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实习报告>2023年金融发展调研报告(通用16篇)

2023年金融发展调研报告(通用16篇)

时间: 作者:ZS文王 2023年金融发展调研报告(通用16篇)

通过撰写报告范文,我们可以更好地总结并分享自己的经验和见解。需要灵感写实践报告吗?下面是一些经典的实践报告范文分享,希望能够为你提供一些帮助和启示。

金融危机调研报告:金融危机与我国传媒业的发展

调查人:

谢新洲(北京大学市场与媒介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汪良(北京人民广播电台台长、中国传媒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随着国际金融危机持续扩大蔓延,其对各行各业的影响也日渐显现。从世界传媒业来看,众多著名传媒集团经营陷入困顿,不得不采取裁员、降薪甚至取消报纸印刷版等方式,调整发展战略以应对金融危机。美国《纽约时报》、《洛杉矶时报》、《芝加哥论坛报》等媒体通过变卖资产、申请破产保护等手段维持生存。法国政府为了缓解媒体的困境,采取了政府直接资助和减税等措施。难怪《纽约客》杂志发出这样的感叹:“也许一些报纸依靠网络收入可以支撑下去,但未来,在大城市里找不到当地报纸将不再令人震惊。”

在全球传媒业普遍受到冲击的情况下,我国传媒业也未能幸免。报业、广播电视、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等在受到世界经济下滑和内部产业结构调整双重压力的同时,也面临着创新、升级和壮大的机遇。

经过30余年的改革,我国传媒业获得飞速发展与壮大,依靠多样化的内容服务,获取广告收益和衍生产业的附加收益,成为一个有影响力和竞争力的行业。受金融危机影响,企业资金收紧,广告减少,媒体投放大幅削减,对传媒业的影响和冲击是显而易见的。

1、广告业遭受打击。

广告是维系媒体正常运转的“血液”。长期以来,我国媒体广告收入占总经营收入的比例远远高于国外媒体。房地产、金融、汽车和通讯等行业的广告又在其中占据很大比例,单一依靠广告,依靠几大重点行业广告的现象非常突出,即便在楼市繁荣,消费活跃的时期,广告滑坡的征兆已经初步显现。国家工商总局近日发布的数据显示,,全国广告经营额共计1899.56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158.60亿元,增长9.11%。研究表明,广告业的增长已经越来越与gdp增长同步,在国内实体经济下滑的压力下,gdp的减速增长自然会累及广告增长。当金融危机来临,房地产价格下跌、消费萎缩的时候,单一依靠广告的媒体盈利模式的弊端就暴露无遗,同时给媒体行业的经营带来不可避免的风险。

2、上市与融资难度加大。

本世纪初,我国传媒业就有过在纳斯达克蜂拥上市的热潮。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纳斯达克市场上的中国传媒概念股市盈率下降,市值缩水。-的中国股市将上证指数推上了历史高位6124.04点,随后急转直下,在20跌至1664.93点,跌幅超过七成。光线传媒、分时传媒、易取传媒、迅雷网络、好耶等文化传媒类公司推迟了上市计划,国内出版发行企业年原计划上市13家,到去年年底,只有一家成功上市。积极筹备上市的省级报业集团还在经历着漫长的等待。

3、媒体整体经济效益下滑。

传媒业的发展必须以国民经济整体的发展为前提和基础。当金融危机袭来,社会消费整体萎缩,直接作用在投资、广告、发行等事关媒体经济命脉的领域,从而带来传媒业效益下滑。广告萎缩、原材料价格上涨,极大地压缩了媒体的盈利空间。资本市场方面,博瑞传播、新华传媒等上市公司,广告收入来源集中在受冲击较大的房地产、汽车行业,其业绩下降在所难免。此外,股市下滑也使得部分传媒公司证券投资亏损以致侵蚀主营业务。如果说2008年是金融风暴扩散波及到中国传媒业的一年,那么,将是我国传媒业整体盈利能力面临严峻考验的一年。

调查中我们发现,各类媒体由于媒介形态、发展阶段和自身特性的不同,在金融危机中所受影响程度、持续时间、表现形式也各有差异。

以报纸为代表的纸质媒体受到金融危机的负面影响最大。近年来,许多报纸期刊在新媒体扩张压力下,发行量下降、读者和广告客户流失,加之纸张等原材料成本、人力成本上升,在金融危机爆发前就已经处于内外交困的状态。2008年新闻纸价格多次上调,因此一项造成的利润损失约有80亿-90亿元。在金融危机爆发后,虽然纸张价格有所回落,但仍不足以抵消房地产、汽车、金融行业等支柱性广告流失所带来的损失。部分报刊在作出上调零售价格的经营决策后,发行量直线下降,某些报刊甚至下降了一半以上。有些报刊因为发行量过低和经营困难而停刊,有些地区的报业市场被迫回归到降价的老路。残酷的市场环境客观上推动了纸质媒体调整经营策略,一批缺乏核心竞争力、经营不善、可替代性强的纸质媒体被市场淘汰,行业重新洗牌,资源重整在所难免。

marketingsherpa发布的报告表明,大多数营销人员在经济衰退期将减少在传统媒体上的广告预算(如图1)。据ctr调查,报纸广告的资源主要来自房地产、零售业、汽车、通讯、金融、食品等行业,前3个行业的集中度高达63-65%,而上述6个行业的集中度则达到了80%。正如前文分析,金融危机作用下企业减少广告投放,公众消费意愿不足,过分依赖这些“广告大户”行业的媒体必然会最先受到冲击,而早先采取广告多元化战略的媒体受到的影响则相对较小。

我国电视业受益于2008年第29届奥运的历史性机遇,广告呈现出了爆炸性的增长态势。在整体经济下滑的趋势下,由于广告结构和行业特点,其增长速度和发展模式都受到一定的影响,但程度相对较小。对于以广告收入为主要盈利来源的广电行业而言,企业广告投放对广电媒体机构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金融危机对房地产、金融投资保险、零售业和服务业的广告投放冲击较大,而对快速消费品和生活必需品的广告投放冲击小。广电产业的覆盖率高、受众层次广泛,能在极广的地域范围里快捷、低成本地传播信息,成为广告预算有限、又希望实现传播效果最大化的企业的首选。某种意义上,纸质媒体上削减的广告开支,有一部分是被电视媒体分流的。

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经济在经历了的网络泡沫后,面对此次金融危机显得更为镇定和从容。新媒体规模小,潜力大,正处于快速成长阶段。dcci互联网数据中心201月发布的数据显示,2008年网络广告增速平稳。年中国网络广告市场受到互联网用户增长速度加快、网络广告成本降低等利好因素促进,营收规模会呈现稳定增长的态势,预计将达154.5亿元,较2008年增长29.8%。我国新媒体市场比相对成熟的国外市场具有更大的开发潜力。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数字技术的应用、传统媒体的互联网转型、受众基于消费成本控制而更多使用互联网获取信息等因素相叠加,使互联网、手机等新媒体受益匪浅,成为“寒冬中的暖流”。

然而,对金融危机给互联网等新媒体发展带来的冲击仍然不能过分乐观。在广告和融资两个方面,风险投资骤减使为数不少的互联网新兴企业难以为继,互联网因缺乏广告效果的标准化评估会使得企业在投放选择方面更为审慎。

尽管当前传媒业面临整体经济环境变化的挑战,但在产业结构调整、消费升级和技术进步等因素的推动下,传媒业作为国家重点扶持的战略性产业,有着巨大的增长空间,面临着难得的历史性发展契机。我国传媒业应该充分利用这次金融危机所带来的变革动力、成本下降、“口红效应”等有利机遇,加大改革力度,加快转型步伐,创新传播理念,创新盈利模式,使传统媒体由粗放型、数量型发展模式向质量型、效益型发展模式转变,积极谋求在经济复苏后的更大发展。

1、我国传媒业的特殊管理政策增强了其抗风险能力我国传媒业管理体制独特,外资进入条件严格。传媒业仍未摆脱“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的运营模式。监管层能够对国内新闻媒体各个领域进行有效监管,包括媒体的行业准入、媒体的资金来源、媒体管理层任命、媒体运营方式以及新闻来源、传播途径等。传媒业在资本、渠道、内容等核心领域垄断化程度较高,盈利压力较小。我国不同经济部门对外开放程度不同,凡是开放程度较高的领域,受到国际资本影响较大,而以传媒业为代表的文化产业尚处于“有限开放”阶段,跟国际市场的关联度不高。因此,我国传媒业在全球金融危机中的风险是有限的、可控的。

2、媒介消费者的回归与增长有利于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市场的保持与拓展对传媒业的经营而言,金融危机展现了破坏性的一面,另一方面,危机也带来了媒介消费者的“回归”。美国2008年第三季度收视率数据显示,人们对财经信息关注度大幅提升,各国电视台新闻频道的收视率呈现出普遍上升的趋势。在报刊的发行方面,不同类别报刊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也各不相同,时政财经类、健康生活类、幼儿教育类、老年类等报纸期刊的`发行还出现了增加的迹象。

新媒体具有廉价、快捷、互动、个性化获取信息的优势。据cnnic统计,截至2008年底,我国网民人数达到2.98亿人。如此庞大的网民群体将成为中文网络广告市场持续繁荣的基础。金融危机也给广电行业带来了“口红效应”,据csm收视率调查数据显示,今年第一季度我国城乡电视观众人均每天收看电视的时间较去年同期增加7.7分钟(从人均每天168.2分钟增加到175.9分钟)。可见,在新形势下,我国传媒业更应该把握机遇,满足受众需求,调整自身的定位,拓展盈利空间。

3、媒体经营者对媒体经营的反思与重新定位将提升媒体经营效率金融危机、经营困难、经济放缓使得传媒业不得不反思先前那种盲目扩张、贪大求全、大干快上式的发展模式,不得不冷静、理性、谨慎地选择适合自身特点的科学发展之路,通过向内深挖潜力,提升经营和管理的效率,重新调整自身的定位,适应优胜劣汰的残酷市场环境。

开源节流是传媒业应对危机的第一反应。传媒行业的经营中成本是刚性的,盈利则是弹性的。随着cpi、ppi指数的下调,媒介产品的成本也随之下降,传媒业能利用现有的资源生产出数量更多、质量更高的内容产品,有助于提高媒介产品的市场竞争能力。更重要的是,传媒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将更加注重成本因素,实行“精细化”的经营理念,摆脱传统的盲目扩张,不计成本的“大干快上”式的发展路径。

我国传媒业仍处于转型和扩张期,在这一过程中积极寻找新的市场定位和经营方向成为传媒业保持增长、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

4、以动漫游戏为代表的创意产业将获得快速发展动漫游戏产业是现代科技与文化艺术高度融合的产业,具有智力密集、创意密集、技术密集、文化密集的特点。其产业链条长,赢利模式独特,涵盖了动漫、游戏产品的研发制作和销售,及图书和音像制品发行、虚拟物品在线交易、软件开发、玩具服装等衍生产品等领域,并拥有增长空间巨大的品牌价值,是文化创意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市场潜力巨大,发展前景广阔。我国已将动漫游戏产业列入“十一五”时期重点发展的产业。动漫、游戏产业成长速度快,带动力强,具有很强的爆发性和高增长性,一旦条件成熟,可以在较短时期内迅速成长为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支柱产业。亚洲金融危机期间,韩国大力发展网络游戏、影视制作、流行音乐等产业,继而在随后几年间形成一股强大的文化“韩流”,带动了本国文化、旅游等行业的发展,提升了本国文化的世界影响力和竞争力。我国的动漫、游戏产业起步晚,但增长迅猛。2009年3月3日,盛大在其网站上发布2008财年第四季度和全年财报,数据显示盛大第四季度净营收首度突破10亿元人民币,超出市场预期,2008年总净营收达到35.7亿元人民币,成为继网易之后第二家收入突破30亿元人民币的网游上市公司。此前,网易公布财报显示其2008年总收入为30亿元,同比增长了30%,其中在线游戏服务收入为25亿元,成为金融危机影响下新媒体行业发展的一大亮点。

5、加快传统媒体的数字化和多种媒介形态的融合传统媒体数字化和媒介的融合已经成为当前传媒领域的发展趋势。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传统的报纸、期刊基于成本控制和内容使用最大化的考虑,纷纷尝试拓展新媒体平台的经营,出现了个性化新闻信息网站、手机报、多媒体数字终端等新的传播形式。csm进行的《360跨媒体受众研究》表明,受众在不同媒介接触行为上的重叠度很高,近40%的人同时接触5种或更多的媒体,58%的受众同时接触电视、广播和互联网,67%的受众同时接触互联网、车载电视和报纸(如图2)。

不同形态媒介的内容可以更加方便地实现相互嵌入,并根据各个媒体的传播特点和受众的需求进行重组和分装,市场中将出现更为多样化的版本和更为丰富的内容,以满足受众个性化的需求。实践层面上,纸质媒体与互联网互动、传统广电行业积极发展数字广播电视、以博客为代表的网络内容走进主流媒体、推动了媒介形态间的融合。通过数字化改进旧有的工作方式和生产流程,提高了传媒业的生产效率,扩展了新的经营领域和盈利空间。金融危机客观上为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兼并重组、业务整合提供了机遇。除了传媒集团内部的业务整合、融合外,还可以通过加速推进传统媒体与互联网、电信等行业的结合,利用3g牌照发放、宽带无线网络发展的机遇,带动并促进网络基础设施和内容建设,这一方面可以给传统媒体带来新的增长点,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我国产业间的融合、协作,共同抵御金融危机的冲击。

四、我国传媒业应对金融危机的几点建议。

党的十六大以来,政府把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大力发展繁荣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提到了空前的战略高度,为传媒业的改革指明了方向;《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对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作出了全面部署,为传媒业发展提供了强大政策支持,创造了良好条件、提供了广阔空间。当前,政府为应对经济危机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健康运行、加大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投资力度的宏观政策,为传媒业战胜困难、加快发展创造了新的机遇。传媒业完全有能力转危为机,迎来传媒市场新一轮的黄金发展期。

1、对传媒业给予政策上的扶持,加快传媒业改革步伐。

传媒业发展最大的障碍并不是金融危机,而是相关的产业政策和整体传媒业的经营发展现状之间的差距和矛盾。新闻出版总署日前印发的《关于进一步推进新闻出版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鼓励和支持非公有资本以多种形式进入政策许可的领域,积极支持条件成熟的出版传媒企业,特别是跨地区的出版传媒企业上市融资等。政府部门应尽快推出传媒业振兴规划,对传媒业给予政策上的优惠和扶持,在受金融危机影响较为严重、条件相对成熟的领域和地区进行探索性的实验,进一步加快传媒业改革步伐,适应未来国际传媒市场的发展要求。

2、优化产业结构,调整经营战略。

我国传媒业长期以来存在数量与结构失调、效率和实力较低的弊端。金融危机中,市场会自然淘汰规模小、实力弱、管理散乱、同质化严重的媒体,进一步理顺传媒行业内部的产业结构。采编、广告、发行、经营、数字化等领域内实力较强的传媒企业,要把资源集中在培育和发挥自己的核心优势上,以适应更加细化的行业分工格局。政府管理部门可以通过政策导向和市场手段,引导媒体调整经营战略,开拓新的盈利空间,适应分众化、多元化、数字化的市场趋势,减少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同时,重视发挥传媒上市公司的作用,把分散的传媒资源向优势企业集中,利用资本市场推动传媒业的股份制改造,完善法人治理结构,调动民间资本参与的积极性。

3、组建跨地区、跨类型的大型传媒集团。

随着我国文化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传统的“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的模式已经很难适应现代传媒市场的发展。传媒机构通过改企转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按照企业法人权利和责任对等的原则,尽快从以往的行政隶属关系解脱出来,成为企业法人实体,实现责权明确、产权清晰。政府管理部门可充分利用现有政策,运用市场和政策双重机制,突破传媒业不同形态媒体相互分割的产业壁垒,打破计划经济时期形成的条块分割、地区封锁的市场壁垒,鼓励推动传媒业以资本、业务、市场为纽带,按照优势互补、自愿结合的原则,跨地区、跨行业、跨媒体组建具有较强竞争力和资产规模的传媒集团,增强规模优势,共同抵御风险,实现集团化、集约化、专业化发展,提升媒体的传播力和影响力。

4、建立国家媒体投资公司。

金融危机对传媒业带来的最直接冲击就是资金的匮乏,相当一部分有实力、盈利前景广阔的媒体遭遇到资金瓶颈。可以考虑成立国家层面的媒体投资公司,由政府、传媒企业、业外以及民间的资本组成,以国家媒体投资公司的形式,购买、重组、扶持有盈利前景、有品牌优势、有战略意义的传媒企业和项目,以实现重构我国媒介市场布局,完善传媒业的法人治理结构,优化管理体制机制。同时,国家媒体投资公司可在恰当的时机,购买国外传媒业的优质资产,通过资本运作等形式进入国际传媒市场,实现“以收购的方式解决落地的问题”。国家媒体投资公司不仅是从“媒介经营”到“经营媒介”的理念的转变,而且可以最大程度地降低我国传媒业改革的成本,放眼国际传媒市场,组建起中国国家级的“传媒航母”,壮大我国传媒业的经济实力。

5、制定新媒体产业政策,加快新媒体的发展。

相对于传统媒体,新媒体产业在体制机制、管理理念、技术开发与应用等方面都代表了我国传媒业未来发展方向。互联网、手机等新媒体在公共舆论、新闻信息、社会服务甚至公民参与公共事物管理等方面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但在宏观层面,我国新媒体产业缺乏强有力的法律、政策和资金支持,发展不均衡,后劲不足,监管难度大。政府管理部门应该进一步理顺新媒体管理体制,制定并完善新媒体产业政策,推进传统媒体的数字化转型,积极拓展行业内涵和外延,建构数字化、网络化的信息资源聚合平台和传播平台,重组运营组织和业务流程,发展数字内容产品,开拓增值服务,实现传统媒体核心竞争力与信息网络传播技术的深度融合。利用即将推出的创业板这一资本平台,全面加快新媒体产业升级,掌握核心技术和产业发展主导权。

6、鼓励并支持我国媒体向境外发展与扩张,扩大我国影响力,提升文化软实力传媒业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核心部分。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传媒业理所应当承担其传播中国悠久历史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我国建设和谐世界战略思想的任务。政府管理部门可以考虑设立专项资金,鼓励并支持我国媒体参与国际媒体市场竞争,实施“走出去”战略,利用难得的战略机遇期抢占国际市场,通过收购、并购、参股等方式进入国际传媒市场,增加媒介产品的供给能力,扭转媒介产品进出口的逆差,切实提高我国的国家传播能力,掌握国际舆论竞争中的话语权。

金融危机调研报告:金融危机与我国传媒业的发展

我国传媒业经历了两次大的改革。第一次是1978年以后进行的“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改革,国家逐步减少对新闻单位的财政拨款,绝大多数新闻单位通过媒体广告等经营创收实现自收自支。第二次是19以后进行的媒体“集团化”改革,广州日报等几十家大型新闻单位组建起传媒集团。“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改革,是传媒业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而采取的改革措施,它一方面减轻了国家财政负担,另一方面激发出媒体自我发展的积极性。各新闻单位按照市场需求,创办了各种满足不同受众需求的媒体形式,并在内部推行独立核算、承包经营、人事分配等各项改革。“集团化”改革,是新闻媒体发展到一定规模,面对社会信息化和传媒全球化的新形势,所做出的必然选择。事业单位的组织形式已不适应新形势的发展,只有用集团这种组织形式,才能把规模日益庞大、分工逐渐细化、媒体数量不断增加、产业功能更加完备的传媒组织更好地协调和运作起来。我国宏观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的外部环境,以及信息社会带来的发展机遇,加上新闻单位内部不断深化各项改革,使传媒业迅速成长为一个充满活力的新兴产业。目前,我国整个传媒市场的规模已超过1000亿元,从起传媒业连续三年保持了25%的增长速度,利税总额已超过烟草业,在所有行业中排名第四,出现了一批规模达十几亿、几十亿甚至上百亿的大型传媒集团。

金融服务乡村振兴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参考。

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xx管分局:

根据《xx的通知》(银保监办发xx号)文件精神,为扎实有效做好xx银行(以下简称“我行”)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战略有关工作,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上级监管部门关于乡村振兴工作有关精神,及相关工作要求和战略部署,现将我行相关工作开展情况报告如下:

一、优化“三农”金融服务体系和机制。

(一)乡村振兴服务情况。

涉农贷款余额x万元,较年初增加x万元,增速x%;

普惠型涉农贷款余额x万元,较年初增加x万元,增速x%。当地贷款余额x万元,占各项贷款余额的x%,无跨经营区域办理授信及发放贷款的情况,当地贷款户数x户,户均x万元。

(二)完善治理机制,各级各司其职。

1、着力加强党的建设,党的作用始终贯穿于经营环节全过程,积极在服务乡村振兴工作中发挥党的核心作用。2020年我行党支部被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

2、乡村振兴工作,是国家政策的一部分,也是我行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上级监管部门对我行的工作要求,我行充分认识乡村振兴工作的重要性,提高思想站位,顺应时代发展潮流,成立乡村振兴工作领导小组,保障乡村振兴工作顺利开展。

组长:x。

副组长:x。

成员:x、x、xx。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x部,主要负责乡村振兴工作的实施与协调,落实上级监管部门下发政策,组织相关条线人员培训,落实行内领导班子的工作计划,收集、整理乡村振兴文字材料等工作。

x年初我行已制定信贷投放计划,信贷资源配置侧重“三农”领域,计划发放各项贷款x万元,其中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占比x%,涉农贷款占比x%,普惠型涉农贷款占比x%。并将各项指标任务分解至个人,按季考核,择优奖励。同时主动承担贷款客户在办理贷款时,产生的不动产登记费及抵押评估费,不收取除贷款利息以外的任何手续费,减少客户融资成本,让利客户。

二、强化关键领域金融供给。

积极响应x市政府关于乡村振兴精准扶贫各项政策,强力推进乡村振兴大会战,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乡村产业发展,支持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大力发展。构建完善支农支小金融需求的特色经营模式,改进创新贷款产品与抵押方式,为“三农”及小微企业提供差异化、特色化的金融服务。x年为x推出x贷款,目前已授信x万元。x年计划推出农具抵押贷款,推广“厂商银”、“商农银”合作模式,大力支持县域“三农”及小微企业稳定健康发展,强化支农支小战略定力,向乡镇延伸服务触角。

三、提升县域金融服务质效。

x年我行共开展银企对接会x次,覆盖企业家数x家,对接会主要为企业介绍我行信贷产品及为企业宣传讲解“延期还本付息”相关政策,在抖音、微博等短视频平台上传相关视频,累计点击量达1700余次。x年我行与中国农业银行x支行合作设立助农取款点,截止目前共在x市各乡镇设立了x个助农取款点。

四、创新涉农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

由于目前x市相关职能部门暂未普及林权、土地经营权等相关权证抵押登记业务,我行目前仅有传统的抵押贷款,较难开展其他权证抵押登记业务,目前只能通过发放保证担保或者信用类贷款为相关种植户提供资金支持,支持力度有限。

五、脱贫攻坚成果。

我行挂点x村委扶贫,计划帮助x村委x户家庭脱贫。认真实施对已出台政策措施进行指导和督促,对定点扶贫的村委,由行领导带队组成驻村工作队,每天保证一名扶贫干部留村进行帮扶工作,派出的干部工作认真、情况清楚,工作得力,同时配合村委打击乡村非法集资、金融诈骗等活动。

驻村工作组统筹提高农村基层党建工作水平,在不断完善村级党建工作格局的同时,进一步创新基层党组织建设,及时踉进新建农村社区党建工作,靠体制和机制创新激励,调动村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并健全完善村委会各项规章制度,让干部干得舒畅、有奔头,努力把基层党建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我行根据实际情况,充分动员有能力的干部职工积极参与到定点扶贫工作中来,切实做到扶贫到村,帮扶到户,让贫困户得到更多实惠和发展机会,使扶贫解困明显推进,新农村建设明显加快,干部作风明显转变,基层组织明显加强。一是落实包村帮户责任。单位主要领导和扶贫领导小组的工作人员曾多次亲临帮扶村,走访x余次,慰问贫困群众和贫困党员家庭x户,送去价值x元的米油肉等生活用品。二是加大对贫困学生的帮扶力度。扶贫领导小组积极动员单位有能力有爱心的职工加入到帮扶行列中来,开展“老同志牵手留守儿童活动”,为x村贫困学生捐资助学,使其能够静下心来好好学习,同时也有一个更好地学习环境。截止目前南兴村委x户家庭已全部脱贫。

六、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x年将继续坚守村镇银行定位,扎根县域,服务当地“三农”及小微企业。积极运用央行再贷款及其货币政策工具,x年拟申请央行再贷款x元,用于支持雷州地区“三农”及小微企业,进一步助力当地经济良性发展。

(二)树立合规、审慎、稳健的经营意识,始终坚持“小额、分散”的风险防控理念。加强涉农贷款的内控合规管理,盯紧关键岗位、人员和业务环节,将相关风控要求形成“硬约束”。

x年我行将继续坚守村行定位,秉承“x”理念,始终面向“三农”、服务“x”宗旨,以打造“x”为目标,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助力地方经济发展。

xx银行。

x年x月x日。

金融发展调研报告

当前,我市正处于建设强市名城,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关键时期,金融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其作用和影响力日益凸现。如何推进我市金融产业发展,是各级党委、政府面临的重大课题之一。最近,针对我市金融业发展这一课题,我们到有关单位、部门进行了调研分析,在此基础上形成了本篇调研报告。

一、我市金融产业发展的现状与问题。

金融,是货币流通和信用活动以及与之相联系的经济活动的总称,金融业是指经营金融商品的特殊企业,它包括银行、保险、证券、担保、典当、信托和租赁业,在我市主要表现为前五种。近几年来,全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关于金融工作的政策部署,积极推动金融业改革、发展和创新,金融业整体实力进一步增强,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支撑和促进作用。

xx年股票、基金及权证交易量实现亿元,比上一年增长199%,今年1-5月份实现交易量204亿元,比去年全年增长133%。担保业和典当业有了初步发展。到xx年底,全市各类信用担保机构达11家,总注册资本金亿元,累计担保金额亿元。典当行达三家,业务开展良好。

(二)金融运行质量和效益提高。国有商业银行以资本充足率和风险管理为核心,积极进行股份制改造和商业化改革,xx年银行业实现利润亿元,而xx年亏损亿元,不良贷款率比xx年下降了个百分点。省银监局评选的良好银行中我市有3家入围。昌润典当公司自成立至今,没发生过一笔呆坏帐,xx年昌润典当公司在全省96家典当行年审汇总中,排名第6位。

(三)金融改革和创新步伐加快。xx年11月,城市信用社成功并入华夏银行。农村信用社改革取得明显进展,8家农联社获准发行了亿元的央行专项票据。目前,农村信用社法人治理结构日益完善,资本充足率逐步提高,盈利能力和风险控制能力明显增强。保险企业推行的契约式联防保险,得到了保监会的充分肯定。中间业务发展迅速,到xx年底,全市银行机构保函余额亿元、保理余额亿元、国内信用证余额1340万元、国外信用证余额万美元,同比分别增加亿元、亿元、1240万元和万美元。

(四)支持地方经济发展作用增强。各金融机构充分发。

挥引导资源配置、调节经济运行的重要作用,xx、xx和xx年积极牵线搭桥,召开了三次大型银企合作洽谈会,共签约资金亿元,涉及74个项目和138家企业,实现了银企双赢。xx年到xx年,年均贷款增加51亿元,今年上半年全市新增加贷款亿元。特别是工商银行聊城分行连续三年进入全国工商银行二级分行经营30强,xx年名列第16位,今年上半年新增贷款亿元,占全市所有贷款新增额的%,有力地支持了地方经济发展。xx年以来,各保险公司为社会承担各类风险责任金共计亿元,支付各项赔款和给付保险金亿元,较好地发挥了经济补偿、稳定社会的作用。

(五)金融生态环境建设成效显著。先后组织开展了净化信用环境系统工程、诚信金融创建、金融安全区建设、信用聊城建设等活动,有效改善了全市信用环境。xx年,市委、市政府下发了《关于优化金融生态环境促进经济金融健康发展的意见》,把金融生态建设工作纳入了对各部门和县级政府的目标考核范围。xx年下发了《聊城市金融生态环境建设考核评价实施细则》,开展了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示范县评选活动,进一步优化了金融运行的外部环境。xx年,高唐县被评为省级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示范县。

对不足。金融业增加值总量(亿元),仅是济南市(亿元)的%,增速比济南(%)低个百分点,比gdp增速低个百分点,贷款增幅低于全省平均水平个百分点,低于滨州近20个百分点。除按行政区划设立的金融机构外,我们缺乏股份制商业银行进驻。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在山东设立分支机构的有10家,我市仅有华夏银行一家。地方性银行只有农村信用社。证券营业机构只有齐鲁证券一家。担保业实力太小,xx年,我市11家信用担保机构中,有5家未开展任何业务,两家已名存实亡。全市典当行数量少、规模小。

二是银行信贷结构和市场工具结构单一。银行市场结构过于集中,信贷资金过分集中于少数大中型企业。xx年,我市十户大企业新增贷款52亿元,占全市贷款增加额的74%,导致投放到中小企业和农村的太少,新农村建设依然缺乏强有力的金融支撑。此外,银行业务主要集中在信贷等传统业务领域,个人金融结算、理财、咨询、代理等个性化、服务性产品严重不足,衍生金融工具发展滞后,基本没有业务发生。

名民营企业8亿多元贷款也都是互保贷款。如果一家企业经营不善,很容易引起“多米诺骨牌”效应,双力破产就涉及到中通、鑫亚、东方内燃机等企业,教训非常深刻。之所以企业相互担保过于集中,是因为一些挂靠政府部门的中介机构办理抵押贷款的评估、登记等手续繁琐、收费过高。如某客户在某行贷款1000万元,评估、登记等各项费用合计为抵押物评估价值1700万元的7%,占贷款额的1/10。从信用环境看,企业、个人征信体系建设不够完善。不少企业不严格按照财会制度核算,对银行信贷调查敷衍应付。有的企业诚信道德缺失,刻意逃废债务,给银行信贷资金安全造成一定风险。

二、先进地区的经验做法。

贷款占比下降到3%以内,大大增强了其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能力。四是鼓励发展民间资本市场。目前温州大多中小企业仍然依赖于民间借贷。据估算,温州用于民间借贷的资金不低于6000亿人民币。温州有些县市的基础设施建设也通过民间投资来解决,减轻了政府负担。五是高度重视金融生态环境建设。中国人民银行个人征信系统和企业征信系统收录温州借款企业信息6万余家,个人客户信息40万个。温州本外币不良贷款率仅为%,在全国291个城市中,被评为5个金融生态级别最高的城市之一。潍坊市为规范企业融资行为,开展了企业资信评级工作,xx年召开了首批银行信用最佳企业授牌大会,对163户信用最佳企业进行了表彰。

三、关于发展我市金融产业的几点建议。

(一)要高度重视。我们过去一直把银行当作地方的“钱袋子”、出纳员,经常利用行政手段干预银行的投资行为,是有深刻教训的。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金融已不局限于资本或资金的借贷功能,而是更广泛、更深刻地对经济和社会发展发挥着引导、渗透、激发、扩散作用。当务之急是转变认识,重新审视金融产业的作用,像对待制造业一样,促其尽快做大做强。

长效机制,积极搭建银企合作平台,定期召开银企联席会议,加强产业政策与信贷政策的协调配合。三是进一步培育保险市场。大力发展责任保险,完善强制责任保险制度,加快发展城乡商业养老保险和农业保险。目前临清市正在试点政策性农业保险,建议条件成熟后推广到全市。加强诚信建设,严厉打击保险诈骗行为。四是大力推进直接融资。成立企业上市领导小组,研究制定“十一五”上市规划,大力培植上市公司资源,积极推动优质企业上市。对企业改制上市实行政策扶持,按规定给予相应优惠。进一步推动我市大型企业短期融资券的发行工作,通过发行企业债券、项目债券等形式扩大直接融资的比例。五是努力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全面落实我市《推进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改进中小企业评级授信制度,成立各类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公司,加强中小企业融资服务体系建设。制定完善我市中小企业贷款风险基金管理办法及财政贴息、税收减免等政策,引导金融机构向中小企业倾斜。加快发展典当业,出台激励发展政策,使之成为中小企业融资的主渠道之一。

不能超过1千万元,加入省农业合作银行后,放款权限可增加几倍。研究农信社的不良资产处置问题,是否可以学习潍坊的做法,政府量力而行采取置换不良资产税收返还的办法,尽快使农信社甩下包袱,做强做大。二是理顺管理体制。建议整合现有机构,设立市金融证券管理服务办公室或金融服务中心,负责地方政府对金融机构的各项服务,引进辖外金融机构,组织企业上市和银企合作洽谈等。三是鼓励各银行努力创新金融产品。重点发展中间业务,拓宽银行盈利渠道。大力推广票据使用。大力发展金融租赁业务,促进企业直接融资。四是积极争取村镇银行试点。最近,银监会提出降低农村地区金融机构的准入门槛,并支持发展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等新型农村金融组织。虽然当前山东尚未列入试点,但我们应密切注意国家政策动向,积极争取试点。

(四)要加强金融生态环境建设。一是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当务之急是建立健全全市信用信息数据共享平台,加快征集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建立征信体系,向金融机构及社会其他部门提供信息查询服务。大力开展信用村、信用户、信用社区建设,提高全社会信用意识。二是规范发展中介服务体系。尽快剥离依附于工商、税务、国土、房产等部门的中介机构,规范各种评估机构的收费行为,规定评估收费区间(温州规定300-500元)和标准,违反者给予处罚。

积极引进国内外资信等级高的中介服务机构,增强行业竞争,促进中介机构提高业务水平。三是加强和防范金融风险。规范企业改制破产行为,配合银行严厉打击各种形式的逃废债务行为,落实保全金融债权。严禁非法集资、非法证券交易、地下钱庄、地下保单和非法外汇交易,打击各种金融诈骗行为。加强对异常资金流动情况的监控,积极遏制和有效打击洗钱等相关犯罪。四是大力创造好的软环境。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的前提是整个社会软环境的改善,行政机关不得干预金融机构的正常经营活动,坚决治理“三乱”,确保金融产业发展有一个良好环境。

金融危机调研报告:金融危机与我国传媒业的发展

6月以来,随着国际金融危机的蔓延和影响,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实体经济受到较大冲击,一些中小企业特别是外向型企业订单大幅减少,生产经营困难,部分企业采取减薪、裁员、缩短工时和控制用工需求等措施压缩成本,出现了停产、半停产、破产和倒闭状态。一部分内地农民工因失业、收入低而离开务工地,出现了返乡回流现象。为更好地了解金融危机导致沿海企业经营困难对我市农民工的影响,进一步维护好广大农民工的合法权益,按照市委的统一部署,市总工会及时组建了专题调研组,从月初开始,先后分组深入到我市的万州、黔江、江津、南川、永川、璧山、铜梁、开县、云阳、巫溪、丰都、忠县、秀山、彭水等14个区县和东南沿海的上海、昆山、广州、珠海、深圳、东莞等6个省(区、市)进行调研,通过召开专题座谈会、走访企业在岗职工、听取村社干部情况介绍、面对面与返乡农民工交流、发放调查问卷、火车站和田间地头随机访谈等多种方式,就金融危机导致沿海企业经营困难对我市农民工的影响进行了深入调研,现报告如下:

一、**市返乡回流农民工的基本概况。

**市共有786.2万农民工,其中有300万农民工在市外务工。截至去年12月30日,全市返乡回流农民工47.2万人,占全市外出务工总数的6%。其中:市外回流37.8万人,占已返乡农民工的80%。这其中从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回流的31.2万人、占66.1%,从**市外其他地区回流的7.3万人、占15.5%;受金融危机影响的达到20.4万人,占总数的43%。从调研组在14个区县抽样调查6000名农民工的情况看,返乡回流的农民工主要有以下六个方面的特点。

一是从性别上看,男性农民工较多。共抽样调查返乡回流农民工6000人,其中:男性有4182人,占总数的69.7%;女性有1818人,占总数的30.3%。二是从年龄上看,46岁以上的较多。抽样调查结果显示,回流农民工中年龄在29岁以下的有380人,占总数的6.4%;30—45岁的有1190人,占总数的19.8%;46岁以上的有4430人,占总数的73.8%。三是从文化上看,初中以下的较多。抽样调查结果显示,回流农民工中初中以下文化程度者有5124人,占总数的85.4%;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者有876人,占总数的14.6%。四是从行业上看,建筑制造业的较多。抽样调查显示,有2802人是从事电子加工、服装加工、玩具制造和鞋类制造业的占46.7%;从事建筑业的有2048人,占总数的34.1%;从事餐饮住宿的有945人,占总数的15.8%;从事商贸流通、交通运输的205人,占总数的3.4%。五是从技能上看,未经过培训的较多。抽样调查数据表明,外出前参加过工会和劳动部门组织的技能培训有1434人,占总数的23.9%;没有参加过技能培训的有4566人,占总数的76.1%。绝大部分是技能单一的农民工。六是从收入上看,工资足额兑现的较多。抽样调查有89.3%的农民工的工资是足额兑现的;仅有10.7%的农民工没有足额兑现。这其中包括两个方面的群体:一部分是因企业破产倒闭或减薪裁员,有1—2个月没能足额兑现工资的占6.7%;另一部分是企业中层以上管理人员和业务骨干,企业老板“有意”不足额兑现工资,希望通过这种方式留住人才,待企业渡过难关后,这部分人员能够回到企业继续务工的占4%。

二、对我市农民工造成的主要影响。

这次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造成部分农民工返乡回流,在座谈和调研过程中我们发现,这既带来了消极的影响,同时又有积极的作用。

从消极方面看,主要有五个方面的影响:一是农民工总体收入明显减少。绝大部分企业都是采取先压缩工作时间、减少员工工资、再实行裁员、最终才停产或破产倒闭。大部分返乡的农民工都经历了先减薪后裁员的过程。因此,农民工工资普遍为正常标准的80%左右,收入减少大约20%。二是土地转租矛盾开始凸显。由于大多数农民工常年在外务工,有的甚至全家外出。家中土地或由本人、或由当地村委会转租,有的已经转让了土地经营权。农民工返乡后难以在短时间内找到新的工作,在家又无地耕种,成为农村的“剩余劳动力”。三是生产生活上带来新的困难。有一部分举家外出多年的农民工,家中房屋年久失修,有的破烂不堪,有的已经倒塌。这次因失业返乡,吃住、医疗、子女上学等问题自身无法解决,有的农民工无心也无力重新修建房屋。由于长时间外出,大部分农民工已经习惯城市生活,对农村的道路、照明、饮水等基础设施和生活方式反而不适应。四是部分青年农民工不愿返乡。青年农民工多数是初中、高中或者大学毕业就外出务工,他们正处在精力旺盛、头脑活跃的阶段。由于多年在城市务工就业,养成了“城里人”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但在身份上他们仍是“农村人”。企业倒闭失业后,绝大部分青年农民工不愿返回农村,不愿待在农村,继续留在城市寻找新的就业机会。五是短期内就业和创业较难。返乡回流农民工数量逐渐增多,且多数农民工文化程度偏低,技能较为单一。由于内地企业和工种与沿海企业的差距,短期内还不能完全适应,加之本地企业也因金融危机的影响,用人单位和工作岗位都较为紧缺,在短时期内农民工将面临就业难和创业难。

从积极方面看,有四个方面的作用已初显:一是增强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工作力量。通过近年的努力,农村的面貌得到较大改善,但建设力量总体上还较为薄弱。金融危机导致部分农民工返乡回流,这部分农民工见识广、观念新、能吃苦,是新农村建设的一支十分重要的骨干力量。二是带动和促进农村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多年的城市生活,培养了他们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会了沿海农村的生产方式。这次返乡回流,必将有力地促进新能源(沼气、太阳能)的利用、农村劳动力货币化,带动农村传统的种养殖方式方法的转变,农业机械化设施设备等将得到更加有效的推广使用。三是促进一大批返乡农民工就地务工创业。从调研的'情况看,我市农民工出现了“回流不回乡”的现象,农民工返乡创业的愿望十分强烈。大部分农民工回流后并没有从事单纯的农业生产。他们有的兴办企业、有的从事个体经营、有的承包荒山荒地从事规模种养殖、有的通过各级各部门的联络协调,已经就近就地实现了再就业。四是推进了区县中心城区和小城镇建设。农民工返乡回流后,一部分经济基础较好、经商意识较强的农民工不愿返回农村,有的在区县中心城区购置新房,安排子女在县城入学,在城区周边的工业园区实现就业;有的在乡镇小城镇买房,有的在交通方便的公路沿线建房,兴办个体经营、开办“农家乐”等。有的区县还制定优惠政策,调动返乡农民工建房的积极性,部分乡镇出现了返乡农民工“建房忙”的现象。

三、帮助返乡回流农民工的对策建议。

一是及时提供就业信息。多数返乡民工都准备今后继续外出务工,但往哪里去和从事什么工作都心里没数,希望获得就业引导,避免盲目流动。各级党政和劳动部门应积极寻求就业信息,加强大中城市和沿海地区用工信息的收集发布,加强与本地相关用人单位的联系,提供大量的就业信息。既可充分利用电视、手机等现代通讯传媒,也可在乡镇、村社举办一些小型的“乡场招聘会”,让更多的农民工了解到就业信息。

二是积极开展技能培训。农民工返乡回流后,43.8%农民工表示将继续寻找机会外出务工,但苦于没有一技之长,渴望在当地学习掌握一两门专业技术,劳动保障部门及各级工会应针对农民工的特点,就近开展一些免费的实用技术培训,如钢筋工、焊工、电工、家政服务、种养殖技术等。通过政府部门组织开展订单式培训,实现“一人掌握一门实用技术”,不断提高就业技能水平。

三是广泛开展创业指导。政府有关职能部门应对有一定资金实力、又具有创业意愿的返乡民工,在肉牛、生猪、蛋鸡、蚕桑、竹木、苗圃、土地规模流转等农业产业发展项目和饮食、服装、娱乐、日常用品连锁超市等私营个体工商项目上加强政策引导。帮助他们选准致富项目,并在资金协调、土地流转、技术服务、政策倾斜等方面给予指导和支持。

四是加大帮扶力度。部分农民工由于举家外出务工多年,家中田地荒芜,房屋破烂,返乡后无法居住、没有口粮,希望获得政府的帮扶救助。各级党政应更加重视和切实关心返乡农民工工资兑现、子女人学、大病就医等实际问题,为生活较为困难的返乡民工送大米、送棉被、送衣物,及时把党和政府的关怀和温暖送到他们心坎上。同时,也希望乡镇和村、社在实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土地规模经营等政策时,稳定农村土地政策,保障返乡农民工的生产资料权益。

金融危机调研报告:金融危机与我国传媒业的发展

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提出“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和政治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作用和地位越来越突出。”这是我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世界发展新规律所做出的科学论断。因此,中央把文化建设和文化体制改革列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项重要战略部署。作为文化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新闻传媒面临重大的历史发展机遇。另一方面,经济全球化所必然带来的传媒全球化,也使新闻传媒业必须面对国际传媒的激烈竞争。如何抓住机遇,加快发展,是传媒业当前的一项重要任务。

建国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后,我国传媒业取得了很大发展。,全国报纸种数为2111种,总印数为938.9亿印张,千人报纸拥有量为142份,分别是1978年的11.3倍、8.3倍和3.2倍,是1950年的5.5倍、144.4倍和26倍;图书总数为154526种,图书总印张数为406.1亿印张,千人图书拥有量为4944册,分别是1978年的10.3倍、3倍和1.3倍,是1950年的12.7倍、68.8倍和10.1倍;杂志总数为8889种,总印张数为100.9亿印张,千人杂志拥有量为162册,分别是1978年的9.6倍、4.4倍和2.5倍,是1950年的30.1倍、126.1倍和8.1倍;电台总数为301座,发射总功率为49615千瓦,分别是1978年的3.1和3.6倍,是1950年的6倍和138.5倍;电视台总数为357座,千人电视机拥有量为300台,分别是1978年的11.2和115.4倍。作为第四媒体的互联网90年代初进入中国,1993年互联网用户数仅为人,10月,用户人数为62万人,到1月用户人数达到3370万人。

我国从1978年开始恢复媒体广告业务,广告营业额的增长速度远高于gdp的增长速度。从1982年到,广告营业额年均增长幅度为42%,是同期gdp增长幅度的2.6倍。广告营业额占gdp的比重从1982年的不到0.3‰,上升到20的0.8%,人均广告费也由1982年的0.15元增加到2000年的56元,广告从业人员从1982年的1.6万人增加到2000年的64万人。在广告营业额的构成中,媒体广告占到很大比重。2000年报纸广告为146.47亿元,占20.55%;电视广告为168.91亿元,占23.7%;广播广告15.19亿元,占2.13%;杂志广告11.34亿元,占1.59%。

2、传媒业的国际比较。

我国对反映传媒发展水平的几个主要指标:千人日报拥有量、千人收音机拥有量、千人电视机拥有量和千人互联网用户数,进行了世界几大国的比较。,中国千人日报拥有量为40.4份,日本为578.1份,美国为212.5份,俄罗斯为105份。19,中国千人收音机拥有量为339台,印度为120台,日本为956台,美国为2118台,俄罗斯为418台。2000年,中国千人电视机拥有量为293台,印度为78台,日本为725台,美国为854台。2000年,中国千人互联网用户为17.8人,印度为4.9人,日本为371.1人,美国为338.7人,俄罗斯为21.3人。

笔者还对中国传媒在世界传媒业中所占地位计算了测算和评估。中国的日报总量1995年已占到世界总量的9.18%,收音机总量年已占到世界总量的17.2%,电视机总量1997年已占到世界总量的24%,互联网用户20初已占到世界总量的6.2%。由这些总量数字可以看出,我国已成为世界的传媒大国。另一方面,笔者用传媒渗透能力指数计算了1995年世界各国的传媒发展水平,结果发现我国的传媒渗透能力指数仅略高于中低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仅相当于美国水平的1/6,中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的1/2,oecd国家平均水平的1/5。这说明我国还仅是个传媒弱国。

在国际传播方面,美联社、合众国际、路透社、法新社每天发出的新闻量占据了整个世界新闻发稿量的4/5,传播于世界各地的新闻,90%以上是由美国和西方国家垄断。西方50家媒体跨国公司占据了世界95%的传媒市场。美国控制了全球75%的电视节目的生产和制作,美国电影占领了全球50%以上的总放映时间。世界传媒发展很不平衡,“西风压倒了东风”,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控制了新闻舆论和传媒市场,形成了“媒介帝国主义”。

金融发展调研报告

金融业是现代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各种社会资源的货币形式进行优化配置的重要领域。近几年,金融保险业对区域经济贡献度不断增加,为此,我们就如何发展区域金融服务业促进区域经济发展进行了调查和研究,特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是银行保险业发展情况。截至目前,全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共有7家,其中全国性银行5家,地方性银行2家,银行营业点47个;保险业机构7家;证券期货交易机构3家;小额贷款公司1家;典当公司2家。xx年,金融保险业纳税地方留成4882万元,同比增长42%。二是直接融资取得新进展。xx年8月成功上市,首发募集资金4270万元;*公司是我市上市重点培育企业,目前上市工作全面展开,已分别与广发证券、国浩律师事务所、中兴华富华会计师事务所签署服务协议,预计今年四季度待装备公司业绩充分发挥后,向证监会申报上市材料;*物流股份有限公司在天交所渤海股权交易中心的摘牌转板工作正在进行中;*等一批规模大、实力强、成长性好的上市后备企业也在积极谋划在主板市场上市。三是小额贷款公司规范健康发展。xx年,*小额贷款公司累计发放各项贷款71笔,累放贷款6175万元,贷款余额万元,实现净利润万元,没有出现不良放贷行为和违规情况,为我区“三农”和中小企业提供了快捷、简便的金融服务。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市金融业不断发展壮大,对城市经济的贡献度显著增长。但就我区而言,金融业发展相对滞后,金融市场体系还很不完善。主要体现在:一是金融机构数量偏少。近年来,随着城市“三年大变样”和城市重心建设的西移,大多域外金融机构纷纷选择落户西区,区内金融机构数量少、规模小,对金融工作的开展造成一定影响。同时,*区是老城区,辖区内现代商业写字楼数量少、层次低,商业基础设施不完善,难以满足金融业发展的需求。二是银企之间信息不对称。一方面,由于中小企业现代经营管理制度的缺失,银行无法对企业资信情况给予客观评估,不了解企业的资金需求;另一方面,由于银行信息透明度低,企业无法了解银行针对中小企业的信贷产品和相关政策。银行和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使得资金不能在银企之间有效流动,造成了资源的浪费。三是部分企业缺乏现代经营发展理念。目前,部分企业经营者仍然存在自我发展、小富即安的满足心理,实行传统封闭的家族式经营模式,靠自身“滚雪球”式的发展,缺乏诚信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借力发展和现代企业经营理念不强。

在看到问题的同时,我们也认真分析了*区发展金融业的潜力和优势:一是《河北沿海地区发展规划》上升为国家战略,国家和省重点支持*发展,*市的战略地位和竞争优势快速提升。二是市委、市政府把中心城区发展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并且更加关注东部城区的发展,对东部城区基础设施投入和政策支持力度不断加大。三是我区人口密集,中小企业及各类批发市场、专业市场数量多,资金的刚性需求旺盛,结合各类银行经营业务,形成了发展繁荣金融服务业的基础优势和条件。

三、

提供从选址到落户的全程服务,以优惠的政策和优质的服务,吸引域外金融企业在我区设立总部或分支机构。三是大力营造诚信环境。围绕金融生态环境创建活动,政府及各部门要发挥多方面的积极性,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增强企业、单位和社会公众的诚信意识,共同建设诚信*。重点推进全区诚信企业创建活动,建立企业信用信息档案,通过定期对企业信用情况考核,评定企业信用级别,建立有效的诚信奖惩体系。

打造区域金融发展“硬环境”。要继续加快全区城市建设改造步伐,加大旧城区、老城区的拆迁改造力度,加快商业基础设施建设,鼓励开发商多上高精尖的商业写字楼项目,为发展楼宇经济,招引各类银行、保险、证券等金融机构打好基础。同时,全方位做好城区的绿化、美化,提供城市良好的生活服务环境和生态人居环境,不断增强城市服务承载功能,提升城市整体品质与形象,为全区金融经济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加大与金融机构的沟通联系。政府要充分发挥桥梁纽带和搭建服务平台作用,加强与银行业金融机构的沟通联系,特别针对当前货币稳健政策造成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政府要及时掌握银行对扶持中小企业的信贷产品及有关政策,鼓励和引导各银行开展“金融服务进企业”活动,争取金融机构对我区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同时,努力探索政银企三方合作新模式,建立银企双向信息通报制度,有效开展“银企对接洽谈会”,采取大型综合签约和重点龙头企业、中小企业等专项签约多种合作方式,实现银行信贷产品与企业融资需求的“一对一”对接;并不断完善银企签约信贷资金投入落实机制,加强对贷款资金的跟踪与监督,促进银行资金及时足额到位,促进银企双方互惠双赢。

积极做好企业直接融资工作。发挥政府的资源优势、服务优势,帮助中小企业解决融资难题,促进区域企业不断发展壮大。重点是加快推进创新实力强、科技含量高、成长性强的企业上市步伐,拓宽直接融资渠道。按照“以境内上市为主,境内、境外两手抓”的原则,推动企业在境内、境外多层次资本市场上市融资。政府相关职能部门要加强对企业上市的宣传、培训、推介和跟踪服务,积极主动的为企业上市融资提供更加科学有效的服务。

金融发展调研报告

互联网金融(itfin)是指传统金融机构与互联网企业利用互联网。

技术和信息通信技术实现资金融通、支付、投资和信息中介服务的新型金融业务模式。它既不同于商业银行间接融资,也不同于资本市场直接融资的融资模式。互联网金融包括三种基本的企业组织形式:网络小贷公司、第三方支付公司以及金融中介公司。当前商业银行普遍推广的电子银行、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等也属于此类范畴。中国的金融改革,正值互联网金融潮流兴起,在传统金融部门和互联网金融的推动下,中国的金融效率、交易结构,甚至整体金融架构都发生了深刻变革。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网络安全;支付方式。

一.引言。

从2003年5月阿里巴巴集团成立以来,电商就逐渐将人们的生活与互联网紧密联系在一起,同时金融这个角色也加入互联网来凑热闹,2005年后互联网金融也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的热词。如今,淘宝、京东、亚马逊已成为行业标志性的品牌,逐渐领导着整个互联网金融行业走向成熟,影响和改变着整个社会的金融交易方式和金融交易效率。对于在全球网络市场发展最快的中国来说,外资银行看到了这块巨大的市场,他们纷纷登陆中国,目标要建造全球最大的“网络金融帝国”。中国网络金融既拥有全球最巨大的市场,又面对最严峻的挑战。行业竞争在加剧,行业规范度也在不断加强。在传统金融部门和互联网金融的推动下,中国的金融效率、交易结构,甚至整体金融架构都将发生深刻变革。中国互联网金融行业未来的发展也更值得我们去期待。

二.调查报告内容:

(一).产生原因:

1.是互联网化。随着wifi,3g,4g等技术发展,互联网和移动通信网络的融合趋势非常明显,有线电话网络和广播电视网络也融合进来。移动支付将与银行卡、网上银行等电子支付方式平台进一步整合,真正做到随时、随地和以任何方式进行支付。2.行业融合。在互联网技术的推动下,近年来互联网业、金融业和电子商务业之间的界线日渐模糊,行业融合日渐深入,已经形成新的“互联网金融”行业,具有巨大的潜在市场。以阿里金融为代表的新兴互联网金融服务平台,在支付、结算和融资领域内的种种“举措”,给银行的传统经营管理带来巨大挑战。

3.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成为互联网金融行业的依托,尤其是数据产生、数据挖掘、数据安全和搜索引擎技术,是互联网金融的有力支撑。社交网络、电子商务、第三方支付、搜索引擎等形成了庞大的数据量。云计算和行为分析理论使大数据挖掘成为可能。数据安全技术使隐私保护和交易支付顺利进行。

4.网络交易。自从智能手机、个人电脑和平板电脑进入我们的生活,通过互联网做交易开始变得更加普及。由此可见互联网金融的产生是社会发展的产物。由于各大电商频繁的促销手段(双十一,双十二),也使得网络交易方式更为普及。

(二).调查分析。

此次调查采用网上问卷调查方式:调查问卷共四部分,下面分别从问卷的四部分叙述调查内容:

1.基本情况调查:

在参与调查的人当中使用智能手机的占到总调查人数的98%,在使用智能手机的人当中,从不网购,不参与互联网购物的人仅占4%。从调查数据就可以看出,人们参与互联网金融的频率很高,同时互联网金融确确实实已经成为很多普通人必不可少的生活消费方式。

网络购物的频率:

2.对互联网金融认识调查:

通过调查发现,参与调查的人群中对于互联网金融的认识和经营的业务了解较为清晰,很多人也使用相关的功能进行支付,转账,储蓄,但是在调查人群中对于一些互联网金融相关的业务参与很少,同时对于互联网金融相关的盈利及经营方式了解不够,在调查中发现很多人对互联网金融仍然不够放心,选择参与互联网金融的业务也较少,可见互联网金融要被大众全面接受和放心使用仍然有很长的路要走。

3.互联网金融使用情况调查:。

通过对互联网金融使用和情况的调查,在参与调查的人群当中,普遍使用支付宝作为,而且在使用支付宝的人群中,将支付宝作为日常生活中便捷支付工具和免手续费转账的人分别占78%和68%,而将其作为理财工具的人占46%,愿意购买互联网金融产品最为理财工具的仅占10%,可见虽然互联网金融在迅猛发展,但是,由于对与网络安全相关方面考虑,大多数即使知道有相关互联网理财产品,也不愿意办理和参加。可见互联网金融在网络安全和用户信任度方面的发展仍然面临不小的挑战。

使用支付宝办理的业务有:[多选题]4.互联网金融安全情况及态度调查:

在参与调查的人群当中,因为互联网金融相关交易而泻露信息的人占到30%,没有发生过任何互联金融损失的人仅占46%,同时在参与调查的人当中很多都担心因为互联网安全而造成损失,并且很多人对现在网络安全不放心,同时也表示现今网络安全技术仍然不够发达,可能造成经济损失。

认为互联网金融风险存在的主要原因是[单选题]。

(三).调查方法。

调查方法:网络问卷调查法。

四.。

总结。

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互联网金融被大多数的人所熟知,近一半以上的人都参与到互联网金融交易,目前大多数的人对互联网金融的一些营销方式还是比较满意的,互联网金融的支付快捷便利,带来的收益较储蓄高,企业融资成本大大降低,融资速度快,,这些优点促使互联网金融快速融进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但由于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仍然处于发展时期,也暴露了很多缺点:

1.消费者权益保护问题。互联网金融依托互联网进行数据的传递、存储、处理和使用,有可能面临因设备问题和人为问题带来的信息泄露、网络诈骗等问题。近期出现大批互联网贷款公司出现挤兑、骗贷、跑路等现象,严重损害了消费者权益,虚拟金融服务引起的洗钱、非法集资等业务风险。互联网金融业务主要在电子信息构成的虚拟世界中进行,由于交易对手身份确认、信息不对称等,增加了业务的风险判断和管理风险;互联网金融高效便捷的金融产品虚拟交易方式有可能被不法分子滥用,为洗钱、非法集资等不法活动提供便利。

2.监管法律法规滞后缺位引起的法律问题。当前互联网金融行业方面的监管和适用的法律存在空白和灰色地带,互联网金融监管制度建设相对滞后于市场发展。一方面互联网金融业务呈现多元化,涵盖全部金融子领域,对我国“分业经营、分业监管”是一个挑战;另一方面互联网金融无时空限制、客户范围广泛,一旦发生金融风险则会造成大面积的负面影响甚至出现系统性风险。我们调查的人群中就有人被欺诈过,一半的人认为互联网金融的安全性欠缺,所以互联网金融存在的问题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改进方式:

一.要加强互联网法制建设,制定互联网管理的基本法,明确互联网管理的基本原则,明确网络运营商、网络用户、信息服务企业和信息发布者等主体的权利、义务和法律责任,建议金融机构和从事网络支付服务的非金融机构加强技术防范、人才培养、内部控制和风险预警,建设数据备份中心,建立网络金融风险预警机制,确保网络金融安全。

二.要加强互联网金融监管,切实保护消费者权益。首先是要明确牵头监管的部门,避免一些不法个人或机构利用网络销售金融产品的欺诈行为;其次是对当前存在的各类互联网金融产品进行分类,对高风险互联网金融产品销售实现登记备案制度。

三.是尽快建立全国统一的信用平台体系。正如马云所言“金融的本质是做信用,互联网金融本身是建一个有信用的体系”。

四.是积极探讨互联网金融的对外开放,接纳部分有成功经验的国外互联网金融机构来华开展业务,形成国有资本、民间资本和外资相互竞争、共同发展的和谐格局。

金融发展调研报告

近日,我们对具有发展畜牧业资源丰富和潜力巨大的吉林省xx市进行了专题调研。

结果显示:区域畜牧业在市场经济的拉动下得到了长足发展,但由于资金投入严重不足,金融部门信贷支持力度减弱,较大程度上制约了畜牧业发展步伐。

截至2008年末,全市金融机构畜牧业贷款余额3亿元,占“三农”贷款比重仅为9.2%。其中2004年前畜牧业贷款2.4亿元,近4年来新增畜牧业贷款只有0.6亿元,远远低于其他行业贷款增量。

究竟难在哪里。

畜牧贷款风险高,惧贷心理加重。

过去,xx市辖区内农业银行和农信社曾多次承办畜牧业贷款,对当地畜牧业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是,由于受市场、经营、政策等因素的影响,使得大部分畜牧业贷款出现不良,甚至形成风险。截至2008年末,全市畜牧业不良贷款余额2.2亿元,占畜牧业贷款投放总量的73%,这一巨额不良贷款的形成,致使承办贷款的金融机构产生了惧贷心理,贷款积极性受到严重挫伤。

据对某县农业银行调查了解,2003年办理一批奶牛贷款,贷款规模为2000万元,共计63户,购买奶牛216头,期限为3年,于2005年到期。目前,该批贷款共计收回本金137万元,其余1863万元全部形成不良,不良率高达93.15%。

户多面广、分散经营不利于管理。

几年来,xx市70%以上的养殖户还处于分散经营,庭院养殖,遍布各村屯,给承办贷款的金融机构增加了经营成本和管理难度。例如某县农行2000年发放的养羊贷款,共计2380万元,养殖户1017户,分布10个乡、97个村、225个自然屯,每名信贷员平均负责170个养殖户。距离该行最远的养殖户村屯达120公里。这样就导致信贷员到户率低,跟踪管理不到位,对养殖户和养殖情况发生变化不能得到及时了解和掌握。

例如,该县包拉温都乡五道营子村养殖户王志刚贷款2.5万元,购买羊76只,仅半年时间,由于饲养能力和越冬缺少饲养,便把羊一次性全部卖掉,卖羊款用于子女办婚事。目前,该笔贷款已全部形成风险。

缺少产业化龙头企业,使市场与养殖户难以形成产业链条。

目前,畜牧业产品市场发育并不完全成熟,全市畜牧产业化龙头企业仅有22户,覆盖率低,对养殖户经济利益联结不够紧密,拉动作用小,养殖户直接面对市场,只要市场价格或需求出现较大波动或变化,不但畜牧产品难以转化为商品,而且养殖业主的经营理念和信心也会产生变化,市场的不确定性和收入的不稳定性,导致对农户经营规模,经营项目受到严重制约,致使畜牧业贷款存在风险隐患。

相关部门之间缺乏协调联动机制。

无论是当地政府、牧业管理部门或金融机构,在过去项目建设中,往往表现为重扶持、轻管理;重投入、轻回收。这种项目后期管理不足或管理不到位现象,是严重缺少部门之间协调联动机制的典型表现,后果是把养殖户风险直接转嫁给了承贷的金融机构。

以某市农信联社为例,2004年奶牛贷款项目启动后,从开始申报贷款、筹建奶牛园区,到养殖户办理贷款,购回奶牛。项目竣工之后,畜牧部门及推介该项目的乡镇政府便完成使命,后续的经营管理、经济效益、资金偿还、安全隐患等全部由该联社承担。这种严重缺乏部门之间协管理的现状,致使畜牧业项目难以达到预期效果,不仅给金融业带来新的风险,而且严重影响了牧业生产的积极性和农村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关政策措施不配套。

畜牧业贷款具有额度大、期限长、风险难以把控等特点,如果没有相关政策的配套实施,金融业投放信贷的顾虑短期内难以消除。据对辖内农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座谈反映,过去支持畜牧业发展的信贷资金由于缺少相关配套政策,以至于出现大面积不良贷款和经营风险时难以挽回,因而顾虑重重。

主要表现在:一是信贷资金出现风险时,金融内部缺少保全措施;二是地方政府推介或主导的项目,金融业贷款出现损失后缺少必要的补偿政策;三是畜牧业贷款缺少保险政策的及时跟进。

对策与建议。

完善配套机制,实行封闭式运行。

针对区域大多数养殖户与市场脱节,尚未形成产业链条的实际问题,各级政府部门要注重培育和引进产业化龙头企业,使当地养殖户通过产业化龙头企业与市场的有机对接,形成产、加、销一条龙的产业化链条。即:市场—公司+农户的运行模式。由产业化龙头企业首先建设养殖和加工基地,要引进养殖农户进入基地集中饲养,并由公司统一提供防疫、疾病治疗等服务,提供饲料,统一收购加工,统一销货,统一结算,整体运作程序完全达到封闭式运行,将市场、管理、资金流程等置于可控之内,最大限度地降低市场风险、经营风险和资金风险。

建立多方联动的协调管理机制。

针对目前养殖户点多面广、分散经营、不便管理的实际,建议由政府部门牵头协调畜牧职能部门,乡村政府,承贷金融机构建立多方联动协调管理机制。

乡村政府要协助承贷银行管住户、看住物,防止个别养殖户中途转产不养、变卖等造成贷款形成风险;畜牧职能部门要对养殖户实行档案化管理,不但要为养殖户提供饲养技术、防疫等服务,还要协助承办贷款行社管理资金使用,防止挪用;对贷款购买的大牲畜实行档案化管理,变卖时需经畜牧业部门批准;承办行要督促分管信贷人员做到经常到户,及时了解掌握养殖户的经营情况和思想变化情况,以便及时采取有效措施,防控信贷风险。

政府牵头、搭建平台、实施集约化经营。

政府部门在扶持区域畜牧业发展过程中,应改变过去按户补贴、分别使用的做法,将政府扶持养殖户的财政资金集中起来,按统一标准建造畜禽集中养殖园区,走牧业养殖专业合作化道路,建议由养殖大户或养殖能手出任农民养殖专业合作社法人代表,实行种畜统一购进,统一饲养,统一配购饲料,统一防病治病,统一管理,逐步提高专业化、产业化、集约化经营水平。

尽快建立并完善风险补偿机制,充分调动金融机构信贷支持畜牧业发展的积极性。

首先,要对大牲畜、规模养殖的家禽等实施保险政策,由地方财政统一承担畜牧业保险费用。其次,制定实施畜牧业贷款风险和损失的补偿政策,在该项贷款完成一个周期后,由当地政府部门牵头、畜牧、承办行、保险公司担保机构参加的评估小组,对被认定风险和损失的贷款及时予以补偿。最后,对金融机构新增加畜牧业贷款要给予收贷税收优惠或减免政策,充分调动金融机构信贷支持畜牧业发展的积极性。

金融部门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不断增强大局意识、责任意识。

一是牢固树立“发展才是硬道理”的营销理念,要正视区域经济与社会环境实际,努力寻找金融助推畜牧业发展的着力点,切忌畏首畏尾,故步自封,无所作为。

二是进一步完善内部控制与管理,力求在信贷人员配备、业务流程设计、风险管控等方面实现新的突破。

三是在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为有效落实“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各涉农金融机构要积极向上级行争取贷款权限,努力保持对牧业经济发展必要的支持力度,尽量放大国家支农惠农政策效果,有效破解区域牧业发展难题,进而实现政、银、企、农多赢局面。

四是基层央行要发挥协调和窗口指导的作用。主动牵头协调政府、财政、金融机构、产业化龙头企业等建立完善投资体系,对农信社资金投放能力不足的要给予再贷款支持,努力满足畜牧业发展资金需求。

农村金融调研报告

从2003年以来的发展情况看,xx县金融发展总体形势较好。

(一)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大幅增长。截止2015年末,无为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为927889万元,较2002年末增加542954万元,增长141.05%,年平均增速为13.03%;各项贷款余额为518580万元,较2002年末增加162446万元,增长45.61%,年平均增速为10.02%;若考虑金融机构不良贷款处置因素,自2003年以来,无为县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实际较2002年末增加273624万元,增长71.44%,年平均增速为11.23%,与几年来的gdp平均增速基本相当。

(二)各金融机构信贷资金充裕。从全县金融机构存贷款比例情况分析,2015年末无为县金融机构综合存贷款比例只有56.62%,可用信贷资金比例至少为18.38%。。一是目前这32家企业的经营状况都不好,有的盈利能力比较弱,许多都处于实际亏损状态,还本付息能力较差;二是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受到国家政策的扶持,因而助长了这些企业的法人代表滋长了信用缺失意识,如无为县的某油脂厂、某食品公司和某调味品公司等,欠了大量银行贷款,现在却很难找他们还本付息。

(三)农村资金需求不平衡、不规范,造成金融信贷资金难以满足其需求。一是由于近年无为县工业经济发展势头良好,故中小企业的资金需求十分强劲。从此次召开银企对接会的调查摸底情况看,实现对接的企业有65家,资金需求为356086万元;不够条件,未能实现对接的企业有46家,资金需求39260万元。因此,今年无为县中小企业的总资金需求是395346万元。二是农户资金需求不足。主要原因是目前无为县的农户生产基本上还是包产到户式的小规模生产,而且农业生产的收益低,因此很少有农民拿贷款从事农业生产的;特别是在今年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涨幅已经远远超过农产品价格涨幅的前提下,就更没有什么农民拿贷款进行农业生产的。三是农村经济担保体系不健全,造成农村经济组织等农业资金需求难以满足。如农村以农业生产资料经营为主的个体经济合伙性组织,由于缺乏有效的担保手续,银行和农村信用社就难以向其发放贷款支持。

三、无为县推进金融发展的几点做法

(一)正确贯彻国家货币信贷政策,以推进经济的持续发展为目标,促进金融的持续发展。无为县在贯彻国家货币信贷政策时,始终坚持“正确贯彻和灵活运用”的原则,不教条机械地执行国家货币信贷政策,坚持在促进地方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寻求金融的可持续发展。每年年初的金融工作会议,人民银行无为县支行都要组织全县各金融机构负责人认真学习国家货币信贷政策,深刻领会其精神实质;同时人民银行要求各金融机构要正确处理好防范金融风险和支持经济发展的关系,提醒各金融机构贯彻国家货币信贷政策一定要密切联系无为县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执行,努力支持和促进无为辖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即使在近年国家实施从紧的货币政策情况下,虽然无为县各金融机构的授权授信规模受到了一定制约和影响,但无为县各金融机构依然想方设法帮助企业多方面融通资金,促进地方经济发展。2015年,受实施从紧的货币政策影响,无为县金融机构的账面贷款余额虽然仅增加38671万元,但为促进无为县经济发展,无为县各金融机构通过各种渠道帮助企业融通资金48940万元;其中农业发展银行无为县支行争取其上级行对无为县企业直接贷款4560万元,无为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通过社团贷款引进县外农村信用社对我县企业贷款4450万元,工商银行无为县支行在信贷规模受限的情况下帮助企业向县外银行办理转贴现13588万元,同时各金融机构还通过各种渠道帮助企业争取县外银行(徽商银行等)贷款12500万元,从而有效地缓解了宏观调控对无为县经济发展的影响,不仅提高了全县金融机构的盈利水平,而且避免了由于宏观紧缩造成的银行信贷资产质量下降现象的出现。

(二)加强银政沟通与合作,促进经济与金融协调发展。

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家加大对农业的扶持,农村经济得到了显著发展。在新的国际和国内金融形势的时代背景下,我国对农村金融体制进行了三轮重大的改革,至此我国农村金融改革基本上经历了三个显着阶段:1979-1993年;1994-1996年;1997-2011年。本文对这三个阶段进行详细分析,以此回顾我国农村金融改革的历程。

目前,我国农村金融体系包括为农民、农业和农村经济服务的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中国农村信用合作社、农村邮政储蓄等正规金融机构,以及其他非正规金融组织。我国农村金融改革基本上经历了三个显着阶段,基于对这三个阶段的分析,本文对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的改革历程进行探讨。

第一阶段:恢复和建立新的金融机构(1979-1993年) 在1979年之前,我国对于农村地区的金融安排是动员农村储蓄,支持城镇工业化发展,没有建立起单独为农民生活、农业生产和农村发展服务的真正的农村金融组织。1979年之后,我国开始了第一阶段的农村金融安排,主要是恢复和建立新的金融机构,形成农村金融市场的多元化和竞争状态。

(一)正规金融机构的发展

年国务院批准了中国农业银行《关于改革信用社管理体制的报告》,提出把农村信用社真正办成群众性的合作金融组织,在农业银行领导、监督下,独立自主地开展存贷业务,而不作为农业银行的基层机构。农村信用社业务规模和业务内容发展迅速,对农民个人贷款用途发生了改变,贷款数额也成倍增加。根据1996年《国务院关于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从该年起农村信用社改由中国人民银行进行监管,农村信用社脱离中国农业银行的领导管理,实行自主经营,金融监管由中国人民银行承担。农村信用社是分支机构最多的农村正规金融机构,也是农村正规金融机构中唯一一个与农业农户具有直接业务往来的`金融机构。随后,国家农业投资公司、国家林业投资公司、中国农村发展信托投资公司、中国经济开发信托投资公司等金融机构也逐步成立。这样,农村金融组织体系基本上建立起来,并逐步呈现出多元化的格局。若以1980年为基期,1980-1993年间中国农业银行和农信社存款增加了18.7倍,年平均增幅达25.7%;贷款增加了15.6倍,年平均增幅24.1%.农村社会总产值增加了12.3倍,年平均增幅22.1%。

(二)非正规金融机构的发展

基金会、经济服务部、金融服务部、各种合会、私人钱庄,其中农村合作基金会自1984年在少数地区试办以来,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在全国发展也较快。从性质上来讲,它不是一个真正的金融机构,而是一个社区性金融系统的补充,对于协调农村闲散资金,缓解农村资金供求不平衡的矛盾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由于中国农业银行身兼政策性和商业性的双重任务,这种背景不利于其商业化发展和经营管理的改善。农信社在农业银行直接管理下,也束缚了其独立发展空间。加上部分正规金融机构和民间金融组织在实际操作中出现了严重的非规范经营,混乱了农村金融市场,加剧了我国农村金融风险。所以,以建立农村金融体系为目的的第二轮农村金融改革势在必行。

第二阶段:建立三位一体的农村金融体系(1994-1996年) 自2004年以后,面临着混乱的农村金融市场,建立一个能够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提供及时、有效服务的金融体系势在必得。这是《国务院关于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提出的。这轮改革形成了一系列新的金融制度的安排。

(一)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的商业化改革

国农业发展银行的资金运用分为两类:一类是重点支持农业的产前环节,其目的是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促进贫困地区经济发展,进行以固定资产贷款为主体的各类农业开发和技术改造贷款;另一类是为了支持粮棉油等农产品流通各环节,进行以流动资金贷款为主体的收购、调销和储备贷款。中国农业银行也将政策性业务划出之后,转变为国有商业银行,按照现代商业银行经营机制运行,加快了商业化的步伐。

(二)农村信用社的商业化改革

农村信用社的政治体制背景比较复杂,必须加强对其的商业化改革,1996年农村信用社与农业银行脱离行政隶属关系,向合作制方向发展,并在信用联社的基础上,有步骤地组建农村合作银行,由中国人民银行对农村信用社进行金融监督管理。由于农信社继续沿袭中国农业银行管理时期商业化的经营方向,随农村金融需求的大幅度增加,金融供求缺口越来越大。事实上,农信社本身的历史包袱沉重,资本金严重不足,产权不明晰,法人治理不完善,很多方面都难以适应农村经济和金融发展要求。

同时,整顿农村合作基金会,明确其不属于金融机构,不得办理存贷款业务,属于非银行金融机构的中国农村发展信托投资公司改变为隶属农业部,中国经济开发信托投资公司仍隶属于财政部,但办理农业信托投资。

村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建设的发展性金融需求也缺乏来自银行的资金保证。

正规金融供给的不足,必然由非正规金融安排来补充,导致民间借贷和各类合会组织兴起,带来许多金融纠纷。各类基金会和部分农信社不能规范经营, 金融市场寻租现象普遍。

第三阶段:促进农村金融商业化和多元化(1997-2015年) 1997 年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确定了“各国有商业银行收缩县(及以下)机构,发展中小金融机构,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基本策略,包括农业银行在内的国有商业银行开始收缩县及县以下机构;对基层分支机构进行了撤并,退出了县域范围,重点转向了城市;基层营业机构的贷款审批权和财务权上收,业务重点放在大城市、大企业、大项目上,较少考虑农村经济的发展对金融的需求。

(一)农村信用社的产权改造

2003年6月,以《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方案》为标志,农村信用社的改革试点由8省市试点进一步扩散到全国。这轮改革是按照“明晰产权关系、强化约束机制、增强服务功能、国家适当支持、地方政府负责”的总体要求,加快农村信用社管理体制和产权制度改革,把农村信用社逐步办成由农民、农村工商户和各类经济组织入股,为农民、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服务的社区性地方金融机构,充分发挥农村信用社农村金融主力军和联系农民的金融纽带作用,更好地支持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促进城乡经济协调发展。

从2003年起,我国允许成立农村商业银行与农村合作银行,但

对其设立在注册资本总量、资本充足率、发起人规模、从业人员、设立分支机构数量等方面都有严格的要求和限制。这些新型农村银行均是在原农村信用社基础上改造而成的股份制银行,实际上不具有合作性质。

改革后,农信社逐步形成了四种产权关系: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县级农信社统一法人、县级法人。截至2015年底,完成产权改造后,组建了17家农村商业银行,113家农村合作银行,1824家县级统一法人。由于此轮改革的目标不是解决农村融资问题,而是解决农信社生存和发展问题,所以在解决农村融资问题上,资金越来越远离农民,向城市流入。

(二)农村邮政储蓄的发展

农村邮政储蓄机构数量庞大,遍布城乡,业务发展迅速,在活跃农村经济发展上起到一定作用。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于2015年3月正式挂牌成立,成为中国第五大银行。邮政储蓄拥有最广的城乡覆盖面,并提供最多交易额的个人金融服务网络,其近60%的储蓄网点分布在农村地区。邮政储蓄于2015年在部分省份开展邮政储蓄定期存单质押贷款业务,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农户与农村中小企业的贷款需求,缓解了农村资金外流现象。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还将试点在农村领域发放农户联保贷款、农户小额信用贷款以及微小企业主贷款,并在时机成熟时推出农村小额保险甚至小额期货等产品。

质量上的规模上均较小。

(三)农村金融的多元化发展

随着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重心逐渐向正规金融机构的商业化转变,中国人民银行开始加大了对非正规金融组织和活动的管制力度。为了消除对农村信用合作社竞争冲击,1997年农村合作基金会被合并、关闭;随后1999年,被彻底解散。除农村合作基金会外,非正规性金融体系主要由亲友之间的个人借贷行为、个人和企业团体间的直接借款行为、经济服务部、金融服务部、高利贷、各种合会、私人钱庄等组成。经济服务部、金融服务部也是类似于信用合作组织,基本上均被取缔。

2015年,中国人民银行推动了小额贷款试点,银监会出台了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的新政策,给农村金融开拓了一条崭新的多元化发展道路。2015年的3月1日,以四川仪陇惠民村镇银行正式挂牌成立为标志,我国农村金融的改革与发展又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目前,我国农村金融改革与发展正处于一个大发展的关键时刻。

继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之后,2015年1月29日公布的2015年中央1号文件,进一步提出深化农村金融改革的迫切性,表明了优化农村金融体制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环节。为更好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国家允许产业资本和民间资本到农村地区新设村镇银行、社区性信用合作组织等金融机构。

根据中国银监会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10月,6个试点省

(区)共核准23家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开业。其中,村镇银行11家,贷款公司4家,农村资金互助社8家。另外,还有8家机构已提出申请,其中3家已获筹建。三类新型机构共筹集各类资本12726.65万元。其中,银行资本6480.21万元,占比50.9%;产业资本1953.89万元,占比15.4%;个人资本4292.55万元,占比33.7%.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资产总额32446.16万元,存款余额19344.87万元,贷款余额11953.48万元,累计发放贷款22015.43万元,初步起到了将社会资金引向农村地区、支持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促进了农村金融商业化、多元化。

由于农村生产力的落后,以及各方面的因素导致农村经济长期发展滞后于城市经济。而为农村经济提供金融服务的各种金融组织的效益和发展速度明显落后于各国有商业银行和众多的股份制银行。在当今金融市场放开的今天,竞争日趋激烈,农村金融组织想要在新的时代下赢得发展机遇,必须深刻研究农村金融改革的脉络,理清各种问题存在的根源,不断地深化改革,开拓各种新的金融产品,做好农村经济的主力军。在为农村经济提供服务的同时,也实现自身的发展。

为了培育一批运行良好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配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农村经济快速稳定健康发展,改善农村金融服务状况银监会计划2011年设立1924家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数据显示截止到2015年11月份全国已有138家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开业,其中村镇银行118家,贷款公司8家,农村资金互助社12家。

一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类型

(一)村镇银行

村镇银行是指经中国银监会批准,由境内外金融机构、境内非金融机构企业法人、境内自然人出资,在农村地区设立的主要为当地农民、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提供金融服务的银行业金融机构。对投资人的要求,银监会发布的《村镇银行管理暂行规定》作了相关规定:企业入股,财务状况良好,入股前上一年度盈利;年终分配后,净资产达到全部资产的10%以上;境内自然人入股,须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有良好信用记录,企业和自然人的入股资金来源合法,不得以借贷资金入股,不得以他人委托资金入股;有符合任职资格条件的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有具备相应专业知识和从业经验的工作人员。

村镇银行应该是未来新型金融机构发展的主要趋势,自开展以来 1

已有118家试点分布全国各地,是新型金融机构中比重最大的。它有着商业银行的性质,在经营过程中较农村信用社没有沉重的历史包袱,担子较轻;较小额贷款公司可以在一定范围内吸收存款,后续资金有保证。但是,由于刚刚涉足农村市场村镇银行运行起来会感到经验不足,新问题层出不穷。随着准入政策的放宽,村镇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的数量将逐渐增多,竞争也愈来愈激烈。

(二)贷款公司

贷款公司作为新型金融机构,它是由有限股东的自有资金和来自一个机构的批发性融资开展相关业务。按照央行的规定它只能办理贷款业务以降低经营过程中的风险。目前我国已有7家设立,如下图:

2

这个新型金融机构的出现给新农村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但是,它在发展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不少新的问题。比如,只贷不存注定它随着规模的扩大后续资金不足,仅通过政府绕道批发和依靠自有资金是很难满足资金需求的,除此之外,公司的最终归属权,银行业如何对其进行监管都是其面临的问题。

(三)农村资金互助社

农村资金互助社是由乡镇、行政村农民、农村小企业资源入股组成,由10名以上符合银行业监管部门规定要求的社员发起设立,注册资本、营业场所、管理制度等达到监管部门规定要求,银行业监管部门批准成立的新型农村金融服务机构。

农业资金互助社,是为农民在发展农业生产生活的过程中出现基金短缺时,提供一个有效的资金渠道。将有限的股本资金合在一起,用在合理的、需要的地方,以便最大限度的发展农业生产,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社会的和谐稳定合作社有自己的一套完备系统和体系,在吸收股金和发放贷款上,该有的程序一个也不少。

誉。现在很多农民创业、建房的时候,都不再找亲戚朋友,而是更多的寻求互助社的帮助,他们对互助社都有一定了解,互助社对担保人和借款人的偿还能力也知根知底,操作起来更方便快捷。

据悉,资金互助社注册资本1000万元。其中经全乡社员代表通过,全乡13006个社员入股636万元,剩余364万元股金按照“入股自愿、利润共享、风险共担”的原则,每股最少1万元,最多不准超过总股金的5%向全乡范围的集体企业、个体企业和广大群众吸收。资金主要用于发放社员贷款,满足社员需求后确有富余可存放其他银行业金融机构,也可购买国债和金融债券。

二.我国农业现状和新型金融机构的方向

我国农业经营模式基本上仍然是家庭联产责任承包制,个体经营,自负盈亏,承担风险的能力和所承担的风险都比较小,相对于飞速发展的市场经济相对落后,迫切需要改革。机械化生产和有限的耕地以及农村富足的劳动力以及不相适应。为了进行新农村建设和解决富余劳动力,农村的生产经营方式也有待改革。

近年来很流行的农民工进城为劳动力的输出做出了很大贡献,但这样做并不能解决更被吓的问题,农民必须考虑用自己的智慧和双手在自己的比盘上开创一片新的天地。尽量想办法发展新型农业,例如,冬季利用闲置的土地资源种植蔬菜大棚或者是专业的饲养企业或者其他的创富实业及服务业,以此来活跃农村经济和改善自己的经济状况。

士的技术指导和支持,更为重要的是资金的支持,尤其是新型金融机构的资金支持。但是,对于新型金融机构都是在实践中慢慢总结经验,走出一条适合自己的道路。

第一, 新型金融机构必须创新经营理念,绝不可以仅仅作资金的供给者,他们应该利用自己的有限财力和人力在扶农项目上做更多的贡献,向农民提供一些实际的方法和手段,致力做到“授人以鱼和授人以渔并重。”

第二, 新型金融机构应该创新产品,针对农民的资金需求形势开发不同的新型信贷产品。农户的信贷需求特点一般是:小金额,分散化,难抵押,非正规。针对这些特点,各金融机构应该加大创新力度。目前已存在的新型金融信贷产品有:专门针对农村有志青年创业而发展的巾帼青年创业贷款,“农家乐”支持农民创业,“兴农贷款工程”,“新家园”农民康居贷款等等。

第三, 各金融机构应尽力防控经营风险。首先,进一步加强制度建设。按照政策性与商业性业务“分开管理,分类指导”的原则,研究制定有关信贷制度,将操作流程进行必要的整合,形成科学统一的信贷制度体系;其次,继续做好客户的信用评价和统一授信工作;再次,改进信贷审查工作。进一步规范贷款调查评估,提供贷前调查的全面性,准确性,根据客户的信用等级已经以往的贷款情况等因素区别对待,提高办贷效率;最后,切实做好贷后的管理工作坚持销售和管理并重。防止和纠正重贷轻管的倾向。注意从库存管理延伸的物流和现金流管理扩展到财务因素和非财务因素。开展贷款后评价工作,继续抓好企业征信系统建设。

第四, 各新型金融机构要依靠广大农民群众,切忌打着空口

号,不做实事。各金融机构应该定期下乡深入到农户了解最真实的一线情况。由于金融机构的工作人员较少且农村客户的覆盖面较广,金融机构亦可以在客户中选择少数可信且有意愿和能力的作为机构的代理将农户的真实资料和具体情况进行定期的反馈到金融机构。金融机构可以以此来给予该代理一定的报酬。

三.其他

(一)新型机构的建立是必要的,但是对于原有机构如果得到财政和政府的扶持政策也将成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分子。例如,农村信用合作社,它们分布农村的很细小的角落,面相当广,机构的设施也比较健全,由于其长期扎根农村工作经验充足,客户源广泛且稳定,值得考虑将其改组成新的商业银行,加快其发展力度,尽快甩掉其历史包袱,轻装上阵为新农村建设贡献新的力量。

(二)有关民间金融的问题。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这个禁区逐渐开始被提及。的确,对于一部分有经济头脑,懂经营知识的民间主体应该允许其合法化。民间金融要有一条“黄线”,“黄线”以内允许其发展,超越“黄线”就应该依法加以管制。这条“黄线”就要求相关法律予以限制,将其标准化。

四.结论

笔者相信,只要各新型金融机构有一颗扎根农村,服务农民,扶持农业的心,新型金融机构和新农村建设都将朝着希望的方向发展。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金融调研报告

调查地点:黑龙江科技大学主校区内。

调查对象:校区内所有学生。

调查方式:问卷调查。

互联网金融,仿佛在一夜春风之后,成为大家讨论的焦点,但到底什么是互联网金融,互联网金融为何会产生,它的本质究竟是什么带着一系列的问题,我们开展了调查,有了一些收获。

(一)背景。

互联网金融是传统金融业与现代信息科技相结合的,以互联网“开放、平等、协作、分享”为代表精神的,以传统金融业的在线化、互联网企业的渗透化和金融生态圈新型化为主要业态表现的,以支付方式、信息处理和资源配置为核心模式的新兴领域。就其内涵而言,涉及货币信用化与虚拟性流通,就其外延而言,拓展到互联网的各种运用。互联网金融的出现,在本质上并未改变金融的属性,只是对金融的构成要素进行了重构,是对传统金融业的一次革新。

互联网金融是传统金融业与互联网相结合的产物,这种崭新的金融模式有着深刻的产生背景。互联网金融的出现既出于金融个体(主要是指金融机构的服务对象)对于降低成本的.强烈渴求,也离不开现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提供的有力支撑。

中国金融业的改革是全球瞩目的大事,尤其是利率市场化、汇率市场化和金融管制的放松。而全球主要经济体每一次重要的体制变革,往往伴随着重大的金融创新。中国的金融改革,正值互联网金融潮流兴起,在传统金融部门和互联网金融的推动下,中国的金融效率、交易结构,甚至整体金融架构都将发生深刻变革。

(二)产生的原因。

一是互联网化。随着wifi,3g等技术发展,互联网和移动通信网络的融合趋势非常明显,有线电话网络和广播电视网络也融合进来。移动支付将与银行卡、网上银行等电子支付方式进一步整合,真正做到随时、随地和以任何方式进行支付。

二是行业融和。在互联网技术的推动下,近年来互联网业、金融业和电子商务业之间的界线日渐模糊,行业融合日渐深入,已经形成新的“互联网金融”蓝海,具有巨大的潜在市场。以阿里金融为代表的新兴互联网,在支付、结算和融资领域内的种.种“举措”,给银行的传统经营管理带来巨大挑战。

三是技术为依托。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成为依托,尤其是数据产生、数据挖掘、数据安全和搜索引擎技术,是互联网金融的有力支撑。社交网络、电子商务、第三方支付、搜索引擎等形成了庞大的数据量。云计算和行为分析理论使大数据挖掘成为可能。数据安全技术使隐私保护和交易支付顺利进行。

四是网络交易。自从智能手机、个人电脑和平板电脑进入我们的生活,通过互联网做交易开始变得更加普及。由此可见互联网金融的产生是社会发展的产物,下面是我们调查问卷及结果统计:

2、你是否熟悉互联网金融a、非常熟悉b、熟悉c、不熟悉。

3、你是否利用互联网参与过金融活动a、总是b、经常。

c、从不。

4、你是否了解“余额宝”等存款类业务a、了解,已使用。

b、了解,未使用c、没有使用。

5、你对传统金融模式的满意程度a、满意b、一般c、不满意。

6、你对互联网金融模式的满意程度a、满意b、一般c、不满意。

7、你认为互联网金融安全吗a、非常安全。

b、一般c、不安全。

8、你是否被互联网金融欺诈过。

a、没有。

b、偶尔。

c、经常。

9、你认为互联网金融产品的收益率高吗。

a、高。

b、一般。

c、不高。

10、你是否看好互联网金融的发展。

a、非常看好。

b、比较看好。

c、不看好。

(三)调查分析及建议。

二是虚拟金融服务引起的洗钱、非法集资等业务风险。互联网金融业务主要在电子信息构成的虚拟世界中进行,由于交易对手身份确认、信息不对称等,增加了业务的风险判断和管理风险;互联网金融高效便捷的金融产品虚拟交易方式有可能被不法分子滥用,为洗钱、非法集资等不法活动提供便利。

三是监管法律法规滞后缺位引起的法律问题。当前互联网金融行业方面的监管和适用的法律存在空白和灰色地带,互联网金融监管制度建设相对滞后于市场发展。一方面互联网金融业务呈现多元化,涵盖全部金融子领域,对我国“分业经营、分业监管”是一个挑战;另一方面互联网金融无时空限制、客户范围广泛,一旦发生金融风险则会造成大面积的负面影响甚至出现系统性风险。我们调查的人群中就有人被欺诈过,一半的人认为互联网金融的安全性欠缺,所以互联网金融存在的问题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一是要加强互联网法制建设,制定互联网管理的基本法,明确互联网管理的基本原则,明确网络运营商、网络用户、信息服务企业和信息发布者等主体的权利、义务和法律责任,建议金融机构和从事网络支付服务的非金融机构加强技术防范、人才培养、内部控制和风险预警,建设数据备份中心,建立网络金融风险预警机制,确保网络金融安全。

二是要加强互联网金融监管,切实保护消费者权益。首先是要明确牵头监管的部门,避免一些不法个人或机构利用网络销售金融产品的欺诈行为;其次是对当前存在的各类互联网金融产品进行分类,对高风险互联网金融产品销售实现登记备案制度。

三是尽快建立全国统一的信用平台体系。正如马云所言“金融的本质是做信用,互联网金融本身是建一个有信用的体系”。

四是积极探讨互联网金融的对外开放,接纳部分有成功经验的国外互联网金融机构来华开展业务,形成国有资本、民间资本和外资相互竞争、共同发展的和谐格局。

五是加大互联网金融产品的研究,鼓励互联网金融产品创新。对互联网企业而言,发展互联网金融,首先需要的是扩大金融市场影响力,不断扩大和维护客户群,充分利用互联网开放式平台优势,强化互联网金融产品开发,满足客户一站式和多样性需求服务;其次加大技术研发,改进互联网金融的运行环境,实现互联网金融交易平台安全畅通和信息安全传输。对金融机构而言,需要充分利用互联网平台的开放优势,加强对其他金融机构、互联网平台尤其是第三方支付机构的互联互通,开发更多适合网上营销满足客户需求的金融产品,鼓励推进金融产品创新。

金融调研报告

辖内银行业金融机构总数162个,其中:国有商业银行类机构17个;政策性银行类机构4个,邮政储机构23个,农村信用社机构81个。

辖内银行业金融机构从业人员总数为1705人。其中:国有商业银行类机构总人数为1096人,政策性银行类机构总人数为73人,邮政储蓄类机构总人数为116人,农村信用社总人数为420人。

(一)存款:到6月末,铜川市银行业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为107.5亿元,较年初增加8.9亿元,增长9.1%,同比多增12.5亿元。

(二)贷款:到6月末,铜川市银行业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51.4亿元,较年初增加2.8亿元,增长5.7%,同比多增3.2亿元。

(三)存款结构变化:1、储蓄存款持续增长。6月末,银行业金融机构储蓄存款余额为72.2亿元,比年初增加6.1亿元,增长9.3%,同比多增5.4亿元。从储蓄存款的存期结构看:定期存款与活期存款的增量占比为67.4:32.6,去年同期定活增量占比为75.8:24.2,活期存款的增量占比上升,存款稳定性减弱。储蓄存款快速增长的原因,一是城乡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储蓄资金增加;二是现行的金融工具创新不足,广大居民依然把储蓄存款作为首选。三是各行、社为了完成上半年任务,积极开展各种劳动竞赛,加大存款组织力度。2、企业存款有升有降,总体呈增加态势。6月末,银行业金融机构企业存款余额为24.6亿元,较年初增加0.76亿元,同比少增3.65亿元。造成不稳定的主要原因一是铜川市的企业是以煤炭、水泥等原材料企业为主,受市场价格波动的影响,企业利润空间不断收窄,企业现金流量减少。二是季末部分大企业实行内部改制。如陕西煤业集团实行内部改制,资金统一上存,共转出近2亿元存款。

(四)贷款结构变化:在基本建设贷款等中长期贷款的拉动下,各项贷款呈现良好的增长态势,工业贷款、农业贷款以及票据融资都有较大幅度的上升,为我市工业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固定资产投资持续扩张以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信贷支持。从贷款发放的主体看(见表一):政策性银行贷款投放增加,同比多增1.01亿元,国有商业银行贷款投放增缓,同比少增866.8万元;农村信用社贷款投放增加,同比多增0.8亿元,增速较同期上升7.2个百分点;贷款增量主要集中在农村信用社,较年初增加1.6亿元,增量占到全部新增贷款的57.9%。

1-6月份新增贷款分机构统计表(表一)。

单位:亿元、%。

项目。

新增贷款额。

占全部新增。

贷款比重。

工商银行。

0.05。

1.8。

农业银行。

0.52。

18.81。

中国银行。

-0.036。

-1.3。

建设银行。

0.14。

5.07。

农业发展银行。

0.49。

17.73。

农村信用社。

1.6。

57.89。

从贷款结构分布情况看(见表二):短期贷款同比少增,中长期贷款总量减弱,票据融资同比多增。短期贷款增量高于票据融资增量。6月末短期贷款增量占比高于票据融资18.5个百分点。1、短期贷款同比少增。6月末,短期贷款余额为25.9亿元,较年初增加1.6亿元,增长6.6%,同比少增5.3亿元。

1-6月份新增贷款分结构统计表(表二)。

单位:亿元、%。

项目。

新增贷款额。

占全部新增。

贷款比重。

短期贷款。

1.6。

56.93。

中长期贷款。

0.13。

4.63。

票据融资。

1.08。

38.43。

短期贷款增加主要是铜川市政府去年以来出台了一系列调整产业结构的政策措施,如提高环保技术、改进企业生产工艺,促进企业由粗放经营向集约化经营方式转变,并及时牵线搭桥以“银企洽谈会”等形式,解决银行缺项目、企业缺资金的矛盾,使优质项目及时得到资金支持。2、中长期贷款总量减弱。6月末,中长期贷款余额为22.4亿元,较年初增加0.1亿元,比同期少增2.1亿元。3、票据融资多增。6月末,票据贴现余额为3.1亿元,比年初增加1.1亿元,增长54.8%。票据融资增加的原因是各商业银行加大了此项业务的营销。

从信贷政策管理执行方面看:农发行铜川分行在全力做好政策性贷款的信贷服务同时,积极支持当地产业化龙头企业、粮食加工企业和其他企业发展,努力搞活当地农业经济;部分国有商业银行根据省行下达的经济资本总量、结构计划和综合业务计划内发展业务,将经济资本优先配置到经济系数低、并有较高资本回报率水平的业务上,大力发展票据贴现、承兑、个人消费贷款等低风险业务上,同时有效地调整了信贷资产结构,提高了对全行业务经营的贡献度;农村信用社认真贯彻落实省联社《信贷投向指导意见》,“立足社区、服务三农”,适时投放,满足辖内农业生产和重点涉农中小企业以及城镇个体工商户流动资金的需求。

6月末,铜川市银行业金融机构经营效益提高,实现盈利4709万元,同比扭亏5963万元。其中农行铜川分行实现账面盈利3万元,同比增盈473万元。效益大幅提高的因素有:一是存贷款净利息收入同比增幅较大;二是金融机构往来净收入增加;三是中间业务收入对财务计划的贡献加大;四是票据业务成为新的收入增长点。

铜川银行业金融机构业务创新主要表现为各银行机构紧紧围绕经济建设的中心目标,服务全市项目带动战略,努力寻找金融支持的切入点,重点围绕电力、煤炭、交通、水泥及“三农”发展资金需求,加大信贷投放力度。同时,综合运用信用等级评定、签发承兑汇票、办理票据贴现、开立保函、资金证明等方式,为企业融通资金扩大生产创造条件,做好相关金融服务。农村信用社在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方面成功创建了“移民搬迁小额信用贷款”品牌,严格审慎经营原则,积极探索帮助农民摆脱贫苦居住环境的信贷支持方法,利用农户小额贷款的信贷工具,走出了一条实现“信用社审慎经营,农户改善居住环境”的双赢之道。

铜川市地处西北黄土高坡,这里多数的农民长期居住在千沟万壑的土窑洞内,行的是羊肠小道,喝的是窖藏雨水。在上个世纪末期,铜川市各级政府在国家有关部门的支持下,加大了移民搬迁资金支持力度。按照政策要求,在政府统一规划的前提下,搬迁移民必须先垫付一定比例的建房之筹资金。房屋建成验收后,由政府按户均补贴逐级汇总上报,经有关部门审核后,再拨付资金发放给农户。正是这一时间差一度时期难住了基层政府和并不富裕的农民,铜川市农村信用联社主动和政府部门联系,提出了运用信用社发放农户小额贷款的优惠政策,按政府应补金额贷给搬迁农民建房,补贴资金到位后首先归还信用社贷款的方法予以支持。方法提出后,很快得到了农户的欢迎和政府的支持。经过几年的摸索实践,这一贷款工具竟成了农村信用社新的贷款效益增长点,改善了居住环境的农户在感谢党和政府关心的同时,更加支持了农村信用社的各项工作。目前,铜川各级农村信用社已经把这一贷款方式列为农户小额贷款的主要内容。

据统计,到4月末,全市共有25家信用社向106个行政村、2666户农民发放贷款余额2355万元,不良贷款率仅为4.44%。真正实现了“信用社审慎经营,农户改善居住环境”。

1、信贷风险控制形式严峻,资产质量令人堪忧。农业银行铜川分行截至6月末,全行五级分类不良贷款余额6.7亿元,占比达54.8%,而按四级分类不良贷款余额已达7.82亿元,占比63.9%。四级不良大于五级不良1.1亿元,四级不良较年初增加1.4亿元,信贷风险控制形势依然十分严峻;工行铜川分行根据总行最新的贷款减值准备管理规定,需按照贷款质量情况足额保有呆账准备。财务重组后尽管不良贷款余额及占比大幅下降,但仍属全省较高的分行之一,而且贷款劣变和形态迁徙的压力较大,一旦贷款形态发生裂变或迁徙,则必须加大准备金的提取并直接影响到该行最终净利润目标的实现。

2、抑制产能过剩而引发的信贷风险必须高度警惕。根据国家发改委公布的资料,目前我国有钢铁、水泥、电解铝等11个行业存在着产能过剩现象,其中我市的水泥、煤炭、和电解铝等行业“榜上有名”,而这些行业又是铜川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对银行的依存度较高,行业风险与银行风险密切相关。具体来说,一是诱发潜在的信贷风险凸现。从统计数据来看,截止6月末,我市水泥、电解铝两行业的贷款余额为13.1亿元,其中,水泥行业贷款余额9.4亿元,电解铝行业贷款余额3.7亿元。两行业的贷款余额占全市贷款总额的25.5%,这些信贷资源集中度较高,压缩行业产能极易诱发信贷资产风险。二是行业贷款方式方面引发的.贷款风险。我市的水泥行业在银行的融资约80%是以担保贷款或抵押形式进行。企业在向银行借款时相互担保,或在集团公司内部相互担保,这些企业可能是同行业中的合作伙伴,也可能是处于产业链条中的不同位置,有着极高的相关性,甚至会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因此对整个行业进行产能压缩和结构调整时,企业之间很难起到担保作用。同时,企业在多家银行贷款时存在以同一资产作抵押的行为,重复抵押降低了抵押贷款保险值,银行债权难以落实。

3、赢利手段单一,中间业务产品创新能力弱。当前,银行业金融机构各项业务发展较快,也创造了比较好的效益,但对传统业务依赖性强、中间业务技术含量不高等问题比较突出。一是传统的利息收入和金融机构往来收入是仍主要的收入来源。截止6月末,这两项收入合计约占银行业金融机构全部收入的比重高达90%以上。由于利息收入受企业经营影响较大,而金融机构往来收入主要产生于系统内上存资金等低息资产,收入过度依赖于这两种方式,使得利润的增长缺乏后劲;二是现有的中间业务品种主要以低技术含量的结算、代理业务为主,在很大程度上成为各机构揽客户、争市场份额的手段,业务量大,收入低是直接的特征,而类似投资银行和财务顾问等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业务品种未开发和推广力度还比较小。

1、合理配置信贷资金,不断优化信贷结构,规避产能过剩可能出现的信贷风险。一是银行业金融机构应逐步建立和完善信贷风险预警控制体系,提高自身的风险识别能力,关注行业发展动向,建立市场信息预测体系,准确把握市场供求关系和产业变化趋势,实现贷款科学决策,形成灵活有效的信贷资源配置机制,加强防范行业信贷风险。二是应在产能过剩行业的结构调整中发挥信贷杠杆作用,支持企业的技术创新、结构调整和并购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和竞争力。

金融调研报告

金融体系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保障。没有现代农村金融体系,就很难发展现代农业。完善农村金融体系,改进“三农”金融服务,离不开制度性扶持政策。目前,我国农村金融体系亟待建立健全,应积极发挥税收作用,促进农村金融体系更快更好建设。

(一)关于农村信用社。

为配合进一步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改善农村金融服务,确保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工作积极稳妥地进行,经国务院批准,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下发了改革试点地区农村信用社税收政策。

1.从20__年1月1日起至20__年底,对参与试点的中西部地区农村信用社暂免征收企业所得税;其他试点地区农村信用社,按其应纳税额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

2.从20__年1月1日起,对改革试点地区农村信用社取得的金融保险业应税收入,按3%的'税率征收营业税。

(二)关于农业保险。

根据现行营业税法规规定,对农牧保险,即为种植业、养殖业、牧业种植和饲养的动植物提供保险的业务,免征营业税。

金融服务调研报告

而目前,由于农村金融的困境日益凸显,农村金融服务落后,已经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瓶颈”,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掣肘因素。因此,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强化“三农”金融服务,是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破解的难题。

一个健康、完整的金融体系对于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是不可缺少的。在新农村建设中金融投入是资金投入的主渠道。而现有金融体系在为农村服务中存在以下主要问题:

1、农村金融机构退位,服务功能弱化。由于农村经济货币程度较低,农村金融赖以生存的微观经济基础脆弱,正规金融因农村的比较弱势而选择“自我纠正”,国有商业银行大量退出农村市场,导致农村金融服务覆盖面下降,农村金融出现“空洞化”和边缘化。首先是政策性金融缺位。对农业发展银行实行“独立核算、自主保本经营、企业化管理”与其承担的农村政策性银行的职能存在一定的矛盾。农发行为我国目前唯一的政策性农业金融机构,业务范围太窄,主要负责粮棉油收购、储运等环节的资金提供,农业发展急需的其他贷款业务基本没有涉足,在粮食购销体制改革基本完成后又将面临业务严重萎缩的问题,没有真正起到支持农业开发的作用。其次,农业银行支农功能“边缘化”。随着农行商业化改革的深入,其“盈利性、流动性、安全性”的经营原则与农业生产的“高风险性、分散性、波动性、长期性”向背离,农业银行将农业资金从以农业为主转为以工商业并举,竞争视角从农村转向城市,使得贷款业务逐渐离“农”。再次,农村信用社支农有限。农村信用社在农村金融中占主导地位,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农村、农业、农民发展经济的资金需要,较好地支持了农村经济发展,但由于受自身经营规模和经营体制所限,其资金供给总量远远不能满足农村经济发展对资金的需求,存在“农信难为农”的严重问题。

2、信贷管理制度存在缺陷,农民很难取得贷款。为防范贷款风险,面对农村贷款规定较为苛刻的条件。大部分农民贷款因提供不出相应的质押、抵押及不动产等担保而与农贷失之交臂;另外,由于农村贷款期限、结构、金额等方面设计与农村资金需求特点不相适应。随着新农村建设的逐渐深入,农业走向产业化、现代化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对资金的需求量较大,周期长,而现实的贷款产品金额偏小,期限一般为1年,与农村经济发展需求信息不对称;此外,浮动贷款利率制度使农民承受能力严重受挫。实行浮动利率制度后,农村信用社在农村金融处于垄断地位,为追求利润最大化,对贷款一律实行上浮,在相当程度上加重了农户的利息负担。

3、农村金融服务环境较差,金融生态断裂。由于社会信用环境差,借款人信用观念淡薄,逃废银行债务的现象时有发生,制约了农村金融机构的信贷投入;农村信用体系尚不完善,金融机构考察其财务状况和信贷条件较为困难,同时贷款需求总体缺少有效的担保、抵押,使农业地区需求量大、亟须支持的大额农户、个体公商户贷款、民营企业贷款、小城镇建设贷款、水利建设贷款等难以形成需求。另外,农户信用信息数据库尚未建立,农户信用信息处于零散分布状况。

4、民间借贷缺乏规范,金融风险加大。民间借贷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农民贷款难的问题,但良莠不齐,同时,也加大了农民的负担和农村金融风险。由于对民间借贷缺乏有效的社会监督和正确引导,其风险、隐患日益凸现,由此引发的经济纠纷呈上升态势,间接殃及社会稳定;另外,民间借贷不规范,无借据、合同,缺乏担保,隐蔽性强,给不法分子可乘之机,坑蒙拐骗在所难免,甚至引发刑事案件;民间借贷利率一般高于同档次金融机构的贷款利率,风险集中,扰乱了正常的金融秩序。此外,影响金融宏观调控。民间借贷活动在高利率的吸引下,易诱发大量资金以现金形式流出金融机构,加大现金“体外循环”,造成金融信息失真,干扰央行对社会信贷总量的监测。民间借贷投向具有一定的趋利性、盲目性,资金流向与国家经济政策、产业政策不能配套,使国家宏观经济政策落实效果不佳。

5、农业保障体系存在许多障碍。农业保险机构运行障碍主要表现有:保险基金规模较小,政策性农业保险与商业性保险项目界定模糊,农业险种划分及其保费标准正在探索中,理赔及风险补偿机制建立滞后,贴农、为农保险制度不完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组织规模偏小,经营行为不规范;担保机构与协作银行关系不顺,行业自律以及监管不到位,风险及补赔机制尚不健全。

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要求下,现行农村金融体系需要积极地进行变革和创新,适应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广大农户、乡村企业多样化、多层次金融需求特点,积极构建以合作金融为主体,政策性金融、商业金融和非正规金融有机结合的功能完善、分工合理、产权明晰、监管有力、适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需要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形成有效支持新农村建设的金融合力。

1、构筑促进新农村建设的金融生态环境。要建立起政府主导、横向联动和金融服务“三位一体”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建设机制,并构建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状况综合评价体系,加强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评价和监测,对农村金融生态环境进行量化考核,并不断健全金融生态环境法律基础,优化农村金融生态的外部生存环境。首先,加强农村信用体系建设。良好的信用环境是一种无形资产,能够最大限度地节约融资成本,更好地促进经济的发展。政府和金融机构应健全信用文化,广泛开展诚信宣传,强化农户诚信教育,培育农户的信用道德和信用精神,提高农户的信用素质。政府采用补助的形式开展对农村劳动力的文化素质和职业技能培训,强化新型农民整体素质。另外,深化农村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明晰产权关系,完善内部治理制度,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

使企业真正成为合格的农村市场主体。尽快建设和健全企业和个人的诚信系统,加快诚信立法,实现银行、政府、执法部门间的社会信用信息数据互连互通,提高社会信用信息的共享程度。运用法律、制度、行政和经济手段,健全信息披露制度,规范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资信评估等诚信机构,提升其公信力。建立农村信用的激励和惩戒机制,完善企业市场竞争和退出的公平环境,创造农村金融生态良性发展的诚信环境。其次,转换地方政府职能。政府部门要发挥主导作用。政府要加强对创建金融生态环境工作的领导和协调,指定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整体规划、目标、任务以及切实可行的办法和措施。切实转换服务理念,强化农村服务意识,严格依法行政,提高政务质量和效率。结合当地农村经济金融状况,加快支农金融相关的制度建设,并保证规章制度的完善性、适用性和可操作性,以有效保护农村投资者、存款者的合法权利。再次,加大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与支持力度。财政是农村金融生态建设和新农村建设的一个重要支撑。构筑促进新农村建设的金融生态环境需要以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为前提,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改善从根本上来说取决于农业产业环境,投资环境和农村经济的运行质量。加强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建设,满足农村金融日益多样化的需求,是构建和谐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客观要求。农村金融生态比城市金融生态相对脆弱,因此,需要加强国家财政与政策性金融对周期长、资金需求大的项目支持力度。同时,需要积极探索工业反哺农业,促进新农村经济发展的可行途径与制度设计。

2、加快法律制定,为农村金融创造一个良好的制度环境。农村金融立法应循序渐进,平稳推进。应重点制定农业投资法、农村合作金融法和农业保险法等专门法律,为农村金融体系的运行创造一个良好的制度环境。使之有能力和动力进行金融制度创新。首先,制定农业投资法。制定农业投资法,使国家对农业的投入法律化,通过立法规定中央、地方、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对农业的投资比例及相应的责任。另外,农业投资法在法律上要规定对农业贷款实行优惠利率,中央银行对农业银行的再贷款利率和再贴现利率应低于城市的商业银行,以调整其级差收益。同时,建立农业信贷国家财政补贴制,以补偿因低息贷款而造成的损失,走农村金融“以农养农,国家保护”的路子。此外,农业银行在完成上交存款准备金后,多存可以多贷,但必须明确年度农业信贷的结构比例和投入时期。其次,制定农村合作金融法。尽快制定农村合作金融法及配套的法规,给农村合作金融以应有的法律保护。

在农村合作金融法律中,要对农村合作金融组织的产权组织形式、融资渠道、经营机制、管理模式、运营规则、职能作用等做出明确规定。根据农村发展的实际,在资金、利率、税收等政策方面给予农村合作金融组织以优惠政策,并用法律形式予以规范。在立法中应对农村合作金融组织的性质、经营目标、经营业务、权利义务、与政府的关系等内容做出规定。这样既可以为农村合作金融组织的改革和发展提供法律的依据、规范和保障,又可以规范农村合作金融市场,为农村合作金融的健康发展奠定良好的法律基础。再次,制定农业保险法。加快农业保险的立法,从法律上明确政府、保险人与被保险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从政策和财政上予以支持,建立起确保农业持续发展和农村长期稳定的保障机制。在农业保险法中,要明确农业保险的实施范围和实施方式。扩大农业保险的实施范围,农业保险应包括农作物的耕种、收获后储藏、加工及其运输的保险,农业生产过程中所使用财产的保险,从事农业生产的人身保险及各种手工艺和家庭产品的保险等。另外,要明确政府在农业保险中应发挥的作用。进行保费补贴,根据农业保险发展的需要和我国财力,规定保费补贴的参考比率;进行费用补贴,借鉴发达国家发展农业保险的成功经验,由政府对农业保险的经营费用进行补贴。实行某些优惠政策,对农业保险公司及其分支机构经营的政策性农业保险业务免税,对其经营的商业保险业务则降低税率,对商业保险公司经营的政策性农业保险业务也实行免税;对农业保险的投保人提供贷款担保或对向投保者提供低息农业贷款的金融机构给予利息补贴。另外,要逐步建立多种形式的农业保险组织制度体系。根据我国农业保险发展的实际需要,农业保险的组织形式应多样化,包括政策性农业保险公司、地方性农业保险公司、商业性保险公司、农业保险合作组织等。

金融服务调研报告

当前,在新的形势下,农村金融市场面临外资银行、民营投资机构和邮政储蓄银行的竞争,随着新的金融格局的形成,竞争将越来越激烈。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只有不断深化经营体制改革,增强为三农服务的功能,提高服务水平,才能促进城乡经济协调发展。最近,笔者就发挥农村中小金融机构的主力军作用,更好地为三农发展提供金融服务方面,进行了实地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截至20xx年,全县农村信用社提供农业贷款xxxxx万元,其中农户贷款xxxxx万元,涉及农户xxxxx家,占贷款总额的xxxxx%。以上数据说明,农户贷款占比低,对三农经济的支持力度亟待加强。全县银行业金融各项贷款xxxxx万元,其中农业贷款万元,农业贷款占比xxxxx%。真正支持农村农户的贷款占比为xxxxx%。农村信用社服务品种单一,信贷服务缺乏创新,资产抵押登记收费过高,贷款方式有待简化,同时,农村信用社对农村中小企业贷款支持乏力。

(一)发展失调,整个金融服务体系没有真正建立。

从现有农村现有中小金融机构发展情况来看,表现极不平衡。银行机构发展较为迅速,保险机构发展相对滞后,证券机构整体发展缓慢,典当机构、信托机构发展严重不足,融资担保体系建设不充分。为中低端客户服务的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力量薄弱,县域经济发展缺乏强有力的金融支持。这些机构失调的现状,成为三农经济大发展的束缚与阻碍。

(二)渠道狭窄,投融资体系没有培育起来。

得到投融资体系的支持,是农村中小企业在市场上竞争壮大的基本金融需求。在开创多渠道投融资方式、引进与设立风险投资公司、设立小额贷款机构与村镇银行、完善中小企业融资担保体系、规范与探索民间金融和互助融资、完善企业投融资体系等方面有所不足,融资难问题依然成为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瓶颈。而目前,农村现有中小金融机构没有很好体现投融资的调节作用。

(三)不讲信用,金融生态环境不理想。

一些贷户欠贷不还,甚至有意思赖着不还。有的地方政府行政干预信用社放贷,造成不良贷款的潜在风险。社会失信惩戒机制不健全,金融债权诉讼存在执行难现象,金融司法环境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担保体系不完善,产权制度亟待完善,产权需进一步明晰;信用评级、信用奖惩、信用文化不够健全。

(四)自身限制,农村金融机构形不成良性发展。

现阶段,农民收入水平不高,乡镇企业闲置资金有限,导致一部分农信社资本规模较小。同时,具有大额资金的存款客户或出于更好的合作关系,或出于更便利和全面的服务,偏向选择农业银行这样的大型银行,甚至是村镇银行等金融机构,客观上制约了农信社存款的增长。此外,农信社虽然已经大部分实现了省内异地存取和跨行服务,但暂时还无法做到全国范围的异地存取和跨行服务,这也成为很多客户放弃选择农信社服务的重要因素。

(一)抓住历史机遇,创新经营理念。

目前,国家对农村中小金融机构的改革给予了极大的关注,新的改革试点方案陆续出台,可以说农村中小金融机构进行创新的宽松空间正在形成,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应抓住有利时机,尽快在经营环境和市场前景上创新整体经营理念,抢抓机遇,讲求成本,以效益最大化为目标,把金融创新提升到增强农村中小金融机构竞争力和生命力的重要地位。因此,农村中小金融机构一定要创新经营理念,改进服务方式,完善服务功能,真正把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办成农民的银行,切实提高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服务水平;一切从实际出发,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办事;在帮助县域经济实现腾飞、增加社会效益的同时,管控好信贷风险,实现农村商业银行自身效益,达到社农双赢。在信贷支农上,要从支持传统农业向支持大农业转变,努力去发现、培育、开创新的支农平台;从支持传统农民向支持现代农民转变,合理引导农民现代化思想观念,摆脱传统劣习;从支持传统农村向支持新农村转变,不断更新观念,坚持与时俱进。重点支持农业产业化、农村城镇化和农民现代化,大力推进农村中小金融机构支农工作。

(二)拓宽融资渠道,完善投融资体系。

首先,拓展银行融资产品。通过买卖贷款、信贷资产证券化等方式,加强信贷资产运作,调整信贷资产结构。其次,发展多层次的资本市场,探索建立股权交易市场,为企业搭建股权交易平台,促进股权流动、优化资源配置。扶持股权投资机构的设立和发展,引导产业资本及风险投资基金进入投融资领域。第三、发挥保险资金融通功能。积极引导保险企业在强化管理和内部控制的基础上,加强宣传,培育市民保险意识,努力挖掘保险市场潜力,继续完善原有险种,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水平。特别是以参与设立产业发展基金、投资入股等多种形式支持重点项目、高新技术产业和基础设施建设。

(三)深化体制改革,建立产权制度。

农村中小金融机构的管理交由省级政府负责后,其产权关系应严格按照政企分开和谁出资、谁拥有的原则,实行一级法人管理,进一步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同时,根据股权结构多样化、投资主体多元化的实际,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可按照合作制的原则,组建农村合作银行,有条件的地区可以进行股份制改造,成立农村商业银行,对暂不具备条件的地区,可以比照股份制的原则和做法,实行股份合作制;对股份制改造有困难而又适合搞合作制的,也可以进一步完善合作制。通过深化改革,使农村中小金融机构真正成为自我约束、自我发展、自负盈亏、自担风险的独立的市场主体,发挥其在新农村建设中的生力军的作用和重要的参与者的发展定位。

(四)加强风险防范,优化金融环境。

继续推进农村信用社改革,切实加强央行专项票据兑付后续监测考核,加强监管,确保低风险运营。转变工作作风,深入一线明查暗访贷款户对信贷员的意见,定期召开行风监督员会议,发放民意测评表,征求意见,加大客户的监督力度,防范贷款风险。其次,开展以风险管理为主题的扫雷工程,将资产管理、制度执行、队伍建设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实行监控,把业务操作和经营中可能引发的风险和经济案件的网点,作为可能爆炸的雷区,并对雷区进行限期扫雷,将风险防范关口前移。

金融调研报告

调研时间:2016年7月10日----8月10日一、调研单位概况。

我在暑假招商银行黄石港支行进行了为期一个月调研,黄石港支行位于湖北省黄石市黄石港区市内。

招商银行1987年成立于中国改革开放的最前沿——深圳蛇口,是中国境内第一家完全由企业法人持股的股份制商业银行,也是国家从体制外推动银行业改革的第一家试点银行。

成立29年来,招商银行坚持“因您而变”的经营理念,从一家只有1亿元资本金、1家营业网点、30余名员工的小银行起步,发展成为沪港两地上市的国内第六大商业银行,在英国《银行家》2015年“全球1000家大银行”榜单中位列第28位,在《财富》杂志2015年世界500强榜单中列第235位。截至2015年末,招行分支机构逾1700家,在中国大陆的120余个城市设立了服务网点,拥有5家海外分行和3家境外代表处,员工超过7万人。此外,招行还在境内全资拥有招银金融租赁有限公司,控股招商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持有招商信诺人寿保险有限公司50%股权、招联消费金融公司50%股权;在香港全资控股永隆银行有限公司和招银国际金融有限公司,是一家拥有商业银行、金融租赁、基金管理、人寿保险、境外投行等金融牌照的银行集团。

招商银行诞生以来,开创了中国银行业的数十个第一:创新推出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境内第一个基于客户号管理的借记卡——“一卡通”,首个真正意义上的网上银行——“一网通”,第一张国际标准双币信用卡,首个面向高端客户的理财产品——“金葵花理财”,并在境内银行业率先推出了离岸业务、买方信贷、国内信用证业务、企业年金业务、现金管理业务、银关通业务、公司理财与网上承兑汇票业务等等。近年来,招行又确立了“内建平台、外接流量、流量经营”的互联网金融发展策略,率先推出闪电贷、刷脸取款、“一闪通”支付等创新服务,按照“手机优先”战略,迭代创新手机银行和掌上生活app,抢占移动互联网时代新高地。多年来,招商银行品牌形象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相当一部分业务领域已成为国内商业银行的标杆,连续多年获得境内外权威媒体评选的“中国最佳零售银行”“中国最佳私人银行”“中国最佳现金管理银行”等殊荣。

近年来,顺应新常态下中国经济金融发展形势,招商银行依托自身优势和经营特色,确立了以“轻型银行”为目标、以“一体两翼”为定位的战略体系,经营特色更加鲜明。2015年,招商银行以位居国内银行业第六的规模,实现了许多“轻资本”的战略新兴业务与国有大行比肩的业绩,包括零售利润占比、信用卡、私人银行客户和规模、资产管理规模、资产托管规模,以及金融市场业务、海外业务收入占比等等,走出了一条轻型银行的差异化发展之路,引起市场广泛关注。2015年招行的经营表现得到了市场和投资者的广泛认可,全年a股股价累计涨幅、市净率均排名上市银行第一,获评“中国最受投资者尊重的百家上市公司”第一名。

未来几年,招商银行将坚持“一体两翼”战略定位,专注聚焦,走轻型银行发展道路,努力布局互联网金融,实现数字化思维与能力全面领先,努力把我行打造成为“创新驱动、零售领先、特色鲜明的中国最佳商业银行”。

二、调研的目的见习,即认识实习是国际金融专业专科。

教学。

计划中的一个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其目的是使在校学生在接触社会和金融业务工作过程中了解和掌握银行、证券、保险、期货等金融部门有关专业知识和操作实务,了解现行金融法规、制度对金融工作者的要求,印证、巩固和提高已经学过的金融方面的有关内容,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学生在金融业务实践中调查研究、观察、分析、解决实际金融问题的综合能力,学会收集整理信息资料,为将来的继续学习、论文写作、创业和就业打下良好基础。通过实习,还应使学生了解目前国内金融市场的实际操作技术、手段、方法和程序,提高学生对金融事业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金融专业,回报社会的思想。

此次调研,一方面能巩固和应用我所学的专业知识,增加对金融银行业的兴趣,另一方面也能为我今后进入这一行业打下一定的认知基础。

其次,让我认识和了解到银行业现有的格局和招商银行的相对竞争优势:管理水平和客户服务水平。好的管理水平可以提高行内整体运行效率和反应速度,减少运营成本,是一个优秀企业必备的素质。好的客户服务水平能让银行在客户群体保持好的印象,做到稳定和吸收客源的作用。

三、

调研主要内容或经过。

如本次调研工作我主要调研招商银行银行的盈利能力、资本结构、股利的分配等等。

(1)招商银行银行的盈利能力。

经调研,我发现招商银行银行的主营收入仍来自于存贷利差。据今年上半年统计:

(2)招商银行的资本结构。

资本充足率2016/6/302016/3/31。

13.9493.0035资产负债比率93.1521从数据看很不错。

(3)招商银行的股利分配。

经调研,招商银行的股利分配方式是现金股利和股票股利。四、前景展望。

当前国内外形势错综复杂,全球经济、贸易和投资发展未见好转,国内主要经济指标不甚乐观,经济发展中出现了一系列突出的新现象、新情况、新问题。

对银行业而言,不良隐患的继续释放、有效信贷需求的持续疲软、资产荒导致的优质资产组织难题、日趋严重的监管压力等,都为商业银行的经营发展带来较大挑战。但也有一系列积极因素成为化解经营压力的重要契机:以市政府有望通过更有力的财政政策,加大基建投资力度,以弥补民间投资的不足,稳定经济增长:而是直接融资快速发展,特别是在注册制改革推进、资产证券化扩容,多层次资本市场加速形成的背景下,围绕上市公司的各类股权融资大行其道:三十在经济增速放缓、市场波动的环境下,国内消费金融呈现出巨大的发展潜力和良好的的发展条件,居民部门加大杠杆大有可为;四是市场主体加速洗牌,兼并收购迎来高潮,随着产业的集聚整合一大批优质企业正脱颖而出;五是发展小微企业和小企业这两小业务的外部形势发生了有利变化,加上市场“双创“热情高涨,两小业务迎来新的时间窗口。

相关范文推荐

    实用挖桩洞安全协议书(案例15篇)

    青春是一个充满挑战和机遇的时代,我们要勇敢面对各种困难。青春需要我们如何面对人生的选择和抉择?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提供的青春励志,让我们一起追寻梦想的轨迹。

    实用服务客户心得体会及感悟(模板16篇)

    教学反思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之一。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学习心得范文,供大家参考学习。第一段:引言(150字)作为一个服务行业的从业者,我深刻体会到了服务对

    专业前台接待的岗位职责和要求大全(13篇)

    梦想是人们追求成就和幸福的源头之一。实现梦想需要不断学习和积累知识,提升自己的能力和素质。接下来,让我们一同来看看一些梦想实现的成功案例吧。2、做好关于客人资料

    最新研究生数学建模论文格式(案例13篇)

    编辑是一种对文字、图片、视频等媒体进行整合、修缮和调整的工作。编辑要细心检查文章中的语法和拼写错误。以下是编辑部为大家准备的一些优秀的文章欣赏,希望能给大家带来

    实用区域环创培训心得体会(案例16篇)

    实习心得使我们能够以更加客观的角度审视自己,在总结中发现不足、积累经验,为今后的发展打下坚实基础。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的一些实习心得分享,希望能对正在经历实

    2023年土地使用权补偿协议书大全(14篇)

    诚信是一面镜子,它能够反映出一个人的品格和人格。建立正确的价值观,摒弃欺骗、虚假和不诚信的行为,坚持诚实守信的原则。以下是小编精选的一些关于诚信的文章,希望能给

    2023年外贸工作经验总结范文(19篇)

    教师总结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和提升的重要手段之一。以下是一些同学参加军训的总结,希望能对大家的军训经历有所启示。共青团工作要发挥全体团员的整体力量,讲求团队精神,

    2023年不参加军训申请书(汇总16篇)

    申请书可以通过举例、数据或事实来使其更加有说服力和可信度。请注意,范文仅供参考,不可直接照搬,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修改。员工姓名:

    专业归零报告编写(案例14篇)

    通过整改报告,我们可以及时发现和解决工作中的问题,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报告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学习。今天是实习的第一天,是见各自实习老师的日

    优秀安全生产工作会议记录范文(12篇)

    感恩是一种修养,能够让我们更加懂得感恩他人的帮助和付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感恩故事,我们应该如何把它们分享出来?感恩的名人名言:聆听那些智者们对待感恩的独特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