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秘知识>观潮课文中的词语(优秀15篇)

观潮课文中的词语(优秀15篇)

时间: 作者:温柔雨 观潮课文中的词语(优秀15篇)

范文范本是指在学习写作过程中,常用来参考和借鉴的一类文章样本。范文范本是我们写作的指南,以下是一些经典的例子供大家参考。

课文《记金华的双龙洞》中的重点词语解释

4月14日,我在浙江金华,游北山的双龙洞。

出金华城大约五公里到罗店,过了罗店就渐渐入山。公路盘曲而上。山上开满了映山红,无论花朵和叶子,都比盆栽的杜鹃显得有精神。油桐也正开花,这儿一丛,那儿一簇,很不少。山上沙土呈粉红色,在别处似乎没有见过。粉红色的山,各色的映山红,再加上或浓或淡的新绿,眼前一片明艳。

一路迎着溪流。随着山势,溪流时而宽,时而窄,时而缓,时而急,溪流声也时时变换调子。入山大约五公里就来到双龙洞口,那溪流就是从洞里出来的。

在洞口抬头望,山相当高,突兀森郁,很有气势。洞口像桥洞似的,很宽。走进去,仿佛到了个大会堂,周围是石壁,头上是高高的石顶,在那里聚集一千或是八百人开个会,一定不觉得拥挤。泉水靠着洞口的右边往外流。这是外洞。

在外洞找泉水的来路,原来从靠左边的石壁下方的.孔隙流出。虽说是孔隙,可也容得下一只小船进出。怎样小的小船呢?两个人并排仰卧,刚合适,再没法容第三个人,是这样小的小船。船两头都系着绳子,管理处的工人先进内洞,在里边拉绳子,船就进去,在外洞的工人拉另一头的绳子,船就出来。我怀着好奇的心情独个儿仰卧在小船里,自以为从后脑到肩背,到臀部,到脚跟,没有一处不贴着船底了,才说一声“行了”,船就慢慢移动。眼前昏暗了,可是还能感觉左右和上方的山石似乎都在朝我挤压过来。我又感觉要是把头稍微抬起一点儿,准会撞破额角,擦伤鼻子。大约行了二三丈的水程吧,就登陆了,这就到了内洞。

内洞一团漆黑,什么都看不见。工人提着汽油灯,也只能照见小小的一块地方,余外全是昏暗,不知道有多么宽广。工人高高举起汽油灯,逐一指点洞内的景物。首先当然是蜿蜒在洞顶的双龙,一条黄龙,一条青龙。我顺着他的指点看,有点儿像。其次是些石钟乳和石笋,这是什么,那是什么,大都依据形状想象成神仙、动物以及宫室、器用,名目有四十多。这些石钟乳和石笋,形状变化多端,再加上颜色各异,即使不比做什么,也很值得观赏。

在洞里走了一转,觉得内洞比外洞大得多,大概有十来进房子那么大,泉水靠着右边缓缓地流,声音轻轻的。上源在深黑的石洞里。我排队等候,又仰卧在小船里,出了洞。

课文结构:

课文按游览顺序,可分为六段:

第一段(第1自然段):交代了游览的时间和目的地。

第二段(第2、3自然段):讲路上见闻。

第三段(第4自然段):介绍游览外洞的情景。

第四段(第5自然段):介绍从外洞进入内洞的经过情形。

第五段(第6、7自然段):介绍游览内洞的情景。

第六段(最后一个自然段):作者乘船出洞。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四年级语文课文中的词语解释

非常奇妙。

例句:汉语是世界上最神奇的语言。

用力支撑。

例句:尽管妈妈很累,但她还是挣扎着坐起来给我们讲故事。

生气(激动到极点)。

例句:球迷的愤怒也是幽默的。

受到不应该有的指责或待遇,心里难过。

例句:我看到衣服掉到了地上想把它捡起来,可是妈妈过来看见衣服在地上,马上给了我一个巴掌,说是我弄到地上的,我委屈的哭了!

温和柔顺。

例句:妈妈用温柔的双手,轻轻地抚摸着孩子的脸庞。

张着嘴巴,露出牙齿。形容凶狠或者疼痛的样子。

例句:传说很久很久以前,古老的黄河是一匹很难驯服的野马,它任意奔流,好像一个龇牙咧嘴的怪物。

不断地、含混地自言自语。

例句:她独自在那里嘟嘟囔囔地不知道在说些什么。

拉住、拖住。

例句:他紧紧地拽住奶奶的衣服,说什么也不放手。

词语的变迁课文教案

《观潮》是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作者是赵宗成、朱明元。写的是八月十八钱塘江观潮的事。以下是“观潮课文”,希望给大家带来帮助!

观潮。

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

农历八月十八是一年一度的观潮日。这一天早上,我们来到了海宁市的盐官镇,据说这里是观潮最好的地方。我们随着观潮的人群,登上了海塘大堤。宽阔的钱塘江横卧在眼前。江面很平静,越往东越宽,在雨后的'阳光下,笼罩着一层蒙蒙的薄雾。镇海古塔、中山亭和观潮台屹立在江边。远处,几座小山在云雾中若隐若现。江潮还没有来,海塘大堤上早已人山人海。大家昂首东望,等着,盼着。

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顿时人声鼎沸,有人告诉我们,潮来了!我们踮着脚往东望去,江面还是风平浪静,看不出有什么变化。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人群又沸腾起来。

那条白线很快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堵两长多高的水墙。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霎时,潮头奔腾西去,可是余波还在漫天卷地般涌来,江面上依旧风号浪吼。过了好久,钱塘江才恢复了平静。看看堤下,江水已经涨了两丈来高了。

资料袋。

钱塘江的秋潮,比其他地方的秋潮更壮观,这和当地的特殊地形有关。钱塘江入海的地方叫杭州湾。杭州湾外阔内窄,呈喇叭形,东面的湾口宽达一百公里,而西面的海宁市盐官镇附近,却只有三公里。涨潮时,海潮从湾口涌入,向西奔涌而来,受两旁渐狭江岸的约束,水面越来越窄,涌潮后推前阻,越来越高,形成了汹涌澎湃的壮观景象。

钱塘江观潮课文重要词语解释:

天下奇观——天底下罕见的壮丽景观。

横卧——横躺的意思。

笼罩——像笼子丝的罩在上面。

屹立——像山峰一样高耸而稳固地立着。

若隐若现——形容隐隐约约。

人山人海——形容聚集的人极多。

水天相接——水和天相连。

山崩地裂——指发生强烈地震时的响声,本课涌来描写潮水的声音,带有夸张的意味。

其他词语:

昂首东望。

人声鼎沸(反义词:鸦雀无声)。

风平浪静(反义词:风号浪吼、惊涛骇浪)。

横贯江面。

白浪翻滚。

齐头并进。

浩浩荡荡。

汹涌澎湃。

漫天卷地(近义词:铺天盖地)。

风号浪吼。

颤动。

词语的变迁课文教案

一、教学目标:

1.认识6个生字,会写5个生字,收集新名词。

2.进一步学习浏览这种阅读方法。

3.激发学生热爱汉语的情感。

二、基础知识:

萝菠萝萝卜松萝。

甫台甫神甫惊魂甫定。

劫抢劫劫难劫后余生。

媒媒体媒介媒妁之言。

攀攀爬攀登攀龙附凤。

三、教材分析:

1.教材特点。

本文结构严谨,条理清晰。通过具体生动的实例,描述了语言变迁这一特定的现象,并鲜明地指出:“从汉语的变迁,我们可以感受到时代发展的脚步。”

2.教学重点。

通过实例,感受到汉语的变迁。

3.教学难点。

学习浏览这种阅读方法。

4.教学突破点。

教学时,要着力引导学生通过本课的学习,拓展到更为宽泛的学习领域,将课堂教学引向生活,激发学生探索语言变迁的原因,由此对语言现象产生浓厚的兴趣。

教法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初读课文,学习生字,填写表格。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理解课题。

1.出示“变迁”一词,理解它的意思。

2.词语是怎样变化迁移的呢?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三、学习浏览。

1.浏览就是大略的看,它是比略读更为快速的一种阅读方法,是通过“扫视”,快速摄取文本大意的能力。

2.请学生运用浏览的方法读文,并填写课后表格。

3.找出本文中心句——从词语的变迁,我们可以感受到时代发展的脚步。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深入学习课文,了解语言是如何变迁的。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这篇课文的中心句是什么?

2.这句话是什么意思?(词语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化的。)。

3.作者为了说明这个道理,举了哪些例子呢?我们来逐一学习。

二、深入学文。

(一)学习第2自然段。

1.指读思考:这段中心句是什么?

2.哪些词语带有地域色彩?

(二)学习第3自然段。

1.指读思考:这段中心句是什么?

2.舶来:指进口的东西。舶来词:外来词,从外国传入的词语。

3.你知道汉语中有哪些舶来词?(t恤、吉普、沙发、巧克力、咖啡、浪漫、解放、健康、科学等)。

(三)学习第4自然段。

1.“平台”这个词在古代和现代各表示什么意思?

古代:供休憩、眺望等用的露天台榭。

现代:泛指进行某项工作所需要的环境或条件。

2.理解古诗的意思。

3.小结:古词今意也是词语变迁的一种形式。

(四)学习第5自然段。

1.自由读文,思考:文中还列举了哪些新名词?

2.你知道它们的意思吗?

3.像“生态农业”、“绿色食品”、“知识经济”这些新名词有哪些特点?(它是由几个词语组成的新词,新词的意思可由这几个词语的本意叠加得到。)。

(五)学习第6自然段。

指读思考:该段段意。

根据课文内容,总结词语变迁的方式。

板书设计:

地域。

古词今意。

词语在文章中的解析

【辨形】斧:不能写作“爷”,工:不能写作“功”。

鬼斧神工与巧夺天工的区别:

巧夺天工,指人工的精巧胜过天然制成,形容技艺十分高超(只能够用于形容人工事物,指人工造就的)。

鬼斧神工,指像是鬼神制作雕刻出来的。形容事物之神奇巧妙,不是人力所能达到的(指自然造就的)。

造句:

1.鬼斧神工:使原始材料变为成品。

2.其工程之大,成立之速,真所谓鬼斧神工,不可思议者也。

3.圆明园的设计真是鬼斧神工。

4.你看这尊微雕佛像,真是鬼斧神工啊!

5.传说这座三门峡就是大禹用鬼斧神工开凿的。

文档为doc格式。

词语在文章中的解析

词语是语言的基本材料。词语结合在一起就构成了一句句话,一篇篇文章。因而词语在以发展学生语言为根本任务的语文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它贯串于语文教学的始终,在小学语文教学特别是中、高年级语文教学中如果能注意到这一特点,巧妙、灵活地组织教学,可以使学生语言能力得到生动、活泼的发展。

每堂课都有教学重点,或为理解内容,或为体会感情,或为领悟哲理。但不论是内容、感情还是哲理,都要表现在以词语为单位的一句句话中。所以读一句句话,抓住一个个词,尤其是关键词语是突破教学重点的有效途径。

怎样抓住词语突破教学重点呢?

举个例子,在学习《秦兵马俑》一课时,学生初读课文之后,教师提问:秦兵马俑有什么特点?请同学自己读读第三小节(第三小节内容为: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学生很快回答:兵马俑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学生一下子抓住了关键词语,把握到文章的主要内容。兵马俑的规模宏大表现在哪些地方?一个问题又把规模宏大一词的理解引向深入,这样就使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更具体、更透彻。

上课时,老师往往要把关键词语板书在黑板上,这样使所学内容简明、扼要。在课快要结束时,如果能利用这些关键词语作以总结概括,会使学生对这一课内容记得准确,掌握得牢固。例如:一位老师在上《乡戏》一课临近下课,指着黑板上的板书过去、简单、农民、喜欢四个词语要同学们用上这节课所学的关联词语尽管还是说一句话,学生说:过去乡戏尽管简单,可农民还是很喜欢。几个词语,连成了一句话,既总结了本节课内容,又练习了说话。

苏教版教材有一个特点就是每课后面的练习均设有读一读,再抄写的内容,这是专门进行词语训练的内容,其他版本的教材也往往在课后设有读写词语的专项练习。这些词语多为课文中的新词、重点词。做这项练习时可以让学生利用这些词语作提示,回顾课文内容,复述课文。例在教《一夜的工作》一课时,我首先让学生听写课后练习中的词语,检查学生对生字、词语的掌握情况,临下课,我又把刚上课时写在黑板条上的词语出示给学生,让学生用上这些词语,说一段话,概括《一夜的工作》的内容,学生做这项的练习时,兴趣极高,而且把巩固词语、概括课文、说话练习集于一身,一石三鸟。

课后练习中的词语可以根据课文内容连起来进行说的训练,也可以让学生把说的内容再写下来,写的时候,斟酌词句,进行小练笔。小练笔除了利用课后练习中词语进行,还可以利用每单元后练习中的熟记。

成语。

里的成语。在学习了第十二册练习2的熟记成语后,我让学生联系一年四季的气候特征展开想象写一段文字,但要用上所学的几个成语。学生课后写了这样一段话:投入大自然的怀抱,你会发现春、夏、秋、冬,一年四季的景色各有特点。春天到了,一元复始,万象更新,桃红柳绿,芳草如茵,柔和的春风抚着绿柳,那是给翩翩到来的春天伴奏;骄阳似火的夏天到了,太阳下烈日炎炎,暑气蒸人;立秋这天,天空格外明朗,万里无云,较之昨日,立刻让你感到秋高气爽;岁月如流;尺壁寸阴,转眼间到了寒气袭人的冬天,冰天雪地,风雪交加也是常有的事。(划线的是熟记成语中的成语。)。

以上四种方法使词语与句子的训练相结合,读与写相联系,词语的训练灵活有效,如果在语文教学中能像这样抓住词语灵活地组织教学,定会使学生语文水平大幅提高。

诗词中的唯美词语

1、用我三生烟火,换你一世迷离。

2、我自是年少,韶华倾负。

3、长街长,烟花繁,你挑灯回看,短亭短,红尘碾,我把萧再叹。

4、终是谁使弦断,花落肩头,恍惚迷离。

5、多少红颜悴,多少相思碎,惟留血染墨香哭乱冢。

6、苍茫大地一剑尽挽破,何处繁华笙歌落。斜倚云端千壶掩寂寞,纵使他人空笑我。

7、任他凡事清浊,为你一笑间轮回甘堕。

8、寄君一曲,不问曲终人聚散。

9、谁将烟焚散,散了纵横的牵绊。

10、听弦断,断那三千痴缠。坠花湮,湮没一朝风涟。花若怜,落在谁的指尖。

11、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

12、相忘谁先忘,倾国是故国。泠泠不肯谈,蹁跹影惊鸿。

13、昔有朝歌夜弦之高楼,上有倾城倾国之舞袖。

14、待浮花浪蕊俱尽,伴君幽独。

15、一朝春去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

16、静水流深,沧笙踏歌:三生阴晴圆缺,一朝悲欢离合。

17、灯火星星,人声杳杳,歌不尽乱世烽火。

18、如花美眷,似水流年,回得了过去,回不了当初。

19、乌云蔽月,人迹踪绝,说不出如斯寂寞。

20、天不老,情难绝,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

21、似此星辰非昨夜,为谁风露立中宵。

22、谁将烟焚散,散了纵横的牵绊。

23、蝴蝶很美,终究飞不过沧海。

24、终于为那一身江南烟雨覆了天下,容华谢后,不过一场,山河永寂。

25、风华是一指流砂,苍老是一段年华。

26、山河拱手,为君一笑。

27、几段唏嘘,几世悲欢。可笑我命由我不由天。

28、经流年梦回曲水边,看烟花绽出月圆。

29、雾散,梦醒,我终于看见真实,那是千帆过尽的沉寂。

30、生生的`两端,我们彼此站成了岸。

31、缘聚缘散缘如水,背负万丈尘寰,只为一句,等待下一次相逢。

32、看那天地日月,恒静无言:青山长河,世代绵延;就像在我心中,你从未离去,也从未改变。

33、就这样吧,从此山水不相逢。

34、既不回头,何必不忘。既然无缘,何须誓言。今日种种,似水无痕。明夕何夕,君已陌路。

35、心微动奈何情已远,物也非,人也非,是是非,往日不可追。

36、也许是前世的姻,也许是来生的缘,错在今生相见,徒增一段无果的恩怨。

38、总在不经意地年生,回首彼岸,纵然发现光景绵长。

39、有一种隐忍其实是蕴藏着的一种力量,有一种静默其实是惊天的告白。

40、只缘感君一回顾,使我思君朝与暮。

41、举杯独醉,饮罢飞雪,茫然又一年岁。

42、转身,一缕冷香远。逝雪深,笑意浅。来世你渡我,可愿?

43、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追寻。一曲一场叹,一生为一人。

44、尘缘从来都如水,罕须泪,何尽一生情?莫多情,情伤己。

45、谁应了谁的劫,谁又变成了谁的执念。

46、你若撒野,今生我把酒奉陪。

48、人生若只如初见,当时只道是寻常。

49、心有猛虎,细嗅蔷薇。盛宴之后,泪流满面。

50、君子如玉独佩兰笑看人生文武展。

词语的变迁课文教案

高挂。

【豫皖苏】。

豫:河南省。皖:安徽省。苏:江苏省。

【宏伟】。

(规模、计划等)雄伟壮大。

【漫步】。

没有目的'而悠闲地走。

【围歼战】。

包围起来歼灭敌人的战斗。

【交通沟】。

阵地内连接堑壕、工事,供交通联络的壕沟。也叫交通壕。

【倚】。

靠着。

【胸墙】。

为了便于射击和减少敌人火力可能造成的损失,在战壕边沿用土堆砌起来的矮墙。

【憧憬】。

向往。

【千钧一发】。

钧:古代重量单位,一钧等于30斤。千钧一发指千钧的重量系在一根头发上,比喻极其危险。

【世纪】。

100年为一个世纪。

【璀璨】。

形容珠玉等光彩鲜明。本课指天安门广场灯光耀眼。

词语的变迁课文教案

1.认识6个生字,会写5个生字。

2.进一步学习运用浏览这种阅读方法。有感情朗读课文,体会逗号、顿号、分号、句号的停顿。

3.朗读课文,激发学生热爱汉语的情感。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丰富积累,收集新名词。

教学重点。

运用“浏览”这种阅读方法来学习课文,完成收集新名词的练习,培养探究能力。

教学准备。

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汉语家园是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词语是这个大家庭中的重要成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词语的变迁》(板书课题)。

齐读题目,谁来说一说“变迁”的意思。

指导学生理解题目的含义。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初读文章,不认识的字查查字典,扫除文字障碍。

2.边读边找出生字生词,并借助工具书加以学习。

3.通读文章,将句子读得通顺、流利。

三、自学生字新词。

1.汇报预习情况。

2.指导学习。

(1)本课所要认识的6个生字可在整体感知课文后,通过定位认读等方法来学习。

(2)5个要求会写的字,可以集中来识记。这些生字大多是合体字,且多数是形声字,凡形声字都可用部件组合的方法来记。比如:“萝”、“媒”等。“攀”字笔画较多,字形较难掌握,“甫”字读音易出错,教学时,这些字应着重强调。

(3)写字指导。重点指导“攀”字。写“攀”时要注意它是上中下结构的字,中间的“大”字,应写得略扁,撇捺稍长且分开的幅度稍大。

历尽沧桑:多次经历变化。

变迁:情况或阶段的变化转移。

烙印:名词,比喻不易磨灭的痕迹;动词,比喻深刻地留下印象。

舶来客:指进口的货物。

走俏:商品销路好。

摇身一变:改变面目出现。

脱口而出:不假思索,随口而出。

攀谈:拉扯闲谈。

四、了解课文大意,理清文章脉络。

1.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2.指导学生理清文章脉络。第1段是总起,2—6段是分述。

五、作业。

1.写生字新词。

2.搜集新名词。结合书后练习总结出搜集新名词的方法。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词语的变迁》。

一、浏览课文,填写信息单。

1.教师先进行浏览的指导。

浏览是比略读更为快速的一种阅读方法,主要是培养学生通过“扫视”,快速摄取文本大意的能力。

2.学生浏览课文,填写信息单。(出示幻灯片)。

二、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

2.看一看这段与下文有什么关系?

中心句:从词语的变迁,我们可以感受到时代发展的脚步。

3.怎样理解“历尽沧桑的老人”“充满朝气的新生儿”的含义?

三、学习课文2---6段,感受词语的变化。

1.为什么说“从词语的变迁,我们可以感受到时代发展的脚步”。请你结合课文内容谈谈,了解汉语词汇变迁的原因。

2..找出每一段的中心句,体会其表达效果。

3.结合诗句说一说平台的本意和现在的意思。

平台:现在指进行某项工作所需要的环境或条件。

四、有感情朗读课文,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1.朗读指导。

(1)在品读文章时,要读出文章的趣味。

(2)可采用多种方法读,如自由读、小组比赛读等,读后可让学生质疑讨论,为什么这个地方这样读?这样深入体味字里行间的意义,课文才能读出味,读出意,读出情。

(3)朗读课文,注意逗号、顿号、分号、句号的停顿。逗号、顿号、分号、句号较多,是这篇课文的一个特色。朗读时,教师要作出提示,注意这些标点符号的不同停顿。

五、拓展与运用。

1.交流收集的新名词。

引导学生按照教材中提供的策略自主地查找资料,并进行汇报交流,达到资源共享,进一步体会“从汉语的变迁,我们可以感受到时代发展的脚步。”

2.还可以为学生提供如下的新词小宝库:

六、小练笔。

仿照课文,结合自己搜集的新词,写一段话,要求语句流畅,有中心句。

词语的变迁课文教案

寂静。

【筛子】。

用竹条、铁丝等编成的有许多小孔的器具,可以把细碎的东西漏下去,较粗的'成块的留在上头。

【无精打采】。

形容不高兴,精神不振作。

【悲苦】。

悲哀痛苦。

【恐怖】。

(由于生命受到威胁而引起的)恐惧。

【无缘无故】。

没有原因。

【魁梧】。

身体强壮高大。

【异想天开】。

比喻想法离奇而不切实际。

【荒唐】。

(行为)放荡,没有节制。

【名贵】。

著名而且珍贵。

【娇贵】。

把某人某物看得十分贵重而使之处于娇生惯养的地位。

【洋溢】。

(情绪或气氛)充分流露。

【温情】。

温柔的感情,温和的态度。

【惦记】。

心里老想着,放不下心。

【伶俐】。

聪明灵活,讨人喜欢。

【收拾】。

这里是整治的意思。

【恐吓】。

以要挟的话或手段威胁人,吓唬。

【径直】。

自管自,任意地。

形容声音中的词语

1、哗啦啦:形容水流的声音。

2、嘣嘣:用来写跳动或爆裂的声音。

3、啪啪:用来写放枪、拍掌、或东西撞击等声音。如:鞭子甩得啪啪地响。

4、叮当:用来写金属、瓷器、玉饰等撞击的声音。

5、扑腾:用来写重物落地的声音。

6、轰隆隆:描写物体的声音特别的大,有震耳欲聋的感觉。

7、扑通:用来写重物落地或落水的声音。

8、滴沥:水下滴的声音。

9、噗噜噜:用来写泪珠一个劲往下掉。

10、呱唧:用来写鼓掌等的声音。

11、滴答:用来写水滴落下或钟表摆动的声音。

12、嘀答答:形容水滴在石头上地上的声音。

14、嗒嗒:用来写马蹄、机枪等的声音。

15、叮铃铃:般是用来形容铃铛的声音,非常的清脆。

16、呱嗒:用来写清脆、短促的撞击声。如:地是冻硬的,走起来呱嗒地响。

18、乐滋滋:开心快乐发出的声音。

19、咕噜噜:水冒泡的声音。

20、咝:用来写枪弹在空中很快飞过的声音。如:子弹咝咝咝地从头顶上飞过。

21、扑哧:用来写笑声、或水、气挤出的声音。如:扑哧一笑;扑哧一声,皮球撒了气了。

22、梆梆:敲打木头的声音。

23、啪嚓:用来写东西落地、撞击或器物碰碎的声音。如:啪嚓一声,碗掉在地上碎了。

24、笑嘻嘻:形容人的面部表情微笑的abb词语,当然这种微笑是带有声音的。

25、叮咚:用来写玉石、金属等撞击或水滴落的声音。

26、呜呜:用来写风声、汽笛声。

27、吧唧:用来写脚掌拍打泥泞地面等的声音。

28、静悄悄:形容一点声音没有,非常安静。

29、唉乃:摇橹的声音,划船时歌唱的声音。

扩展阅读:表示声音的句子。

1、要说什么声音最美,这可不少,小鸟的嬉戏声,花儿的开放声,小草的生长声,天空太阳的发光声,妈妈为宝宝唱的催眠声,小孩子们的欢笑声。要说什么声音最美,这可不少,老师的上课声,父母的唠叨声,小孩子的哭叫声,写字的刷刷声;要说什么声音最美,这可不少,父母的管教声,老师的教导声,朋友的帮助声,亲人的赞美声,同学的羡慕声。

2、咦,远处波涛汹涌的不是大海吗?我急速飞奔,要知道看大海一直是我的愿望。巨浪一次一次打击着海面,时而雄伟,时而柔和。水面上的波浪翻动着,滚动着,伴随着激情澎湃、急速雄伟的海浪我不禁在天空中跳起了迪斯科。海浪越翻越勇,我越跳越快,雨越下越大。

3、雨丝叮叮咚咚的落到积水中,敲打出深沉的琴声,优雅迷人的气息扩散到你的双耳,你的大脑,你的心灵。再考虑到现实的生活中,你会更好的认识自我,更好的制定你生活近期的目标,会更好的考虑长远的人生的方向,会更好的处理与他人的关系,会对这一切有一个思考。

4、再向前走,只听见蝉鸣鸟叫,抬头一望,只见画眉、杜鹃在树上跳跳走走,快活得犹如神仙。这样一幅诗情画意的图画,我还没有欣赏完,一阵流水声引起了我的注意。哇,大自然真的会妙手点睛!我赶快向小林走去,原来是一条弯弯曲曲的小溪。溪水清澈见底,鹅卵石粒粒可数,小鱼在水里快活地游来游去,啊!大自然又为我们奏上一曲了。

5、我喜欢小溪奔跑的声音,因为它清脆的声音使烦躁的人们心情愉快;我喜欢人们轻生细语说话的声音,因为这样世界就不会那么吵闹;我喜欢小鸟清脆的叫声,因为它告诉我春天来了;我喜欢花儿开放的声音,因为花儿开放了我们也长大了;声音是大自然里的`交响乐,它给我们带来了欢乐。

6、我向往树叶碰撞的声音,就像是钢琴家演奏的月光曲,但这似乎也在被城市的喧嚣声慢慢吞噬着,上帝真不公平,只给我们留下了伴奏,只有在校园里的时候才能零星地听到一点。偶然听说一个老人看管着一大片樟树林,想去看看。

7、夏天的声音可多了,有青蛙、鱼儿、还有风雨雷电的声音。青蛙在水里呱呱的叫着,像它们在水里开歌唱会一样。砰嘭嘭是什么声音呢?原来是鱼儿在水里游泳的声音,它们好像在成群结队的比赛游泳呢!风雨雷电的声音更大了,一道光闪过,原来的闪电来了。过来一会,有轰隆隆的声音,是什么响声,原来是雷来了的声音。又过了一会,哗啦啦是什么声音,原来的雨来了的声音。

8、小溪边,溪水流淌着,日日夜夜地奔跑着,它们发出了“哗哗”的声响。这是快乐的声音。因为,他们正在寻找更加美好的明天,正在寻找梦寐以求的浩瀚无比的世界,正在寻找无法预知的未来。

9、小雨“沙沙”下着把我弄醒。我走进树林里,从很远的地方就听见了小鸟“叽叽喳喳”的叫,好像在说:“春天来了,快醒醒!”我走过去听见溪水“哗哗”叫着好像姐姐的长发,我在听它唱歌和它一起奔跑。“叮叮咚咚”的泉水声,好像在打着开心的节拍,静静地,把什么烦恼都忘了。

10、校园里有美妙的音乐,只要你用心听,就会听到。早上有鸟儿欢快地歌唱,大车小车都在马路上“走动”发出了“滴滴滴”的响声。风吹着小树,发出了“沙纱沙”的声音,我还听到了老师急急忙忙地跑向办公室的声音,早上的声音像小号催促我们前进。

11、在我生活的四周,有许多悦耳的声音,小鸟的歌声,使我心神愉快;老师的教书声,充实我的知识;汽车的喇叭声,提醒我注意安全;还有小草的沙沙声,告诉我时光在流转,然而,这些声音再美妙,再动听,却永远比不上大自然中万物的奇妙。

12、坐在大树下,一阵阵清爽的风吹过,树总能“沙沙”的歌唱,每一片树叶都发出自己独特的嗓音,仿佛一个大型的乐团在只为你一人合唱。那声音会游到你的脑海里,你只需要闭上眼睛仔细倾听,就能不知不觉地将心里的忧虑赶走,不再觉得自己是渺小的。

13、我喜欢独自听歌。戴上耳机,或扭开音箱,调好音量,闭上眼睛。四周一片黑暗,仿佛处于无知的混沌之中。这时一缕歌声飘来,宛如眼前拂过一丝清风,掠过一片白云,飘过一阵春雨。

14、我们班刘老师的声音可真逗,有时像百灵鸟,有时像机关枪。当我们班得流动红旗时,当我们做好事时,当我们学习进步时,刘老师的声音和蔼可亲,甜甜的像百灵鸟的声音,我们听了高兴的手舞足蹈,开心极了。当我们做错事时,当我们贪玩学习不用心时,当我们课间打闹时,刘老师的声音变得非常严厉,说话也非常快,就像机关枪一样,我们听了还真有点紧张。

15、听听,秋的声音,一阵阵秋风吹来“呼呼”,是和天空告别的话音。听听,秋的声音,一只只小燕子向南飞去,“叽叽”,是和北方告别的歌韵。听听,秋的声音,一片片叶子落下,“哗哗”,是和大树告别的话音。听听,秋的声音,菊花慢慢绽开笑脸,“呵呵”,是与秋天亲吻的话语。听听,秋的声音,果实你挤我碰,“碰碰”,是和大树告别的话音。听听,秋的声音,从远方匆匆的来,向远方匆匆的去,听听,我们听到了秋的声音。16、听,树上的鸟儿高声啼啭,唱出一首首沁人心脾的歌,知了听了也不甘落后,跟着“吱吱吱”地伴奏。不一会儿,就有更多的音乐家想要加入。看,奔流的山溪做起了舞伴,风中摇曳的草儿就像一个指挥家正指挥着呢!桂花妹妹也在这大自然举办的音乐会中忙着展现自己。

17、生活中的声音。校园里朗朗的读书声,便成机趣,悦耳的歌声,便增添活力,亲人的一丝安慰,鼓励声,便使我们敞开心屝。等等的生活中的生趣声音,这又给生活和大自然带来了无限的欢歌。如果我们没有了声音,那么这世界就会变成无声世界,空洞,毫无生机,生活和自然正因为有了人的声音,才变的丰富多彩,生机勃勃。所以说生活中声音也是一种声音,它是生物界的最关键。

18、生活中,只稍留意,身边总会传来各式各样的声音:火车的“隆隆声……”,小鸟的“啾啾声……”,大自然的雨打雷鸣声……“言为心声”一个个看似简单自然的话语,在其背后实则在向人们诉说着它特殊的意义。

19、捧起一朵水花,清清倾听它从我手指间滑落那异常清脆的声响,“——答——答。”水花四溅,飞出去的水珠如泼出去的“珍珠”,美丽无比。

20、奇妙无比的大自然声音既动人,又迷人,这种声音,是人类无法演奏出来的,大自然的声音,是一种很独特的声音。听,风伯伯用他的手风琴,演奏出了多么美妙的声音啊!哗——哗——声音时而缓,时而急,时而温柔,时而磅礴,时而悲痛,时而欢快;呵呵,风伯伯真是个万能的音乐家!

词语的变迁课文教案

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逗号、顿号、分号、句号的停顿。

2.读通文章,了解作者从哪几个方面写出了词语的变迁。

3.激发学生热爱汉语的情感。

教学重点:运用“浏览”这种阅读方法来学习课文,完成收集新名词的练习,培养探究能力。

教学难点: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丰富积累,收集新名词。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

教学方法: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词语的'变迁》。

1.指导浏览阅读。浏览是比略读更为快速的一种阅读方法,主要是培养学生通过“扫视”,快速摄取文本大意的能力。

2.学生浏览课文,填写信息单。

二、学习课文第一段。

1.指名读第一段。

2.看一看这段与下文有什么关系?

中心句:从词语的变迁,我们可以感受到时代发展的脚步。

3.怎么样理解“历尽沧桑的老人”、“充满朝气的新生儿”的含义?

三、学习课文第二——六段,感受词语的变化。

1.为什么说“从词语的变迁,我们可以感受到时代发展的脚步”?请你结合课文内容谈谈,了解汉语词汇变迁的原因。

2.找出每一段的中心句,体会其表达效果。

3.结合诗句说一说“平台”的本意和现在的意思。

四、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1.在品读文章时,要读出文章的趣味。

2.采用多种方法读,如自由读,小组比赛读等,读后可以让学生质疑讨论,为什么这个地方这样读?这样深入体味字里行间的意义,课文才能读出味,读出意,读出情。

3.朗读课文,注意逗号、顿号、分号、句号的停顿。逗号、顿号、分号、句号比较多,是这篇课文的一个特色。

五、小练笔。

仿照课文,结合自己搜集的新词,写一段话,要求语句流畅,有中心句。

具有“地域性”的特色。

有些词语是“舶来客”

词语中的新宠儿——“平台”

农民口中的新名词。

动物世界里的语音也在发展。

词语的变迁课文教案

常常。

【不屑置辩】。

认为不值得辩论或申辩。屑。值得。

【颓唐】。

精神萎靡不振,情绪低落。

【分辩】。

辩白,辩解。

【格局】。

布置的格式。

【缠夹不清】。

搅扰、夹杂不清。

【之乎者也】。

“之、乎、者、也”是文言文里常用的语助词,常用来形容半文不白的话或文章。含讽刺意味。

【大抵】。

大概。

【君子固穷】。

语出《论语》,意思是“君子能够安于穷困,不因穷困而丧失其道德意志。固,固守,安守。

【营生】。

谋生,筹划如何生活。

【附和】。

(言语、行动)追随别人(多含贬义)。

【掌柜】。

旧是称商店老板或负责管理商店的人。

【主顾】。

顾客。

词语的变迁课文教案

1.认识6个生字,会写5个生字。

2.进一步学习运用浏览这种阅读方法。有感情朗读课文,体会逗号、顿号、分号、句号的停顿。

3.朗读课文,激发学生热爱汉语的情感。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丰富积累,收集新名词。

教学重点。

运用“浏览”这种阅读方法来学习课文,完成收集新名词的练习,培养探究能力。

教学准备。

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汉语家园是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词语是这个大家庭中的重要成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词语的变迁》(板书课题)。

齐读题目,谁来说一说“变迁”的意思。

指导学生理解题目的含义。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初读文章,不认识的字查查字典,扫除文字障碍。

2.边读边找出生字生词,并借助工具书加以学习。

3.通读文章,将句子读得通顺、流利。

三、自学生字新词。

1.汇报预习情况。

2.指导学习。

(1)本课所要认识的6个生字可在整体感知课文后,通过定位认读等方法来学习。

(2)5个要求会写的字,可以集中来识记。这些生字大多是合体字,且多数是形声字,凡形声字都可用部件组合的方法来记。比如:“萝”、“媒”等。“攀”字笔画较多,字形较难掌握,“甫”字读音易出错,教学时,这些字应着重强调。

(3)写字指导。重点指导“攀”字。写“攀”时要注意它是上中下结构的字,中间的“大”字,应写得略扁,撇捺稍长且分开的幅度稍大。

历尽沧桑:多次经历变化。

变迁:情况或阶段的变化转移。

烙印:名词,比喻不易磨灭的痕迹;动词,比喻深刻地留下印象。

舶来客:指进口的货物。

走俏:商品销路好。

摇身一变:改变面目出现。

脱口而出:不假思索,随口而出。

攀谈:拉扯闲谈。

四、了解课文大意,理清文章脉络。

1.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2.指导学生理清文章脉络。第1段是总起,2—6段是分述。

五、作业。

1.写生字新词。

2.搜集新名词。结合书后练习总结出搜集新名词的方法。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词语的变迁》。

一、浏览课文,填写信息单。

1.教师先进行浏览的指导。

浏览是比略读更为快速的一种阅读方法,主要是培养学生通过“扫视”,快速摄取文本大意的能力。

2.学生浏览课文,填写信息单。(出示幻灯片)。

二、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

2.看一看这段与下文有什么关系?

中心句:从词语的变迁,我们可以感受到时代发展的脚步。

3.怎样理解“历尽沧桑的老人”“充满朝气的新生儿”的含义?

三、学习课文2---6段,感受词语的变化。

1.为什么说“从词语的变迁,我们可以感受到时代发展的脚步”。请你结合课文内容谈谈,了解汉语词汇变迁的原因。

2..找出每一段的中心句,体会其表达效果。

3.结合诗句说一说平台的本意和现在的意思。

平台:现在指进行某项工作所需要的环境或条件。

四、有感情朗读课文,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1.朗读指导。

(1)在品读文章时,要读出文章的趣味。

(2)可采用多种方法读,如自由读、小组比赛读等,读后可让学生质疑讨论,为什么这个地方这样读?这样深入体味字里行间的意义,课文才能读出味,读出意,读出情。

(3)朗读课文,注意逗号、顿号、分号、句号的停顿。逗号、顿号、分号、句号较多,是这篇课文的一个特色。朗读时,教师要作出提示,注意这些标点符号的不同停顿。

五、拓展与运用。

1.交流收集的新名词。

引导学生按照教材中提供的策略自主地查找资料,并进行汇报交流,达到资源共享,进一步体会“从汉语的变迁,我们可以感受到时代发展的脚步。”

2.还可以为学生提供如下的新词小宝库:

六、小练笔。

课文孔乙己词语解释

【幽僻】。

幽深僻静。

【受用】。

享受。

【弥望】。

满眼。弥,满。

【袅娜】。

柔美的样子。

【颤动】。

短促而频繁地振动。

【霎时】。

极短时间。

【凝碧】。

青翠欲滴的样子。

【脉脉】。

默默地用眼神或行动表达情意。文中形容水没有声音、好像深含感情的样子。

【田田】。

形容荷叶相连的样子。古乐府《江南曲》中有“莲叶何田田”之句。

【蓊蓊郁郁】。

树木茂盛的样子。

【宛然】。

仿佛。

【风致】。

美的姿态。

【参差】。

长短、高低、大小不齐,不一致。

【斑驳】。

原指一种颜色中杂有别的颜色,文中是深浅不一的意思。也写作“斑驳”。

【倩影】。

美丽的影子。倩,美丽。

【均匀】。

分布或分配在各部分的数量相同;时间的间隔相等。

【旋律】。

也称曲调,指若干高低、强弱、长短不同的乐音的`有节奏的、和谐的运动。

【和谐】。

配合得适当和匀称。

【一例】。

一律,一概。

【丰姿】。

风度、仪态,一般指美好的姿态。也写作“风姿”。

【艳歌】。

专门描写男女爱情的歌曲。

【风流】。

1、有功绩而又有文采的,英俊杰出的;。

2、指有才学而不拘礼法;。

3、指跟男女间情爱有关的。文中指年轻男女不拘礼法地表露自己的爱情。

【敛裾】。

提一提衣裳。裾,衣襟。

【消受】。

享受。多用于否定。

【酣眠】。

熟睡。

【一例】。

一概,一律。

相关范文推荐

    考试以后的反思总结大全(13篇)

    考试总结是一个评估学习效果和制定下一步学习计划的重要环节。接下来,大家可以一起阅读一些优秀的考试总结范文,从中学习和借鉴一些写作技巧和经验。整个试卷共26个题目

    辽宁大学三方协议范文(20篇)

    辽宁省注重教育事业的发展,拥有多所高等学府和研究机构。辽宁省的户外活动和体育赛事丰富多样,下面是一些精彩活动的报道。甲方(实习单位):乙方:丙方(学生):班级:

    以案说纪心得体会(模板22篇)

    每一次心得体会都是对自己在某个领域的一次成长和进步的总结。感谢大家阅读以下的心得体会范文,希望可以对大家的学习和成长有所帮助。社会是一个大家庭,我们每个人都是社

    混凝土免责协议书范文(19篇)

    合同协议明确了交易双方的权责,减少了信息不对称和道德风险的发生。以下是一些常用的合同协议样本,希望对您起到一些帮助。承租方:(以下简称甲方)。出租方:(以下简称

    热心公益心得体会总结(汇总12篇)

    通过总结心得体会,我们可以更好地反思自己的成长和进步。在这里,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精彩的心得体会范文,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公益活动是一个人对社会的贡献和回馈,

    感恩之心读后感(优质22篇)

    读后感不仅仅是对作品的简单概括和评价,更是对自己在阅读过程中的思考和感受的记录。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读后感范文,仅供参考,希望能给大家一些灵感。领导者的一部分

    明师课堂心得感想(热门15篇)

    在写心得体会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对自己的成长、进步以及遇到的挑战和困惑加以分析和思考。以下是各行各业的专家学者的心得体会,希望能够为大家的实践和进步提供一些有益的

    线上教学阶段总结美篇(优质20篇)

    在进行教学工作总结时,我们需要对自己在教学中的得失进行客观评价。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写教学工作总结,以下是一些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新冠肺炎给节日披上了灰色的

    供应室自我鉴定小结(通用21篇)

    范文范本是写作学习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通过对范本的学习和分析,可以提升我们的写作能力。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范文范本,希望大家能够通过阅读这些范本来了解不同类型

    个人奖状申请书(汇总13篇)

    更多申请书是在求职、升学或项目申请等情况下所需要的一种书面材料,它可以展示个人能力和经历。随后,小编整理了一些经典案例,希望对大家撰写更多申请书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