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心得体会>新课标笔记心得体会(优质7篇)

新课标笔记心得体会(优质7篇)

时间: 作者:笔舞 新课标笔记心得体会(优质7篇)

心得体会是我们对自己、他人、人生和世界的思考和感悟。心得体会对于我们是非常有帮助的,可是应该怎么写心得体会呢?下面我帮大家找寻并整理了一些优秀的心得体会范文,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新课标笔记心得体会篇一

摘要:新课标的实施对学习者而言是一个全新的挑战,有效的记笔记方法可以帮助学习者更好地掌握知识点。本文以“新课标笔记心得体会”为题,探讨了笔记对学习的重要性,提出了一些实用的笔记方法,并总结了个人在学习中的实践体会。

第一段:笔记对学习的重要性

学习的过程就如同探航海的旅程,而笔记则是坐标的重要标记,起到了记录和辅助记忆的作用。做好笔记可以帮助学习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点,提高学习效果。笔记不仅是课堂上老师所讲内容的记录,还可以是自己对所学内容的思考、总结和延伸。它不仅是学习的工具,更是学业发展的基石。

第二段:实用的笔记方法

为了做好笔记,学习者可以采用一些实用的笔记方法。首先,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笔记方式。有的人喜欢直接记录文字,有的人喜欢画图表达,甚至还有的人选择用手机或平板电脑进行数字化笔记。其次,要学会筛选信息。在课堂上,信息的数量是庞大的,学习者需要学会抓住重点信息,去掉冗余的内容,使笔记更具可读性和有效性。最后,可以采用归纳总结的方法。通过对笔记内容的归类和整理,将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和内在逻辑展现出来,帮助记忆和复习时更加清晰明了。

第三段:个人在学习中的实践体会

在我的学习过程中,我发现做好笔记对于掌握知识点和提升学习效果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首先,笔记帮助我更好地理解和消化所学内容。通过记录笔记,我可以将老师上课所讲的概念和要点固化下来,深入思考和理解。其次,笔记让我更有条理地进行学习。通过归纳总结的方式,我可以将零散的知识点整合成有机的知识体系,便于复习和记忆。最后,笔记让我思维更加开阔。通过对笔记内容的个人思考和拓展,我可以深入挖掘知识的内涵,拓宽自己的思维边界。

第四段:有效笔记方法带来的好处

采用有效的笔记方法可以带来许多好处。首先,通过筛选信息和整理笔记,学习者可以更好地提高学习效率,节省时间。其次,有效的笔记方法可以帮助学习者更好地回顾和复习所学内容,巩固已经掌握的知识点。再次,通过笔记中的个人思考和总结,学习者能够更好地发现知识之间的联系,形成系统的知识框架。最后,良好的笔记习惯还能培养学习者的思维能力和学习意识,提升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第五段:结语

总之,新课标的实施给学习者带来了新的挑战,而良好的笔记习惯是迎接挑战的有效方法之一。掌握实用的笔记方法、养成良好的笔记习惯,不仅可以帮助学习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点,还可以培养学习意识和思维能力,提高学习效果。在我的学习中,我深切感受到了笔记的重要性和有效笔记方法带来的好处。我将继续努力,不断改进自己的笔记方式,不断提升自己的学习效果。

新课标笔记心得体会篇二

一、必须知道新课程标准与以往教学大纲的区别

以往教学大纲突出了知识的主体地位,它主要是对教师如何教教材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新课程标准在以往教学法大纲的基础上,突出了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及在课程学习中“人”的作用,尤其是学生的作用,还注重教学法的指导。我们每一位教师都应该认真地研究学习新课程标准,明白新课程“新”在什么地方,才能体现“新”字。

二、做到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真正的体现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这是我们现代教师的共识。如何体现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呢?这里应该注意不要走入两个极端,一个不敢放手,一个是完全放手。我想在课堂上要注意这样几点:1.要注重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信心;2.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3.要注重培养学生好的学习方法;4.要正确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结果。这里尤其要注意的是不要过分夸大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教师应该充分地认识到自己班级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学习习惯的发展层次,以便自己灵活地制定教学计划。

三、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手段进行辅助教学

运用多媒体教学已经是现代教学的一个趋势,但永远不会成为唯一的手段,永远不会替代教师在教学中的作用。我们设计的教学课件是为了更好地进行教学,但课件却不应成为左右课堂进程的主要因素,人才应该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过分依赖课件,就会造成我们培养出来的人模式化,不利于不同的学生的不同发展。社会的进步在于它存在各种各样的矛盾,如果都是一个模具“造”出来的,那还有什么矛盾,还怎么促进学生进步?教学中,教学手段的运用应该是多变的,是根据不同的学生和不同的教学情境而设计的。

四、认真钻研教材,依据课程标准把握教材的特点

讲授新课程时应从整体上把握实验教科书,弄清其编写意图、体系特点,弄清教科书与《课程标准》、教科书各教程之间的内在联系,弄清教科书各种编辑设计的意图和着力点,比较新课程与旧教材的区别和联系,有哪些改进,教法上有那些变化,有那些独到的进步和收获,以在备课和教学活动中准确设定教学的重点,找准达到《课程标准》提出的课程目标的落脚点,有效地实施语文教学。

我觉得,如果我们对新课标学习掌握的不到位的话,其结果必然是轰轰烈烈的学习,平淡无味的实践。可以说是“穿着新鞋走老路”。所以说,加强学习是工作的重心,实践是学习的核心,这次我们毕竟是“摸着石头过河”。课标吸取来的经验在实施过程中还得要再接受考验的。一切是既熟悉又陌生的!这就要求我们在实施过程中构建学习—实践—提高—再学习—再实践的良好的发展过程。在这个意义上讲,课标的实施是复杂的,任务是艰巨的。透视种种现象,可以使我们在学习实施新课标的过程中,不断的发现、调整、完善自己,真正落实新课标的要求,做一个合格的教师。

新课标笔记心得体会篇三

作为一名学生,学习是我们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学习过程中,笔记的作用不可忽视。新课标要求我们做到“指导教师的主讲为中心”,即在上课期间,学生需要以笔记的方式记录下老师的讲解内容。在过去的学习中,我也尝试了多种笔记方法,有了各种不同的心得体会。

首先,笔记的撰写是一种培养集中注意力能力的方法。在上课时,老师会讲解很多知识点,一些重要的细节容易被忽略。而记录下来的笔记可以在课后复习时帮助我们回忆起上课时老师的讲解内容。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我发现通过不断地记录下重点思路和关键词,我在上课期间能够更加集中注意力,保持对老师的听课热情,进而提高我的学习效率。

其次,笔记的撰写是一种强化记忆的方式。通过不断重复写下重点内容,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记忆知识。在回顾笔记时,我们可以通过查阅自己记录的资料,找到自己的薄弱环节,然后进行有针对性的巩固和复习,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尤其对于一些抽象的概念,通过描绘图表和标注注解等方式,可以更好地帮助我们理解难点,唤起记忆。

此外,笔记的撰写是一种培养整理能力的方式。在上课期间,老师的讲解内容可能会比较杂乱,而我们需要将其整理成为一个有条理的系统。这就要求我们在做笔记的过程中进行思维的整合和归纳。通过整理笔记,我们可以更好地理顺知识框架,将零零散散的知识点有机地组织在一起。这样,在复习阶段,我们就能够更好地记忆和掌握知识,提高我们的学习成绩。

另外,笔记的撰写也是一种培养表达能力的方法。通过记录下来的笔记,我们可以更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思考。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经常需要与同学或老师进行交流和讨论。而笔记中的内容可以作为我们表达的参考,帮助我们更准确地表达出自己的想法。通过不断的练习,我们的表达能力也会得到提高,更好地与他人进行思想的交流。

总结起来,新课标笔记的撰写在我们的学习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通过记录下来的笔记,我们可以更好地集中注意力,加深记忆,培养整理和解释能力,提高表达能力。然而,我也意识到在撰写笔记时需要注意的问题。首先,我们要学会提取重点,抓住核心思想。其次,要注意记录的方式和格式,力求简洁清晰。最后,要及时回顾和整理笔记,巩固学习效果。通过不断地实践和总结,我相信我会在新课标笔记的撰写中不断提高,并从中获得更多的收益。

新课标笔记心得体会篇四

这种教学设计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对新的知识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的作用,从而挖掘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习惯和探索问题的能力。

1、在教学中既要根据自己的实际,又要联系学生实际,进行合理的教学设计。注重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又把数学与生活实际联在一起,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使教学设计具有形象性,给学生极大的吸引,抓住了学生认识的特点,形成开放式的教学模式,达到预先教学的效果。

2、给学生充分的思维空间,做到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相结合,重视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合理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注重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推动学生活动意识。

3、在教学中提出质疑,让学生通过检验,发展和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使学生积极主动寻找问题,主动获取新的知识。

4、利用合理地提问与讨论发挥课堂的群体作用,锻炼学生语言表达能力,达成独立、主动地学习、积极配合教师共同达成目标。

要想学生40分钟内都会专心听你的课那是不可能的,他们或多或少会开小差,他们有的可能连书本都不拿出来或不翻开,甚至还会说话打闹。这时如果采用提问的方式的话,就会使学生的精神一下子紧张起来,并且去思考你所提出的问题,但是提问时,不能只提问一些选择性的问题,因为这样他们思考的空间就会很小,这样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另外,提问要有均匀性,不能反复提问某个学生,这样会使其他学生回答问题的热情消退的。

在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将学生教会,而且还要教学生会学。因此,课堂上,教师既要注重培养学生动脑、动手、自主探究与合作的习惯,在课堂上还要留一定的空间和时间给学生思考、合作与交流,让学生有表现自已才干的机会。学生的潜力是可以挖掘的,关键的问题是看我们教师愿不愿去开发。

1、充分挖掘教材,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作为铺垫。

2、重视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相结合,充分发挥和利用学生的智慧能力,积极调动学生主动、积极地探究问题,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

3、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应注意了思维方法的培养,充分调动学生的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使学生主动获取知识。以学生为主体,每一个知识的学习和理解,应该做到:学生能做的一定让学生做,学生能说的一定让学生说。这样,才能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着与合作者。

在教学中,教师应当经常给学生提供能引起观察、研究的环境,善于提出一些学生既熟悉而又不能立刻解决的问题,引导他们自己去发现和寻找问题的答案,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多给学生一些研究的机会,多一些成功的体验,多一份创造的信心。

新课标笔记心得体会篇五

新课标是我国教育改革的重要一环,新课标的实施不仅意味着教学内容的更新,更在于对学生学习方式的挑战和改变。而笔记这一学习工具在新课标下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我们需要将对新课标的学习体会以笔记的形式记录下来,同时也要反思和总结笔记的使用对我们学习带来的影响。

新课标所要求的学习方法相较于传统的死记硬背有很大的变化。我们不再是负责地翻书记知识点,而是要通过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因此,对于新课标下的笔记方法,笔记的内容不仅限于知识点的概括,更要注重对知识点的联系和启示的总结。在笔记的过程中,可以使用思维导图、图表等形式,以便于更好地理清思路。同时,学习笔记的过程也是一个思考和分析的过程,提升我们的学习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

三、笔记对学习的积极影响

笔记是我们学习中的助力,它不仅可以帮助我们复习和回顾所学的知识,还可以提醒我们在学习中的重点和难点。当我们在复习时,通过翻阅笔记,我们可以快速地复习知识点和解决问题。同时,通过笔记的记录和总结,我们可以发现自己在学习中的不足和错误,进一步改进自己的学习方法。此外,笔记也可以激发我们的思考和创新能力,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所学的知识。

四、笔记的不足之处

虽然笔记在学习中带来了很多好处,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首先,在笔记的整理和记录过程中,我们很容易陷入“机械式”地作业,只注重于内容的概括而忽视了对知识点的联系和思考。其次,在学习中过度依赖笔记也可能会导致自己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不够。因此,在使用笔记的时候,我们务必要注意把握好学习的重点和难点,适度使用笔记,而不是过度依赖它。

五、笔记的有效性和个性化应用

笔记是学习中的有力工具,但仅仅依靠笔记并不能保证学习的效果。我们应该将笔记和其他学习方法相结合,做到有理有据地进行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同时,还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特点和喜好将笔记进行个性化的应用,比如通过加入个人的思考和观点,提升自己对知识的感悟和理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应该引导学生运用笔记进行交流和分享,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

总之,新课标对学生的学习方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笔记在新课标背景下的作用不可忽视。通过新课标下的笔记学习方法,我们可以更加高效地学习和掌握知识,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但我们也需要意识到笔记的不足之处,并在实际学习中进行个性化的应用,以达到最好的学习效果。

新课标笔记心得体会篇六

新课程要求教师确立新的教学观,克服教育生涯中的惯性,使教学方式显现多样化的格局。在很多教师的概念中,教学就是讲课,就是把书本知识传递给学生,把学生作为知识的“容器”进行灌输,“填鸭式”教学是某些教师惯用的教学方法。在新的课程与教学改革中,教师要充分相信学生的本事,把自己定位于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而不是知识的化身,以权威自居。教师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是起辅导、帮忙、引导作用的人,而不是支配学生的控制者,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习的主人。教学的目的是帮忙每一个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发展。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的过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要经过讨论、实验、探究等多种教学组织形式,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教师应创设能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本事。

因而,要求教师从片面注重知识的传授,转变到注重学生学习本事的培养,教师不仅仅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重要的是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促进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引导学生探究知识,让学生亲历、感受和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本事,重视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本事,如:让学生参与课题研究。作为教师,应当更新教育观念,真正做到“填鸭式”教学转变为“启发式”教学,变学生被动听课为主动参与,变单纯知识传授为知能并重。要在反思自己教学行为的同时,观察并反思学生的学习过程,检查、审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到了什么,遇到了什么,构成了怎样的本事,发现并解决了什么问题,这种反思有利于学生观察本事、自学本事、实验本事、思维本事和创新本事的提高。

所谓“教学有法,但无定法”,教师要能随着教材资料的变化,学生的实际情景,多媒体教学设备的应用,灵活使用教学方法。数学教学的方法很多,例如新教材在一些资料设置上,只是让学生经过观察、思考得出结论,缺乏严密的逻辑推理,习题设置过于简单,这就需要教师配以多样的习题来帮忙学生理解,培养学生严密的思维本事;对于复习课,要经过各类习题来帮忙学生复习总结已学过的知识;有时还能够结合课堂资料,灵活采用学生上讲台、游戏比赛、讨论、作业、练习等多种教学方法。在一堂课上,有时要同时使用多种教学方法。“教无定法,重在得法”。只要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助于学生思维本事的培养,有利于所学知识的掌握和运用,到达课堂教学的效果,都是好的教学方法。

另外在新课标和新教材的背景下,教师掌握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手段显得尤为重要。许多课要求教师要用多媒体教学,要求学生会用多功能计算机等,多媒体教学有以下一些明显的优势:一是能有效地增大每一堂课的容量;二是减轻教师板书的工作量,使教师能有精力讲深讲透所举例子,提高讲解效率;三是直观性强,容易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四是有利于对整堂课所学资料进行回顾和小结。异常对于立体几何中的一些几何图形、一些简单但数量较多的小问答题、文字量较多应用题,复习课中章节资料的总结、选择题的训练等等借助于投影仪来完成会事半功倍。

新的学习方式主要包括: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自主学习就是自己作为学习的主人,而不受他人支配的学习方式。它强调学习的主动性、独立性、自控性,关注学习者的兴趣和职责,有助于弘扬主体性和自主精神。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职责分工的相互性学习。它强调学习的交往性、互动性、分享性,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团队意识和团体观念。探究性学习是在教师的指导下,从自身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经过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方式。它强调学习的问题性、过程性、开放性,有助于构成学生的内在的学习动机,批判的思维品质和思考问题的习惯。自主、合作、探究性等学习方式,能够更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更能激发学生的内在的学习动力,更能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本事。大力提倡这样的新的学习方式,是现实的要求和未来的需要。

无论何种教学方式,都应重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训练,对新课改下的教学也是如此,很多教师把主要精力放在难度较大的题目上,认为仅有经过解决难题才能培养本事,因而相对地忽视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的教学。教学中急急忙忙把公式、运算定律推导出来,或草草讲一道例题就经过很多的题目来训练学生。其实定理、公式推导的过程本身就蕴含着重要的解题方法和规律,不讲公式的推导就直接让学生去做题,试图经过让学生很多地做题去总结出一些方法,规律。结果却是多数学生不但“悟”不出方法、规律,并且只会机械地模仿,思维水平较低,有时甚至生搬硬套;照葫芦画瓢,将简单问题复杂化。

俗话说得好,”给学生一滴水,自己要有一桶水”。为了教好学生,我们要加强自身的学习,努力钻研教材和课程标准,经过各种途径学习新课程方面的教学经验,努力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并钻研与新课程相关的知识,这样才能有备无患,与时俱进,跟上新时代的步伐。另外要加强教师团体备课、相互合作、取长补短。我们应当多向优秀的教师学习,取长补短、为己所用。

总之无论我们多么习惯和喜欢从前的教学模式,无论有多大的艰难险阻,新课标已经为我们指明了新的方向,仅有跟着新课标的方向,我们也才不会迷失自己的方向!

新课标笔记心得体会篇七

通过体育课程的培训,我对体育新的课程标准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

首先,体育健康新课程的基本理念:

(1)、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新课程以促进学生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整体健康水平的提高为目标,构建了技能、认知、情感、行为等领域并行推进的课程结构,融合了体育、生理、心理、卫生保舰环境、社会、安全、营养等诸多学科领域的有关知识,真正关注学生的健康意识、锻炼习惯和卫生习惯的养成,将增进学生健康贯穿于课程实施的全过程,确保“健康第一”思想落到实处,使学生健康成长。

(2)、激发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

学校体育是终身体育的基础,运动兴趣和习惯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终身锻炼的前提。无论是教学内容的选择还是教学方法的更新,都应十分关注学生的运动兴趣,只有激发和保持学生的运动兴趣,才能使学生自觉、积极地进行体育锻炼。因此,在体育教学中,重视学生的运动兴趣是实现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和价值的有效保证。

(3)、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新课程关注的核心是满足学生的需要和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从课程设计到评价的各个环节,始终把学生主动、全面的发展放在中心地位。在注意发挥教学活动中教师主导作用的同时,特别强调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体现,以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潜能,提高学生的体育学习能力。

(4)、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一个学生受益。

新课程充分注意到学生在身体条件、兴趣爱好和运动技能等方面的个体差异,根据这种差异性确定学习目标和评价方法,并提出相应的教学建议,从而保证绝大多数学生能完成课程学习目标,是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学习和成功的乐趣,以满足自我发展的需要。

其次,体育健康新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

(1)、根据课程目标与内容划分学习领域

新课程改变了传统的按运动项目划分课程内容和安排教学时数的框架,根据三维健康观、体育自身特点以及国际课程发展的趋势,拓宽了课程学习的内容,将课程内容划分为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五个学习领域,并根据领域目标构建课程的内容体系。

(2)、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特征划分学习水平。

新课程标准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特征,将中小学的学习划分为六级水平。

(3)、根据可操作性和可观察性要求确定具体的学习目标。

为了确保学习目标的达成和学习评价的可行性,学习目标必须是具体的、可观察的。在心理健康的社会适应两个学习领域,要求学生在掌握有关知识、技能的同时,强调学生应在运动实践中体验心理感受并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这使情感、意志方面的学习目标由隐性变为显性,由原则性的要求变为可以观测的行为特征。这既便于学生学习时自我认识和体验,也便于教师对学生的观察和评价。教师可以通过对学生情感、态度和行为习惯的观察,判断教学活动的成效,从而有效地保证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的实现。

(4)、根据三级课程管理的要求加大课程内容的选择性

教师在制定具体课程实施方案时,可以根据课程的学习目标,从本地、本校实际情况出发,选用适当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学生可以根据学校确定的内容范围,选择一两个项目作为学习内容。

(5)、根据课程发展性要求建立评价体系。

课程评价是促进课程目标实现和课程建设的重要手段。新课程标准力求突破注重终结性评价而忽视过程性评价的状况,强化评价的激励、发展功能而淡化甄别、选拔功能,并根据这样的原则对教学评价提出相应的建议。新课程标准把学生的体能、知识与技能、学习态度、情意表现与合作精神纳入学习成绩评定的范围,并让学生参与评价过程,以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培训,我认识到体育健康新课程标准突出强调要尊重教师和学生对教学内容的选择性,注重教学评价的多样性,使课程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养成坚持体育锻炼的习惯。因此,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我会进一步尝试增强课堂的趣味性,提高学生上课的积极性,提高上课的效果。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