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演讲稿>最新文学社团活动方案 当前幼儿文学欣赏教育的误区(模板5篇)

最新文学社团活动方案 当前幼儿文学欣赏教育的误区(模板5篇)

时间: 作者:薇儿 最新文学社团活动方案 当前幼儿文学欣赏教育的误区(模板5篇)

方案在解决问题、实现目标、提高组织协调性和执行力以及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可行性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怎样写方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方案应该怎么制定呢?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方案应该怎么去写,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文学社团活动方案篇一

王爽(吉林省长春幼儿师范学校)

摘要:幼儿的文学教育应该借鉴一些文学创作的新理念,加强文学和教育的相互融合。主要阐述了幼儿文学教育的新理念,包括幼儿文学的教育坚持人性化的目标、增强幼儿文学教育的互动性、加强幼儿文学教育的整合性以及加强幼儿文学教育学法的研究。

文学社团活动方案篇二

幼儿时期的教育对幼儿的成长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抓好幼儿文学教育也成了教育部门研究的重点,目前很多人对于幼儿文学教育还比较模糊,存在一定的误区,本文主要讲述的就是新理念的幼儿文学教育。

一、幼儿文学的教育坚持人性化的目标

幼儿的文学教育中最重要的就是语言教育,以往的幼儿教学大多注重的是语言形式方面的教育,忽视了语言的灵魂。在幼儿时期就应该让幼儿明白语言的本质到底是什么,明白什么是人性化的语言,我们的心灵可以通过语言变得更加纯净,并且通过语言表达敞开心扉。幼儿的文学教育就是将语言和心灵巧妙地结合。幼儿的文学作品能够深深地打动人心,这些作品追求的是纯净的精神世界,在作品中真实地展现世界上的人和物,并且能够在幼儿文学作品中感受幼儿纯洁的内心世界,同时教给幼儿一种对待生活的态度。幼儿文学最深入人心的就是人性化的语言,成人在阅读幼儿文学时也应该和幼儿一起敞开心扉,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幼儿文学教育人性化的目标。幼儿文学的教育对幼儿的影响并不会马上看到效果,应该追求的是对幼儿成长长远的影响。让幼儿感受到阅读的快乐,这种影响可能会深入幼儿的内心。幼儿文学教育既要激发幼儿对阅读的兴趣也要保护好这种兴趣。幼儿可以根据那些优秀的文学作品感悟到生命的意义以及生活的真谛,这种思想的形成会一直伴随着幼儿的一生。幼儿的文学教育一般都是家长或者教师把文学作品讲给幼儿听,成人的讲解过程也直接会影响幼儿的感悟。幼儿文学教育的基本目标应该是通过借鉴幼儿文学的作品,深入了解幼儿的内心世界,并且把幼儿文学教育当成是一次愉快的旅程。

二、增强幼儿文学教育的互动性

以往的幼儿文学教育注重的是文本中心论,教师或者家长决定了文本输出的意义,幼儿只是负责接收这种信息,这种教育模式,让幼儿只能被动地接受教师传递的信息,以文字的形式感悟文学作品,并没有加入图文相结合的形式,而且大部分的幼儿文学教育都是通过成人阅读传递给幼儿,这就导致了教师对阅读本质的误解。目前,有部分幼儿文学作品以图画的方式展示给幼儿,这就大大增加了幼儿对阅读的参与性。阅读的过程是幼儿对图片的理解,这一过程在幼儿文学教育中非常重要。阅读图画书的过程也是成人和幼儿沟通的过程,幼儿看图,成人看文字,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看到的图片理解文学作品的内涵,再加上成人从旁叙述,更加深入地了解了幼儿文学作品的内容。在阅读的过程中,()成人和幼儿的思想角度不同,面对同一个故事,会有截然不同的感悟,这也促进了幼儿和家长或者教师之间感情的交流。在交流的过程中幼儿也能够获取多方面的感悟,形成一种互动式的阅读方法。不断提高幼儿的认知能力,也会使幼儿更加深入地理解幼儿文学作品的精华。同时,在幼儿阅读出现障碍时成人及时进行正确的引导,加强幼儿与成人之间的沟通,更好地了解幼儿的心理活动。

三、加强幼儿文学教育的整合性

对幼儿的文学教育应该加强对文学内容的整合性。幼儿通过文学作品逐步开始了解世界,幼儿的文学作品包罗万象,包含了各种信息。随着幼儿文学作品的不断更新,幼儿文学的题材多种多样,任何题材都可以通过幼儿文学展示出来,同时,同一个时代同一个话题不同的作家也会有不同的`感悟,这些内容都会通过幼儿文学教育传递到幼儿身上,充实了幼儿教育各个方面的课程。对于幼儿文学教育,教师或者家长可以将所有内容整合在一起,首先设定好一个主题,然后根据设定的主题选择合适的文学作品构建一个系统连贯的课程内容。这就避免了幼儿阅读思维的局限性,使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多彩。

四、加强幼儿文学教育学法的研究

以往的幼儿文学教育最注重的是教法的研究,但是它的前提是幼儿的读写能力并不是自己生成的而是由成人教会的。后来随着读者反应理论以及读写萌发理论不断盛行,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也发生了巨大的逆转。教师更加注重的应该是幼儿的表达和阅读的能力,不再是一味地教,而是通过幼儿阅读能力的提升自然而然带动起读和写的能力。幼儿通过自主学习和阅读在文学作品中创造自己的语言,就会更加深入地理解文学作品。通过文学作品的阅读,能更好地激发幼儿读和写的能力。读者反应理论以及读写萌发理论为幼儿文学教育提供了有效的理论依据,幼儿的文学教育应该加强对幼儿阅读发展的研究。传统的幼儿文学教育在选择文学作品时通常采用年龄段进行划分,依据的是幼儿认知发展的理论,但是这并不代表幼儿阅读文学作品的能力。而幼儿文学教育的新理念注重学法的研究,注重以幼儿作为教育的主体,加强对幼儿阅读反应以及阅读发展的研究。

总之,幼儿文学能够引导幼儿认识世界,幼儿文学的内容也是丰富多彩的,幼儿文学教育有利于幼儿在成长过程中形成一种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幼儿的文学教育对幼儿今后的成长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徐丽玲。文学魅力的展现:幼儿文学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初探[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02)。

[2]肖育林。试论幼儿文学的美学特征[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09)。

[3]许央儿。幽默文学作品对幼儿人格培养的影响[j].早期教育:教师版,(06)。

[4]陈英。如何通过文学作品培养幼儿“爱劳动者、爱劳动”的情感初探[j].中华女子学院学报,(05)。

文学社团活动方案篇三

(一)美术教育

在教育家黄全愈的著作《素质教育在美国》中看到这样一件事情:在中国幼儿园的美术课堂上,外教史密斯小姐让孩子画出一幅名为“节日快乐”的图画。画很快就画好了,史密斯小姐被看见的情景惊呆了,孩子们的画都画了一棵跟教室墙上的圣诞树一模一样的圣诞树。那是学校为了表示友好,专门为她贴上去的。她拿了一张不透明的纸把墙上的圣诞树遮了起来,继续让孩子们画。可是这些画画小天才们却你望我,我望你,不知道从哪下手。

孩子只是纯粹地模仿,离开了样本就无法下笔,儿童只是被动地跟着书本和老师的思路走,造成没有个性,只有共性的毫无创造性的作品。

我们的孩子们总体上求同性、保守性比较强,而西方的孩子独立性、批判性、主体性、求新求异性和创造性比较强。

责任不在儿童而在教育者,他们从小就是按照家长、老师的步伐在走,他们的学习只是纯粹地模仿,是教育者教育观念落后,教育方法简单枯燥和一部分老师、家长急功近利的不良心理的影响,最终导致我国儿童创造力减弱,想象力枯萎的局面。黄全愈的儿子黄况况在6岁的时候就能把国画竹子摹仿得惟妙惟肖,连精通中国国画的外国教授都以为是大师的杰作。这些现象无一不说明我国儿童的绘画思维已经被成人的观念所占领,成人正是利用儿童善于摹仿的特点,有意无意地教给他们一种思维定式,这恰恰成了抑制儿童创造力的紧箍咒。而这种沿袭了几十年的教育观念已经在大多数家长、老师的头脑中根深蒂固。这种观念造成了“传授儿童套路、先画哪里再画哪里的条条框框”的禁锢的教育模式。许多发达国家的教育早就抛弃了这种落后的单纯以灌输为主的观念和模式,他们善于引导儿童用自己的眼光和能力去创造他们心中的世界。这就是西方孩子为什么会在一幅画完成后问老师:“好不好?”而中国的孩子问的却是:“像不像?”的根本原因,也是儿童艺术创造可持续发展的致命伤。

(二)音乐舞蹈教育

在《中澳幼儿艺术教育的.比较研究》中指出:我国幼儿艺术教育的实践中长期以来重视音乐、舞蹈基本技能的训练,忽视对艺术的感受力、表现力的培养。比如,音乐教育中,仅仅只是几个简单的舞蹈动作,片面强调技能的训练,而不去调动幼儿的情感生活积累,使他们积极主动地、愉悦地体验音乐艺术和舞蹈艺术。忽视审美能力的培养会走入机械学习的窄胡同,与幼儿艺术教育的主要目标——发展幼儿对美的感受力、表现力、创造力背道而驰了。

在美国学校音乐教育的众多的模式中,奥尔夫教学法、达尔克罗斯教学法占有主导地位。奥尔夫教学法的实质是通过节奏让儿童以此来创造他们自己的音乐。该教法不要求学生对一首歌曲或一个舞蹈去进行不折不扣的模仿,而是要求师生一起共同进行创造性的活动,共同来形成一些新的东西。达尔克罗斯教学法是一种以发展儿童的音乐能力及创造性为目的的教学法。在体态律动的课上,学生以身体作为一种“乐器”,学生通过走、跑、跳自行创造表现与他们所听到的音乐相应的动作,每个人根据自己的理解做出相应的动作。这就最大限度地发展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而在我国的幼儿音乐舞蹈教育中,我们过于偏重于音乐舞蹈艺术使命,追求“成品”的灌输,致使老师看不到幼儿在进行音乐舞蹈活动中的创造性潜力。我们总是刻意地追求一个乐句、一个动作的标准,单纯地重视表现技能和艺术活动的结果。在活动过程中教师只注意到应锻炼幼儿什么技能,没意识到要发展幼儿什么能力、形成什么态度,获得什么情感。结果是幼儿不主动,教师也感到音乐舞蹈活动难领导,导致在幼儿园每学期的教学计划中只要有唱歌及舞蹈内容就行了,儿童的音乐品质没有得到相应的提高。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搜索文档

文学社团活动方案篇四

文学艺术教育理论认为:“文学艺术教育是以文学为媒介培养人的艺术能力和艺术境界的自由有序的活动。也就是说,文学艺术教育是通过文学欣赏品评和文学创作来陶冶情操、塑造人性的教育活动。”[1]其主要手段是在文学欣赏品评和文学创作的过程中启迪人的思想,规范人的道德,开发人的智力,发展人的心理功能、培养人的审美能力。幼儿文学艺术教育包括初步的文学艺术知识与技能、文学欣赏、文学创作等几方面的内容,其中,文学欣赏教育是幼儿文学艺术教育的重要方面。然而,幼儿的审美教育一直以来就是一个单薄环节,而文学欣赏教育又是其中更单薄、甚至是被冷落的一个领域。

目前幼儿园里运用文学作品进行教学活动的机会很多,但文学作品主要是作为实现其他智能目标的载体而存在的。大家比较重视智能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培养,关注的是结果,有的甚至把文学艺术教育等同于文学知识和技能的教学,把儿童对文学知识技能的掌握当作是幼儿文学教育的直接目标和唯一任务。这使得我们的文学艺术教育实际上变成了文学知识的传授和训练过程,儿童缺少参与艺术、体验艺术并获得审美愉悦的机会。文学欣赏教育在整个文学教育中成了可有可无的一块,对儿童文学艺术感受和欣赏能力的培养,至多是一种点缀,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另一方面,即使一些老师认识到了文学欣赏教育在整个艺术教育中的地位,认识到了文学欣赏教育对儿童的文学素养和人性发展的重要性,也往往因为缺乏幼儿文学欣赏的理论指导,没有欣赏经验等主客观原因而无法开展有效的活动。当然,也有一局部教师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尝试,积累了一些方法和经验,使一局部儿童得到文学艺术教育,并在艺术素养的多方面获得提高。但是,就是在这些有限的文学艺术欣赏教育活动中,也存在不少的误区。

一、无视幼儿的欣赏主体地位

幼儿的特殊性决定了幼儿文学的欣赏主体有两个层次:作为传达中介的成人和幼儿。但很多成人却没有幼儿是幼儿文学欣赏主体的自觉意识,把幼儿当成被动的知识接受者,无视幼儿的欣赏主体地位。典型的说法是:“幼儿是一张纯洁的白纸,可以任意图画”。(幼儿可不是毫无生命力的白纸,他们先天的艺术审美倾向和特殊的感受力使他们几乎都是天然的艺术鉴赏家。)于是在当前的学前教育中,研究如何教要比研究幼儿如何学重视得多。出现了重视单向灌输,轻视相互作用的误区。一般情况总是教师选择一个现成的活动设计去施教,让幼儿被动地感知、理解、记忆作品,试图让幼儿懂得作品主题的社会意义是很多教师要达到的主要教学目标,然后是重复教给幼儿的词语……,一环一环地教下去,其目的就是要以最快的速度让幼儿理解和记忆,整个过程始终把幼儿置于被动地位。

老师所提的问题,都有整齐的答案预备给小朋友们,或者要求小朋友们用作品中的语言来回答。忽视引导幼儿对审美对象的整体形象和细节进行主动感知,教师也不太考虑或者观察在活动中幼儿的哪些已有经验得到调动?每位儿童会运用哪些经验去填补作品的空间,参与作品形象的再发明?忽略了幼儿作为欣赏主体在欣赏文学作品时,他们的想像和思维十分活跃,情感参与也十分积极。尤其在欣赏记叙性文学作品时,幼儿很容易把作品和自身的经验联系起来进行想像和联想,并进一步加工和再发明,为作品增添新形象。经常不自觉地将原本十分活跃的“生命运动”dd文学欣赏活动引向枯燥无味的“说教”中。可能在单向的灌输中,儿童能学会毫无生命气息的复述,被动的朗诵或者扮演,但那不是发明,可很多教师还自得其乐地认为自身达到了预期的目的。因而,幼儿的欣赏主体地位被教师的主体地位深深覆盖了,幼儿作为主体应该有的发明性丝毫没有发挥出来,审美能力的培养更无从说起。

接受美学认为人与文本是一种互为主体、互相解释、互相沟通的关系。作品作为主体发明活动的终点同时又是接受主体欣赏活动的起点,作品沟通了发明主体和接受主体这两个主体世界,欣赏主体是创作主体始终要考虑的决定因素,也是二者对话话语方式的决定者。因而从实质上说,文学欣赏是主体间的对话,是读者和作者之间的心灵交流、情感沟通活动。幼儿文学作品是创作者将自身对美的多种认识和理解熔铸到幼儿文学作品中,以此来提升幼儿的各种能力,培养美感,陶冶情操。从目的上说是成人作者对幼儿生长的关爱和扶持,理论上讲是作者隐身在作品的人物形象中与读者进行交流,因为任何文学作品实际总有一个潜在的作者存在于文本之中,借助那些生动活泼的形象与欣赏者(不论成人还是幼儿读者)交流,让自身的思想、观念、看法在潜移默化中流入幼儿心田。托尔斯泰说:“艺术是这样的一项人类活动!一个人用某种外在的标志有意识地把自身体验过的感情传达给他人,而他人为这些感情所感染,也体验到这些感情。”[2]确实,文学创作的作者和读者在情感向度上总是很和谐地融洽在一起,读者通过作品体会作者的情感,爱其所爱,恨其所恨,通过作品来体验另一种生命状态,将有限的人生放到无限的文学环境中去多样化地体会。而且读者作为欣赏的主体,还有自身的能动性,经常结合自身的经历和情感宣泄方式来自主演义、发挥作品的内涵,使文学作品的审美价值处于不时的发现和延展之中,充溢不定的魅力。[3]没有丰富的情感内涵,文学作品很难成为文学作品;没有情感体验,鉴赏主体也难以走进文学艺术的奇妙境界。

幼儿文学所反映的内容,对于成人来说是对童年的美好回忆、追溯,已经遥远而模糊的幼年生活再现对于成人来说是一种新体验。而对幼儿来说就绝对是生命和情感的体验,因为幼儿有限的活动空间和弱小的身体,使其生命活动受到极大限制,这与其活跃的想像力、强烈的好奇心与求知欲极不相称,幼儿文学正好弥补了这些缺乏,让幼儿在文学的广阔天地中充分体验各种生活游戏、生命运动,满足它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释放被压抑的各种情感。古今中外的优秀儿童文学作品汇集起来全方位地为儿童的生长提供着各式各样的体验,为儿童成为社会化的人虚拟了一个五彩的生长空间。

另外,幼儿对幼儿文学作品的欣赏也并非一种线性因果关系的链式反应,而是能动地对审美对象进行再发明的过程。是欣赏者和特定作品互相促进、互相b透和互相吸引的活动,是读者与作者间的对话,是主体间的心灵交流。幼儿读者虽然不能准确地将自身欣赏的这种深度和广度理论地表述出来,但是在实际的文学欣赏活动中是能体会到的,他们经常喜欢反复听一个故事,甚至讲述者有微小的变化都瞒不过他们,就是因为他们在每次的听赏中都有新发现、新理解,丰富的想像力使他们很容易就把自身融入到作品中与人物形象幻化一体去游戏、探险,上天入地,无所不能。而生活经验的不时丰富使其听故事时有不同的参与感受,作品自身在他们每次的听赏过程中都被重新演绎了一次,创作了一次!幼儿文学欣赏应该还真正的主体地位给幼儿,让他们徘徊在文学的广阔时空中体会自由创作的快乐。

二、轻视幼儿审美感知力的培养

审美感知不同于一般感知的是:一般感知所获得的是符合客观实际规范的同类物体或者个别现象的映象,达到认知或者使用目的而感到满足,情感满足不能在映象中得到表示。而审美感知是人脑对客体生命运动模式的主观感受和体验,所获得的映象不是地道的客观存在,而是经过体验、想像、理解后所发生的,与客体结构相联系、具有情意象征性的映象。

比如,幼儿看到图画故事里的图画,不是去感知色彩的色相、亮度和区别度,也不会去感知构图的原理,线条的粗细、质地和长短,而是看到图画整体的表情性、故事性。

文学欣赏的目的是培养小朋友们审美的眼睛、审美的耳朵和审美的心灵。但很多教师没有意识到这点,出现了重分析,轻综合,重一般感知,轻审美感知的误区。具体体现在:

一是有较多的道德训诫和实用性理解。人们希望能够从故事中找到解决实际问题的钥匙,把艺术教育当作德育和智育的辅助手段,较多地发掘文学作品中“真”和“善”的内涵,通过作品形象树立幼儿仿效的典范,促进一般智慧的发展,忽视幼儿欣赏美、发明美和其艺术智慧的发展,未能真正体现艺术教育的本体地位。通常做法是在欣赏故事之后要归纳主题,提问幼儿作品的道理为何?谁是学习的典范?更多地引导儿童进行无距离的感知。

文学是生活的典型化表示,与实际生活隔着“艺术创作”这层玻璃纸,幼儿文学为了适合幼儿的特殊性,更是充溢了神奇的幻想,披上了迷人的外衣,作家创作时想尽方法才为幼儿文学涂上的梦幻色彩,却被教学中分条缕析的方法淘洗得干干净净,变成笼统、枯燥甚至光秃秃的说教,文学的虚幻性被剔除掉,丧失了与实际的距离美,文学欣赏活动变成了政治道德教育课,文学成了政治、道德教训的唇舌。由此使文学的审美感知变成了一般感知,影响了儿童对美的发现、对感知对象情意表示性的发现和由此引起的愉悦感。

二是偏重对作品进行科学性的分析。选择文学作品时自觉不自觉地以是否科学作为重要规范,虽然也强调艺术性,但这并不是大家都明晰的概念,而且规范也是模糊的。在幼儿教育中,对儿童的知、情、意心理系统中“知”的发展比较重视,轻视“情”“意”的同步向前。其实,从儿童知、情、意心理系统的发展顺序来看,婴儿的情绪发展具有原初性(一些基本情绪是先天的),出生后分化非常迅速,婴幼儿的行为主要受情绪习惯支配而不是由理智所支配,他们的情绪极易受到感染或被激发,在文学教育中若能积极引导,很容易培养其健康的情感。但是在日常的教育活动中人们往往忽略情感的培养,即使有有限的情感培育,也比较重视实用性情感如道德感和理智感的培养(像日常交往中的友爱、亲热、同情心以和求知欲等等),而比较忽视艺术情感的虚构性、观赏性等对儿童审美情感的熏陶。

三、忽视幼儿审美情感的陶冶

审美情感是一种高级情感,由客体(包括艺术品)的审美艺术特征(符合美的规律)满足主体审美需要所发生的积极主观体验和精神上的满足。通俗地说,就是人们对审美对象进行审美后所得到的一种愉悦的体验。审美情感的培养在儿童的发展中有着重大作用。假如让儿童经常听到、看到、理解到许多美好的事物,而且去发明美好事物,就会使他们的精神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体验到许多高尚的情趣。一个人如何理解、感受、体验艺术作品和实际生活的中的美与丑、高尚与卑劣,善与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一个人的社会品行、思想境界,因此必需从小开始对儿童进行审美情感的培养和教育。这种教育的方式多种多样,文学欣赏是重要的方式之一。

培养幼儿的文学审美情感是文学审美活动的枢纽。文学欣赏活动中的审美情感更强调审美欣赏和审美发明过程中审美主体的情感体验、情感共鸣、情感识别和情感转移的动态过程。然而,我们的教学活动中很少注意审美情感的形成过程,却偏重于兴趣情感(态度情感)和内容情感(善行)等一般情感的培养,不能引导幼儿去关注美的形态结构的情感表示性,对客体形式的情感体验始终存在于背景中。因而当下的幼儿教育比较重视技艺的培养,有较多的功利性和实效性,对审美兴趣和审美情感的培养是不够的,出现了重发明,轻欣赏的误区。很多教师在组织文学教育时,从一开始就定位在德、智、体诸多方面的理性目标上:学某形象的品德,记忆某段、模仿此文编个儿歌或者故事,以为这就是发明性的表示,其实这是违反审美发明规律的。

[关于当前幼儿文学欣赏教育的误区]

文学社团活动方案篇五

我一直都比较畏惧理论的学习,甚至很多时候有意无意地会忽视理论学习的重要性。但是,经过近一年的文学理论课程学习,我取得了一些或深或浅的对文学理论的体悟。尽管对理论的畏惧依然存在,写的理论文章也漏洞百出,但是这其中一些关乎整个人生内质的文学还是在不经意中深深打动了我,让我明白,文学理论并非单纯地让人觉得枯燥,它的丰厚、智慧都是不可或缺的。文学是一辈子的事。

"文学是一辈子的事,是一辈子值得守卫和探索的事业,随时可以拿起,随时可以放下,最可贵的是,它是一个人人都可以做的梦。"这是我在一本杂志上看过的关于文学的一句话,当时我被它所震撼,也曾几次跟同学说过。而这学期的文学理论课,更是让我真切地感受到文学在生命里的流动。

这学期的文学理论老师给予了我们新的文学观,他对文学理论的认真严谨、对这份事业的尊重和热情一点一点地感染着我。在短暂的十几周的文学理论的学习里,我看到了来自一个智者一个坚守者一个平凡又伟大的师者的光辉。老师总是可以带我们走出课本理论知识的局囿,让我们在更多作品更多课本之外的或虚或实的世界里找寻到新的生机,新的对文学对人生的感悟。他总是会在百忙之中,不吝惜他的时间来为我们增加课堂学习的机会,这种奉献是他对文学事业融于血液的一种痴迷。我也在畏惧钦敬的缝隙中努力地想要让自己成为老师所说的"他可以教的学生",但是这个过程中,仍旧不可避免地出现同以前相似的那种对理论的疏远逃避,尽管它不再似以前那么单薄,可是每每提笔依旧深感无力。我知道自己需要的是什么,我是一只蜗牛,但我还是会在太阳升起前到达终点。

记得某节课上,老师说起加缪的一句话:"在一个突然丧失了光明和幻想的世界里,人的存在成为了一种不可避免的流放。"我们在成长的年月里,在应试教育的桎梏中在某种程度上沦为了考试的machine,我们很多人都在这种似乎已固定的模式下在已沉沦甚至习惯的制度下在夹缝中艰难地寻找着自由、寻找想象、寻找自身和世界无限的光明和希望,但我们很多时候还是像一摞纸张,轻易就能被风吹乱。所以这学期的课程教学改革是有突破传统的力量的,但是也注定是艰难的。老师在这条曲折的改革路上匍匐前进,我们能做的,就是尽自己的可能让这条路上的风景比昨天绚烂,这样课程教学改革才能绽放出花朵。

我们对文学理论的课程学习时间其实是相当短暂的,里面的很多理论、方法,我们也或许还无法做到把它真正地融入自己文学的血液之中,做到灵活熟悉地运用到实践中来。但是,对它的学习已经给我们带来了一种肉眼可见的可能,可能会更全面更细致更真切地了解一部文学作品,了解一种方法论了解其中人生可存在的千姿百态。这种可能来源于对文学的信仰。在课程的学习过程中,无论是中篇小说评价中体现的分析作品角度,还是对《朗读者》的剖析中体现的严谨的思维方法,或是每节课中老师言语表达里渗透的哲思都给我们一些启迪。虽然很多时候这些启示甚至是震撼在心底的滞留并不长久,可是我知道一些理念一些体悟已经有意识或无意识地进入我们心底了。

对于文学,这个宏大的话题,我印象深刻的是老师在课上的一句话:"一个学文学的人,应当让文学有骨骼。"文学源于生活,对生活的理解和升华即对文学最好的感悟。文学理论这门课程让我们的思维更加缜密,同时有了更深的对文学对人生的理解,即使现在我们在很多方面还是很薄弱,但是我相信我们都有共同的想要变得更好的愿望。今天比昨天好,就是希望。无论是文学理论这门课程,还是我们自身。

文学是一辈子的事。谢谢这门课程,谢谢老师带给我们的宝贵的关于文学、关于理论素养、关于人生的触动。我是蜗牛,但我愿意一步一步靠近文学的骨骼。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