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作总结>2023年小学一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模板19篇)

2023年小学一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模板19篇)

时间: 作者:笔砚 2023年小学一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模板19篇)

通过学习总结,我们可以把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学期总结参考文献,希望能够对大家写作提供一些帮助和指导。

小学一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篇一

1、计算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时,要先通分,再按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计算;计算结果能约分要约成最简分数,是假分数的要化为带分数;计算后要验算。

2、分母的最大公因数是1,分子都是1的分数相加,得数的分母是两个分母的积,分子是两个分母的和。分母的最大公因数是1,分子都是1的分数相减,得数的分母是两个分母的积,分子是两个分母的差。

3、分母分子相差越大,分数就越接近0;分子接近分母的一半,分数就接近2(1);分子分母越接近,分数就越接近1。

4、分数加、减法混合运算顺序与整数、小数加减混合运算顺序相同。没有小括号,从左往右,依次运算;有小括号,先算小括号里的算式。

5、整数加法的运算律,整数减法的运算性质同样可以在分数加、减法中运用,使计算简便。乘法分配律也适用分数的简便计算。

6、裂项公式(用于特殊的简便计算)

密铺

1、由线段围成的图形(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梯形、平行四边形)能够密铺

2、由曲线围成的图形(圆)不能够密铺。

小学一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篇二

探索与发现(三)(乘法分配律)

知识点:

补充知识点:

1、式子的特点:式子的原算符号一般是×、+(-)、×的形式;在两个乘法式子中,有一个相同的因数;另为两个不同的因数之和(或之差)基本上是能凑成整十、整百、整千的数。

2、102×88、99×15这类题的特点:两个数相乘,把其中一个比较接近整十、整百、整千的数改写成整十、整百、整千与一个数的和(或差),再应用乘法分配律可以使运算简便。

小学一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篇三

(一)认识东、南、西、北

2、面朝南时,转动方向盘,将南对准前面,即:东-+-西,面朝东时,方向盘定为:北-+-南。

(二)认识东南、东北、西南、西北

(三)确定中心,找方位--解决这类题目的关键是找准以谁为中心。

1、除数是一位数的笔算除法,先用被除数的最高位除以除数,再依次类推,用每一位上的数分别和除数相除,除到哪一位就把商写在那一位的上面。

2、要将前一步计算后的余数写出来和下一步的数合起来再除。

3、每次计算后的余数都要同除数进行比较,不要忘了余数要比除数小。

4、如果被除数的最高位比除数小,则商的位数比被除数的位数少1位。

5、如果被除数的最高位大于或等于除数,则商的位数同被除数的位数相同。

6、学会用乘法验算除法:(a)没有余数的除法:商除数=被除数

(b)有余数的除法:商除数+余数=被除数

速算绝招:

(a)60/3=『』,可以把60看成6个十,6除以3得2,所以6个十除以3得2个十,即20.

(b)240/4=『』,可以把240看成是由200和40组成的,百位上不够商1,就把240看成24个十,因为24除以4得6,所以24个十除以4得6个十,即60.

(一)简单的数据分析:在画条形图时要先利用格尺找准数量,做好标记后再画。

(二)求平均数用移多补少的方法:

平均数=总数量/总份数

总数量=平均数总份数

总份数=总数量/平均数

1、一年有12个月:一、三、五、七、八、十、十二月是大月,有31天;四、六、九、十一月是小月,有30天;二月平年有28天,闰年有29天。

2、全年天数:平年有365天,闰年有366天。

3、判断平年、闰年:a)年份能被4除尽而没有余数的是闰年,有余数的为平年;

b)整百整千的年份要能被400除尽才是闰年。

4、比年大的时间单位是世纪,1世纪=100年。

5、用24时计时法表示:a)上午时间直接读出钟面上时间即可;

b)下午的时间在钟面上所指时间的基础上加上12小时。

(b)头尾都不算:结束时间-开始时间-1

(c)头尾算其一:结束时间-开始时间。

1、两位数乘两位数乘法估算,只需注意在估算时,要先根据四舍五入法分别求出两个因数的近似数,使其变成整十整百数后,再估算。

2、再书写估算结果时,不要忘了两个因数末尾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写几个0.

3、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

速算绝招:

(a)6020=『』,把6020看作60乘2,得120,20是2的10倍,再将得数扩大10倍得1200,心算过程是602=120,2的后面有一个0,积120后面加一个0,得1200.

(b)估算时,把一个两位数看成是整十数进行估算,如3940,把39看成40,4040=1600,3940~1600.5130=『』,估算过程是5030=1500,5130~1500.

(c)3511+『』,把35乘10得350,再用351=35,350+35=385,心算过程是:3511=350+35=385,又如4311=430+43=473.

(d)2319=『』,把19看作20来乘,多乘龙1个23,再减去23,心算过程是:2320-23=460-23=437,如4521=『』,把21看作20来乘,少乘1个45,再加上45,4520+45=900+45=945.

(e)3415=『』,把3410后再加345,因为345=3410/2=340/2=170,所以3415的心算过程是:340+340/2=340+170=510.

(一)面积和面积单位:

1、要弄清长度单位与面积单位的联系与区别;

2、要认真审题,弄清题目要求后再做。

(二)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

1、正方形:(a)周长=边长4--使用长度单位

(b)面积=边长边长--使用面积单位

2、长方形:(a)周长=(长+宽)2--使用长度单位

(b)面积=长宽--使用面积单位

(三)面积单位间的进率

2、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进率是100;

4、质量单位:克(g)、千克(kg,也叫公斤)、吨(t)。1000克=1千克,1000千克=1吨。

正方形的特点:四条边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

平行四边形的特点:两组对边平行且相等。

(四)计算小数加、减法,首先要把小数点对齐,即相同数位对齐,从低位算起,同整数加、减法相同的是相加满十要向前一位进一,不要忘了在结果上点上小数点。

小学一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篇四

所在或所占的地方,有上下、前后、左右之分。

位置方位名词,例:汽车在马路的上面。

位置方位名词,例:船在桥的下面。

位置方位名词,例:张三在李四的前排,那么可以说张三在李四的前面。

位置方位名词,例:李四在张三的后排,那么可以说李四在张三的后面。

减法运算中必须向高位借位的减法运算。

20以内的数字之间的退位减法,例:12-9=3.

24读作“二十四”;169读作“一百六十九”。

先比较高数位的数学,再按照数位的高低依次比较。

100读作“一百”,等于10个10相加;99读作“九十九”,等于100减去1.

小学一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篇五

一、基础知识:

1、个十万是一百万,10个一百万是一千万,10个一千万是一亿

2、个(一),十百、千、万、十万、百万……都是是计数单位

3、数位分级方法:从个位起,每四位为一级。

个级包括个位、十位、百位、千位,个级表示多少个“一”;

万级包括万位、十万位、百万位、千万位,万级表示多少个“万”;

亿级包括亿位、十亿位、百亿位、千亿位,亿级表示多少个“亿”。

4、十进制计数法:

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都是十,这种计数方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

5、读数的法则:

(1)、读数的时候我们先把这个数按四位一级分级。

(2)、从高位读起,一级一级地读;

(3)、读亿级或万级时,先按个级数的读法去读,再在后面加一个“亿”或“万”字

(4)、每一级中间有一个0或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0;每一级末尾的0都不读。

6、多位数的写法法则:

(1)把数分级

(2)从高位到低位,一级一级地往下写。

(3)哪一个数位上一个数也没有,就在哪一个数位上写0。

(4)写完后再读一读所写的数,检查是否正确。

小学一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篇六

1、分数乘整数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都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2、一个数与分数相乘,可以看作是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1、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分数乘整数,用分数的分子和整数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不变。

注意:当带分数进行乘法计算时,要先把带分数化成假分数再进行计算。

2、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法则:分数乘分数,用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相乘的积作分母。

3、为了计算简便,能约分的要先约分,再计算。

注意:当带分数进行乘法计算时,要先把带分数化成假分数再进行计算。

4、分数连乘的计算方法:先约分,就是把所有的分子中可与分母相约的数先约分,再用分子乘分子作积的分子,分母乘分母作积的分母。

5、规律:(乘法中比较大小时)

一个数(0除外)乘大于1的数,积大于这个数。

一个数(0除外)乘小于1的数(0除外),积小于这个数。

一个数(0除外)乘1,积等于这个数。

6、分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整数的运算顺序相同。

7、整数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对于分数乘法也同样适用。

乘法交换律:a×b=b×a

乘法结合律:(a×b)×c=a×(b×c)

乘法分配律:(a+b)×c=ac+bc

小学一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篇七

听课应包括听、思、记三个方面。听,听知识形成的来龙去脉,听重点和难点,听例题的解法和要求。思,一是要善于联想、类比和归纳,二是要敢于质疑,提出问题。记,指课堂笔记——记方法,记疑点,记要求,记注意点。

认真解题

课堂练习是最及时最直接的反馈,一定不能错过。不要急于完成作业,要先看看你的笔记本,回顾学习内容,加深理解,强化记忆。

及时纠错

课堂练习、作业、检测,反馈后要及时查阅,分析错题的原因,必要时强化相关计算的训练。不明白的问题要及时向同学和老师请教了,不能将问题处于悬而未解的状态,养成今日事今日毕的好习惯。

小学一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篇八

根据个人经验,参考有关资料,我认为学生思维受阻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由于学习方法的缺乏而严重制约学生的有效思维的状况普遍存在。华东师大二附中的四位学生对高一学生的调查表明,在常用的数学思想方法中,初中学生掌握得最好的是方程思想,知道并会应用的占84.02%,观察与试验的方法、类比与联想的方法知道并会运用的分别占25.68%和24.52%,不知道的分别占42.02%和34.44%。重点中学的学生如此,一般学校可想而知。我部本学期在初三、初四年级开设的“学法讲座”深受学生欢迎。

比如,一份调查显示,学生对于自己“在初中阶段数学学习的要求”选择“名列前茅”的占79.18%,选择“中等水平”的占17.45%。而对自己在高中阶段选择“名列前茅”的占45.46%,选择“中等水平”的占47.05%。许多学生考上高中后,便想喘口气,放松一下学习节奏。在高一学生中,回答“你对学习的感觉”时,感到困难的占52%,一部分学生选择了降低要求的方法,认为自己目前的数学学习状态“良好”的仅占24.06%,认为“一般”的占57.44%,认为“较差”的占18.5%。学习要求的降低,影响了学习效果,使得数学思维发展的速度无法加快。

一份在“遇到难题的处理方式”的调查中,选择“等老师讲解”的占12%,选择“问同学或问老师”的占52%,选择“继续思考”的只有16%,选择“等以后再解决”的占20%。思维指向模糊主要表现在对关键信息感知把握不准,思维指向性模糊,出思维的惰性。观察只停滞在感知表象中,即使撞上关键信息,也不能加工形成有价值的反馈信息,致使思路受阻,从而懒于动脑,久而久之,养成了思维的惰性。这是学生思维障碍的最普遍原因。

思维的惯性常伴随着思维的惰性而存在。一份问卷调查资料中,有30%的同学在回答“解题时出现错误的原因”选择了“审题不清”这一项。学生在解数学题时,常尚未看清题意,见术语,便罗列公式,生搬硬套;见数据,便代入演算,拼凑解答等。

在一份问卷调查中,回答“经常出现思维的方向性错误”的学生占了50%,他们由于思维的单一性,呈线性状态,导致思维过程常常中断而受阻。

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1)节奏变化。就一节课的知识容量而言,初中远比不上高中,因而在讲解中就有快慢和粗细之分。这一快一慢,一粗一细两对矛盾就很容易将初中与高中阻隔,产生两极分化,使初高中难以得到系统的响应,从而影响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华东师大二附中的调查:认为高中数学学习节奏比初中快的占82.17%,而觉得慢的同学仅占5.5%。(2)教学方法的`差异。有48.07%的学生认为初中数学课大部分由老师讲解,小部分由学生练习,认为初中重视学生讨论与自学的仅占9.2%。这表明初中学生讨论与自学的这一学习方法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培养,没有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高中,认为上课大部分由老师讲解的降低到27.34%,认为讨论与练习相当的则升至37.84%。(3)教材因素导致初高中数学知识点脱节。华东师大二附中的调查中,有49.63%的市、区重点中学的学生认为“对所需的初中知识感到略能运用,但还有些困难”,而感到需要补充初中知识点的占20.53%,对所需初中知识能运用自如的不到30%。

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1)不考的不学。华东师大二附中学生的调查表明,初中数学教师对“中考不考,可以省略”的态度中,偶尔说的占50.57%,经常说的占21.18%。(2)评价方式单一。无论对老师还是学生,往往都是以学科考试成绩作为主要指标进行评价。(3)考试导向的偏差。我认为用考试的方法进行评价本身并没错,问题是考试(命题)本身的导向是否正确。

上文就是给您带来的:思维受阻的原因,希望可以更好的帮助到您!

小学一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篇九

各科成绩的提高是同学们提高总体学习成绩的重要途径,大家一定要在平时的练习中不断积累,数学网为大家整理了六年级数学上册概念知识点整理,希望同学们牢牢掌握,不断取得进步!

(一)分数乘法的意义:

1、分数乘整数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都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2、一个数与分数相乘,可以看作是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二)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

1、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分数乘整数,用分数的分子和整数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不变。

注意:当带分数进行乘法计算时,要先把带分数化成假分数再进行计算。

2、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法则:分数乘分数,用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相乘的积作分母。

3、为了计算简便,能约分的.要先约分,再计算。

注意:当带分数进行乘法计算时,要先把带分数化成假分数再进行计算。

4、分数连乘的计算方法:先约分,就是把所有的分子中可与分母相约的数先约分,再用分子乘分子作积的分子,分母乘分母作积的分母。

5、规律:(乘法中比较大小时)

一个数(0除外)乘大于1的数,积大于这个数。

一个数(0除外)乘小于1的数(0除外),积小于这个数。

一个数(0除外)乘1,积等于这个数。

6、分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整数的运算顺序相同。

7、整数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对于分数乘法也同样适用。

乘法交换律: a b = b a

乘法结合律: ( a b )c = a ( b c )

乘法分配律: ( a + b )c = a c + b c

小学一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篇十

2+3=5表示:2个一加3个一等于5个一,就是5。

20+30=50表示:2个十加3个十等于5个十,就是50。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只要把十位上的数相加减就可以了。

2、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

(1)不进位

25+2=2725+20=45

先算:5+2=7先算:20+20=40

再算:20+7=27再算:40+5=45

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要注意个位上的数和个位上的数相加,十位上的数和十位上的数相加。

相同数位的上数才能直接相加

(2)进位

24+9=3324+9=33

先算:4+9=13先算:24+6=30

再算:20+13=33再算:30+3=33

个位相加满十,一定要向十位进1。

3、两位数减一位数、整十数

(1)不退位

再算:30+3=33再算:10+5=15

两位数减一位数、整十数要注意个位上的数和个位上的数相减,十位上的数和十位上的数相减。

相同数位的上数才能直接相减

(2)退位

36-8=2836-8=28

先算:10-8=2先算:16-8=8

再算:26+2=28再算:20+8=28

个位不够减,要从十位上退1(作十),是退位减法。

4、小括号

10-2-3=510-(2+3)=5

先算:10-2=8先算:2+3=5

再算:8-3=5再算:10-5=5

有括号的先算括号里面的

5、解决连加问题

3个同学一起折小星星,每人折了6个,他们一共折了多少个小星星?

加法解答

6+6+6=18(个)

1/3=0.3333……

1/6=0.1666……

1/7=0.142857142857142857……

1/9=0.1111……

1/11=0.090909……

1/99=0.010101……

1/101=0.009900990099……

1/111=0.009009009……

1公里=1千米1千米=1000米

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

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1平方厘米=100平方毫米

1吨=1000千克1千克=1000克=1公斤=1市斤

1公顷=10000平方米1亩=666.666平方米

1升=1立方分米=1000毫升1毫升=1立方厘米

小学一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篇十一

1.人民币的单位有(元)、(角)、(分)。

2.人民币各单位之间的换算:1元=10角;10角=1元;1角=10分;10分=1角;10角=100分;1元=100分。

3.主要题型:

填合适的单位。(注意和生活实际联系)

计算:元+元角+角满10角记得换成1元

元-元角-角“角”不够减向“元”借1元当10角再计算

如:

(1)2元8角+6角=2元14角=3元4角

(2)65元-3元7角

=64元10角-3元7角

=61元3角

4.解决问题:先画批,找准数据,再列式计算。

列式时用:“几元几角+几元几角”的形式来表示,不用小数形式列式。

5.换钱:1张10元可以换5张2元。

1张100元可以换5张20元。1张100元可以换2张50元。

1张50元可以换10张5元。

6.2.00元=2元;0.50元=5角;59.90元=59元9角;9.25元=9元2角5分。

小学一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篇十二

分类的方法:一般是(1)按形状;(2)按颜色;(3)按用途;(4)按种类。

在分类的同时,初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整理数据,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小学一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篇十三

1.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第三位是百位。

读数、写数的方法:读数和写数都要从高位起。

2.单数:个位上是1,3,5,7,9的自然数。

3.双数:个位上是0,2,4,6,8的自然数(0除外)。

4.整十数:个位上是0的自然数(0除外)。

5.5个十,5个一,组成起来是55。(十位上的5表示5个十,个位上的5表示5个一。)

读作:五十五(写语文汉字)写作:55(写数学字)

6.10个一是十,10个十是一百。(一、十、百是计数单位。要写汉字)

数的组成:(注意不同的问法)

例:68是由6个十和8个一组成的;68是由8个一和6个十组成的

68里面有(6)个十和(8)个一,有(68)个一。

68十位上的数是6,表示6个十(写汉字),个位上的数是8,表示8个一(写汉字)。

7.比较两位数大小的方法:先看十位,哪位数大它就大。如果十位相同,再看个位,哪位数大它就大。(开口朝大数,尖尖朝小数。)

8.当两个数量相差很大时可以用“多得多,少得多”来描述;当两个数量相差不大时可以用“多一些,少一些”来描述。

9.最小的三位数是100;的两位数是99;最小的两位数是10;的一位数是9;最小的一位数是1。

注意题型:

个位上的数是7,十位上的数比个位上的数少3,这个数是()。(写完记得对照题意检查一遍)

小学一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篇十四

1、数数的方法有:

一个一个的数,1,2,3,4,5,6,7,8,9,10,……

五个五个的数,5,10,15,20,25,30,35,40……

十个十个的数,10,20,30,40,50,60,70,……

2、数位、基数、序数

计数器上从右边起第三位是百位。从右往左的数位名称:个位、十位、百位,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

数位:数中各个数字所占的特定位置,例如:个位、十位、百位

基数:表示物体的个数,例如:8个苹果

序数:表示某一元素在序列中的位置,例如:第1个

3、两位数的理解

一个两位数有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十位上的数表示有几个十,个位上的数表示有几个一。

如:95的十位是9,表示9个十,个位是5,表示5个一。

10个十是一百。100有10个十,100有100个一。

的两位数是99,最小的两位数是10。

最小的三位数是100。

87读作:八十七;九十四写作:94

4、比较数的大小

数位不同:比较数的大小,先从位数上比较,位数多的数更大,如:289.

数位相同:相同位数的数要从高位依次比较。如果是两个两位数比大小,先看十位,十位大的数就大;十位相同看个位,个位大的数就大,例如:9491.

其他:75比23多得多;54比49多一些;21比56少得多;37比41少一些;62与61差不多。

小学一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篇十五

1、相差较远两数比多少,可说大数比小数多得多,小数比大数少得多。

2、至少用4个同样的小正方形拼成一个大正方形。

3、至少用8个同样的小正方体拼成一个大正方体。

4、摆一个正方形至少要用4根同样长的小棒。摆一个长方形至少要用六根同样长的小棒。

5、购物需用人民币,它有单位元角分,一角可以换十分,一元需用十角换。

6、比较钱数多和少,单位统一直接比,单位不同化一化,化成相同再比较。

7、计算钱数要注意,单位相同才加减,加满10角进1元,加满10分进1角。

8、几元减几角,计算有妙招,几元拿1元,当做10角减。

9、整十加、减很容易,只把十位数字来计算,十位计算得几十,个位只需写上0。

10、整十连加和连减,计算顺序有规定,从左往右依次算,步步都要算仔细。

11、两位数加以位数,先把个位数加个位数,再加十位数。

12、两位数加整十数,先用十位数加十位数,再加个位数。

13、进位加法不难算,满十进一是重点。个位相加满了十,向十进一要切记。

14、两位数减一位数,先用个位数减个位数,再加十位数再加十位数。两位数减十位数,先用十位数减十位数,再加个位数。

15、两位数减一位数,个位数相减,十位数不变,两位数减整十数,十位数相减,个位数不变。1、位置关系上和下,形影不离好朋友;判断谁上谁在下,确定标准是关键。

16、减数相同,被减数越大,差越大;被减数越小,差越小。

17、被减数相同,减数越小,差越大;减数越大,差越小。

18、被减数减数同时变,加几、减几同样多,差将永远不变。

19、求总数,用加法,求部分数,用减法。

20、算式比大小,先算得数再比较。

21、算式有加也有减,依次从左往右算,每步计算都准确,才能保证最后对。

22、长方形和正方形都有四条边、四个角。长方形的对边相等,正方形的四条边都相等。

23、图形拼组很有趣,小朋友们请注意,相同图形才能拼,拼法不同图各异。

24、计数单位来计数,从右往左个十百,10个1是1个十,10个十是一个百。

25、读数得从高位起,百位是几读几百,十位是几读几十,个位是几就读几。

26、两人面对面,左右正相反,你左是我右,你右是我左。

27、判断图中人物左和右,站起身来转一转,和图中人物同方向,我们左右就一致。

28、确定位置用组(列)个(行),从左往右数几组(列),从前往后数几个(行)、组列相交定位置。

29、十几减九方法多,一想加法算减法,二用破十方法算,牢记方法算得快。

30、位置关系上和下,形影不离好朋友;判断谁上谁在下,确定标准是关键。

31、认钟表,时和分,先看时针几时过,再看分针数小格,几时几分合一起,快快说出时间来。

32、寻找图形的变化规律,可从形状、颜色、个数的增减等方面去思考。

33、数列之间有规律,观察相邻数变化,通过计算找规律,后面数据很明了。

34、统计数据有方法,一个一个来点数,边数边来做记号,数出数量填图表。

35、两位数加减一位数、整十数,小朋友请注意,数字符号须看清,相同数位才加、减。

36、大面额的人民币换成小面额的人民币,用数得组成来思考,想打面额的人民币里面有几个小面额的人民币的数。

37、最小的两位数是10,地两位数是99。

38、一个两位数,位是十位,一个三位数,位是百位。

39、求一个加数,用和减另一个加数。求被减数,用差加减数。

40、两数比多少,求相差数用减法,求大数用加法,求小数用减法。

41、三数相加、减,凑十能简便,如果能凑十,先把它来算。两位数加一位数,先看清个位数,判断进位不进位,再确定十位数。

42、写数也从高位起,哪位是几就写几。除开位,哪位一个也没有,就写零来占占位。

43、两数比大小,先看位数来比较,位数多来数就大,位数相同从高位比。

44、数字宝宝真奇妙,位数不同意不同,几在十位是几十,几在个位是几个。

45、相近两数比多少,可用大数比小数多一些,小数比大数少一些来描述。

小学一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篇十六

一、十位加、减十位,个位加、减个位。

1.不进位的加法20+30=5067+2=6968+30=98

二、进位加法(凑十法)

1.凑十歌:一凑九,二凑八,三凑七来四凑六,五五相凑就满十。(注:凑十的两个数互为补数)

2.20以内进位加:凑十法:8+72=15十位加1,个位减补数(2+8=10,2是8的补数)

3.100以内进位加362+8=44提炼方法:个位用弧线《www.》连上,十位加1,个位减补数。(方法和20以内一样)

三、退位减法

1.20以内退位减:破十法:161-9=7个位加补数

2.100以内退位减:361-9=27提炼方法:个位用弧线连上,十位减1,个位加补数。

小学一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篇十七

第一单元:准备课

1、数一数

数数:数数时,按一定的顺序数,从1开始,数到最后一个物体所对应的那个数,即最后数到几,就是这种物体的总个数。

2、比多少

同样多:当两种物体一一对应后,都没有剩余时,就说这两种物体的数量同样多。

比多少:当两种物体一一对应后,其中一种物体有剩余,有剩余的那种物体多,没有剩余的那种物体少。

比较两种物体的多或少时,可以用一一对应的方法。

第二单元:位置

1、认识上、下

体会上、下的含义:从两个物体的位置理解:上是指在高处的物体,下是指在低处的物体。

2、认识前、后

体会前、后的含义:一般指面对的方向就是前,背对的方向就是后。

同一物体,相对于不同的参照物,前后位置关系也会发生变化。

从而得出:确定两个以上物体的前后位置关系时,要找准参照物,选择的参照物不同,相对的前后位置关系也会发生变化。

3、认识左、右

以自己的左手、右手所在的位置为标准,确定左边和右边。右手所在的一边为右边,左手所在的一边为左边。

要点提示:在确定左右时,除特殊要求,一般以观察者的左右为准。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

数的认识

1、正确熟练地数出数量在2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

2、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掌握数的顺序和大小。

3、掌握10以内各数的组成,会正确读、写0——20各数。

4、能说出个位、十位数位名称,识别各数位上数字的意义,初步了解进制。

5、认识符号“=”“”“”的含义,会使用这些符号表示数的大小。

数的运算

1、初步知道加、减法的含义和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初步知道加法和减法的关系。

2、比较熟练地计算(口算)一位数的加法和10以内的减法。

3、比较熟练地计算(口算)20以内的进位加法。

4、初步学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和算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

第一单元

1、数一数

数数:数数时,按一定的顺序数,从1开始,数到最后一个物体所对应的那个数,即最后数到几,就是这种物体的总个数。

2、比多少

同样多:当两种物体一一对应后,都没有剩余时,就说这两种物体的数量同样多。

比多少:当两种物体一一对应后,其中一种物体有剩余,有剩余的那种物体多,没有剩余的那种物体少。

比较两种物体的多或少时,可以用一一对应的方法。

小学一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篇十八

详细介绍: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观察商场实物的摆放情况,初步感知分类的意义,通过操作学会分类的方法。

2.通过分一分、看一看,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判断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

4.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学会用学到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38页的内容。

教具、学具准备:电脑、投影仪、图片、铅笔、纸货架。

教学设计

从生活中引入分类,初步理解分类的意义

师:同学们都去过超市吧!

你们在超市里都看见什么了?

那么这些物品是怎样摆放的?

说明同学们观察得非常仔细。要想把物品摆放整齐,就要像同学们说的那样一类一类(分类)摆放,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分类。(板书课题)

那么,这样分类摆放有什么好处?

初步学习分类

师:老师这儿有一个马大哈超市,你们想去看看吗?这样摆好不好?怎么不好?

那么咱们来帮他整理整理,这个超市的左边是一个冰柜,这是冰柜上的广告画,右边是一个货架。

谁来整理一下?(学生对货架上的.物品进行整理)

为什么把乒乓球拍和羽毛球拍摆在一起?(强调同一类的物品放在一起)

通过同学们的帮助,货架上的物品摆放得既整齐又美观。

动手操作,巩固分类方法

如果让你当一名超市里的售货员,你打算怎样摆放货架上的物品?

1.小组创作将物品分类。

下面咱们亲自动手摆一摆。

你们要摆放的物品都在纸盒里,先把所有的物品倒出来,分一分,看哪些物品放在一起比较合适,再摆一摆,看摆在哪一层比较合适,确定后再贴一贴。每个物品的背面有一个双面胶,把上面的小白纸撕下来,就可以贴在这个纸货架上了。

下面4个人一组,看哪组合作得最愉快。

2.学生汇报。

师:有哪个组愿意展示一下你们组货架摆放的情况。

还有哪个组?(学生介绍小组分类的情况)

还有这么多的组愿意展示,下面咱们请各组长拿着自己组的货架到前面来展示。

3.小结:我们参观了超市,又自己亲自动手摆了摆,知道了商店中物品的摆放可以分为蔬菜类、水果类、服装类、文具类、鲜花类等。这样摆放既方便了顾客的购买,又减少了混乱,提高了效率。分类这种做法在以后的数学课上也经常出现,所以说它是重要的数学思想。

4.联系生活,巩固分类的意义。

师:那么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在你的家里有没有分类摆放的情况呢?

可见生活中处处有数学,那么我们一定要认真地学好数学,用我们学到的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5.练习六的第1、3题。

扩展思路初步尝试不同标准分类

1.尝试。

刚才我们都是把不同的物品进行分类,现在看你们每个桌子上都有一把铅笔,都是铅笔,看看你们能不能把这把铅笔再分一分。(同桌讨论)

2.汇报。

3.小结:同学们真了不起,刚才把许多不同的物品进行了分类,现在又把一种物品进行了分类,而且有这么多种分法,说明分类的标准是不同的,有的按形状分,有的按花色分,有的按有橡皮头和没橡皮头的分,有的按削过和没削过的分。

小学一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篇十九

方法一:

“做减想加”或“想加做减”因为8+7=15,所以15-8=7,15-7=8。

“做减想加”或“想加做减”这个计算方法看似简单,但要求学生思维力,首先要求学生要熟练掌握20以内的加法才能快速的应用“做减想加”或“想加做减”。

方法二:

“破十法”12-5=10-5+2=7

“破十法”这个计算方法如果让学生自己思考计算方法,它是一个不受欢迎的方法。这方法要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习学生才能掌握,首先告诉学生3不够5减时先不减,要找十位借1变成一个10-5得数5再和剩下的2合在一起成了7。

方法三:

“平十法”14-5=14-4-1=9

“平十法”也叫“连续减法”它的特点就在于先把减数拆成补减数的个位和别一个数如:把5拆成4和1,再把14-3=10,最后把10-1=9,这方法的难点在于把减数拆成另外两个数,一定要拆对。

方法四:

小学一年级数学应用题解答方法

一、多看即多观察。

“解答应用题有助于学生理解四则运算的意义和应用”,“还可以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使学生受到思想品德教育。”但教材在编排应用题时不急于求成,而是由易到难,循序渐进。最开始出现的是用图画表示的应用题。这时候,教师要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应用题(图画),运用数数等已有知识直接获取一些表层信息。如教学时,可向学生提问:图上画了什么?苹果分为几堆?左边和右边各有几个?此外图上还画了什么?数错,不看问题是一年级学生解应用题中常犯的毛病。如果重视学生的观察训练,效果会好得多。这样可让学生初步感知应用题由三个部分组成,为后面的学习打下伏笔。

二、多读

多读即反复读题,审题前必先通读题中文字,理解在图画应用题中主要是通过观察获得表层信息,而对于图文表格应用题及文字应用题则看不出所以然,特别是一年级学生识字不多,即使都认识,一年级孩子自制能力较差,注意力极容易无意识地分散,让学生看获取信息效果远不如读(文字)。对于理解这两类应用题,多读既可集中学生注意力,又可加深学生对结构的印象和题意的理解。

三、多说

教师应设计一些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激活学生的思维,并且要鼓励学生多说,即使错了也不要批评学生。其实,数学就是找规律、找关系、形成表达式,这整个过程充满着探索与创造,我们应让学生大胆地去说,去猜测,去尝试。我们要想方设法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语言去表达、理解同一道题的意思,不要担心什么无意识的思维浪费时间,往往这种思维能产生“全新”的思想。再教学应用题时,主要是让学生多说条件和问题,多让学生创造性的“重复”某一题意,如仅“去掉”的意思,学生可以有“送去”、“拿掉”、“奖给”、“吃掉”、“藏起来”、“遮住”、“坏了”、“削好”等二十余个表达词语。此时,你一定会感觉到你的思维太呆板,太受拘束,太不具创造性。“三个臭皮匠”能“抵”几个“诸葛亮”呀!自己“创造”出来的东西是印象最深刻的,用学生自己的思维去理解题意定会事半功倍。

相关范文推荐