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心得体会>最新新高考改革政策解读心得(模板15篇)

最新新高考改革政策解读心得(模板15篇)

时间: 作者:影墨 最新新高考改革政策解读心得(模板15篇)

写学习心得能够让我们更好地回顾学习过程,提高学习效果,同时也可以为他人提供一些有价值的经验和建议。接下来是一些教学反思的实践案例,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和启发。

广东省新高考改革政策解读50问

总体情况。

国家实施高考综合改革的背景和意义?

答:考试招生制度竖家基本教育制度。恢复高考40多年来,伴随着我国政治、经济及教育体制改革的步伐,高考招生制度不断改进完善,初步形成了相对完整的考试招生体系,为学生成长、国家选才、社会公平作出了历史性贡献,成功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基本符合中国国情的人才选拔道路。这一制度总体上符合国情,权威性、公平性社会认可,但也存在一些社会反映强烈的问题,主要是唯分数论影响学生全面发展,一考定终身使学生学习负担过重等现象。新一轮考试招生制度改革作为党中央确定的重大政治任务,是党中央、国务院直接领导和推动的重大改革。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简称《决定》),对考试招生制度改革作出了全面部署,提出探索招生和考试相对分离、学生考试多次选择、学校依法自主招生、专业机构组织实施、政府宏观管理、社会参与监督的运行机制,从根本上解决一考定终身的弊端。新一轮高考综合改革在学生选科方式、招生录取模式等方面进一步优化,扩大了学生的选择权,满足了学生的专业取向和兴趣爱好,有助于逐步打破单纯以考试分数评价学生的方式,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科学选拔人才、维护社会公平,构建更加公平公正、科学合理的高校考试招生制度。

《实施方案》是怎样出台的?

答: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对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作出全面部署。年9月,国务院下发了《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简称《实施意见》),并确定上海市、浙江省为首批高考综合改革试点省市,新一轮高考综合改革正式拉开帷幕。年,北京市、天津市、山东省、海南省启动第二批高考综合改革试点。国务院《实施意见》出台后,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把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并作为促进教育公平、深化教育改革的重要抓手进行全面部署。在省委、省政府坚强领导下,省教育厅组织专门力量,认真学习领会国务院《实施意见》精神,积极借鉴第一、二批高考综合改革试点省市成功经验,充分考虑我省原有高考模式、基础教育发展水平、高等教育和学科专业布局等因素,因地制宜制定我省高考综合改革实施方案。《实施方案》的研制,充分借鉴省外兄弟省市先进经验和做法,通过深入省内各地市广泛调研,召开2次高考改革专家咨询委员会全体会议进行充分论证,召开70多场由省直部门、高校、地市教育局和高中学校校长、教师代表、学生及家长代表分别参加的征求意见座谈会,发放1万多份调查问卷,历时2年多,数十易其稿,多次征求教育部意见后,形成《实施方案》,经省司法厅合法性审核通过,报省重大民生领域改革专项小组、省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省政府常务会、省委常委会会议审议通过,由省人民政府报教育部审核备案后,正式印发执行。

我省高考综合改革从哪一年开始实施?

答:根据教育部总体部署和安排,我省作为第三批启动高考综合改革的8省份之一,从年秋季入学的高中一年级学生开始实施。此前,我省已经就相关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正在有序推进。

我省高考综合改革的总体目标是什么?

答: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合理成才作为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统筹推进教学、考试、招生和管理的综合改革,着力增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形成全面发展的考试、综合考核的评价、更加公平的选拔,实现学生成长、国家选才和社会公平的有机统一,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选拔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从2018年秋季入学的高中一年级学生开始实施,到年基本形成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模式,初步构建起衔接沟通各级各类教育的人才成长“立交桥”,健全促进公平、科学选才、监督有力的高校考试招生管理体制机制。

我省高考综合改革主要内容包括哪些?

答:主要内容包括4个方面:一是完善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分合格性考试和选择性考试两种,坚持基础性,突出选择性,对两种考试的考试科目、考试内容、考试组织、考试对象、考试安排、成绩呈现等作了清晰具体的明确。二是健全规范普通高中学生五大方面的综合素质评价制度,建立科学的综合评价体系,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三是将普通高考分为夏季高考和春季高考两类,对两类高考的考试科目、考试安排、高考成绩构成、选择性考试科目选考要求、招生录取方式等作了明确。四是推进高职院校分类考试招生,建立更加符合高等职业教育培养规律和特点的人才选拔模式,促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

高考综合改革后相比现行高考制度,有哪些变化?

答:一是考试科目组合有变化。现行高考的考试招生分为文、理科两大类,科目设置为“3+文科综合或理科综合”。“3”为语文、数学、外语,数学分文、理科;文科综合包括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理科综合包括物理、化学、生物。高考综合改革后,不分文理科,科目设置实行“3+1+2”的组合方式。其中:“3”为全国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且数学不分文、理,“1”由考生在物理、历史2门科目中选择1门,“2”由考生在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学4门科目中选择2门。二是计分方式有变化。现行高考考生总成绩750分,语文、数学、外语3门各150分,“文科综合”/“理科综合”各300分,均是直接采用卷面分。高考综合改革后,考生总成绩750分,语文、数学、外语3门各150分,3门选择性考试科目各100分,其中,物理、历史2门直接使用卷面分,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学4门采用等级分。三是招生录取模式有变化。现行普通高考是由招生学校依据考生的高考总成绩择优录取考生。高考综合改革后,即2021年起夏季高考实行“两依据一参考”的招生录取模式,即由招生学校依据统一高考成绩和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科目成绩,参考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择优录取考生。四是投档录取模式有变化。现行高考的志愿设置是以一所学校为一个志愿单位,每所学校下可以填6个专业志愿和一个是否服从专业调剂选项。高考综合改革后,夏季高考招生按照“院校专业组”方式实行平行志愿投档,一所院校有若干个院校专业组,每一个院校专业组由若干个专业组成,同一个院校专业组内的所有专业的选考科目要求相同,志愿填报及投档以“院校专业组”为单位。

02。

全国统一高考。

全国统一考试科目有哪些?

答:自2021年起,6月份全国统一考试科目为语文、数学、外语3个学科,不分文理科。全国统一考试科目均由教育部考试中心统一命题。

统一高考什么时间进行?

答:语文、数学、外语考试全国统一在每年6月份高考时进行。我省外语科目选考英语语种的,考试分听说考试和笔试2次进行,听说考试安排在高三第二学期开学后进行,考1次;笔试安排在6月份全国统一高考期间进行,考1次,与现行考试方式一致,但听说考试的分值从15分提高到20分。

普通高校全国统一考试招生录取的考生总成绩是如何组成的?

答:考生总成绩由全国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3门科目成绩和考生选择的3门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即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学科课程标准中规定的等级性考试,下同)科目成绩组成,满分为750分。其中,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3门科目,每科满分均为150分,总分450分,各科均以卷面分计入考生总成绩。考生在物理、历史2门选择性考试科目中自主选择1门,满分为100分,以卷面分直接计入考生总成绩;在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学4门选择性考试科目中自主选择2门,每科满分均为100分,以等级分计入考生总成绩。

考生确定选考科目时,为什么要在物理或历史中选1门,在其余4门中选2门?

答:《实施方案》规定,考生在确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选择性考试科目时,应在物理和历史2门科目中选择1门,在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学4门科目中选择2门。这样设置的主要考虑:

一是体现高校人才培养需要。高校、普通高中和学科专家普遍认为,在高校人才培养中,物理是自然科学类专业的基础性学科,历史是人文社会科学类专业的基础性学科。高中阶段学习物理或历史科目是大学阶段学习自然科学类专业或人文社科类专业以及其他交叉学科专业的重要基础。因此,将这两个科目作为限选科目,有利于考生为进入大学开展专业学习奠定扎实基础,有利于高校相关专业对学生的培养。

二是符合我省普通高中教育教学实际。我省各地普通高中办学条件存在一定差异,将物理和历史作为考生限选的科目之一,可以与现有师资、教室等条件有效衔接,引导不同地区、中学的学生合理选择学习科目,科学规划学业生涯,为进入大学继续深造奠定坚实的专业基础。

三是有利于学生多样化成长发展。学生可从4门科目中选择2门参加选择考,理论上有12种组合。相比改革前文理分科的两种学科组合方式,不仅增加了学生的选择权,而且促进了文理交融,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学其所好、考其所长的原则,更加符合教育发展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为学生成长成才提供更多机会。同时,为了便于投档录取,高校在安排招生计划时,将分物理和历史两个类别分别编制;在录取时,也将按照选物理的考生和选历史的考生按两个序列分别排队录取。也就是说,同一名考生无法同时在物理和历史两个队列中排队录取,因此考生只能从物理和历史中选择1门参加选择考。

普通高考实施“3+1+2”模式和传统的文理分科有何区别?

答:“3+1+2”的模式和传统的文理分科有着本质上的区别。一是目标导向不同。“3+1+2”的模式既体现了物理、历史学科的基础性作用,突出了高校不同学科专业选才的要求,也更加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二是选择科目组合不同。“3+1+2”的模式,学生可根据个人爱好、兴趣、特长和拟报考学校及专业的招生要求以及高中学校的办学条件,在12种组合中自主选择,增大了考生的选择面。而传统文理分科仅有2种固定的组合供考生选择,其中,文科考生只能选择思想政治、历史、地理1种固定组合,理科考生只能选物理、化学、生物1种固定组合。三是考试内容不同。“3+1+2”的模式中,学生参加全国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3个科目考试时不分文理,所有考生的考试试卷完全一致。而传统文理分科的数学考试科目,试卷的内容和难度则是有区分的。

03。

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

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是什么?

答: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主要衡量学生达到国家规定学习要求的程度,是保障教育教学质量的一项重要制度。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分为合格性考试(简称合格考)和选择性考试(简称选择考)。合格考成绩是学生毕业和高中同等学力认定的主要依据,是高职院校春季招收高中毕业生的依据之一;选择考成绩计入普通高校统一考试招生录取的考生总成绩(简称考生总成绩)。

完善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制度的目的是什么?

答:一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引导学生认真学习每一门课程,避免严重偏科现象,全面提高综合素质。二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计入考生总成绩的选择考科目,学生可根据自身兴趣、志向、优势和高等学校招生要求以及普通高中办学条件,扬长避短选择。三是促进高中教育质量提升。通过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制度改革,引导高中落实课程方案,加强课程实施,提高办学质量。四是促进高校科学选才。高校可以针对专业人才培养需要,通过合理设置招生录取科目要求,提高选拔人才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合格考和选择考的区别是什么?

答:合格考和选择考的区别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考试目的不同。合格考是为了检验学生是否达到普通高中课程方案规定的基本学业要求的水平考试,主要侧重于“达标”,不强调区分功能;选择考是在“强化基础”的前提下,具有较好区分功能的水平考试。

二是考试科目不同。合格考覆跟家规定的所有学习科目。选择考为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学6门科目。

三是考试内容不同。考试内容以国家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和高校人才选拔要求为依据。合格考范围为各学科课程标准确定的必修内容。选择考范围为《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确定的必修和选择性必修内容。2018、年入学的高中一年级学生的选择考范围为《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各学科课程标准确定的必修和限定性选修内容。

四是考试时间和考试次数不同。语文、数学、英语3门合格考科目每年考1次,安排在1月开考;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学6门合格考科目每年考2次,分别安排在1月和6月开考。选择考科目每年考1次,安排在6月统一高考科目考试结束后开考。

五是考试成绩呈现方式和使用不同。合格考科目成绩以“合格/不合格”和等级(分数)呈现。合格考成绩不仅是学生毕业和高中同等学力认定的主要依据,还作为我省春季高考招生录取的依据之一。选择考成绩是夏季高考招生录取的依据之一,其中,物理、历史直接使用卷面分计入考生总成绩,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学4门以等级分计入考生总成绩。

合格考包括哪些科目?内容范围是什么?

答:合格考覆跟家规定的所有学习科目,包括语文、数学、外语、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学、信息技术、通用技术、艺术(或音乐、美术)、体育与健康。合格考内容范围为普通高中学科课程标准规定的必修内容。

合格考与选择考的考试对象有什么不同?

答:合格考:普通高中在校生均须参加,是学生毕业和高中同等学力认定的主要依据;选择考:如学生报名参加夏季高考,则必须按要求参加3门选择考科目考试。

合格考与选择考如何组织?时间如何安排?

答:语文、数学、英语、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学9门合格考科目,由省教育考试院统一组织实施,其中,语文、数学、英语3门合格考科目每年考1次,安排在1月开考;参加统一高考考生,可用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英语替代相应科目的合格考;非英语语种的外语科目合格考成绩可使用高考时对应语种的科目考试成绩。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学6门合格考科目每年考2次,安排在1月和6月开考。信息技术、通用技术、艺术(或音乐、美术)、体育与健康合格考科目由地市教育局统一组织实施。选择考由省统一命题、统一考试、统一组织阅卷、统一公布成绩。选择考从2021年开始实施,每年组织1次,时间安排在当年6月份全国统一高考科目考试结束后进行。

合格考成绩如何呈现和运用?

答:合格考成绩主要以“合格/不合格”和等级(分数)的方式呈现。合格考成绩是学生毕业和高中同等学力认定的主要依据,也是高职院校春季招收高中毕业生的依据之一。

选择考科目包括哪些?范围是什么?

答:选择考科目包括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和生物学6门科目。选择考范围为《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确定的必修和选择性必修内容。2018、2019年入学的高中一年级学生的选择考范围为《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各学科课程标准确定的必修和限定性选修内容。

选择考科目组合有哪些?

答:选择考科目理论上有12种组合,考生可根据自身兴趣、志向、优势和高等学校招生要求以及普通高中办学条件选择,具体组合如下:

考生如何确定选择考科目?

答:科学合理确定选择考科目主要是要结合自身兴趣特长和优势、高校招生专业选考科目要求和普通高中办学条件进行选择。一是考生可根据个人志向、兴趣爱好、自身优势等因素,按照对各科的喜好程度进行选择。二是考生要结合报考院校相关专业选考科目要求进行选择。三是考生可根据所在高中的办学条件、特色优势等进行选择。

选择考科目什么时候确定?

答:选择考科目由学生在高考报名时最终确定。高考报名前都可以更换所选择的科目,高考报名结束后不可以更改。但在实际操作时,建议慎重考虑。因为无论哪一学科的学习,随着内容难度的增加,都可能会遇到困难,这属于正常现象,关键是考生要结合自身的优势综合考虑,尽早确定,尽量避免更换学科。

选择考科目的成绩如何呈现和运用?

答:选择考科目中的物理、历史以卷面分直接计入考生总成绩;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学以等级分计入考生总成绩。选择考科目成绩当年有效。

为什么物理和历史按卷面分计入考生总成绩?

答:《实施方案》规定,夏季高考按照物理、历史科目,分别编制专业招生计划,分开划线、分开投档、分开录取。因此,选择物理(或历史)的考生将使用同一物理(或历史)试卷、考试群体相同,成绩具有可比性,可以使用卷面分计入考生总成绩。

为什么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学4门选择考科目的考试成绩要实行等级赋分?

答:由于考生选择了不同的科目,不同学科试题难度差异和报考相应学科的考生群体不同,选考科目的卷面分不具有可比性。如,考生甲选考思想政治,考生乙选考化学,两人都考了80分,考生甲排在所有选考思想政治考生的第100位,考生乙排在所有选考化学考生的第1000位。若简单将他们各科成绩相加计入考生总成绩并进行比较,既不科学也不公平。因此,需要将不同科目的卷面分按照等级赋分方法换算为等级分(转换后考生在选考科目中成绩排序不变),以解决选考科目的卷面分不具有可比性的问题。

等级赋分的规则及优点分别是什么?

答:我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科目每科卷面分为100分。等级分计算以30分作为等级分的赋分起点,满分值为100分,1分1档。将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学每门选择性考试科目考生的卷面分从高到低划分为a、b、c、d、e共5个等级,各等级的人数比例分别约为17%、33%、33%、15%和2%。将a至e等级内的考生卷面成绩,依照等比例法则,分别换算到100~83、82~71、70~59、58~41和40~30五个分数区间,得到每个考生的等级分。等级赋分的优点是:一是能够较好解决选择性考试科目之间分数不可比、学生选考科目分数不能直接相加参加高校招生录取的问题;二是各等级的人数比例依据我省往届考生的实际状况划定,符合广东省情;三是能够确保考生每门选考科目成绩排位顺序不变;四是能够最大限度保证考生的成绩具有良好的区分度,满足高校人才选拔需要。

2018、2019级与级高一年级学生的合格考与选择考的考试内容有什么不同?

答:考试内容以国家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和高校人才选拔要求—17—为依据。2018、2019级与2020级高一年级学生的合格考范围均为各学科课程标准确定的必修内容。2018、2019级高一年级学生的选择考范围为《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各学科课程标准确定的必修和限定性选修内容。2020级高一年级学生的选择考范围为《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确定的必修和选择性必修内容。

04。

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定。

为什么要健全规范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

答: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是对学生全面发展状况的观察、记录、分析,是发现和培育学生良好个性的重要手段,是深入推进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制度。实施综合素质评价,有利于促进学校和教师把握学生成长规律,确立正确的教育质量观、发展观和评价观,切实转变人才培养模式;有利于促进评价方式改革,转变以考试成绩为唯一标准评价学生的做法,为高校科学选才提供重要参考;有利于促进学生认识自我、评价自我、规划人生,积极主动地多样化健康发展;有利于社会和家庭形成正确的育人观,为基础教育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综合素质评价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答:综合素质评价内容分为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艺术素养和社会实践五个方面,主要反映学生成长过程中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情况和个性特长,注重考察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等。

通过哪些方式记录学生综合素质发展情况?

答: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主要采取写实记录、自我陈述和教师评语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通过广东省教育厅统一管理的省中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信息管理平台如实客观记录。评价程序为:普通高中学校成立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委员会,开展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指导师生客观记录成长过程,整理遴选具有代表性的重要活动记录和典型事实材料,并对整理遴选出的资料在校内进行公示,经公示确认无异议的统一导入省的信息管理平台,形成学生综合素质档案。

综合素质档案材料如何应用?

答:一是作为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指引。高中学校利用综合素质档案材料,分析把握学生成长过程,全面优化课程建设,引导学生发现自我、做好自我成长规划,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成长。二是作为高校招生录取的重要参考。高校按照教育部规定,根据本校办学特色和人才培养要求,制定科学规范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结果使用办法,把评价结果作为招生录取的重要参考。三是作为普通高中办学质量评估的重要内容。各级教育部门把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结果作为评价学校办学水平的重要内容,并作为普通高中学生毕业的重要参考。

如何确保高中学生综合素质档案材料真实可信?

答:一是强化管理。建立健全材料公示制度、抽查制度、申诉与复议制度、诚信责任追究制度,对弄虚作假者按国家有关规定给予严肃处理,确保综合素质材料真实可靠。二是客观记录。综合素质评价是学生成长过程中典型事实的真实记录,以事实材料为佐证,有据可查。三诗开透明。用于招生使用的活动记录和事实材料必须进行公示,经公示无异议后统一导入信息管理平台。

05。

普通高校统一招生录取(夏季高考)。

录取方式有什么变化?

答:从2021年起,普通本科高校招生主要安排在夏季进行,夏季高考依据统一高考成绩和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科目成绩、参考综合素质评价进行录取,以“院校专业组”方式实行平行志愿投档,即按照物理、历史科目,分别编制专业招生计划,分开划线、分开投档、分开录取。

招生录取志愿设置有什么变化?

答:高考综合改革后,普通高考招生录取志愿设置将主要采用“院校专业组”的组合方式,实行平行志愿投档录取。具体志愿填报方式和投档录取模式于2021年公布。

什么是“院校专业组”的志愿组合方式?

答:院校专业组就是将一所院校选考科目要求相同的若干个专业合成一个组,每个组内可包含数量不等的专业,一所院校可设置多个“院校专业组”,以“院校专业组”为单位进行投档录取。以a大学为例,有20个招生专业,现行高考只有1个院校代码,只是文、理科分开。按新高考方案a大学首先是按照物理—20—和历史分开,假如要求选考历史的有8个专业,选考物理的有12个专业,分开之后,再根据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学4门选考科目要求来组合,选考科目要求相同的为1个组。如8个历史专业中有3个专业要求选考科目为历史+政治,另外5个专业要求选考科目为历史+地理,那么8个选考历史的专业就有2个院校专业组,以此类推,假如12个选考物理的专业分成3个院校专业组,那么a大学20个招生专业就一共分成5个院校专业组,就是等于a大学是有5个院校志愿单位,提供5个院校代码供考生选择填报。

“院校专业组”的志愿填报有何优势?

答:自2021年起,夏季高考采用“院校专业组”的志愿填报和招生录取方式,与现在有所不同。以a大学为例,假设有20个招生专业,现在的高考模式录取方式是a大学就是1个院校志愿单位,提供1个院校代码,当你填报了a大学且达到了分数线,你就可以进入到a大学,在a大学里面你还可以填6个专业及1个是否服从专业调剂选项。改革后,实行院校专业组,如果a大学20个招生专业分成了5个院校专业组,就是有5个院校志愿单位,有5个代码供考生填报,录取时,a大学就有5个分数线,不像现在1个院校只有1个分数线。由上可知,“院校专业组”意味着考生可以按照自己的兴趣特长,优先从专业角度选择高校并填报志愿。与现在志愿填报和录取方式相比,主要优势是扩大学生选择权,提高志愿满意度和满足率。

高校招生专业对选考科目有何要求?

答:在广东招生的普通本科高校要根据人才培养对学生学科专业基础的需要,分专业组在物理、历史2门选择性考试科目中提出1门科目要求,在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学4门选择性考试科目中再提出不超过2门科目要求,提前向社会公布。同一院校专业组内各专业的科目要求须相同。考生的选择性考试科目,须符合拟报考院校专业组对应的科目要求。如某高校的某专业在物理、历史2门中要求为“物理”,另外2门科目不限,则表示考生在3门选择性考试科目中只要选考物理、其他2门任选都可报考该专业。省招生办将汇总各招生高校提供的选考科目要求后,及时发布,供考生参考。

高校招生计划如何编制?

答:高校按照教育部选考科目要求指引公布本校招生专业的选考科目要求。编制计划时,按照物理、历史科目,分别编制专业招生计划,对选考科目的要求将明确到每一个招生专业中。如果某一专业既可按物理,也可按历史招生,那么也须分开编制招生计划。

06。

高职院校分类考试招生(春季高考)。

为何实施高职院校分类考试招生?

答:职业教育是与普通教育不同的类型教育。根据国家职业教育改革的要求,我省实施高职院校分类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将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输送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通过整合、—22—完善我省现行的高等职业教育的考试招生办法,逐步建立多元评价、多元录取的综合评价体系,增强高职院校和学生相互选择的多样性,提高学生专业技术技能水平,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培养、输送更多高水平技能型人才。

高职院校分类考试招生如何实施?

答:我省将高职院校考试招生与普通本科高校考试招生相对分开,主要安排在春季进行,实行“文化素质+职业技能”评价方式。

一是普通高中毕业生报考高职院校。文化素质成绩采用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语文、数学、英语科目成绩,逐步增加合格性考试科目要求,职业技能采用职业适应性测试成绩。报考高职院校除体育、艺术类专业外的其他专业,职业适应性测试采用高职院校自主命题测试或实行网上联合测试方式,安排在每年春季进行;报考高职院校体育类、艺术类专业,职业适应性测试成绩直接采用高三第一学期的专业术科全省统一考试成绩。

二是中职学校(含技工学校,下同)毕业生报考高职院校。参加文化基础与职业技能相结合的测试。文化基础重点考查中职学校学生公共基础知识,安排在每年1月进行;职业技能包括专业基础理论和专业基本技能,可由专业技能课程证书、国家职业资格证书、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等体现,也可由学校组织测试,作为录取的资格或依据。我们将继续完善现行的“3+专业技能课程证书”统一考试考核办法,其中“3”为语文、数学、英语3个科目,由省教育考试院统一组织实施,同时,逐步增加“专业技能课程证书”测试种类,对应更多的招生录取专业。需要说明的是,目前部分应用型本科高校的部分本科专业招收中职学校毕业生,也采用“3+专业技能课程证书”的考核评价方式。我们还将逐步建立健全中职学校学业水平考试制度和综合素质评价制度。条件成熟后高职院校和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应用型本科专业招收中职学校毕业生依据中职学校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和职业技能测试成绩,参考综合素质评价录取。

三是初中毕业生报考高职院校。实施中高职贯通三二分段、五年一贯制招生,逐步采用“文化素质+职业素养”的办法。“文化素质”逐步采用由地市统一组织的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职业素养”由高职院校根据考生报考专业的要求进行测试,其成绩作为录取的资格或依据,结合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择优录取。

高职院校为什么要实行“文化素质+职业技能”的评价方式?

答:高职院校实行“文化素质+职业技能”的评价方式,更加突出了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的目标中注重专业技能的导向。高职院校人才选拔模式有其自身特点,要求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并重,将学生的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同时作为重点进行考核评价,有利于应用型、技能型人才选拔和培养,有利于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转变,形成鲜明的职业教育特色。

07。

高中教育教学。

高考综合改革是否会增加学生负担?

答:高考综合改革后,总体上会有效减轻学生负担。一是改革后实行春季高考和夏季高考,且相对分离。春季高考以专科为主,本科为辅;夏季高考以本科为主,专科为辅,这样部分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和报考,参加春季高考并被高职院校录取后可不参加夏季高考,从而减轻学生集中夏季高考备考的课业负担和考试压力。二是改革后计入高考录取的科目数量和考试次数没有增加,还是6门科目,一次考试。三是实行“3+1+2”选考组合后,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和高校招生要求自主选择,赋予学生更大的选择权,学生可以扬长避短,减压聚力,减少被动学习。

为什么要实施选课走班?

答:实施普通高中选课走班教学是普通高中人才培养的必然要求,是适应高考综合改革的举措之一,是一项旨在尊重学生个性差异、扩大学生学习自主选择权、满足不同潜质学生学习需要的重要举措,是因材施教、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发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教学方式改革。

如何开展选课走班教学?

答:一是严格执行国家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开齐开足必修课程,创造条件开好选择性必修课程,积极开发精品选修课程,努力满足学生学习需要。学校不得为了增加选择性考试科目的课时而挤占其他非选择性考试科目的课时。二是着力加强队伍建设。通过“县管校聘”、教师区域走校、培养双学科复合型教师、购买服务、返聘优秀退休教师等多种措施,缓解教师结构性缺编压力。加强教师培训,加大对富余学科教师的转岗培训。三是着力改善办学条件。通过新改扩建部分高中、严格执行招生计划等措施,消除普通高中大班额。加强智慧校园建设,充分运用信息技术,逐步实现选课、排课、管理、评价等管理活动智能化。四是着力加强选课指导。建立学生发展指导中心,加强与学生家长的沟通交流,指导学生合理选课,减少选课的盲目性和功利性。学校不得强制学生选课。五是着力完善管理制度。探索与选课走班教学相适应的学校教学管理制度,构建行政班与教学班、班主任和导师制有机结合的班级管理制度。加强与选课走班教学相适应的教学管理和质量监控,探索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监测评价的科学方法。

为什么要做好学生发展指导?

答:高中阶段是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期,也是学生选择未来人生发展方向的关键期。实施学生发展指导特别是生涯规划指导是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加强对学生理想、心理、学业、生活和生涯规划等方面的指导,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和价值观,正确认识自我,发现兴趣特长,更好地适应学习与生活,帮助学生提高生涯规划能力和自主发展能力,为学生健康成长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普通高中学生发展指导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新一轮高考综合改革,强化了选择性教育。实施选课走班教学,迫切需要加强学生发展指导,尤其要在学生自我认知、课程选修、生涯规划、专业报考等方面加强指导,帮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兴趣特长的发展方向。一是自我认知指导。指导学生了解自己的性格特征、兴趣特长,认识优势和不足,积极看待自身的独特性和价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唤醒学生的生涯规划意识,准确定位自身角色,提升自主发展能力,形成和发展健全的人格。二是课程选修指导。指导学生了解普通高中课程设计、学科知识体系和学习能力要求,科学安排三年必修和选修课程的修习计划,明确个人学习目标,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独立思考能力,挖掘学习潜能,发展学科特长,提升学业水平。三是生涯规划指导。指导学生理解生涯规划的重要意义,了解个人生涯发展历程;通过社会实践和职业体验等活动,切实体验不同的职业行业,了解不同职业的发展现状与未来前景、工作内容和社会责任,了解自身职业倾向,培养职业兴趣,拓宽生涯发展视野,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和人生志向,形成初步的个人职业生涯规划。四是专业报考指导。指导学生了解多元化大学入学途径、高等院校专业信息、就业前景以及专业选考科目要求等;引导学生正确处理个人兴趣特长与社会需要、家庭期望之间的关系,合理确定选考科目和大学专业志愿,引导学生在学业规划与生涯选择方面作出合理的决策。

如何做好学生发展指导?

答:一是开好生涯教育课程。学校要按照《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教材〔2017〕4号)和《广东省教育厅关于做好普通高中课程教材实施工作的通知》(粤教基函〔2018〕213号)有关要求,开设普通高中学生生涯教育课程,对学生发展进行系统的规划指导。学生生涯教育课程,普通高中三年不少于3学分,其中专门教学课程不少于1学分,活动课程不少于2学分,课时由学校在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中统筹安排。学校可因地制宜,采用课堂教学、讲座、职业体验活动等方式开展课程教学,构建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生涯教育课程体系。二是创新生涯教育活动形式。各地各校要广泛组织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生涯教育活动,探索多途径开展学生生涯体验活动,不断创新活动形式。利用主题班会、演讲比赛、校园广播等多样化的校园文化活动宣传引导,鼓励学生开展多种形式的社团活动,支持学生组建具有生涯体验性质的社团。各学校要积极拓展校外渠道,加强与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高等学校、社会组织联系协作,组织学生走出课堂,开展丰富多样的职业体验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加强学生的社会参与和过程指导,增强学生的职业认知,促进学生生涯规划意识和能力的发展。三是推进协同育人形成合力。要积极争取家庭、社会、高校共同参与普通高中学生发展指导工作,营造人人皆可成才的良好社会氛围。大力推进家校共育,统筹家长委员会、家长学校、家长会、家访、家长接待日等各种家校沟通渠道,丰富学生发展指导服务内容。构建社会共育机制,加强与共青团、妇联、关工委、家庭教育协会等部门(组织)沟通协调,建立联动机制,实现资源共建共享,搭建学生发展社会共育平台,助力高中学生健康成长。深入推进与高校联合育人工作,通过高等学校和普通高中合作共建,包括高校专家学者到高中学校开设讲座、高中学生到高校参观交流并参与科研等方式,拓宽学生学习空间,培养高中学生的职业意识与专业兴趣等。四是科学测量评价。普通高中学校要科学合理使用相关心理测量,并结合每位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档案,对学生发展潜能进行评估,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自我,了解自身的生涯发展倾向,为学生生涯发展提供参考。学校要安排专门场所作为学生发展指导中心,积极提供面向个体和团体的生涯规划辅导,帮助学生解决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提升生涯规划能力。

08。

考试招生管理。

我省如何保障普通高考综合改革顺利实施?

答:我省各级党委和政府要高度重视,强化组织领导。一是主要领导要亲自把关、亲自协调、亲自督查,及时解决高考改革中遇到的问题,不断总结经验,进行调整完善。二是各级政府要成立高考综合改革领导小组,加强统筹协调,完善招生考试领导体制和管理方式,落实主体责任,确保改革稳妥推进。三是各级政府要加大人力、物力、财力等投入保障力度,改善高中学校办学条件和教学管理方式,建立师资补充机制,完善教师激励机制,确保适应高中课程改革和高考综合改革需要;同时,要大力加强各级考试招生机构能力建设,完善条件保障措施,确保各类考试招生组织平稳有序。四是各高等学校要创新招生管理模式,完善人才选拔机制,规范招生管理行为。

我省如何强化考试安全和诚信制度建设?

答:我省将加强高等学校考试招生安全管理,进一步做好报名、考试、评卷和录取各项管理工作,完善公示公开、举报和申诉等各方面的制度,建立公平、有序、高效的考试招生秩序,努力构建科学、规范、严密的教育考试招生安全和诚信体系。一是加强对考生、教师及考试工作人员的法律法规教育和诚信教育,健全学校、个人考试诚信档案,积极营造诚信考试、公正选才的良好环境。二是加强对高中阶段学校综合素质评价工作的指导,建立综合素质评价学校信誉制度及相应的奖惩机制。

高考综合改革后如何进一步规范高校招生行为,确保招生公平公正?

答:一是完善我省高校招生章程编制管理办法,进一步规范高校招生章程制定、审核和发布工作。二是严格高校招生计划管理,严禁无计划或擅自突破计划招生。三是进一步深入实施高校招生“阳光工程”,严格落实“十公开”“十严禁”“三十个不得”的要求,加大考试招生信息公开力度。四是加大招生监督检查力度,规范和制约权力运行,及时纠正违规行为。五是严肃查处违规违法行为,严格追究当事人及相关人员责任,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新高考改革方案及政策解读【精选】

一,早餐最吃好。经过了一个晚上的休息,迎来了继续奋战的一天,就像一个车即将出发,一定要加满油一样,早餐一定要给孩子足够的能量,让他在一天的学习中更有精力,所以,建议早餐可以这样安排,一杯牛奶,一个煮鸡蛋。一个香蕉,一碗全麦的粥或者八宝粥,一个紫薯或者一个玉米。对于女学生可以将牛奶换成豆浆。这样的早餐富含蛋白质,而且,还有丰富的碳水化合物,也富含纤维素,可以有效的预防孩子的便秘。而且,孩子的能量、热量、微量都足够,保证他一天的学习效率更高。

二、午餐要吃饱。经过了一个上午的紧张学习,中午饭也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起到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下午还要进行学习。所以,中午最好给孩子吃一些鱼类,可以做清蒸鱼、米饭,加上蒜蓉菠菜,菠菜也是补脑的佳品,还可以加一个卤鸡腿,但是不要给孩子吃太油腻的食物,比如油炸类的,还有不要吃的太饱,否则,饭后只想睡觉,学习的效果就差了。在饭前可以给孩子吃一个苹果或者其他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记住水果一定要在饭前吃或者空腹时间吃,这样才有利于吸收水果中的营养。

三、晚餐也不可忽视。因为孩子们吃完晚餐也还要继续学习,而且通常会到深夜,所以,这一餐也很重要,吃的太少,半夜会饿,就像只宵夜,吃的太饱,也很容易打不起精神,影响学习,所以,这一餐也要营养丰富一些。可以给孩子吃一点虾,白灼就好,米饭可以换成八宝粥或者小米粥,全麦的馒头或者花卷,来一盘蒜台炒蛋或者西红柿炒蛋,蒜蓉双色菜花,这些已经足够给孩子提供充足的营养了。

四、加夜餐。虽然不提倡吃宵夜,但是对于准备迎接高考的孩子,这一阶段还是需要加一餐,因为孩子用脑多,体力消耗也大,睡的又晚,不过这一餐要科学的添加,且不可大鱼大肉乱吃一通,可以加一碗鸡蛋水,也可以加一碗银耳羹,或者一杯牛奶加一些小点心,总之,要以清淡为主,避免增加肝脏负担。

新高考政治改革心得体会

随着新高考改革全面推进,政治科目也自然受到了改革的影响,而政治科目的改革涉及到学科设置、考试方式、考试内容以及评价标准等方面,对我们学生而言意义深远。在参加新高考政治科目考试并且深度参与改革实践后,我对这次改革的体会和思考日渐深刻。

第二段:科目设置。

新高考改革过程中对政治科目设置的调整让学生可以更加全面地接受现代政治知识。政治学科作为现代公民必备素养之一,它的设置也反映出我们时代的需求:公民必须了解政治的本质、它与其他领域的联系,更好地行使我们应有的公民权利和义务,这也是我们为社会做出贡献的重要渠道。

第三段:考试方式。

新高考政治科目的改革之一是将多项选择题作答时钟数彻底缩短,高校招生考试中更加注重考察考生的综合能力,较以往更多地强调思维能力和表述能力,对于学生而言,考试方式的改革对于提高我们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有很大的帮助。

第四段:考试内容。

在考试内容的改革中,我发现新高考政治科目的考试内容涵盖了政治常识、时事新闻、历史背景等方面的知识,考试内容不再是单一的考试大纲,而是更符合现代公民必备素养的内容,有助于对我们未来的职业和生活指导更为精准,未来我们可以更好地参与社会和国家的治理。

第五段:评价标准。

评价标准也作为新高考政治科目改革的重要一环,不再仅仅是所得分数,还包括成绩、参与考试的种种表现、参与现代政局的表现,另外,还包括学生的参与性、发起性和想象力等多方面的能力。优秀的政治教育是内化于学生的内在深处,同时这些能力也是学生在国家和社会治理中的具体表现。

以上这些体会和思考是从我在这次改革中的参与中得出的,这次的高考政治科目改革不仅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学习现代政治、成为一名社会中坚,同时也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掌握在新时代乃至全球化和国际化背景下的各种机遇,为梦想打下坚实的基础,我会一直践行体现这些思考和体会,让我们拥抱新高考带来的时代机遇,就如同每个时代都有其自身要求和价值观一样,只有跟随时代步伐,我们才能更好地为社会和国家做出贡献。

新高考政策解读心得体会

在总结高考综合改革试点经验的基础上,《指导意见》分别对加强和改进考试、命题与招生等工作提出了要求。一是规范学业水平考试。高校招生录取所需学业水平考试科目实行选择性考试,考试内容为必修和选择性必修内容,由省级统一组织实施。二是深化考试命题改革。明确提出在实施普通高中新课程的省份不再制定考试大纲,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和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命题要以国家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和高校人才选拔要求为依据,促进教考有效衔接。同时,还从优化考试内容、创新试题形式、科学设置试题难度和加强命题能力建设等方面对改进命题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三是稳步推进高校招生改革。强调要加强高等学校招生工作能力建设,不断提高招生录取工作科学化专业化水平。高等学校要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和专业学习基本需要,结合实施高考综合改革省份学生选考情况,不断完善招生专业选考科目要求,并把综合素质评价作为招生录取的重要参考。

高等学校要按照国家要求将综合素质评价作为招生录取的重要参考,并充分考虑城乡差异和不同群体学生特点,制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使用办法,进一步健全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招生机制。普通高中学校实行基于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结合综合素质评价结果的招生录取模式,落实优质普通高中招生指标分配到初中政策。公办民办普通高中要按照审批机关统一批准的招生计划、范围、标准和方式同步招生,不得无计划、超计划招生,不得提前招生,严禁违规跨区域招生。

3、该《实施意见》关于深化命题改革的内容是什么?

深化考试命题改革,要以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和高校人才选拔要求为依据进行考试命题,突出核心价值、学科素养、关键能力、必备知识的考查。优化学业水平考试内容,创新试题形式,加强情境设计,注重联系社会生活实际,增加综合性、开放性、应用性、探究性试题,重点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加强省级命题能力建设,优化命题人员结构,加强命题培训,加快题库建设,建立命题评估制度,提高命题质量。各地要加强高考标准化考场建设,完善市级组织实施考试科目的基础条件,健全各项保障制度,满足高考综合改革的要求。

4、教育部《普通高校本科招生专业选考科目要求指引(通用版)》针对哪些省市和学生?

该《指引》从2021年秋季入学的高一新生开始实行,适用于已经启动以及后续启动高考改革的省份,陕西省将从2022年秋季入学的高一新生开始实行。

5、该《指引》针对哪些高校实施?

该文件下发对象中重点提到部属各高等学校、部省合建各高等学校,这两大类高校阵营几乎涵盖了国内所有高水平大学,也即意味着考生如不参照此指引选科,高考时将无缘考入清华北大等高水平大学。

6、高校招生专业选科具体有哪些特别变化?

《指引》列出高校92个学科门类,其中65个学科门类要求必选物理,占比70。65%;56个要求必选化学,占比60。87%。更重要的是:针对理学、工学、农学、医学四大类本科专业,选科要求基本上都是必选物理、化学。相比以往选科要求,物理、化学的权重有了非常大的提升。另外:法学类目下,公安学类、政治学类、马克思主义理论三个专业类,要求必选政治。新高考选科与志愿填报的院校、专业选择息息相关,非常重要。

7、按照该《指引》内容,纯文科可以报考哪些专业?

从整体上来看,文科所能报考的专业比理科要少。但下列所有学科门类,纯文科考生均可报考(不完全统计,具体报考届时请参考正式文件):1。经济学(经济学类、金融学类、政学类);2。法学(专业门类下的所有专业);3。教育学(除教育技术学外的所有专业);4。文学(专业门类下的所有专业);5。艺术学(专业门类下的所有专业);6。哲学(专业门类下的所有专业);7。历史学(除文物保护技术外的所有专业);8。理学(包括地理科学类和心理学类的所有专业);9。管理学(包括电子商务类、旅游管理类、公共管理类、工商管理类等);10。医学(包括药事管理、护理学)。

新高考政策解读心得体会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中明确指出教育评价的主要原则:坚持立德树人,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充分发挥教育评价的指挥棒作用,引导确立科学的育人目标,确保教育正确发展方向;坚持问题导向,从党中央关心、群众关切、社会关注的问题入手,破立并举,推进教育评价关键领域改革取得实质性突破;坚持科学有效,改进结果评价,强化过程评价,探索增值评价,健全综合评价,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提高教育评价的科学性、专业性、客观性;坚持统筹兼顾,针对不同主体和不同学段、不同类型教育特点,分类设计、稳步推进,增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

1、《中国高考评价体系》的作用和意义是什么?

中国高考评价体系通过解决高考“为什么考、考什么、怎么考”的问题,对“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教育根本问题给出在高考领域的答案。中国高考评价体系是新时代高考内容改革的基础工程、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南,是深化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助推器,是提升高考治理能力的重要基础,是命题评价的准绳和量尺。中国高考评价体系有助于充分发挥高考育人功能和积极的导向作用,对于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完善立德树人体制机制、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2、《中国高考评价体系》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中国高考评价体系主要由“一核”“四层”“四翼”三部分内容组成。其中,“一核”为核心功能,即“立德树人、服务选才、引导教学”,回答“为什么考”的问题。是对素质教育中高考核心功能的概括,实现了高考由单纯的考试评价向立德树人主要载体和素质教育关键环节的转变;“四层”为考查内容,即“核心价值、学科素养、关键能力、必备知识”,回答“考什么”的问题。是素质教育目标在高考中的提炼,实现了高考由传统的“知识立意”“能力立意”评价向“价值引领、素养导向、能力为重、知识为基”综合评价的转变;“四翼”为考查要求,即“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回答“怎么考”的问题。是素质教育的评价维度在高考中的体现,实现了高考从主要基于“考查内容”的一维评价模式向“考查内容、考查要求、考查载体”三位一体评价模式的转变。

3、《中国高考评价体系》有何创新之处?

高考评价体系的创新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在教育功能上,实现了高考由单纯的考试评价向立德树人重要载体和素质教育关键环节的转变。高考评价体系从新时代党的教育方针出发,立足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力求运用教育评价的新理念和新方法,在高考评价中创造性地完成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机制性设计,以及与素质教育理念、目标和要求的体系性衔接。

二是在评价理念上,实现了高考由传统的“知识立意”“能力立意”评价向“价值引领、素养导向、能力为重、知识为基”综合评价的转变。高考评价体系在多年来高考内容改革实践的基础上,吸收中外教育发展和评价研究的新成果,结合国家课程标准修订的新要求,创造性地提出综合评价的新理念。

三是在评价模式上,实现了高考从主要基于“考查内容”的一维评价模式向“考查内容、考查要求、考查载体”三位一体评价模式的转变。高考评价体系基于素质教育理论和考试评价规律,创造性地将素质教育目标与考查内容对接,将素质教育评价维度与考查要求对接,创设出能够更加真实地反映出考生素质的问题情境作为考查载体,从而形成“考查内容、考查要求、考查载体”三位一体的素质评价模式。

4、中国高考评价体系如何衔接高中育人方式改革?

一是明确高考的核心功能为“立德树人、服务选才、引导教学”,以立德树人统领服务选才和引导教学,更加强调招、考、教、学的有机统一,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二是为实现对核心素养的有效测量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将高中课程标准核心素养理念和学业质量标准切实落实到高考当中,促进教考衔接、同向同行。

三是在考查要求上,高考评价体系突出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促进高中教学方式改革,助力发展素质教育。例如,高考注重基础性,强调基础扎实,促进学生系统掌握各学科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从而促进教学回归课堂教材,夯实学生成长的基础。又如,高考通过开放性、探究性情境的设计,加强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能力的考查和培养,有助于高中积极探索基于情境、问题导向的互动式、启发式、探究式、体验式等课堂教学,有助于高中积极开展验证性实验和探究性实验教学,助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新高考政策改革的心得体会

随着新高考政策改革的不断推进,我作为一名即将参加高考的学生,对此有着深刻的体验和感受。在这篇文章中,我将结合自身的经历和观察,阐述我对新高考政策改革的心得体会,共分为五个部分,分别为高考科目调整的影响、文化课和综合素质评价的平衡、学生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学科融合发展的启示以及改革中的问题和不足。

高考科目的调整是新高考政策改革中的一大亮点,从传统的“3+X”模式转变为“2+X”模式,既减轻了应试负担,又增加了学生的选择自由度。经过一年的实施,我深刻感受到了这一政策带来的影响。新的高考科目设置使得我们能够更加深入地学习自己所擅长的学科,同时也面临着更大的挑战,需要全面提升自身的知识水平和综合素养。调整后,我本人也更加专注于我所选择的学科,认真学习吸收,培养自己在这方面的优势,喜爱的科目让我更有信心和动力去攻克高考。

二、文化课和综合素质评价的平衡。

除了高考科目调整外,新高考政策改革还加强了对文化课教育和综合素质评价的重视。这让我们不再盲目地追求高分,而是注重全面发展,培养自己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社会责任感。在这个新的考试模式中,高考成绩不再是唯一的区分标准,所有“不可评价”的优秀特质将得到更多的关注和肯定。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参加超课程、课外活动、志愿者等综合素质评价的项目,我也学会了更好地展现自己的实践能力和多元化兴趣爱好,提升了参加这些评价活动的积极性和效果。

三、学生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

新高考政策改革注重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经验,在学习中重视实践体验的提升,以促进学生的更好的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发展。课程设置更加贴近实践,更能带给我们好的学习体验。在实际学习中,我们需要更多地思考和探究,这也提升了我们的独立思考和问题解决能力,一定程度上也减轻了对课业的重读记忆压力,更多的为我们留出了思考,尝试,创新的空间。通过这样的学习方式,学生们的创新能力也在不断地得到提高。

四、学科融合发展的启示。

高中学习中,每个学习方向都有着相对独立的课程体系,但新高考政策改革提出了学科融合发展的思想,将学习与创新贯通起来,让我们在更深刻的层次上认识到学科之间的相关性和交叉性,开发出不同领域间的交叉创新。由此可见,学科融合发展也给学生带来了很好的启示,能够激发出协同创新,组合进取的学习动力,通过跨学科的合作,实现互补的学习、创新和思维。

五、改革中的问题和不足。

不可避免的,任何一个制度的改革都难以做到完美,为在推进新高考改革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和不足,例如评价标准不规范、文化课和综合素质评价权重不够明确等。这些问题带来了不必要的误会和不便,导致改革成效受到一定的影响。因此,我认为我们应认真总结问题,呼吁更多的专家、学者、家长和学生参与其中,积极发表建议,共同完成改革。

总之,新高考政策改革在给我们带来新机遇的同时,也为我们留下了无数的经验和教训,我们应该充分利用机会,积极拥抱变化,逐渐形成适应改革的自身特点,着力发展多元化的实践、思维和创新的素养和能力,继续关注改革的动态,慢慢地,我们一定会成为那些有远见的“新高考”人。

新高考政治改革心得体会

新高考政治改革是教育界乃至全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高考制度一直处于改革之中。最新的高考政治改革,从现行任务和时间表的安排来看,全国将于2022年开展高考综合改革试验。在这个试验中,新课程高中政治成为试验科目之一。我作为一名在政治领域深耕多年的相关从业者,受邀参与其中,今天我要分享一下自己的心得体会。

新高考政治改革的背景与时代背景有着密切的关系。当前,我们正处于一个全球化、信息化、数字化的时代,文化多元化、传媒化、互联网化的社会环境正在为我们的未来描绘着一个更加广阔的空间。在这个背景下,新高考政治改革给我们带来了新的思考。我们不仅需要知道政治事件及其发展趋势,也需要了解各种族群的文化传统以及信息技术和新媒体技术的近况。在这方面,我们的教育也应该做出相应的改革。

新高考政治改革的最大意义是让学生在课程学习中不仅学习政治知识,更重要的是提高自己的思辨能力、探究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政治学这门学科,我们有许多研究方法,如理论研究、史料研究、实证研究、比较研究等等。对学生来说,熟练使用这些方法以及培养多元化的思维是非常有必要的。另外,新高考政治改革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公民素养和社会责任感,以及为学生自主择业和发展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在谈论新高考政治改革的时候,我们也要看到其中面临的一些挑战。因为这项改革的推广并非一蹴而就,需要一个不断尝试摸索的过程,因此面临极大的试验与挑战。在新高考政治改革推广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双方都需要不断努力,因为从政治学的角度来说,政治学研究是非常复杂和高深的,如果仅仅把课堂上学习的知识和考试实践的技能归纳总结为单一、机械的话,其实不仅无法体现很多探讨、分析和推理方面的才智能力,还会对学生终身学习的兴趣造成负面影响。

第五段:总结。

总体而言,新高考政治改革给我们带来了全新的教学思维和发展理念。我们要在推导中间达到合理探讨,多深入了解各种族群的文化特色,以更好地辅导体系建设,以更好地锻造学生全面综合素质。同时,在新高考政治改革的过程中,我们也需要积极应对挑战,进一步深入了解政治学的理论和实践,加强对政治学的学习和了解,以期在高考考试中表现出色。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只要我们不断学习和探索,不断积累经验,我们就能在新高考政治改革的漩涡中浮现出最优秀的一类。

新高考政策解读心得体会

新高考综合改革的主要内容之一就是进一步深化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改革。坚持基础性,突出选择性,包括考试科目、考试内容、考试对象、考试安排、考试组织、成绩呈现等方面都做了重大改革,不再用abcd等级划分,而是分为合格性考试和选择性考试。

1、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是什么?

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是根据国家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和教育部考试规定,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组织实施的国家考试,主要衡量学生达到国家规定学习要求的程度,是保障教育教学质量的一项重要制度。

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分为合格性考试(以下简称合格考)和选择性考试(以下简称选择考)。合格考成绩是普通高中学生毕业认定的主要依据,也是高职院校招收高中毕业生的依据之一;选择考成绩计入普通高校统一考试招生录取的考生高考总成绩,作为普通高校招生录取的重要依据。

2、完善和强化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制度的目的是什么?

一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引导学生认真学习每一门课程,避免严重偏科现象,全面提高综合素质。二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计入考生总成绩的选择考科目,学生须根据自身兴趣、志向、优势和高等学校招生要求以及普通高中办学条件,扬长避短选择。三是促进高中教育质量提升。通过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制度改革,引导高中落实课程方案,加强课程实施,提高办学质量。四是促进高校科学选才。高校可以针对专业人才培养需要,通过合理设置招生录取科目要求,提高选拔人才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3、合格考的考试对象是哪些?

普通高中在校生均须参加合格性考试,考试科目成绩全部合格者,颁发普通高中毕业证书。高中阶段其他学校在校生,符合报考条件的可直接报名参加全国统一高考和选择性考试。

4、合格考如何组织考试?

语文、数学、外语、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信息技术10门合格性考试科目,均采用闭卷笔试形式,由省招生考试中心统一组织实施。通用技术、音乐、美术、体育与健康4门科目,由各市(地)教育行政部门根据课程计划安排在相应课程结束后进行。通用技术、艺术、体育与健康等考试命题、组织方式、评分标准,以及物理、化学、生物学实验操作测试命题、评分标准,由省级统一安排制定,市级具体组织实施。全省统一组织的合格性考试分散在高中三年中,原则上安排在相应课程结束后的学期末进行。高一学生参加考试的科目原则上不超过4科。

5、合格考成绩如何呈现和运用?

全省统一组织的合格考每门科目满分均为100分,考试成绩以“合格/不合格”呈现。合格考是普通高中学生毕业认定的主要依据,也是高职院校招收高中毕业生的依据之一。合格考成绩纳入学生综合素质档案,同时也是普通高中学校课程管理和教学质量监测的重要参考依据。

6、考生如何确定选择考科目?

考生要科学合理确定选考科目。第一,考生可根据个人志向、兴趣爱好、自身优势等因素,按照对各科的喜好程度进行选择。第二,考生要结合报考院校相关专业选考科目要求进行选择。第三,考生可根据所在高中的办学条件、特色优势等进行选择。

7、选择考科目什么时候确定?

选择考科目由学生在高一年级下学期选择,高考报名前都可以更换所选择的科目,在高考报名时最终确定。但在实际操作时,建议慎重考虑。一是无论哪一学科的学习,随着内容难度的增加,都可能会遇到困难,有时成绩还会暂时下滑,这属于正常现象。二是选科后,各学科就开始学习所选科目选择性必修内容,如果一段时间后再更换学科,已经进行的课程很难补上。因此,建议学生选科时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征求家长、老师的意见,科学选择,尽量避免更换学科。

8、等级赋分的优点是什么?

一是能够较好解决高校招生录取时,再选科目之间分数不等值、学生选考科目不同、分数不能直接相加的问题。二是能够保持考生每门学科成绩排名顺序不变,确保成绩转换的公平公正。三是能够最大限度保证考生的成绩具有良好的区分度,满足高校人才选拔需要。

9、合格考和选择考的区别是什么?

合格考与选择考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的区别:一是考试目的不同。合格考是普通高中学生毕业认定的主要依据,也是高职院校招收高中毕业生的依据之一。选择考成绩计入普通高校统一考试招生录取的考生高考总成绩,作为普通高校招生录取的重要依据。二是考试科目不同。合格考覆盖国家普通高中课程方案规定的除劳动教育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外的所有科目。选择考是学生根据自身兴趣、志向、优势和高等学校招生要求以及普通高中办学条件,在“物理、历史”中必选1个科目、在“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学”中自选2个科目,共计3个科目组成考试科目。三是考试范围不同。合格考范围为各学科课程标准确定的必修内容;选择考范围为各学科课程标准确定的必修和选择性必修内容。四是成绩呈现不同。合格考科目成绩分为“合格/不合格”。选择考中,首选科目成绩以原始成绩呈现,再选科目成绩以等级转换分形式呈现。五是考试时间和考试机会不同。全省统一组织的合格性考试分散在高中三年中,原则上安排在相应课程结束后的学期末进行。未合格的科目可以继续报名。我省选择考从2025年开始实施,具体内容和安排以陕西省发布的官方文件为准。

新高考改革方案及政策解读【精选】

新高考录取模式下的平行志愿,新的录取投档模式还是遵循平行志愿,分数优先的原则,那么考生考了多少分,全省的排名就至关重要了。平行志愿的一个原则就是分数优先,按照分数高低,从高到低开始录取。

填报志愿的浙江模式-专业+院校模式,浙江模式的本质是选专业重过选学校,这种选择更有利于学生的发展,高校的每个专业或专业组作为志愿,你可以选择不同院校的同一个专业,也可以选择同一高校的不同专业,分别都是不同的志愿。

专业+院校模式的优缺点,优点是学生可以更加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比方我想学医学,可以选择临床+院校,这样就不会把你调剂到金融或其他专业了,缺点是部分名牌高校的冷门专业可能分数要低,不利于高校冷门专业招生。

625。

新高考改革方案及政策解读云南省新高考改革方案

完善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制度。自2021年秋季高中新生入学起,全面实施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以下简称“学业水平考试”)。学业水平考试是根据国家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和教育考试规定,主要衡量高中学生达到国家规定学习要求的程度,是保障教育教学质量的一项重要制度,分为合格性考试和选择性考试(也称“等级性考试”,以下统称为“选择性考试”),由省教育厅组织实施。合格性考试成绩是高中学生毕业、高中同等学力认定的重要依据,选择性考试是高校招生录取的依据之一。

1.科目设置。合格性考试覆盖国家普通高中课程方案规定的.除劳动教育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外的所有科目。选择性考试包括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学6门科目。

2.考试内容。学业水平考试由省统一命题,考试内容以国家发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为依据。合格性考试以必修课程要求为准,选择性考试以必修课程和选择性必修课程的综合要求为准。

3.考试对象和时间。普通高中在校学生均须参加学业水平考试合格性考试,高中阶段其他在校生和符合条件社会人员也可报名参加。普通高中应届毕业生只有通过合格性考试,方可参加该科目的选择性考试。合格性考试时间另文规定,选择性考试的对象为符合教育部和我省规定的普通高校招生考试报名条件并已报名参加我省普通高校招生考试的人员。

4.成绩呈现。合格性考试成绩以“合格”和“不合格”呈现。学业水平考试具体实施细则由省教育厅另行制定。

内蒙古新高考改革心得体会

内蒙古新高考改革已经实施多年,自己也参与了其中。在这一过程中,我深刻认识到新高考改革是为了更好的发展学生全面素质,让高中学生更好的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需求。在这个过程中,我也总结了自己的一些心得体会。

在开始对新高考改革作出评价之前,我们必须先了解新高考改革的方针政策和目标。新高考改革明确了培养学生、较为全面的素质,注重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还要着力于考生兴趣和特长的激发。因此,我们需要了解新高考制度的组成部分和各项考试内容,为学习和备考做好准备。

第三段:认真备战新高考。

新高考改革为我们提供了更多种类的选修课程,让学生在更宽广的领域中展现自己的才华。因此,在备战新高考的同时,我们也需要认真学习这些课程,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培养自己的兴趣点和优点。考生还需要了解新高考的细节和考试要点,以便在考试中表现自己。

第四段:提升自我意识。

除了学习和考试方面的准备,我们也应该提升自我意识,明确自己的未来发展方向和目标。学生可以通过多方面对自己加强了解,找到自己的热爱和特长,明确自己所要追求的价值和未来的职业规划。这样,学生才能理清自己的思路,全面发展自己的优势,为未来做好充足的准备。

第五段:总结。

综上所述,内蒙古新高考改革不仅是一场教育体制改革,而是一场对学生成长的全方位关注和培养。对于学生来说,要充分认识到新高考改革的意义,认真准备,切实提高自身素质和竞争力,同时加强自我认知,努力发掘自身深层的专业特长和学习动力。

总之,新高考改革的最终目的就是帮助广大高中学生更好的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需要,提高未来的发展竞争力和个人价值。学生不能对新高考改革贪图小利,而是应该发掘自身潜力,和随时中意志,努力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新高考改革方案及政策解读云南省新高考改革方案

2021年,8省份普通高校招生考试实行“3+1+2”模式,考生高考文化总成绩为750分。

“3+1+2”模式包括国家统一高考语文(汉语)、数学、外语(含笔试和听力)3门科目,及考生自主选择的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3门科目。其中,选择性考试科目包括物理、化学、生物学、思想政治、历史、地理6门科目,考生首先在历史、物理2门科目中自主选择1门作为首选考试科目,然后在化学、生物学、思想政治、地理4门科目中自主选择2门作为再选考试科目。

据了解,统一高考科目试题由教育部命制,选择性考试科目试题由各省份自主命制。

此外,统一高考科目的语文、数学、外语每门满分150分,均按原始成绩计入考生高考文化总成绩。选择性考试科目每门满分100分,首选科目物理、历史使用原始成绩计入考生高考文化总成绩,再选科目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按等级赋分后计入考生高考文化总成绩。

八省新一轮高考将采用“3+1+2”模式,根据计划,八省新一轮高考将采用“3+1+2”模式。其中,语文、数学、外语三门科目采用国家试卷,考试时间为2021年6月7日至8日;物理、历史、化学、地理、思想政治、生物六门科目由各省组织,考试时间为2021年6月8日至9日。

高考将于6月7日开始,持续3天,8个省的高考将于2021年6月7日至9日持续3天。

其中,语文科目考试时间为150分钟,数学和外语科目考试时间为120分钟,选修科目考试时间为75分钟。8省市公布2021高考改革实施方案据悉,统一高考科目考试时间计划为语文9:00—11:30,数学6月7日15:00—17:00,外语6月8日15:00—17:00。选修科目考试时间为6月8日9:00-10:15物理/历史;6月9日8:30-9:45化学、11:00-12:15地理、14:30-15:45思想政治、17:00-18:15生物。

同时,各省提醒考生,统一高考科目考试时间以教育部公告为准。如有调整,省内选拔考试科目考试时间将相应调整。

自2021年起,广东省、福建省、江苏省等省高校将以“高校专业群”为志愿填报单位。一个学院将被分成几个学院专业组,一个学院专业组是一个志愿者。

据了解,“高校专业群”是高校招生专业的组合,是考生填报志愿、报考录取的基本单位。每个学院可以设置一个或多个“学院专业组”,每个“学院专业组”可以包含一个或多个专业。同一高校专业群中各专业的选课必须相同,选课要求不同专业设置高校专业群。

此外,各省、自治区教育厅提醒考生,增加选课后,考生必须符合学校选课要求,不符合要求的不能填报。

新的高考秩序将从2021年1月到4月在部分省市顺利实施。具体测试时间为2021年1月23日至25日。演习将模拟从考试组织、阅卷到招生计划、志愿填报的全过程,帮助考生了解新高考的考试方式,熟悉新高考的录取规则。

新高考填报志愿需要注意的事项。

新高考录取模式下的平行志愿,新的录取投档模式还是遵循平行志愿,分数优先的原则,那么考生考了多少分,全省的排名就至关重要了。平行志愿的一个原则就是分数优先,按照分数高低,从高到低开始录取。

填报志愿的浙江模式-专业+院校模式,浙江模式的本质是选专业重过选学校,这种选择更有利于学生的发展,高校的每个专业或专业组作为志愿,你可以选择不同院校的同一个专业,也可以选择同一高校的不同专业,分别都是不同的志愿。

专业+院校模式的优缺点,优点是学生可以更加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比方我想学医学,可以选择临床+院校,这样就不会把你调剂到金融或其他专业了,缺点是部分名牌高校的冷门专业可能分数要低,不利于高校冷门专业招生。

625。

内蒙古新高考改革心得体会

内蒙古新高考改革自2018年启动以来,已经历了三个年头。作为一名高中生,亲身参与了这一改革,深有感触。在这里,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下自己的心得体会。

新高考改革,是内蒙古省教育厅针对当今社会发展和高中教育实践出现的问题,精心设计的改革方案。通过课程的精简与多元化、评价方式的改变,使得高中教育更加符合时代需求,更加贴近学生需求。

在新高考改革方案中,比较突出的一点是高考科目的变化。以我所在学校为例,我们学院的科目从原来的12个被精简到了7个,其中“中国化”和“体育健康”这两门科目被列为了必修。

从学生的角度来看,新高考改革的确让我们的学习负担减轻了不少。原来的12个科目无论是课时还是考试内容,都非常繁重,学习压力大。而现在,科目的精简使得我们的学习压力有所减轻,同时也能够更加专注于所学科目的学习。

当然,新高考改革并不仅仅在课程精简方面有所改变,评价方式的改变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点。我们学生不再被单一的成绩定义,而是通过多个方面来全面评价。这不仅让我们感到了自己在学习中的进步,也给我们提供了更大的发展空间。

新高考改革的实施,让我深刻认识到了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是非常重要的。只有从根本上改变教育的模式与方式,才能够更好地适应时代发展和学生需求。

同时,新高考改革的实施,也给我们带来了一个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大环境。只有在这个大环境下,我们才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变化,更好地提高自己的能力。

第五段:总结。

新高考改革,让我深感教育的力量与魅力。通过这一改革,我们不仅能够享受到更合理的学习环境,更能够扩大我们的成功机会和人生发展空间。希望通过我们共同的努力,我们的高中教育水平能够得到不断提高,我们的未来更加稳健和光明。

新高考改革方案及政策解读云南省新高考改革方案

高考前压力大的症状。

高考前的饮食。

2021全国最新高考改革方案全国第三批高考改革的8个省份(河北、辽宁、江苏、福建、湖北、湖南、广东、重庆)的教育厅或教育考试院了解到,以上8省份发布了普通高校招生考试安排和录取工作实施方案。

8省份新高考采用“3+1+2”模式。

20,8省份普通高校招生考试实行“3+1+2”模式,考生高考文化总成绩为750分。

什么是“3+1+2”模式?“3+1+2”模式包括国家统一高考语文(汉语)、数学、外语(含笔试和听力)3门科目,及考生自主选择的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3门科目。其中,选择性考试科目包括物理、化学、生物学、思想政治、历史、地理6门科目,考生首先在历史、物理2门科目中自主选择1门作为首选考试科目,然后在化学、生物学、思想政治、地理4门科目中自主选择2门作为再选考试科目。

据了解,统一高考科目试题由教育部命制,选择性考试科目试题由各省份自主命制。

此外,统一高考科目的语文、数学、外语每门满分150分,均按原始成绩计入考生高考文化总成绩。选择性考试科目每门满分100分,首选科目物理、历史使用原始成绩计入考生高考文化总成绩,再选科目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按等级赋分后计入考生高考文化总成绩。

6月7日拟开考,高考考试时间为3天。

8省份高考时间拟安排为2021年6月7日至9日,考试为期3天。

其中,语文科目考试时长为150分钟,数学、外语科目考试时长均为120分钟,选择性考试科目每科考试时长均为75分钟。

据悉,统一高考科目的考试时间拟安排为6月7日9:00—11:30语文,15:00—17:00数学;6月8日15:00—17:00外语。选择性考试科目的考试时间为6月8日9:00—10:15物理/历史;6月9日8:30—9:45化学,11:00—12:15地理,14:30—15:45思想政治,17:00—18:15生物。

同时,各省份提醒考生,统一高考科目的考试时间以教育部公布为准,如有调整,所在省选择性考试科目的考试时间相应调整。

考生志愿填报以“院校专业组”为志愿填报单位。

记者梳理发现,2021年起,广东省、福建省、江苏省等省份普通高校招生以“院校专业组”为志愿填报单位,1所院校将拆分若干院校专业组,1个院校专业组即为1个志愿。

据了解,“院校专业组”是高校招生专业的组合,是考生填报志愿和投档录取的基本单位。每所高校可设置一个或多个“院校专业组”,每个“院校专业组”内可包含一个或多个专业,同一高校院校专业组内各专业选考科目必须相同,选考科目要求不同的专业分别设置院校专业组。

此外,各省、各教育厅提醒广大考生,增加选考科目后,考生填报志愿须符合拟报考学校专业的选考科目要求,不符合要求的不能填报。

返回目录。

一是科目与分值的变化。

现行夏季高考的考试科目分为两类:语数外+理综(理化生)、语数外+文综(史地政)。其中,语数外每科满分均为150分,文综或理综满分均为300分。20__年起,夏季高考实行“3+3”模式,前一个“3”是指全国统一高考的语数外三科,每科满分均为150分,其中外语进行2次考试;后一个“3”是指考生自主选择的3门高中学业水平等级考试科目,考生可以在政史地理化生6科中,自主选择3科参加等级考试,每科满分均为100分。

二是命题方向和内容的变化。

20__年起,夏季高考命题将依据高校人才选拔要求,着重考查学生独立思考和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注重对学生的应用能力、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全面考查。

三是取消文理分科。

现行夏季高考将普通高中生分为文科生和理科生两类,数学试题也是文科理科不同。20__年起,夏季高考取消文理分科,学生将依据个人学习兴趣、学科优势和高校分专业选科要求选择确定等级考科目,学生的知识结构将变得更加多元;同时数学科目不再区分文理科,所有的考生将使用相同的数学试卷。

四是招生录取模式的变化。

现行夏季高考的招生录取模式是由招生学校依据考生的高考总成绩择优录取考生。20__年起,夏季高考采用“两依据、一参考”的招生录取模式,即:由招生学校依据统一高考成绩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参考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择优录取考生。

五是完善综合评价招生制度。

20__年起,参加综合评价招生的考生综合成绩,由“夏季高考语文、数学、外语科目考试成绩+高中学业水平等级考试成绩+高校考核成绩(含笔试、面试等)+高中综合素质评价成绩”等按比例形成,高校招生见分又见人,打破高校“一把尺子选才”的局限性,使更多学有专长的学生有机会进入自己心仪的学校和专业。

六是外语科目采取听力和笔试分别考试的办法。

考生外语高考的总成绩为2次听力考试的最高原始成绩与笔试考试的原始成绩之和。其中,听力考试安排在高三上学期末进行,笔试安排在6月份国家统一高考期间进行。

外语科目考试分听力和笔试两次进行,主要从两个方面来考虑:

一是有利于维护考生利益。现行夏季高考时间在每年6月份,正值夏季,易发雷电等恶劣天气,影响考生的听力成绩。我省在新高考政策设计中,把听力拿出来单独考试,安排在高三上学期末的冬季进行,可以有效避免恶劣天气对考试的影响,同时提供2次听力考试机会,进一步保证了考试安全,维护了考生利益。

二是有利于强化学生听说能力。听说能力是学生外语能力的重要体现,将听力考试单独进行,有利于促进高中加强听力教学,引导学生强化听力学习。

另外,需要引起广大考生注意的是:目前山东省英语考试还未增加机考口语测试,根据山东省高考改革文件精神,将来条件成熟时,在听力考试的基础上会增加机考口语测试,并加大听说成绩比重,进一步推动高中外语教学改革。众所周知,英语听说能力的训练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投入大量时间练习,因此,同学们要抓紧时间提前准备了!

返回目录。

1、高效阅读的方法需要训练,是一种眼脑相互协调的高效率学习方法,一般情况下,培养阅读者直接把视觉器官感知的文字符号转换成意义,消除头脑中潜在的发声现象,形成眼脑直映,结合记忆训练,用以提高学习效率。

2、由于大家平时对快速阅读接触不多,可以通过直接训练,训练大脑和眼睛的协调能力,去年,作为假期学生学习计划中,以为软件练习30个小时就能使阅读速度提高5-10倍左右,学习每天练习1-2个小时,两个星期就能取得很好的效果,普通人300字每分钟左右的阅读速度会达到3000字每分钟的阅读速度,记忆力也相应的快速提升。这个建议得到了中央教科所心理研究室原主任、多年从事脑心理研究的专家朱法良的高度认可,目前我们学习很多班级开展的假期速读速记训练课程。

3、到现在,我训练到顶级,今年考上了清华大学,同时通过了香港科技大学面试,你需要的话,我可以给你我的成绩。如果是正在考试或者正在忙着备考的学生,我建议学习一下,能够提高记忆力和学习效率。

返回目录。

高考前压力大的症状。

1、一想到高考就紧张,呼吸加快,心跳加剧,肌肉紧张。

处方:告诉自己,适度的紧张是正常的,不必过分担忧。找一两件高兴的事去做,或者有意识地做些家务,分散注意力。陪父母散散步,适当与同学交流,讲述一些发生在身边的愉快故事。

2、失去自信心,怀疑自己的能力,觉得自己一定考不好。

处方:自信心不足,重要原因是对学习的知识不能扎实地掌握,还存在知识空白点。这时可以一方面查漏补缺,另一方面回忆以往考试的成功经验。早晨起床时暗示自己心情愉快、有信心,以杰出人物为榜样,提醒自己不要惊慌,沉着应考。

3、越是临近考试,越是觉得知识生疏;越是拼命复习,越是觉得掌握得不扎实。

处方:这是心绪紧张的具体表现,属于正常现象,需要缓和绷得太紧的神经。建议适当参加文体活动,但不能过于剧烈;一旦感觉到学习得特别疲劳了,要立即放下书本,休息锻炼。即使在这时,头脑里仍然要注意对知识系统的完整梳理和把握。

4、心情烦躁,容易发脾气,对很小的事情也容易发火。

处方:在疲惫的情况下,会出现一些不良情绪。这个时候,内向的考生可出去散步,看看风景,平复心情;外向的考生在不伤害他人和自身的情况下发泄一下,如大笑、打枕头等,但要有度,否则引起情绪失控,只会适得其反。

返回目录。

高考前的饮食。

一,早餐最吃好。经过了一个晚上的休息,迎来了继续奋战的一天,就像一个车即将出发,一定要加满油一样,早餐一定要给孩子足够的能量,让他在一天的学习中更有精力,所以,建议早餐可以这样安排,一杯牛奶,一个煮鸡蛋。一个香蕉,一碗全麦的粥或者八宝粥,一个紫薯或者一个玉米。对于女学生可以将牛奶换成豆浆。这样的早餐富含蛋白质,而且,还有丰富的碳水化合物,也富含纤维素,可以有效的预防孩子的便秘。而且,孩子的能量、热量、微量都足够,保证他一天的学习效率更高。

二、午餐要吃饱。经过了一个上午的紧张学习,中午饭也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起到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下午还要进行学习。所以,中午最好给孩子吃一些鱼类,可以做清蒸鱼、米饭,加上蒜蓉菠菜,菠菜也是补脑的佳品,还可以加一个卤鸡腿,但是不要给孩子吃太油腻的食物,比如油炸类的,还有不要吃的太饱,否则,饭后只想睡觉,学习的效果就差了。在饭前可以给孩子吃一个苹果或者其他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记住水果一定要在饭前吃或者空腹时间吃,这样才有利于吸收水果中的营养。

三、晚餐也不可忽视。因为孩子们吃完晚餐也还要继续学习,而且通常会到深夜,所以,这一餐也很重要,吃的太少,半夜会饿,就像只宵夜,吃的太饱,也很容易打不起精神,影响学习,所以,这一餐也要营养丰富一些。可以给孩子吃一点虾,白灼就好,米饭可以换成八宝粥或者小米粥,全麦的馒头或者花卷,来一盘蒜台炒蛋或者西红柿炒蛋,蒜蓉双色菜花,这些已经足够给孩子提供充足的营养了。

四、加夜餐。虽然不提倡吃宵夜,但是对于准备迎接高考的孩子,这一阶段还是需要加一餐,因为孩子用脑多,体力消耗也大,睡的又晚,不过这一餐要科学的添加,且不可大鱼大肉乱吃一通,可以加一碗鸡蛋水,也可以加一碗银耳羹,或者一杯牛奶加一些小点心,总之,要以清淡为主,避免增加肝脏负担。

返回目录。

湖南省新高考改革心得体会

湖南省新高考改革已经实施了一段时间,对于整个教育界而言,是一个引人关注的议题。我是一名在湖南省高中阶段学习的学生,深刻地感受到了这一改革所带来的影响。在新高考改革的实施过程中,我体会到了很多,面对着这个重大的教育改革,我的内心充满着感悟,同时也有些心得和体会。

第二段:多元化考试方式宽宏大度。

在新高考改革中,多元化的考试方式给我印象最深刻。相比以往,高考的科目确实多了一些,更为显著的一点是,考试方式有了很多变化。从“3+1”到“新春联考”,这些新考试方式既增加了考试的难度,也丰富了考试内容。此外,新高考实行“六选三”,所有选择题的部分不能重叠,这可以大大消除原来单纯的知识背诵,强调考生的灵活应用和运用能力。在改革中,可见湖南省高考考试具有宽宏大度的特点,考生们能够更好地体验科学的教育,更细致地认识自己的强项和不足。

第三段:教育内容拓宽了视野和思维。

新高考改革中,教育内容的拓宽和深化被赋予了越来越重要的意义。不仅是教育的模式得到了升级,同时也突破了单一的思维模式,拓宽了我对未来世界的认识。特别令我印象深刻的是,新高考设立了社会实践与创新科技这一科目。现实的社会与科技发展迅速,新高考实施的这项改革,可以让我们有良好的知识储备,更好地面对未来社会发展的需求和变化。这才是真正具有教育意义的改革。

第四段:拓宽学科门类,让学生更自由发挥。

新高考改革中,学科门类的拓宽得到了重视和加强。除了已有的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政治、文综、理综等学科之外,新高考还增加了信息与科技、中国语言文学、数学等学科。这使得不同专业的考生能够更多地自由发挥,多个学科的试题更能体现出考生的综合能力。湖南省高考的这种改革确实给予了考生们自由选择的机会,能够帮助他们更充分地发挥自己的潜力,从而更加符合个性化发展,也为未来走向决定了更加宽广的道路。

第五段:结尾。

总之,在新高考改革的过程中,我所体会到的之一,是教育出现了难得的升级和增强,另外就是考试内容和考试方式不断创新,并对考生产生更好的审美共鸣。新高考改革,是一次迈向未来,追求更广泛、更具创新性、更有教育意义的新教育时代的跳跃。

相关范文推荐

    2023年公安工作个人工作总结大全(17篇)

    通过写班级工作总结,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从而更好地成长和进步。团委团支部工作总结范文中的案例和经验可以给我们启发和借鉴。作为一名中国***党员,

    最新食品安全工作实施方案(通用15篇)

    活动策划需要对市场进行调研和分析,了解目标人群的需求和偏好。以下是一些经过实践检验的调研方案,希望能给正在准备调研的你提供一些参考和启示。社区领导小组坚持统一思

    2023年种植红薯的观察日记(模板14篇)

    在现代社会,文明礼仪是公民素质的重要体现,它能够推动社会秩序的稳定和发展。了解不同地域、不同国家的文明礼仪差异,能够更好地开展跨文化交流。大家可以通过学习一些文

    专业退出合同协议书退出合同协议书大全(19篇)

    合伙协议是合作伙伴之间达成的一种书面协议,规定了合作伙伴之间的权利、义务和责任。劳动合同是劳动双方在就业关系上达成的一种书面协议,用于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保障

    热门五涉整治活动心得体会(模板14篇)

    实习心得需要准确地描述实习期间所参与的项目、任务和工作内容,以展示自己在实习过程中的努力和成果。以下是学习心得的一些范文,希望对大家的写作有所启发,提供一些写作

    最新补助申请书范文(16篇)

    一份出色的申请书可以引起招聘者或招生委员会的兴趣,从而增加获得机会的可能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低保申请书范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帮助到大家。尊敬的学院领导:您

    专业中医药大学毕业总结(汇总15篇)

    军训总结是一种总结和概括军训经验的方式,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将军训中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应用到日常生活中去。学习总结范文是学习的参照和借鉴,但每个人的总结都应该是个性

    专业参观廉洁教育基地心得体会报告(汇总15篇)

    开题报告通常包括研究项目的背景、研究目的、研究方法、预期成果等重要内容。这些报告范文涵盖了各个领域和主题,可以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写作技巧。无论任何人,无论以

    最新依法治区心得体会及感悟(通用12篇)

    培训心得的写作可以帮助自己整理和梳理所学知识,并将其应用到实际工作和生活中。接下来是一些高效工作者的工作心得,希望能对大家提升工作效率有所帮助。随着社会的发展,

    专业智慧公安建设心得体会范文(17篇)

    实习心得是对在实习过程中所学到的知识、技能和经验进行总结和概括的一种文书材料。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一些与培训相关的心得体会,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从传统的警务模式到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