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讲话稿>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及反思 锐角和钝角教学设计及课后反思(优秀5篇)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及反思 锐角和钝角教学设计及课后反思(优秀5篇)

时间: 作者:文轩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及反思 锐角和钝角教学设计及课后反思(优秀5篇)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写教案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教案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及反思篇一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37~39页。

教学目标:

1.让学生能在直角的基础上辨认锐角和钝角,能用自己的语言准确地描述锐角和钝角的特征。

2.经历观察、比较、操作等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践能力、分析能力和抽象能力,进一步建立空间观念,丰富学生的形象思维。

3.会用相关的工具画出直角、锐角和钝角,通过看、说、折、画、拼、评价等多种形式的活动,学会与他人合作和交流,学会提出问题并运用一定的策略解决问题,初步形成评价意识,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

4.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建立自信心;通过生活情境的创设,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重难点:能辨认锐角和钝角;能正确区分锐角、钝角和直角的特征。

教学准备:

1.教具准备:cai课件,三角板。

2.学具准备:练习纸、三角板、活动角、小棒、粘纸等。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课件出示:小精灵和上海杨浦大桥的画面)

小精灵:小朋友,还认识我吗?我是你们的好朋友聪聪,今天我要带大家去游览上海的杨浦大桥,听说每根斜拉的钢索和中间制成的柱子之间的角度可有讲究了,是许多工程师智慧的结晶啊!

师:原来造大桥还要用到这么多有关角的知识,你能找出桥上的角吗?

二、探索新知

1.感知角。

学生指角,教师用鼠标点击相同的地方,抽象出角的形状。

师:小朋友观察得可真仔细,这些角都是由什么组成的?

生:角是由一个顶点和两条边组成的。

师:在找出的角中,有没有我们学过的角?请说出它的名字。

生:1号、3号角我们学过,是直角。

师:他们说得对吗?用什么方法能证明它们是不是直角?

学生(七嘴八舌):让我们用三角板上的直角比一比就知道了。

课件演示比角,发现有的和三角板上的直角完全重合,有的不能重合。

师强调:用三角尺上的直角帮助判断时顶点要重合,一条直角边重合,再看另一条直角边。

2.给“角”分类。

师:那现在你们能对这六个角进行分类吗?

生:能!

同桌交流,教师巡视,对有困难的学生进行指导。

分法一:分成两类,1号和3号放在一起,因为它们都是直角;2号、4号、5号、6号在一起,因为它们都不是直角。

教师评价:这一组是根据是不是直角来分的,挺有道理的。

分法二:分成三类,1号和3号放在一起,因为它们都是直角;4号、6号,放在一起,因为它们都比直角小;2号、5号放在一起,因为它们都比直角大。

生:比直角大的角叫钝角,比直角小的角叫锐角。

师:你为什么取这个名字?

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回答。

(学生取得名字有道理,要表示认同,如果能直接说出钝角和锐角,要表扬,这位小朋友懂得可真多,看得出已经认真预习过了,说明很会主动学习。)

3.找生活中的角。

学生每说一处角,教师鼠标点击相应的地方抽象出角的形状。

师:你能说出这个角的名称吗?(直角、钝角、锐角)

师:不但游乐项目中有角,在我们的周围、我们的身上也有许多角,看谁是生活中的有心人,找到的角最多!

学生找生活中的锐角、直角、钝角。

4.创造角。

a.动手操作

生:应该。

师:做礼物时,要求小组合作,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拿出纸袋里的学具或尺子,用不同的方法创造一个直角、一个钝角、一个锐角,比一比哪一组的方法又多又好!

课件出示制作要求:小组合作,用不同的方法创造一个锐角、一个直角、一个钝角。

课件播放轻快音乐,学生动手操作,师巡视并指导。

b.反馈欣赏

师:老师刚才巡视时发现同学们都很爱动脑筋,咱们班心灵手巧的孩子还可真多呢,现在就让咱们来欣赏各小组完成的礼物吧!

展示学生作品:

师:介绍一下你们组用什么学具创造了什么角?

第一类:做角,用棒搭角,做活动角

第二类:折角,用纸折角

第三类:拼角,用三角板拼角。

5.画角。

师:通过刚才的动手操作,老师发现同学们已经会用不同的方法展示这三种角了,那你能动手画这三种角吗?请小朋友分别画一个锐角、一个直角、一个钝角。

学生动手画角。

展示学生画的角,并请学生介绍锐角和钝角的画法。

师:现在老师给你们1分钟的时间,画锐角和钝角,并写上它们的名字。画得快的小朋友可以多画几个。比一比,看谁画得又多又好。

反馈,展示画得既好又快的学生的作品。

6.数角。

师:老师刚才也和大家一起画角,你能数一数,有几个角吗?

a.学生独立数角。

b.请一名学生演示数角的过程。

三、联系实际,应用概念

活动:小小画家。

课件出示当“小小画家”,设计要求:请同桌合作一个人做动作,另一个人画角来表示这个动作,把练习纸上不完整的人物补充完整,边画边和小伙伴交流,用了哪些角。

四、全课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新的收获,又产生了什么新的疑问?把它们记录下来,放进成长袋里。

原创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及反思篇二

作为新手的我自接到此次磨课执教任务那天开始到现在,心情一直没能平静。首先是感觉自己没有能力胜任,毕竟自己年轻没有教学经验,其次是为能得到这次锻炼机会而感到非常荣幸。接到任务后首先感到迷茫:一是课题的选择,二是教学目标的确定。后来在组长的帮助下确定了执教课题和教学目标。我选择的是二年级《我是什么》这一课,开始我先看了有关教参上这一课的设计,还上网搜索了这一课是否有其他好的参考。可是网上可查找的较好的资料甚少。如果按教参上的教案设计去上这一课,又缺乏新意,何况这是对远程研修后的一次汇报课,得有自己的突破才行。以下是我对本节课的实践反思:

《我是什么》是一篇科学短文,以第一人称“我“的叙述方式,并结合谜语的形式,图文并茂地向学生展示了水的不同形态和对人的利弊关系。本课的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会认11个生字,会写3个字。知道汽、云、雨、雹子、雪等自然现象都是水变化形成的……2、技能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情感目标:引导学生爱护水资源,保护水资源。

本堂课特点:

1、上课开始,我以生动形象的教学语言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

2、此节课教学,识字、写字、朗读是重点。我重视识字的巩固,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识记方法识记生字。比如:碰,学生说:一块石头砸到了“亚”的头上起了两个包就是“碰”。稼:“禾”找到家了就是“稼”。灾:家着火了就是“灾”。学生说的比较形象,便于识记。这种识字方法学生喜欢。写字教学,首先引导学生说“冲、池、黑”三个字写时需要提醒其他同学哪些地方,然后范写,最后学生描红。学习课文的同时,我采用多种形式指导朗读。指名读,小组内接读,自由读,集体读,比赛读、举手学生齐读、挑战读等形式进行朗读。通过朗读,既帮助学生理解了课文内容,又注重了抓课文的重点语言。课文第二段写水珠用落,雹子用打,雪用飘,学生说出了不同的感受。这样,使学生正确使用了动词,又体会它们的不同形态。

本堂课的不足:

1、说识字方法环节和朗读环节学生积极性非常高,教学环节欠紧凑,所以拖堂了。

2、时间上前松后紧,有几张张幻灯片没能展示.

3、个别平时回答问题很积极的学生这节课回答问题不积极。

分析原因:

1、备学生方面做的不够好。

2、教师语言不够精炼。

3、有这么多老师听课有些学生紧张。

作为这次磨课的执教者,我收获颇多,原来要准备一堂令人满意的课是多么的不容易。尤其所教学科并不是自己的专业,加上今年包班,能静下心来好好备课的时间少之又少,期间同组老师们给了我许多帮助,还是集体的力量大,感谢这个集体让我在专业的道路上快速成长。在这里特别感谢赵老师对我的帮助!

总的来说,我很幸运,这一次的提炼可能相当于别人几年的教学。最关键的是抓准教学目标,课堂中的核心是为了让所有学生学有所获。一切的设计都应以学生为中心。

叶澜教授指出:“教师写一辈子教案成不了名师,但写三年反思就可能成为名师。”可见反思对教师教学的促进作用。作为年轻教师的我正在教学的路上探索。

[小学二年级上册人教新课标版《我是什么》教学反思(人教新课标二年级下册)]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及反思篇三

1、听算练习

24÷3=8÷4=10÷2=27÷3=18÷6=

12÷2=15÷5=36÷6=20÷4=30÷5=

2、把下面的口诀补充完整

()七二十八()九五十四()八五十六

()八四十()八二十四()九七十二

3、计算下面各题,并说一说是怎样求商的?

24÷6=想()六二十四

32÷4=想四()三十二

二、新课

三、解决问题,掌握求商方法

(1)每行挂几面?

观察例1主题图,同学们可以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有56面小旗,挂成8行,平均每行挂几面?

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56÷8)

你是怎样想出商的?(除数是8,想8的口诀七八五十六,所以56除以8等于7.)

如果把56面小旗挂成7行,平均每行挂几面?怎样解答?(56÷7=8)

比较56÷8=756÷7=8,你有什么发现?

(商和除数交换了位置,用的是同一句口诀七八五十六求商)

(2)每组几颗星星?

出示主题图中第二组的同学们给我们提供了什么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同学们做了49颗五角星,平均分给7个小组,每个小组分几颗?

这个问题怎样解决?(49÷7=7,除数是7,想7的口诀七七四十九,商是7)

(3)能摆几行?

出示主题图中第三组的同学们给我们提供了什么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同学们带来了27个心形气球,每9个摆一行,可以摆几行?

同学们独立解决这个问题。(27÷9=3,除数是9,想9的口诀三九二十七,商是3.)

(4)小结,揭题

1、算法:除数是几,就想几的乘法口??

2、用到了7、8、9的乘法口诀,板书课题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

(5)试一试

课本39页做一做第一题,看谁算的又对又快。

回忆计算过程,大家总结算法。

三、巩固练习,熟练掌握

帮小猴子摘桃

分为男生组和女生组,各组出9名同学,一人一题,直接写出得数,哪组算的又对又快,这组就可以帮小猴先摘到桃。

两组学生比赛,算完核对结果。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及反思篇四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分角色朗读课文,领会文中三位小朋友画风的方法,学习他们互相启发,相互学习,敢于创新的精神。

3、使学生懂得要善于观察生活,遇到问题要开动脑筋想办法。

教学重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领会文中三位小朋友画风的方法。

教学难点:使学生们懂得要善于观察生活,遇到问题要开动脑筋想办法,学习他们互相启发,相互学习,敢于创新的精神。

过程:

一、复习引入:

上一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这课书的生字词,老师检查一下同学们掌握得怎样。

1、齐读生词。

2、指名读生词。

二、感悟课文内容。

“宋涛、陈丹、赵小艺在一起画画。他们在洁白的纸上画了房子、太阳、大树,陈丹还在树上画了几只小鸟。”这时候,宋涛给大家出了一个难题。出了一个什么难题?他们是怎样解决的?同学们各自用自己最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在课文里找出答案,用横线画下来,读一读。

1、学生自由读课文。

2、检查自读情况。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及反思篇五

儿歌对于幼儿来说,简洁明朗,极易上口,好学又好记。但是,要让孩子充分理解儿歌的含义,做到既能背颂又能讲解,那么,单凭你教一句讲一句,孩子念一句是不行的,这太抽象了。况且,这种简单机械的教学方法,很可能让孩子觉得枯燥乏味而达不到预期效果。即使当时能背,过后也可能因为理解模糊而很快遗忘。所以,强迫记忆对于孩子来说是极不合适的。

针对以上问题,我想了许多,儿歌是抽象的,又是形象的,我能不能将它变得更直接、更形象呢?于是我想到了图画、想到了游戏。正好,我要教一首关于下雪的儿歌,名叫《下雪天,像过节》。课前,我准备了许多小雪花,又大肆渲染地画了冬天下雪图。我把画用报纸藏起来,以制造悬念。上课了,孩子们象小鸟样地飞进教室,对黑板上挂报纸后面的画好奇极了,一个个瞪大眼睛伸长脖子,好想立刻知道那后面的秘密。孩子最喜爱的莫过于游戏!看着他们的神态我心里可高兴了,表面上却装得一副若无其事的样子。眼见孩子们一个个静静地坐在位子上等我揭开秘密,我却左顾右盼,拿出我事先准备好的小雪花,请他们和我一起玩下雪的'游戏,看着雪花从我的手中悠悠荡荡地飘落于地,孩子们惊喜异常,纷纷效仿。霎时间,教室里雪花飘飘,满教室的兴高采烈。我逮住机会,大声宣布我今天要教的儿歌名字《下雪天,像过节》,我趁热打铁,转身揭下黑板上的报纸,哇塞!孩子们惊呼出声:“老师,这画好美!”“老师,这画里的汽车上盖上了雪花”。“老师,这画里的房子也盖上了雪花……”于是我即兴进行提问:“盖了厚厚一层雪的汽车像我们过节时吃的什么?”“像面包,像蛋糕……”孩子们兴奋地讲述着,高扬小手举得高高的,我请他说,他的回答可真是直达点子:“老师,盖了雪的树枝像我们吃的薯条。”多形象的比喻啊。

讲完了画里的意境,然后很有感情地朗诵了一遍儿歌,看着孩子们一副神往的样子,我开始指着画面教儿歌。没想到,这首在孩子们来说显得有些长的儿歌,我仅教了两遍,孩子们就能跟着我大声地朗诵了。我试着让孩子们自己朗诵,居然全体通过!我又请了几个孩子讲讲儿歌的意思,没想到个个都能讲出来,而且,还很有感情!

一节课下来,我惊喜之余颇有几分欣慰。这小小的尝试却取得了这样大的成功,可见游戏在整个幼儿教育过程中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当然,千篇一律的教学方法也是不可行的。在教学中,我们应该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而灵活选用教学方法,这样,你总会有意外的惊喜和收获。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