,采用学生喜爱的组织形式和活动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校本课程的实施过程中,教师要给学生创造宽松的活动环境,允许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方式表述,教师要重视学生的过程体验,不能只重活动的结果。

4、课程的开发过程中,教师必须树立档案意识,对校本课程开发中的所有资料搜集整理好,以利总结、改进和推广,并作好展示汇报工作。

1、教导处具体负责课程的阶段检查。

2、教师组成校本课程开发团队,积极参与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

3、对校本课程的评价,应重视过程性评价,旨在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及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

4、各任课教师每学期需对学生的学习情况采用国家要求方式评价,评价学生对该学科学习的兴趣需求、学习效果等。

小学校本课程教学计划

贯彻实施《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和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积极开发适合本地区、本校实际的校本课程,是当前学校教育改革的重要任务。近三年来,涪陵城区教育办公室和涪陵城区六所小学组织开展了以新六艺为内容的一系列教育教学活动和研究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积累了不少经验。在此基础上,涪陵城区教育办公室向重庆市教育学会申报了小学新六艺校本课程研究课题。经重庆市教育学会评审,该课题获批准立项,并被确定为市级重点课题。为深化该课题研究,指导涪陵城区小学新六艺校本课程建设,现结合涪陵城区小学实际,制定本课程计划。

一、培养目标。

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体现时代要求,通过新六艺课程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的协调配合,培育学生继承、发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初步养成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培养学生个性特长,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良好的行为习惯;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科学素质、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初步具有中国心理、世界眼光、传统体认、现代意识;促进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使学生成为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

二、课程基本理念。

新六艺课程的基本理念,我们称之为化育思想。

化育思想是以国家教育方针为指针,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哲学基础,以中华民族优良人文传统为依托,并批判借鉴西方人文主义教育思想以及现代教学论、课程论,由此探索构建的适应中国现代化建设需要的教育思想。

化育思想的核心信念是弘扬中国文化传统中人文化成的理念。《易》曰: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唐代孔颖达注释云:人文,则诗、书、礼、乐之谓;当法此教而化成天下也。孔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先哲们的这些论述,揭示了中国古代人文化成理念的基本内涵,成为我们化育思想的理论渊源。因此,化育思想,我们也称之为化成教育思想。它是以人类优秀文化科学知识为教育内容,以化育为教育方法,以促进学生人格健康成长为目的的教育思想。

化育思想的基本宗旨是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民族精神、时代精神。

化育思想要求在教育中注重学生现实存在和现实生活;注重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注重学生人格的完善、个性的发展和创新意识、实践能力的培养;注重对学生心灵的关怀;注重对学生人文素质和科学精神的培养;注重培养学生关注人类社会发展进步;注重培养学生关注民族文化传统和民族生存状态,勇于献身民族复兴大业。

三、课程基本结构和性质。

小学新六艺校本课程包括新诗教、新书教、新乐教、新礼教、新科教、新武教共计六门课程。

小学新六艺课程的性质属于在教育行政部门指导下自主开发的校本课程。小学新六艺校本课程由涪陵城区教育办公室主持,涪陵城区六所小学共同参与研究和开发。

小学新六艺校本课程与中国传统六艺教育有明显的传承关系,但绝不是复古。小学新六艺校本课程是在马克思主义和现代教育理念指导下,根据时代要求,对中国传统六艺教育精神的继承和发展。它既应具有明显的历史传承性,更应具有鲜明的时代性。

四、课程基本要求。

小学新六艺校本课程总的要求是:突出人文关怀,强化传统熏陶,促进个性发展;注重实践,崇尚创新,德艺双修。

小学新六艺各门课程的基本要求如下:

新诗教课程:设置诗歌课,继承和弘扬中国诗教优良传统,推进中国诗词进校园,强化中国传统诗词和现代诗歌教育,以之补充和拓展小学语文和艺术教育。培养学生对诗词的兴趣和爱好;小学阶段学生背诵古体诗150——200首;培养学生诗词朗诵习惯和初步技能;了解中国传统诗词和现代新诗基本常识;开展儿歌、儿童诗习作教学,尝试古体诗和现代新诗习作教学。使学生初步了解中华诗词的辉煌成就,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操;培养学生健康的诗歌审美情趣,发挥诗教的育人功能,以诗性培育人性。

新书教课程:设置书法课,改进写字课教学,强化中国书法教育,以之补充和拓展小学语文和艺术教育。重视培养学生的书法兴趣和爱好,培养学生书法审美意识和初步的书法审美能力。强化书写技能训练,开展必要的书法常识教学;在硬笔书法教学的基础上,加强毛笔书法教学;在学习楷书的基础上,重视行书的学习;在临摹的基础上注意体现学生个性;在字迹工整的基础上讲求字迹协调、美观。书法教学要与美术教学相结合,书法不仅在书法课(写字课)中教学,还应该在美术课中加以引导。要发挥书法的育人功能,使学生在书写和欣赏过程中受到书法美的熏陶,以书品培育人品。

新礼教课程:设置礼仪课,加强中国传统美德教育、社会主义新文明风尚教育以及现代礼仪教育,以之补充和拓展品德课教育。从规范学生行为习惯做起,培养学生良好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以学生守则和日常行为规范教育为基础,贯彻“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批判吸取中华礼教优良传统。注重培养学生的亲情、友情、师生情、乡情和爱国情感,以之作为礼仪教育的情感基础。倡导集体主义精神和社会主义人道精神,树立心中有祖国、心中有集体、心中有他人的意识,学习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等基本关系,以之作为礼仪教育的认知基础。知行结合,以礼仪行为作为学生最基本的道德实践,以礼修德,以礼立人。

新乐教课程:开设乐教课,加强和改进音乐教育。开展声乐和器乐基础教育,培养学生初步的演唱能力和演奏技能,每个学生会演奏至少一样乐器(含竖笛或口琴)。培养学生健康的音乐审美情趣。与新诗教、新礼教、新武教等学科的结合,拓展学校艺体教育,弘扬中国教育传统中“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的理念,以乐成人。

新武教课程:开设武术课,拓展体育课教学。弘扬中华武术传统,培养学生尚武立德,机智勇敢,拼搏进取,强身报国。新武教应与新礼教紧密结合,以礼习武,以武修德;培养学生武术活动爱好和自觉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每个学生掌握适合小学生的武术基本功法和拳术、器械套路十套。

新科教课程:开设科技活动课(含信息技术课),强化科技教育,使学生了解、掌握最基本的信息技术知识和电脑基本操作技能,以及运用互联网信息资源的意识和初步能力;加强学生实验教学;开展小论文、小制作、小实验、小发明等丰富多样的科技、科普、劳技活动;培育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意识、兴趣和动脑动手的习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科学精神,初步树立科学发展观。通过实施新科教,补充和拓展数学课、科学课教育。

小学新六艺校本课程的基本教育方式,即广义的化育方法。广义的化育方法包括四种基本方法:教、化、学、行。

教,就是教师对学生的直接教育和引导,就是坚。

化,就是狭义的化育方法,即通过教育教学活动,以及教师的日常言行和教育教学环境诸因素,对学生的熏陶、磨砺、感召,使学生心灵深处发生转化。

学,就是学生的主动学习,就是突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和学习的能动性。

行,就是学生的实践活动,就是突出实践活动在学生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小学新六艺校本课程要通过教、化、学、行的基本方法来实现其教育目标,达成其教育目的。

六、课程组织形式。

小学新六艺校本课程的教育教学组织形式,主要包括课堂教学形式和课程活动形式两大类,即“两课两活动”。

课堂教学形式即两课,指通过专设课和合并课。专设课时也叫单列课时,是利用国家课程计划中的“地方和学校安排课时”以及“综合实践活动”课时来安排校本课程课时。合并课是将校本课程合并在国家课程的课时中教学,即在国家课程教学过程中插入相关校本课程的内容。

课程活动即根据校本课程计划和要求开展的校内外教育教学活动。课程活动形式可分为两大类,即两活动,一是学校日常教育活动,二是学校主题教育活动。日常教育活动形式即利用朝会、班队活动、课间操、课外活动等日常活动实施校本课程教育教学。主题教育活动形式即利用学校、少先队主题活动,如运动会、艺术节、科技节或专题参观访问、调查、采风等活动实施校本课程的教育活动。课程活动应充分利用校园闭路电视系统、校园电脑网络系统、校园广播、宣传专栏进行教育活动。

新六艺校本课程应将课堂教学形式与教育活动形式有机结合,利用课堂教学进行必要的知识、技能培养;利用课程活动加强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帮助学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新六艺校本课程要与学校开展的校园文化活动密切结合,使新六艺课程活动成为校园文化活动的主要内容。学校少先队活动、班级活动都应该积极结合新六艺校本课程来开展。

七、小学新六艺课程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的结合。

小学新六艺校本课程应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密切结合。新六艺课程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的结合方式主要是渗透与扩展,分列与合并。

渗透与扩展,即课程理念和课程内容的渗透与扩展。新六艺校本课程必须渗透国家课程改革的新理念;在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教育教学中,应渗透新六艺课程的精神,并挖掘、突出、深化与新六艺课程相关内容的教育教学,在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中体现校本特色。新六艺校本课程既应保持校本特色,也应结合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来确定其教学内容和要求,使之成为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有机扩展。

单列与合并,即课程和课时的单列与合并。根据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新六艺课程特点,可以单列设置新六艺课程和课时,也可以将新六艺课程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合并设置。

八、课程评价。

小学新六艺校本课程评价应遵循人文性原则、实践性原则、整体性原则、差异性原则、创新性原则等五项原则。人文性原则要求把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形成摆在课程评价首要位置。实践性原则要求注重对学生基本技能和实践能力的评价。整体性原则要求课程评价面向全体学生,并对学生新六艺综合素质进行评价。差异性原则要求课程评价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关注学生个性优势发展。创新性原则要求课程评价关注学生创新意识的养成。上述五项评价原则,也是新六艺校本课程的教育原则。

小学新六艺校本课程评价的性质属于考查,主要包括行为评价、作业评价和绩效评价三个方面。行为评价主要考查学生的日常言行表现、对课程的学习态度和兴趣等方面情况。作业评价主要考查学生平时练习、习作达到的程度。绩效评价主要考查学生参加各类实践活动及相关评比、竞赛、考级活动中的表现。考查方式以定性评价为主,以日常行为表现和实作技能考查为主。

小学校本课程教学计划

二年级的孩子活泼可爱,课堂上他们大多是爱提问的孩子,孩子们对于老师介绍的xx家乡风情的知识非常感兴趣。特别生活在xx乡镇的农村孩子对xx的方言有浓厚的兴趣,校本课程所涉及到的xx话——是地区文化的结晶,蕴含着丰富的民族特色。xx话——我们故乡的吴语,凝结着瓯越人民生活感情和人文理想,也显示了xx人的个性与精神。校本课程有意识拓宽了孩子视野,增长了孩子的知识。

我要充分利用每一节课,把孩子培养成为一个具有“我爱xx、xx是我家”的新xx人。在整个社会的大背景影响了xx话的生存。因为大力推广普通话,学校规定课堂上师生不能讲xx话,统一讲普通话,这样学生讲xx话的机会很少。虽然中小学都设置了地方课程,但乡土教材也是以现代白话文编写、以普通话教学的,所以学生基本没机会学讲xx话。

另外,外地来温打工的越来越多,xx”土著”外迁也越来越多。这使得班级里的俚语参差不齐,于是大家便渐渐形成只用普通话交流的惯。面对如火如荼的课程改革和地方传统文化的不断发展,我以极大的热情,尝试着将xx童谣引进地方课程课堂,用以弥补教材的生硬和不足,拉近课堂和现实生活的距离,使地方课程教学更加风趣、更加生动,从而更加有效地实现课程目标,更好地提升教学效果。

根据我校学校、教师、学生、等实际情况,自主教学,教学内容以“学说xx话”和“xx童谣”为主题,引导低年级的学生了解xx,我爱xx,了解xx话也是一份伟大的文化遗产,有普通话不能替代的文化价值和文化功能。教学内容:共有三章,第一章人物称谓,人物称谓包括亲属称谓和职业称谓,根据教学需要穿插情景对话与童谣。第二章数字教学内容,穿插情景对话与童谣,重点学童谣《xx是个好地方》。第三章时间和情景对话与童谣。尽可能让孩子多学些xx童谣。体会xx方言的优美以及文化意义,激发学生学说方言的.兴趣以及爱xx方言、爱家乡的情感。

本主题是“我爱xx、xx市我家”。校本特色课程的一大主题。在开展“xx小吃”主题活动的基础上,孩子们对xx的文化已有了初步的了解和认识,同时对我们的家乡——xx,也产生了浓浓的兴趣和感情。

然而,现在的xx孩子从小就开始学普通话,有已渐渐淡忘xx的方言该怎么说,有的甚至不会说xx话。为了让孩子们从小不忘自己是xx人,或从小在xx长大。xx是生他养他的故乡,本学期我们以“xx童谣”为切入点开展主题教学活动。在生活中,孩子们常随着似懂非懂似准非准地娓娓朗诵,但对其所描绘的内容和蕴含的意境又常常难以理解。一为培养孩子对民间童谣的兴趣,有利于优秀的民间艺术的传承与发展,二为孩子提供轻松学x的x话的良好氛围,使xx方言得以传承。

1、使孩子了解xx的地形地貌,了解xx的历史,培养孩子爱xx的情感。

2、了解xx话的特点上。学说xx话的亲属称谓的含义。学会发音。

3、了解xx话的特点上,学说xx话之一的数字,并通过xx童谣及xx话民歌《叮叮当》和歌曲,体会xx的民俗风情。

5、能用说说、唱唱、讲讲,演演、等方式创造性地表现xx童谣。是孩子们初步感受xx文化的丰富和多彩。

6、在颂唱童谣,做游戏过程中提升对xx方言的审美力,培养热爱xx的情感。

1、培养学生爱家乡的情感,使孩子掌握基本的xx方言。

2、初步体会xx童谣意境,理解民谣所蕴含的情感和道理。

1、认真备课,精心准备,课堂上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如图片、课件、视频、录音机等引导学生置疑问难,学新知。

2、改变常规教学模式,变课堂为学堂让学生动脑想想,动口讲讲,动手做做,动脚走走,自主学,尝试错误,教师只在必要时,给予指导、帮助,真正把学的主动权还给学生。

3、充分发挥学伙伴的作用,让学生互助学,团结合作,共同解决学x的x话的困难。走出课堂,走出学校,将课堂延伸到课外,争取学生家长的支持,带领学生亲自实践,体验劳动的乐趣。

4、玩玩、做做、学学,切实提高学生劳动能力。把科普教育与游戏、比赛、表演等方法相结合,寓教于乐,事半功倍。

周次教学内容所需课时数

1始业教学

2亲属称谓(一)1课时

3童谣《吃馄饨》

5童谣《梅梅你真早》

9童谣《xx是个好地方》

10数字(一)11五一放假

12童谣《叮叮当》

小学校本课程教学计划

地方及校本课程是国家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必须要有独特的地方和校本课程,内容多方面的,有体育活动、健康教育、文明礼仪教育、安全教育、知识博览等。

二年级的学生活泼可爱,课堂上他们大多是爱提问的孩子,孩子们对于老师介绍的这些家乡风情的知识非常感兴趣。校本课所涉及到的安全常识拓宽了学生视野,增长了学生的知识。我要充分利用每一节课,把学生培养成为一个具有爱我家、具有安全意识、具有综合素质技能的现代公民。

根据我校、教师、学生、等实际情况,自主教学,教学内容以“培养学生的生活惯”和“安全教育”为主题,引导低年级的.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学惯,具有安全常识素质的现代公民。

1、使学生了解本地的地形地貌,了解历史,培养学生爱家乡的情感。

2、培养学生健康高雅的生活情趣,具备基本的观察能力和环保意识。

3、通过学安全常识,树立珍爱和相互珍爱生命的意识,

积极保护好自身和他人的安全。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惯;使学生掌握基本的安全常识。

1、认真备课,精心准备,课堂上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引导学生置疑问难,学新知。

2、改变常规教学模式,变课堂为学堂让学生动脑想想,动口讲讲,动手做做,动脚走走,自主学,尝试错误,教师只在必要时,给予指导、帮助,真正把学的主动权还给学生。

3、充分发挥学伙伴的作用,让学生互助学,团结合作,共同解决学上的困难。走出课堂,将课堂延伸到课外,争取学生家长的支持,带领学生亲自实践,体验劳动的乐趣。

4、玩玩、做做、学学,切实提高学生劳动能力。

小学校本课程教学计划

校本课程是以学校为基础开发出来的课程,实施校本课程是实现学校的办学宗旨,体现学校特色的有效途径,实施校本课程能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兴趣和需要,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校本课程的开发还可以有效提高教师的业务能力和课程开发水平。为落实素质教育精神,顺应课程教材改革的发展趋势,根据我市课程改革会议精神,提出我班校本课程教学计划:

以同志的“三个面向”为指导,体现时代的要求,体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适应社会发展要求为前提,将培养学生人文素养为我班本课程开发的基本方向。

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为核心,以学生发展为本,尊重学生,信任学生,指导学生,促使每一个学生生动活泼的发展,培养自尊、自强、自立的有独特个性完善人格,有创造精神的人才。

(一)切实做好培训工作

为了提高教师的思想认识,我班将以讲座、自学、交流等多种形式组织教师学习,为课本课程的实施创造有利条件。

(二)切实抓好实验进程

我校校本课程以《塞外明珠---官厅湖》为教材,学生的参与面广、可开发空间大,课程研发组地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强实验的管理与督导,不断推进此项工作的深入实施。

(三)切实组织好学生展示

依据不同年级所学校本课程内容的不同,定期组织学生进行展示评比活动,检测学生学习校本课程的效果,激励学生学习兴趣,使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总之,在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将进一步加强校本课程的使用和管理,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更广阔的空间,以此促进我班新课程的改革,使我校的素质教育再迈上一个新台阶。

小学校本课程教学计划

依据英语课程改革的重点从学生的学习兴趣出发,倡导体验、参与、合作与交流的方式和任务性的教学途径,逐步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及新课标的理念,这学期我们将开展英语校本课程来提高英语课堂效益,创设英语学习氛围,加强英语的实用性,让英语走进学生们的实际生活。

通过英语校本课程的开展,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语音、语调、语感;通过听说读写唱演背等多种形式的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综合语言应用能力,提高英语综合素质;加强学习策略的培养,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外语课堂效益,创设英语学习氛围,加强英语的实用性,拓展使用英语的时间和空间。

根据小学生生理和心理特点、我校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他们认知发展水平和情感需要,确定校本课程的内容为四项:歌曲,歌谣,字母发音规则,课本剧。教师通过查找资料、问卷调查等形式确定了各项的具体内容。

(一)歌曲与歌谣教学。

1、在每节课中渗透。在每节课的课前欣赏或演唱,以营造英语学习氛围,用反复欣赏、略讲主要词意、逐步跟唱的自然习得形式进行。

2、灵活运用在各个教学环节中。用于学习新内容前营造气氛,在学习新内容后,学生感到疲倦时,用它来调节、放松学生的情绪;下课前用它来巩固,让学生课后还有余音在耳的感觉。

3、唱演结合,培养学生艺术气质。鼓励学生试着用旧谱编新歌唱,试着自己编歌谣吟唱,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有意识地加强对学生学习策略的指导。

(二)字母发音规则。

通过口诀等形式使学生熟练掌握每一个字母的基本发音规则,进而进行拼读、拼写单词的训练,最终帮助学生解决单词难背诵的问题。

倡导研究性学习方式,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合作探究;努力提供选择空间、交流机会;多采用同桌交流、小组交流、小组讨论等活动形式;教师适时点拨,合理评价,服务角色,交流共享;将“目标———策略———评价”过程与“活动———体验———表现”过程有机结合起来。

小学校本课程教学计划

校本课程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组成部分,搞好校本课程的开发是落实新课程的需要,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给学校的发展,教师专业的发展,学生个性的发展,提供了舞台。根据党的教育方针,国家课程实施方案,根据学校的办学目标,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教学特色,认真做好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研究。

校本课程开发体现“促进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让学生通过感知、感悟和体验受到本土文化的熏陶,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强调体验性活动等社会经验,克服课程脱离社会生活的弊端,密切学生与本地经济发展和社会变化的联系,使学生了解家乡,热爱家乡,增强建设家乡的责任感;通过学生自主的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和实践能力。

根据校本课程的意义和本镇、本校实际,制定本校校本课程的开发主要目标如下:

1、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2、了解家乡的乡土文化,吸收乡土文化的营养,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

3、能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时间能力,提供学生的科学素养。

4、初步学会进行人际沟通和交流,发展合作精神,培养学生策划、组织、协调和实施的能力。

5、初步具备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之下,按学习单元分别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表现和价值观三个维度提出具体目标,最终全面达成总目标。

校本课程是为了指导学生获得感性知识,促进学生动作技能、人文情怀的发展而设计的一系列针对本校实际的以教学、综合实践活动为中介的学生主体活动内容和形式,根据本土实践,我校校本课程建设力求突出以下几个特点:

1、课程内容的乡土性。

教材植根于显示富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在使用过程中,以本地的生产、生活和环境为学习研究对象,因为学生生活在进化,相关的学习资源和实际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在,便于学习操作。

2、教学方法的活动性。

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强调课程的实践性与体验性,以综合实践活动为主,为学生设计体验性活动和研究性专题。

3、课程本身的开放性。

课程的开发实施富有活力。课程的开发吸收广大教师、学生参与,课程由教师去实施,学习的主体是学生,师生在积极互动中,共同发展、课程在开发实施过程中需要不断的修正完善,师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予以补充、调整。

在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中,力求遵循以下原则:

1、主体性原则;

2、开放性原则;

3、量力而行原则;

4、个性化原则。

开发校本课程,需要对校本课程资源进行评估与选择,根据对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予以补充、拓展的原则,使之更符合学生、学校和社会的特点和需要。在充分根据学校课程资源和地方资源的基础上,开发旨在发展学生个性特长的、多样化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

1、开发学校教师资源。

2、谭坊镇校外教育资源丰富,根据本镇实际,以家乡地理-家乡历史-家乡经济-家乡人物-家乡旅游-家乡文化-家乡特产为体系,介绍家乡的地貌风情,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充分利用家乡的资源开发教育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多方面兴趣爱好。

全校各年级结合学校的校本课程开发方案,结合教师个人素质、学生年龄特点等逐步实施,并在实施中完善,总结经验。一般以班或年级为单位安排在兴趣活动课进行,具体教学时间一般是每周一节课,也可以进行集中安排(如春游、秋游、考察等)。学校教导处负责课表安排,由具体课任教师组织教学。大型活动,则由学校统一安排。

1、成立校本课程评价领导小组(由校本课程开发领导小组兼),教导处具体负责校本课程的检查和评价工作。

2、对校本课程的评价,应重视过程性评价,旨在提高教师的学业水平及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3、各任课教师每学期需对学生的学习情况采用不同的方式进行评价,评价学生对该科目学习的学习效果。

4、我校校本课程开发的评价体系将体现:评价内容多元化;评价过程动态化;评价个体主动化;评价方式质性化;评价行为日常化;评价结果效益化。

1、完善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申报制度。

2、鼓励每位具备校本课程开发能力的教师自主申报开发课程,积极参与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

3、根据教师所申报课程,对学生兴趣、特长、需求进行调查,确定开发项目。

4、校本课程领导小组指导教师制定校本课程实施计划。

5、组织实施,落实实施计划。

6、每学期校本课程领导小组组织对校本课程实施情况进行评估,并给予适当奖励。

7、加强校本课程及教辅材料、学具等设施的管理。

8、加强校本课程档案建设,对校本课程开发中的所有资料搜集整理,期末上交校本课程领导小组,以利总结、改进和推广。

相关范文推荐

    个人每月工作总结及反思(热门22篇)

    月工作总结不仅能帮助我们对自己的工作进行评估,还能为未来的工作提供参考和指导。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的月工作总结样本,供大家参考和借鉴。捧着累累的硕果,迎着冬

    装备的心得体会和感悟(热门16篇)

    写心得体会的过程就是一个反思、总结和成长的过程,通过深入思考,我们能够更好地认识自己,并且不断提升自己。最后,以下是一些优秀心得体会的范文,希望能够激发大家的写

    银行知识竞赛个人心得体会大全(16篇)

    写心得体会是我们对于一段时间内的工作和学习经历进行思考和总结的一种方式,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清思路。请您阅读以下这些心得体会的例子,相信会对您撰写自己的心得体会

    焦点的心得体会及收获(热门24篇)

    在生活和学习中,每个人都会有各种各样的心得体会,这些体会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自己,提高自己。这些心得体会范文从不同的角度展示了个人的成长和感悟,非常值得一读。

    确定车辆维修协议书(模板18篇)

    合同协议是指为明确双方权益和责任而达成的口头或书面约定。小编整理了一些经验丰富的专业人士的合同协议,供大家参考和借鉴,希望对您的合同写作有所帮助。甲方:乙方:甲

    项目合作经营协议书(通用14篇)

    一个成功的经营者需要具备良好的管理能力、市场洞察力和决策能力。经营者需要时刻关注消费者需求的变化,以下是一些消费者调研报告,供大家参考。甲方:乙方:丙方:根据有

    市实验学校上半年工作计划(专业20篇)

    学校是一个多元化的学习环境,能够让学生接触和了解不同文化和背景的人。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的学校总结范文,希望对大家的写作有所帮助。为确保我校教育教学质量稳步

    幼儿园验收申请书范文(19篇)

    写一份出色的申请书不仅需要语言表达流畅准确,还需要体现个人的自信、自主和责任感。领悟范文背后的写作思路和目的,能帮助我们更好地掌握更多申请书的写作技巧和方法。

    学生整顿心得体会(优秀24篇)

    优秀学生不仅在学术方面取得了出色的成绩,同时也具备了较高的综合素质。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优秀学生在班级工作中的突出表现和取得的成就,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一些

    产业规划实施方案(汇总17篇)

    一个成功的实施方案需要充分的沟通和协作,以便各方能够理解和支持。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实施方案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1、种植业项目:甜玉米在xx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